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6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上过前线?前线的部队是怎么想的?”
  “我在西北战线待了一年半,中了一枪,”他指指自己的左腿,“然后就再也没去啦。上面说的完全正确,我们不能再给资产阶级当炮灰了。”
  “哦,我是担心前线的部队,他们可有好几百万呢。据我所知,他们可是效忠临时政府的。”
  “我知道士兵们绝对不愿意打仗啦。死的人太多啦,士兵们的鲜血流成了河,为了什么?要知道,德国军队也是工人和农民组成的。”
  “您是哪一年入党的?”
  “去年。在彼得堡养伤的时候。”
  第二天早上,丘博夫接到了库兹米奇的命令,要他带着他的分队保卫中央委员会的领导在克里辛斯卡亚大楼前的广场向群众演说。他带着他的分队全部换了便衣,混迹于广场临时搭建的讲台周围,他们腰里都掖了手枪。那天上午,丘博夫终于近距离地聆听了乌里扬诺夫对万余群众(主要是喀琅斯塔得基地赶来的兵士)的演讲,那位小个子领袖以煽动性极强的肢体语言发表了鼓动性演说。因为距离远,丘博夫基本上没有听清楚乌里扬诺夫讲了些什么,只是醉心于他那风格独特的手势。可以肯定,他的周围是党的领袖们,但丘博夫只认识约瑟夫,其他人一概不认识。演讲大概在11点就结束了,情绪激动的士兵和工人前往塔夫利达宫,而领袖们则回到了总部大楼。整个过程并未发生任何意外,在丘博夫看来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乱”。在乌里扬诺夫演讲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喊着行动吧,干起来吧,别再等了……
  丘博夫和他的分队保护着要员们回到了大楼,灼热的阳光把他晒得够呛,他回到阴凉的地下室喝了两大缸子凉水,感到舒服了许多。列瓦绍夫匆匆跑进来,“糟糕,打起来了。”
  “和谁打起来了?”
  “谢苗诺夫团,还有哥萨克,死了很多人,”列瓦绍夫喘着气说道。
  情况正如列瓦绍夫所说,以喀琅斯塔得水兵为主的游行队伍与支持临时政府的部队发生了武装冲突,许多商店、饭店、商场被暴徒们捣毁,局面失控了。舆论几乎全部站在了布尔什维克的对立面,指责布尔什维克是暴徒,接着,一个可怕的流言开始流传,说乌里扬诺夫是受雇于德国人的间谍,拿了德国人很多钱回国来颠覆政权……临时政府已经向前线部队发出呼吁,要求他们回京平叛。又有消息说,由于前线部队拒绝执行临时政府的命令,至少一个师的中国军队已经向彼得堡开来,他们是完全拥护临时政府的。
  总部大楼的气氛紧张起来,领袖们在开会,卫队接到了命令,补充了武器,丘博夫的分队领到了十支带有刺刀的莫辛纳干步枪,每支步枪配了50发子弹。
  这天晚上,《真理报》被临时政府的人捣毁了。丘博夫接到了库兹米奇的命令,让他带领分队保护领袖秘密离开彼得堡。
  4点钟动身,丘博夫发现他要护送的正是约瑟夫。大概睡眠严重不足,约瑟夫脸色很不好。他盯着向他敬礼的丘博夫看了好一阵,然后钻进了一辆福特牌轿车,而丘博夫等人则上了一辆卡车。
  但很快,有人将丘博夫喊了下来,约瑟夫要他跟自己坐同一辆车。
  卡车在前面开道,轿车跟在后面。从海军部大楼拐进了一条狭窄的街道,天色未亮,城市仍在静谧中,白天的骚乱不见了。司机对伏在窗户上观察的丘博夫说,这是豌豆街,他刚说出街道的名字,枪声响了,接着是玻璃碎裂的声音,驾驶楼中弹了。
  “趴下!别停车!冲过去!我来掩护!”丘博夫拔出手枪,拉开车门跳了下去,然后重重关住了车门。他用手枪胡乱向对面的房屋开火,弹夹很快打光了,这时他看见后面跟着的卡车重重撞向了街角的路灯,熄火了。
  丘博夫站在大街上换弹夹。他看到福特牌轿车绕过了卡车向前冲了过去,领袖将他的卫队抛下了。
  火力来自右面的房屋,火力不猛,但准确。丘博夫的人从车厢里跳出来开始还击,他飞快地躲在了卡车的车身后,听见列瓦绍夫喊了一声倒在了自己脚下。
  “你怎么了?”丘博夫问。
  “我的腿……”列瓦绍夫痛苦地哼哼着。
  “撤退,撤退!带上伤员,跟着我!”丘博夫大声喊道。保护的对象都跑了,在这儿等死干嘛?丘博夫拉起了列瓦绍夫,蹲下去让他趴在自己背上,带着他的部下拐进了一条小巷,隐没在了黑暗中。
  七月事变被临时政府定性为布尔什维克策动的叛乱。忠于临时政府和中立的部队出面平息了骚乱,乌里扬诺夫、托洛斯基、约瑟夫、莫洛托夫、季诺维耶夫等领袖再次逃亡,布尔什维克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了。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布尔什维克完蛋了,他们被逐出了彼得堡,首都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第十六节北京会议
  
  谜团重重的七月事件虽然被平息,但彰示了临时政府对局势掌控力之弱。在尼韦勒攻势依旧失败后苦撑局势以待美军抵欧的英法两国担心起了俄国。
  作战三年,西线抗击德军的主力无疑是法军,尽管英国逐步加大了其陆军的投入,在某些战场和战役中充当了主力,但法军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尼韦勒攻势后,法军出现了不稳定的苗头,一些团队公开抗命,拒绝执行作战任务,喊出拒绝战争,要求停战的口号,令英法两国大为惊恐。新任法军总司令贝当将军不得不采取铁腕政策,抓捕、处决了上百名军官,总算控制了形势。但军队高层承认,战争的潜力已被耗干,完全有先于德国倒下去的情势出现。法国总人口远远少于德国,就人力资源一项,法国就远逊对手,而英法在西线的战损比一直高于德军,使得法军已经呈现“撑不下去”的苗头了。
  好在美国参战了。
  在七月事件爆发后,英法美意四国在伦敦召开了研讨会,重点讨论了俄国问题。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汇总,俄国局势相当危险,俄军厌战情绪日趋严重,现在别说进攻了,能够保持战线稳定就谢天谢地了。但美国重整军备需要时间,代表威尔逊总统参加会议的国务卿蓝辛说,美军第一支部队投放法国的时间不会早于11月,受限于海运问题,美军集结至足以打破西欧战略均势就更久了。恐怕要等到1918年了。就算美军从11月起每月投放十万人马(这个速度已经很惊人了特别在未肃清德国潜艇的威胁下),也要在明年春季结束后才能集结起一支承担战役规模的大军。
  英法的军事领袖们私下对美军的战斗力极为怀疑,一个自南北战争后承平数十年的国家,仓促动员起来的军队能不能打仗真是一个大问号。不过,按照美国的计划,将要动员300万以上的大军,就算这支部队战斗力孱弱,光靠人数也把德国人吓死了。
  时间在协约国一方。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平稳熬过这几个月。前提是俄国战线不能出大问题,如果发生俄国退出战争的情况,上百万德军调回西欧。完全有可能在美军到来前翻盘。
  但德国人肯定不会睡觉。他们一样会意识到时间这个因素对他们是不利的。在美军大批抵西欧之前,德国人一定会做点什么,不然他们就彻底完蛋了。他们一定会进攻,谋求逼迫协约国停战的资本。向哪里进攻?意大利战线是不必考虑的。哪里主要是奥地利人。奥匈帝国已极度虚弱。没有力量发动决定性的进攻,而且,即使逼迫意大利投降。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同盟国要想取胜,必须让英法屈服,但目前情况下,以德国在西线的兵力是不能达成这个目的的。根据统计,德军在西线与英法联军的兵力对比是二比三,他们没有那个实力。但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德国解决东线问题。那样的话,德国从兵力到武器就可以压倒英法,从而在美军加入前结束战争。
  俄军虽然从开战以来败多胜少,损失了至少三百万军队,但依仗其辽阔的纵深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使得德军不可能彻底击败俄国。但罗曼诺夫王朝的迅速垮台及俄国政局的连续动荡带来了变数,俄国的某些政治派别公然打出了退出战争的口号,使得英法极为担心。
  二月革命是英法美乐于看到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垮台也符合英法美的政治标准。他们将针对德奥的战争宣传为民主对专制的正义之战,但这个宣传有个破绽,那就是俄国。谁也不能说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的俄国是民主国家。所以,俄国临时政府一成立,英法美等国立即予以承认。但彼得堡七月事件的发生就不是协约国愿意看到的了,所以才有伦敦会议的召开。
  伦敦会议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俄国,结论是必须让俄国挺住。加大对俄国的援助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美国加入后,协约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彻底压倒了同盟国了,物资不是问题,但关键还是军事。与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中国成为了俄国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俄国政局依旧不明朗的情况下,只有让中国人继续向俄国投放兵力直至可以独立承担对德作战的程度才能放心。中国远征军在俄国的表现令英法感到惊异,他们展现了超越预期的实力,只要中国远征军总兵力达到100万人,基本可以保证东线无虞。
  会议决定由绰号“老虎”的法国总理乔治。克里蒙梭和美国国务卿蓝辛联袂出访俄国,为摇摇晃晃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打气并商定对俄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以稳定克伦斯基政府的统治。但他们必须先赴北京,向北京通报伦敦会议的内容,并促成北京继续加大对俄国的军事投入。
  一国总理和另一国国务卿联合出访是罕见的,但在这种形势下也就顺理成章了。本来应当是英法出面的,但美国已经后来居上,成为了对德作战的主力,所以决定法美联合出访俄中两国,因为法国完全可以代表英国了。
  伦敦会议虽然是秘密召开的,但风声还是走漏了。日本政府委托其驻英大使向协约国领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日本陆军愿意投放俄国,帮助俄国稳定其战线,第一期兵力将不少于4个师团,最终兵力不会少于10个师团。
  日本人没有提军费问题,显得很慷慨且有诚意。
  日本人终于意识到参战的好处了。这个消息对于英法是好消息,增加了他们“要挟”中国的砝码。但美国对此却态度消极。美国已然感受到日本海军的威胁,特别是他们借宣战德国的机会抢占了德国在太平洋的几块殖民地后,兵锋东指,夏威夷都不安全了。而且,俄国和日本有宿怨,那场日俄战争肯定给俄国人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历史早已证明,如果没有日俄战争,俄国就不会爆发1905年革命,就不会出现杜马和林立的政党,也就没有二月革命和如今的局势了。这种情况下。俄国人一定不愿意看到日本军队进入俄国。
  对于美国人的疑虑。英法建议先跟中国谈,如果中国愿意满足伦敦会议的要求,就不必理会日本了,自然也不需要说服俄国。但是。如果中国人开价过高。为了协约国的至高利益。说不得也要利用一下日本了。
  8月10日,克里蒙梭和蓝辛乘坐同一艘军舰抵达北京。中国总理方声远在国会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晚,龙谦总统出席了在迎宾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