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重生-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硕呵呵笑了笑,这话题他不好接,居功不是,自责也不是。只好转移话题道“何市长这次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哈。”何夕笑了一下,拍着大腿说道“说起来周校长真是好大的本事,不声不响的就搞出这么大的事情,可是把市里吓了一跳。”

周硕心中一动,不由问道“何市长说的是什么事情?”

“你看看这个。”何夕拿出一份文件,交给周硕说道“国家通过了对日软件园项目的立项,备选方案里竟然有咱们绣城。江大桥市长可是吓了一大跳,多方打听,才知道了你在这里面的份量。”

周硕有些兴奋的翻看起何夕递过来的文件,对日软件园项目的正式名称被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能够通过国家立项,那么就会涉及到很多有利的政策。比如说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吸引政策,创业扶持、融资和贷款政策,培训和教育资源的倾斜,高科技研发的补贴……

只要政府给出这些政策,园区建设自然会吸引到发展的资金。关键还是在于,为了规范国内同行业的竞争,肯定是要限制软件园批复数量的。不然就好像各地上马高新园区一样,一窝蜂的重复建设,大家互相恶意竞争,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国家和整个行业。

第一个软件园将是在一段时期内,唯一得到批准的项目。

周硕翻到最后,软件园的方案里明确列出来了四个城市,作为对日软件园项目所在地的备选。这四个城市分别是帝都、大港市、大古市和绣城。在三月十日之前,各城市必须就软件园项目做出评估,或者退出、或者递交项目计划书。国家将在递交项目计划书的城市中,选择一地落户。

绣城在这四个城市里,可以说并不占优,甚至有很多明显的缺陷。比如说国企改革包袱大,经济发展缓慢,教育资源不充沛以及从业人员数量不足……

对日软件园项目从硬件上来说,绣城几乎是毫无机会。但是为何国家仍然将绣城列了进去?恐怕唯一的原因就在于,这个项目的发起者是个绣城人吧。

这也是何夕前来拜访周硕的原因,究竟是否争取软件园项目落户绣城,市里必须进行慎重的考量。或者用放弃项目来换取其他利益,或者将手中的砝码全部压上,拼命争取一把。

“市里目前有什么考量吗?”周硕合上文件,表面平静的问道。

“主要还是想先听一听周校长的意见,对日软件外包究竟有多大的市场?能带动多少就业?需要哪些资源?市里要下决心,首先必须对项目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周硕想了想,沉吟道“我说句实话,软件园项目的竞争者实力强大,绣城如果想争取肯定要付出比其他城市更多的努力。但是相应的,软件园项目对绣城的提升作用也是最大的。日本的软件外包业务,五年内据我估计能够达到十亿美元左右。需要高中基础,具有计算机二级资格的工作人员十万人以上,高技术人才两万人以上。”

“十亿美元?”何夕有些不敢置信,这些钱不用一年,就能把绣城的国企全部都买下来。他将周硕的话记在笔记本上,抬头问道。“有什么依据支持你得出这个结论吗?”

他当然不可能随意从周硕的嘴里听到一个数字,就冒冒失失的报上去。作政府工作,尤其是在商业厅工作了这么久,何夕有着自己的工作方式。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数字背后的数字,这是他一路走来并且坐上副市长位置的关键所在。

“何市长请稍等一下。”周硕站起来,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打了一个号码。

“梁老师吗?请将新科日本分公司做的市场调查101文件拿到我的办公室来。”

他撂下电话,没过多久梁景辉就敲响了办公室的门,送来了一份文件。

周硕将文件交给何夕,说道“这是我们新科计算机日本分公司,委托日本樱花银行下属的调查公司提供的报告。信息产业目前是日本发展最快的产业,从业人数达到四十万人。其中信息服务业,市场主要来自政府、通信、金融和零售业。其中金融和零售业增长非常迅速,市场巨大而且业务来源稳定,可以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日本软件业工资每月在两千到四千美元不等,就业人数增长缓慢。但是日本信息产业的需求和市场,每年却以10%的速度在递增。这是由于日本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经济发展停滞造成的,所以日本的软件厂商具有非常强烈的降低成本的需求……”

何夕边听周硕讲解,边缓慢而认真的翻阅着手上的报告。樱花银行作为三井财阀的中心产业,其触角早就已经深入到日本的每一个角落。这份报告非常详细的描述了日本软件业的现状,哪怕对它的缺点,也是以日式的严谨对其直言不讳。

何夕只是翻看了十多页,就不得不停了下来。后面越来越多的术语和数据,都是非常艰深内容,一时根本消化不了。他合上文件,探寻道“这份文件我能带走吗?”

周硕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请何市长注意保密就行。”

何夕将文件装进包里,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周校长你认为,哪一座城市最有可能争取到这个项目?”

在何夕的角度来说,周硕当然不必在绣城这一棵树上吊死。备选方案里任一座城市,都会非常欢迎泛翰集团的到来,并且会为此尽最大的努力来拉拢他。不仅因为周硕是这个项目的创始人,同时还有新科计算机手中掌握的成熟商业渠道。

周硕笑了笑,毫不迟疑的说道“当然是绣城。”

何夕微微有些吃惊,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因为绣城有泛翰集团的支持啊!”周硕理所当然的说道。

时间匆匆而过,何夕和周硕两人在办公室里交谈良久,天将擦黑这才姗姗而去。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投资者

江大桥市长很忙。

自从他当上市长之后,基本很少有机会能够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完整的吃一次晚饭了。

他今天难得的早早回了家,老婆做了他最爱吃的赫鲁晓夫菜。本来应该是其乐融融的一次团聚,却让他的心不在焉破坏了完美的气氛。

他的妻子是市医院的一名主治医师,平常工作也忙。不过幸亏女儿懂事早、学习好,平常不用两口子多操心。吃完了饭,帮妈妈收拾了桌子洗好了碗,自觉的就回房间写作业去了。

“老江,怎么工作上面不顺心吗?”妻子高芳芳点开电视,俩人并排坐在沙发上。

“也不是。”江大桥握住她的手,叹气道“有些事情,想要下决定需要很大的魄力啊。”

“你这个市长啊,担子也太重了点。”高芳芳无意识的换着台,有些心疼的拍了拍他的手掌。

“怎么能不重?”江大桥眉间的愁困几乎像化不开的坚冰,也只有在家里才会退下他强势的外表,露出这样明显的情绪来“国家大气候不行,东北更是重灾区。市里的企业有一个算一个,个个不省心……”

江大桥正在抱怨着,突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高芳芳起身向门口走去,边走边皱了皱眉头。这时候会来家里找江大桥的,肯定是有重要事情,说不定今晚对江大桥来说又是一个不眠夜。

“江市长……哦,嫂子。市长在吗?”何夕收起来敲门的手,有些尴尬的问道。

“请进吧。”高芳芳见过何夕。知道他是新来的副市长,侧身将他让了进来。

“老何来了。”江大桥站起身来,迎了他两步,然后把他带进了书房。

“坐吧。”江大桥指了指书房里的沙发,然后为他倒了杯热茶。问道“刚从泛翰集团回来?”

何夕搓了搓手,东北的冬天夜晚拔凉拔凉的。他喝了口温热的茶水,这才有些缓了过来。

“铸石厂的工人把解放路拦住了,耽误了一会儿。”说着。他还叹了口气“跟着武区长好说歹说,才把人劝了回去。”

“市里今年的情况不容乐观啊!”江大桥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我和周校长谈了谈。”何夕将从周硕那里拿来的文件交给江大桥,感叹的说道“日本的软件市场,比我们预计的最好情况,恐怕还要更好。什么时候,咱们要是能把国家建设到日本人那样,该有多好!底薪都是两千美元起。绣城一百万人,一个人一月能赚两千人民币就好,那是什么概念?”

何夕仿佛陷入到自己幻想出来的那个场景里,不禁目弛神摇。

江大桥失笑道“想啥美事儿呢,那不是要在现在的工资基础上翻上四五倍?就怕我活着都看不到那天咯!”

他一边说,一边翻开手里的市场调查报告。快速的阅读起来。

“十亿美元的市场?”江大桥倒吸一口凉气,摇头道“好大的口气。要都能囊括怀中,说不好还真的能让绣城的工资标准翻一个跟头。”

江大桥摸着报告书的封皮,向何夕问道“老何,你下来前可是商务厅的老手了。以你的眼光。这份报告书的可信度有多少?软件园项目对招商引资的效果有多少?建设上难度有多大?”

江大桥终究是不甘心的,绣城市委书记已经快要退了。但是他自己却是刚刚就任的市长。想要再进一步,几乎就是不可能。明年市委书记退位,再调任一个市委书记来的话,少不得就是五年时间。要是新市委书记连任两届,这几乎太正常了,那对他的仕途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所谓一步迟,步步迟,十年之后?也许退休之前他也能捞到一任跛脚书记当当,但也就是那样了。所以说,对日软件园项目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只要今年在他的任上能把这个项目落实下来,那么明年老书记退居二线之后,为了项目的稳定他就可能代书记。

代理个一年之后,项目发展如果初见成效,那么这个代字就能去掉。

何夕低头想了想,谨慎的说道“我觉得报告书里的水份不大,这是日本樱花银行出具的商业调查书。樱花银行在日本是数得上号的大银行,信用和专业水平是不会差了的。从软件园项目目前的规划来看,政策可以算得上是非常有力,减税、免税、补贴可以说国家能给的,几乎都给了。”

他低头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唯独建设问题上,在我看来这是咱们绣城最大的短板。大港和大古市都是副省级城市,更别说还有帝都了。这三个城市比咱们绣城都富裕太多了,建设资金非常充沛。咱们市里……”

何夕说到这里,试探的看向江大桥。他摇了摇头,说道“市里最多能拿出两千万,再贷款三千万,这已经是极限了。”

何夕点点头,干脆的说道“那就假定咱们争取到了软件园项目,按照市里五千万,省里支援五千万,软件园项目再从国家配套一个亿,这才两个亿而已。”

“两个亿,不少了吧?”江大桥问道。

真的是不少了,之前绣城一口气拍卖了十二个陷入经营困境的国有企业,也不过才积攒下来八千多万。这还是周硕和圣迭班互相竞争,把华光厂卖出了个好价钱。剩下的十一个企业,最少的甚至只拍出了个底价三百万,差一点就流拍了。

但关键是,偌大的绣城有几个华光厂这样的单位?

何夕苦笑道“两个亿对绣城来说确实不少了,但是对这样的一个项目来说还不够。咱们要建设的可是容纳十多万人的一座新城,两个亿不过杯水车薪而已!”

“那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江大桥不信邪的问道。

“有。”何夕沉重的点了点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