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重生-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丽雯欠了欠身,从李祉手里接过茶杯,笑道“周先生取得的成就我也早就有所耳闻,实在是为华人争光了。互联网行业里,现在谁不知道你的大名。”

“朱教授实在是过奖了!”周硕摆了摆手,却也有些自豪的说道“与其说我取得了什么成就,不如说是我背后更多普通中国人的成就。”

周硕感慨的说道“您别看我在美国只有一个二十多人的开发小组,但是在这支队伍身后的。是中国国内至少二十倍工作人员的支持。在国内,我还有两座工厂数千工人。我一手建立起来的泛翰研究院,更是和中国工程院的科学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没有了这些人,我什么也做不来。”

周硕说这些当然不是简单的谦虚,而是希望能够堵住朱丽雯的要求。在这个时代的美国ABC看来。能够加入美国国籍应该是个非常荣幸的事情。毕竟美国人刚刚战胜苏联,作为世界单极,自然有骄傲的理由。人家ABC再怎么说也是美国人,爱美国也不叫个事儿嘛。

不过如果真的让她先开这个口,然后周硕再拒绝的话,两个人面子上总是不好看。既然如此,他也就不妨先找个对方能够理解的理由,把这件事情掀过去就是了。点出自己在国内的根基,才是在美国成功的关键,这就是周硕给出的理由。

朱丽雯放下茶杯,沉默了一下,失望的笑道“原本还想劝说周先生能够入籍美国,看来确实是我太过于一厢情愿了。”

“我相信再过二十年,朱教授一定可以为自己华人的身份感到骄傲。”周硕信誓旦旦的说道。

“当然,我一直为自己身为华人感到骄傲。”朱丽雯骄傲的说道。

周硕话锋一转,点着头接着说道“不过我对加入百人会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本身也非常愿意为我们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做一些事情。我们六耳软件公司的总经理玉琼女士已经拿到了绿卡,不知道能否代替我加入百人会?”

“百人会的申请要求虽然非常严格,但本身是个开放的组织。”朱丽雯点了点头说道“只要能够通过委员会的审核,任何美籍华人都可以加入。”

“通过审核啊……”周硕沉吟了一下,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百人会作为美籍华人的精英组织,其加入难度之高、成员之少,同为精英组织的骷髅会和它一比根本就是个街头社团水平。没有一张A4纸都装不下的头衔,人家瞧都不会瞧你一眼。可见这个组织对新人的审核,有着多么高的要求。

要说于琼掌握的力量并不弱小,周硕离开美国之后北朝计算机和六耳软件公司都会归属在她的麾下。但即使如此,仍不足以让于琼成为百人会的成员。

实际上如果不是周硕之前发表的石墨烯论文,他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进入到朱丽雯的视野,得到她的主动推荐。这种在美国国内都属于顶尖水平的科学家,眼里又岂是几张绿纸所能打动的?

“好吧,我知道了。”周硕闭上眼睛想了想,缓缓的点了点头。

对于于琼来说财力方面不成问题,但名气方面、尤其最好是学术名气方面,必须补足才能够上这个资格。如果靠她自己,无疑将会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毕竟像石墨烯这种足以取得诺贝尔奖的成果,可不是随便在街上就能捡到的。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些事情希望能够拜托朱教授帮忙。我知道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提出这种要求有些冒昧,不过国内的产业发展实在是刻不容缓。”周硕诚恳的说道“我希望朱教授能够出面,帮助我在美国招收一些研究人员。”

朱丽雯挑了挑眉毛,没有立刻发表意见。她端起茶杯,翘着二郎腿,缓缓的喝了口茶。

她昂着头,微微笑着说道“我个人是非常佩服周先生在学术以及商业上的天赋的,但你也应该知道我虽然是百人会的成员,但同时也是一个美国人。”

她双目注视着周硕,谨慎的选择着话语,以尽量不刺激到周硕的态度,认真的说道“如果是百人会的内部帮助,我自然责无旁贷。但若是一个外国商人请求我帮助他追赶美国的科技产业,抱歉我不能答应这个要求。”

“啧。”周硕心中微微叹了口气,朱丽雯显然仍然没有打消拉拢自己加入美国国籍的想法。就是不知道她这么积极,究竟是源自于百人会的发展,还是有某些美国政府的因素了。

周硕抿着嘴,遗憾的说道“说实话可能让朱教授有些失望,我想我短时间内就会回国去了。”

“但是——”他站起身来,低头走了两步,试探的问道“于琼女士如果能够在这段时间里取得足以进入百人会的资格,您是否能够帮我这个忙呢?”

“当然没有问题,百人会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朱丽雯耸了耸肩膀,笑着说道。

在她看来,如果一个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加入百人会的成就,那百人会还能叫百人会吗?百人会虽然还只有四五年的历史,但能够走到他们这样的社会地位,哪个不是奋斗了十几二十年的结果。朱丽雯有信心,最后周硕还是会选择加入美国国籍的。毕竟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当然只有美国才是真正能够大展拳脚的地方。

周硕展颜微笑,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我想于琼女士加入百人会之后,也会以这个乐于助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

朱丽雯微微笑着摇了摇头,还是不相信周硕能把于琼推进百人会。

 第二百二十二章 纯如

德国汉堡,直飞纽约的飞机缓缓的降落在肯尼迪机场的跑道上。

周硕、于琼和一个亭亭玉立、笑靥如花的女子站在接机出口,翘首以盼。当庞舟那肥硕的身材出现的时候,他们连忙挥起了自己的手臂。

庞舟并没有立刻就跑过来,反而侧开身露出了他身后一个五十多岁的女性。她看起来身体健康、精神旺盛,行走之间丝毫不见老态。庞舟侧着头向她说了几句,她点了点头,这才向周硕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莱因哈特。拉贝女士。”周硕有些激动的紧走两步,上前伸出双手。

“你,一定就是周硕先生了。”莱因哈特。拉贝喜笑颜开的伸出手和他握在了一起。让人惊讶的是,她竟然说了一句中文。虽然咬字吐音难免有些洋泾浜,但多少还是能听懂的。

“是我!”周硕用力的点了点头,小心谨慎的问道“东西带来了吗?”

“带来了!”莱因哈特。拉贝女士倒是没有那么拘束,反而非常大方的笑了起来说道“放心吧,虽然年代有些久远了,但并不是那么容易破损的东西。”

“那就好、那就好!”周硕松了一口气,如果这份东西有一丝一毫的闪失,那他就是天大的罪过了。

“我来介绍一下——”周硕指着身边说道“这位是于琼女士,六耳软件公司的总经理。这位张纯如女士,《纽约时报》和美联社自由撰稿人。”

“你们好,年轻的女士们。”莱因哈特。拉贝女士高兴的打着招呼。

“请跟我来,机场外面已经备好了车。”周硕当先领路,向外面走去。

纽约时代广场,希尔顿酒店的总统套房提供的7。2米长宽体凯迪拉克豪华公务车,稳稳的停在了酒店门口。

门童机灵的上来打开车门,自然有又黑又壮的黑人服务生过来,把行礼都装进了安全稳妥的行李车上。电梯直达顶楼。一组组专职的服务人员过来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

有拿衣服的,有按电梯的,有开门的,有领路的。有端茶倒水的……

时代广场的希尔顿酒店是纽约最顶级的酒店,提供的服务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其服务态度之诚恳,业务之精良,不仅拉贝女士感到满意,就连没有经历过这个阵仗的周硕也不仅目瞪口呆。

总统套房里,一路相随的黑人服务生将行李车停好,然后将行礼一件件的搬下来放在专门的位置。然后所有人在周硕的示意下,有条不紊的退了出去。

周硕搓了搓手,神情有些肃穆的看着贝拉女士的行李箱。期盼的看着她问道“我能——”

“当然。”贝拉女士微微点了点头,注视着周硕缓缓的打开了行李箱。

行李箱里没有换洗的衣服。没有旅行常见的各种备品,只有一个静静躺在丝绸衬底里的、厚厚的一本书。

周硕有些情难自已的深深吸了一口气,甚至孩子气的咬紧了嘴唇。他小心翼翼的将这本书捧起来,再轻轻的打开了它。

《拉贝日记》,这是它的名字。

它记录了约翰。拉贝在中国南京的所见所闻。

“1937年12月4日。日军的轰炸机在我们的头顶上四处轰炸的时候,我打开了大门。许多人在那面巨大的德国国旗下安静的坐着,那里非常安全。因为日本是我们忠实的盟友,看见我们的国旗就停止轰炸……”

张纯如探过头来,缓缓的把日记上的德文翻译成了英语,念了出来。

“这是什么?”她略有些疑惑的问道。

她当然知道自己念的是什么,但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周硕要大张旗鼓的将这么一本书。从德国运到了美国。

“这是拉贝日记,是德国人约翰。拉贝在中国西门子公司工作期间的日记。这段时间正好是二次世界大战里,日军入侵中国攻陷南京的日子。约翰。拉贝先生的日记,记录了他在南京目睹了日军进行大屠杀的惨况。”

周硕肃穆的说道。

这本应该是张纯如在1996年才发掘出来的珍贵史料,被周硕提前一年半时间找了出来。围绕着这本日记,不论是它记载的故事。还是发现它的故事,都让人不禁感叹人性的真挚。

拉贝是南京安全区的发起人之一,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是德国纳粹党南京小组代理,凭借这个身份他在南京大屠杀之中救下了无数的中国人。

《拉贝日记》是约翰。拉贝亲身经历南京大屠杀所作的记录,时间跨度从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在写作日记之外。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作了翔实说明。被公认为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它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定其可信度。它是对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控诉,是对日本帝国主义所犯罪行的有力证词。

而只有27岁的张纯如,正是这部日记的发掘者。她为了写作《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专程从美国来到南京进行考察和研究。在写作的过程中,第一次发掘出了《拉贝日记》的存在。

也正是这本书,让她的名字为世界知晓。甚至是在日本出版受挫后,不断的受到日本右翼份子恐吓和骚扰之下,她最终还是患上抑郁症选择了自杀。即使如此,这些日本人仍然不放过她。《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由于特殊的社会氛围和政治压力,而从来没有在日本出版过。可笑的是竟然反而不断的有日本人出书来驳斥它,各种订正、指责、说明、甚至批判的著作几乎是前赴后继。

即使他们已经逼死了这个美丽而又善良、认真的女作家,却仍然还要用谎言和妄加猜测来侮辱她。

日本人不会说的是,她的写作动机从小就已经埋下,张纯如的祖父正是抗日将领张铁军先生。自她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会提起那个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是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竟然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然而在美国、在西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