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三桂的发迹史 (1-3册)-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令他忧虑的是,怕那些土司趁自己的队伍入缅平乱之机而与李定国、白文选串通造反。如果那样,局势将变得不可收拾。思前想后,吴三桂觉得应该安抚土司在先,出兵平乱在后。他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家一致拥护。

  吴三桂便决定派人带些金银器皿,财物珠宝分别奔南甸、陇川、千崖、盏达、车里等地,用物品贿赂土司头目,并给他们颁发敕印。然后让胡守亮选个黄道吉日,准备发兵。

  吴三桂派小六子告诉石图,他准备发兵。石图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自己总算不辱圣命!他原以为吴三桂还会拖下去。因为这是官场中人惯用的伎俩。如果那样,他再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面奏皇上了。但那样一来,自己既无法完成圣命,还会使吴三桂与朝廷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石图高兴之余,首先想到的是此功应归于麻勒吉。虽然麻勒吉和自己同是钦差大臣,完成圣命是理所当然之事,不应该谈论归功于谁。但人家麻勒吉毕竟没在皇上面前誓言旦旦啊!此事若成,麻勒吉自然有一半功劳,此事若败,麻勒吉却不会有自己这么大的责任。石图觉得自己应该感谢麻勒吉。

  石图便直奔麻勒吉的住处而来。

  麻勒吉依然在读着《庄子》,见石图走来,并不放下书,而是继续看。

  石图对麻勒吉那副做出来的处乱不惊的神态看不惯,走过去便夺了麻勒吉手中的书说:“学士,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麻勒吉问:“是不是吴三桂答应发兵了?”

  石图一惊,问:“你怎么知道?”

  麻勒吉说:“猜猜而已!”

  石图高兴地说:“吴三桂答应发兵,我们便可完成圣命。看来,我们离回京的日子不远了!”

  麻勒吉冷冷淡淡地说:“只怕未必!”

  石图心中立刻像丢进块冰,情绪顿时冷落下来!他心想:真叫人扫兴。世界上最没劲的事莫过于你热情,而你伙伴冷了。石图心中虽然不好受,但他却不得不请教麻勒吉,因为麻勒吉往往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于是石图问:“学士何故有此一言?”

  麻勒吉说:“只怕其中有诈。”

  石图一惊:“何诈之有?”

  麻勒吉说:“如果吴三桂虽然答应出兵,但出兵之后,并不出击呢?”

  石图一听,顿时傻了。因为他知道麻勒吉此言绝非耸人听闻。吴三桂是官场之中滚打多年的人物,什么鸟没见过?什么把戏没玩过?难道还怕玩不出空手道!石图焦急地问:“如果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麻勒吉说:“没有办法!”

  石图更急地问:“怎么会没有办法呢?”

  麻勒吉说:“吴三桂是何等样的人,他若不从,谁敢强迫他?”

  石图说:“虽然不能强迫他,但监督他总可以吧?”

  麻勒吉故意沉吟片刻,然后慢条斯理地说:“若说监督之法,倒有一些作用。只是这作用是大是小,得看监督之人而定了。若是无权无势之人去监督,只怕于事无补!若是有权有势之人去监督,或许会有些作用。”

  石图说:“我若追随他出征,你看如何?”

  麻勒吉大喜说:“若得侍郎大人监督,吴三桂绝不会轻举妄动!”

  石图不解地问:“学士何出此言?”

  麻勒吉说:“侍郎大人难道忘记自己的身份了么?”

  石图说:“学士的意思是说我是钦差大臣么?可你也是钦差大臣啊!”

  麻勒吉说:“虽然同为钦差,但钦差之间又有所不同!”

  石图问:“此话怎讲?”

  麻勒吉说:“侍郎大人有皇上亲赐尚方宝剑一把,可以先斩后奏!”

  石图沉默良久,之后说:“学士之言果有道理。”

  麻勒吉见石图完全认可此事,心里充满了愉悦之情。其实他心中也想完成圣命,好早日回京交差。况且事若成功,他亦有一半功劳。只是他生性贪生怕死,所以他用尽心机挤对石图,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石图去督战。现在石图终于中了他的计,你叫他如何不高兴?

  麻勒吉说:“侍郎出征之日,麻勒吉必为侍郎大人斟酒送行!”

  石图说:“如此,我在这里先谢了!”

  胡守亮为吴三桂选的发兵日子是一个艳阳天。

  士兵们扛着刀枪,一脸肃容地站着。将领们威武地凝视着前方,仿佛在看着变幻的云风。战马一声接一声地嘶鸣,好像已听到了某种召唤。

  整个场面让人一见之下,有沙场秋点兵之感。

  石图与麻勒吉也站在其中。只是石图站在出征的队伍之中,而麻勒吉是站在送行的行列之中。

  石图意味深长地看麻勒吉一眼,其意是:我看平西王是真要打仗呢!

  麻勒吉不以为然地回敬石图一眼,你的看法未必对!

  石图自然看懂了麻勒吉的眼神了,他的心开始往下沉。因为他知道麻勒吉的怀疑不无道理,在如今的官场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陋习。即越是大张其鼓轰轰烈烈地开了头的事,往往是会悄无声息虎头蛇尾般的结了尾。此风何时盛行,已无从考证,但若追究此风何以能够盛行,石图还是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在石图看来,因为此举既有鼓舞民心之用,又有蒙蔽长官之功。老百姓见到这轰轰烈烈的场面,自然会受其感染,认为当政者又在为民办事,而长官见之场面,自然会认为下级有能力有魄力,可以委以重用。

  正当石图胡思乱想之际,吴三桂已开始祭天地。只见吴三桂大步迈上祭台,来至香案前。然后点燃三支香火,手执香火朝天作三个揖,再朝地作三个揖,接着将香火插入香炉之中。

  之后,吴三桂便仰望着天空,一副对天空顶礼膜拜的神态。

  石图顺着吴三桂的目光望去,只见天空之中依然如往日一般的明亮。风,依然是悠悠荡荡地吹,云,依然是悠悠荡荡地飘,与平常并无二致。自己见了,心中并无丝毫激越之感。

  于是石图心中便冒出个念头:吴三桂为何会以一副庄重而神圣的面孔去仰视天空呢?是他心中真的蕴藏着一般常人所没有的激情?还是故作高深让人看呢?

  吴三桂凝思片刻,低下头,端起放在祭桌上的一碗酒,然后,爽爽快快地在地上淋了一圈。接着,便说些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的废话。

  将士们的激情仿佛被吴三桂的话煽动起来,一个个变得像要去赴汤蹈火一般,心中激荡着悲壮的激情。

  石图见之,心中也激动起来,立即用目光向麻勒吉示意:平西王出兵之心甚诚。

  麻勒吉也用目光告诉他:越像真的,越有可能是假的。

  四、何进忠巧遇瘴气

  林外阳光明媚,林内云遮雾障。

  吴三桂抬头望去,只见沿着延绵山势连续不断的森林之中,除了白白森森的雾气之外,看不到任何飞禽走兽,甚至听不到鸟从天空中滑过的声音。

  吴三桂唯一能看到的是远处隐隐约约弯弯曲曲的山道。也许是出于对森林的无知,吴三桂心中竟然生出一种恐惧。吴三桂问身边的向导:“这该不是瘴气吧!”

  向导说:“是瘴气,但并非毒瘴!”

  吴三桂问:“缅甸还有多远?”

  向导说:“穿过这原始森林,便到了缅甸。”

  于是,吴三桂下令继续前进。

  与别人行军有所不同的是,吴三桂要队伍在途中搞得轰轰烈烈,唯恐外人不知。马宝问他何故如此?他只笑而不答。

  在行军途中,吴三桂总是忘不了安抚一下当地的土司头目。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样的行军恐怕以后不会再有,所以他想借此机会稳定民心,拉拢土司。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他认为完全有必要。

  由于有向导的指点,他们在森林中没走弯路,天黑之时,便已走出那片森林。

  吴三桂他们走出了朦胧,却走向了黑暗。吴三桂命令士兵在原地休息。士兵们一些架帐篷,一些生火做饭。

  空旷的野地里便漫山遍野地冒出片片白影和点点红火。

  吴三桂将众将集中起来,商量下一步行动。石图自然也在其中。石图见吴三桂率师浩浩荡荡地入缅,心中实在喜悦,他觉得吴三桂并没有像麻勒吉所说那样是虎头蛇尾,而是实实在在地进攻。

  吴三桂问众将下一步怎么办?

  胡守亮知道吴三桂本知道下步部署,却故意有此一问的意图是碍于石图在此,便抢先说:“我觉得云南与缅甸毗邻,唯有搞好关系为上策,否则,边境不宁对双方均不利。所以,我认为暂缓进攻。”

  石图一惊问:“不进攻,怎么能擒拿永历帝啊!”

  胡守亮说:“我们以朝廷的口气给缅甸国王下一道檄文,要他将永历帝交给我们!”

  石图说:“怎么会有如此轻而易举之事?”

  胡守亮说:“缅甸国王若不同意,再打不迟。”

  众人一致通过。其实,这已经是众将商量过的,如今只是演示一遍给石图看的。石图见众人意见一致,他也不好反对。

  吴三桂见石图也无话可说,便要胡守亮草拟一道檄文。

  胡守亮沉思片刻,便提笔而写,内容大致如下:

  尊敬的国王陛下:

  我大清之逆贼,明朝之余孽永历帝朱由榔因被我大军追击,躲入贵国已经有年。为了将其擒拿,以绝人贼之望,现我大清率师入缅,特以此书信告知。我大清雄师入缅之目的,非在与贵国为敌,而在于擒逆绝患。故请贵国将朱由榔擒拿,送给我大清。如贵国难以做到,我大清雄师必纵横其中,恐怕引起贵国国民之惊慌。

  大清国平西王吴三桂上!

  吴三桂将书信看了一遍,默不作声,又将书信传给石图。石图看完,问吴三桂:“这样行吗?”吴三桂点点头。

  石图见吴三桂认同,不敢再提出异议。

  吴三桂命人送去。

  可是,过了数日,却无消息。石图心中焦急,总在吴三桂身边唠唠叨叨。吴三桂也不理睬他。

  之后,信使回来,将缅甸国王的回信交给吴三桂。吴三桂看了,再交给石图。

  石图认真地看。缅甸国王说他并不知晓朱由榔已进入自己的国土,接到吴三桂的信之后才知有此事。并说他已经派军队四处搜查去了,若能擒到他,必送来。

  石图看完之后,并不言语。他心中却对此信有所怀疑。因为朱由榔率领那么一大帮子人进入了他的国土,他不可能不知道。他之所以说不知道,是想以此为借口拖下去。

  吴三桂见石图不语,便问:“钦差大臣有何指教?”

  石图说:“只怕缅甸国王有诈。”

  吴三桂说:“愿听其详。”

  石图说:“我虑缅甸国王已与朱由榔交好,不想将他交出来。所以,以此信来糊弄我们。”

  吴三桂问:“依钦差大臣之意,该如何办?”

  石图说:“我认为我们不能这样死等!”

  吴三桂说:“不死等又能怎么样?”

  石图说:“平西王可再派人到缅甸去,限定日期要缅甸国王发兵擒拿朱由榔,使他无法拖下去。同时可起兵进发,敲敲缅甸国王,使他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