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好,好!可惜咱们宝玉在外院里。哎,一会让探春先和她认识,怎么说我都是她外婆,当着这么些人的面儿,陈氏也不能拦着外孙女见外祖母吧!要是能让她自己点头去咱们府上住两日就更好了。”

“老太太放心,一会我就和林姐姐说话,让她答应到咱们家来住些日子。老太太这样慈爱,她定会同意的。”

“外孙女同意了,陈氏还能说什么?哼!不过是一个继室罢了,哪里比得上我的敏儿?对了,你看见她生的那个小崽子没?可也是瘦瘦弱弱的?”

“不过四五岁的孩子,能不能养得住,还另说呢,我们倒是没看真切。”

……

陈落秋看黛玉脸色有事伤心有事悲愤的神情,拉着她出了刘大奶奶的院子。

外院的林如海和众人说着话,自然是句句细推敲,字字细斟酌的。看着南安郡王面色潮红的样子,再看着围着他敬酒的人;林如海转头看向另一边,锦乡伯、襄阳候、齐国公家几人围着刘阁老喝酒说话的样子,朝另一边的崔孝及郭正举了举酒杯,转身和许逸仙、孔向繁也喝了起来。

林如海和许逸仙几个和刘阁老告辞,就去了二门,不一会儿,看见陈落秋领着黛玉和枢钰前来。仔细看了看黛玉的神情,心中有了底。

到了家中后,林如海才从陈落秋口中得知了大概经过。

“贾母之后可是抱着玉儿痛哭?还说要接玉儿过去小住?”

陈落秋笑答:“你倒是猜得准。不错,贾母的确那样说。不过我以年底没日子了,许了她开年后让黛玉过去请安。小住就算了!”

林如海点头道:“总算一切顺利!只望玉儿不要心中有结了!”

陈落秋长叹道:“都如此地步了,若是玉儿还看不清,我们也没法子了。女子心肠过软,迟早会吃亏的!”

林如海听了,想到前世的黛玉凄惨的十五年时日,心中黯然。

已经近年底了,林家也开始忙着准备过年的事宜来,陈落秋每日里忙碌着,常常觉得劳累,因此每日里林如海回家时,她都已经歇下了。一直到了腊月二十里,林如海和陈落秋夫妻俩才稍微清闲了一些。

这日,正是腊月二十三日,林如海去户部衙门理完了事情,准备早些时候回家,出衙门时,才发觉下起了大雪。

林墨撑着一把伞,笑嘻嘻道:“老爷,您总算好了。今日可是过小年祭灶神的日子。太太还嘱咐我今天一定要劝老爷早点家去呢!”

林如海看着林墨身上暂新的深蓝色棉袄,圆耳的皮帽子,笑道:“你这一身看起来倒是暖和!家中下人都是人人都有?”

林墨点头道:“老爷你是忙才没发觉,咱们家才从南边过来没几天,太太就让针线房里赶做好棉衣棉裤。大家都没有受冻呢!”

林如海点点头,进了轿子。心中就想的是另一件事情,户部对京畿五府县的田地农庄已经全部重新点查造册了,近八成的田地在豪门贵戚手中,也怨不得便是天子脚下,每年冬天都会有人饿死冻死的。更不要说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儿了。圣上大概又会为此事而忧心吧!

林如海到了家中,径直往正院去了,还没进门便听见了枢钰的说笑声。林如海舒心一笑,掀开帘子进了屋。

陈落秋正靠坐在炕上,微微显怀的肚子,让她看起有些圆润。黛玉正和枢钰坐在一起,姐弟俩闹在一块儿。

“你们俩这是闹什么呢?”林如海笑着没让陈落秋起身,亲手脱下长披风。

“他们俩已经闹了好半天,吵着要写自己院子前的对联和福字呢!”陈落秋看林如海擦了手脸,笑着道。

林如海哈哈一下,看着枢钰道:“你那字还好意思写出来?不得让人笑话,你姐姐的字可比你的字好多了。你啊,就让你姐姐写吧!”

枢钰不满道:“父亲上次看儿子的字还是一个月前呢!这个月我的字可是进步多了,连先生都夸我呢!”

林如海听了挑眉道:“这样啊,一会我亲自看看!是真的长进了还是先生故意说得鼓励你的。”

黛玉在一边刮着脸给了枢钰一个得意的眼神 。

林如海看着一双儿女活泼可爱,妻子温柔,心中也是暖暖的。

林家人口简单,祭拜了祖宗和灶神,吃了团圆饭,说了一会儿话,才回房歇息去了。而贾家却是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度过了年底的这几天的。

过了元宵节的第一日,便是贾秦氏的三七莫说那些送路祭官吏贵戚,更有那和贾家关系紧密者,都是亲自登门送祭。按理一个没落国公府邸的儿媳罢了,如何能得到这么隆重的葬礼?京中不明真相的人们纷纷议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家怎么说都是传承几十年的国公府邸啊!

林如海,不过是让人送了祭礼过去,人没有露面。于公,他身为朝廷命官,公务在身。不便前去。于私,即便是贾敏在世,那贾秦氏也是隔了老远的侄孙媳妇,何况如今贾敏病故呢?

陈落秋看黛玉有些寡言,叹了口气。

枢钰看着黛玉的神情,不由得安慰道:“姐姐,李姐姐不是邀你给她说书的么?正好我向和李三哥学一学射箭。姐姐陪我一起去李家可好?”

黛玉点点头,对着陈落秋道:“母亲,我和枢钰一起过去李家了。”

陈落秋本想留黛玉在身边,让她看自己张罗过年的各色事宜的。不过,算了,也不急在一时的。出了正月,教养嬷嬷就来了,玉儿就没有这样松快了。

“去吧。紫兰、紫芸,你们几个好生跟着姑娘和大爷,不要大意了。”

几个丫鬟忙应了,拥着黛玉和枢钰出了门。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我真的卡住了,好不容易啊……一个晚上卡出来了~~~有没有虫子?大家帮助找一找吧,我好困啊,晚安!对了,要评好花~~都向我涌来啊~~~

大事小事风雷动

孙氏在家中和管事婆子说着家事,听得门外人报说林家姐弟来了,也没有客气直接让人带着姐弟俩各自去了李晚晴和三儿子李碧处。

孙氏对于年前刘阁老家中的那一幕,却是有些其他看法的。她虽然不爱动手腕,处理事情直来直去的,但是不代表她看不出来。不过这件事情说来和自家没有关系,她也不会多说什么。况且林姑娘虽然是贾家的外孙女,但是由陈夫人教养大的,性情和规矩都不错,自己女儿来往也就放心了。

李晚晴正对着自己桌上的几张字帖皱着眉头,看见黛玉来了,眼前一亮,跳下桌子,惹来一边奶妈的一阵咳嗽和瞪视。她忙规矩的整了整裙摆,朝着黛玉一笑道:“林妹妹。”

黛玉一笑,看着李晚晴的奶嬷嬷对着自己行了礼才带着丫鬟下去上茶和点心。

李晚晴拍拍胸口松了一口气道:“林妹妹,你总算来了,哎潇儿知道我现在每日又写半天大字磨性子,就说十天才来看我一次呢。”

黛玉抿嘴一笑道:“这也是萧儿姐姐为了晚晴姐姐你好呢!”

李晚晴撅着嘴道:“什么啊!在外人面前我又没有不知轻重,不过是我母亲太过担心罢了。”

黛玉想到陈落秋说过,自己在二月里也要随着教养嬷嬷学规矩,知道她是真的为自己好,和孙太太一样是慈母心怀。多日来因为贾家的不快消散了许多。

“姐姐不是说让我过来说书么?总不能真的闲聊过去吧。一会儿你奶嬷嬷来了,又要说你拉。”

李晚晴也知道黛玉说得有理,随即唉声叹气的和她说起书和字来。

另一边的枢钰看着十三岁的李碧长身玉立,弯弓射靶的身姿,宛如一株青竹,不由得心中羡慕。

“李三哥,可否教我射箭?”

等李碧射完十支箭,忙上前问道。

李碧低头垂眼,看着白白胖胖的枢钰半晌,才道:“太胖了,拉开了这把弓,我再教你。”

枢钰听到那个“太胖了”,就像被雷劈中了,半天才平复下怒气,咬着牙齿扬声道:“李三哥也太看不起人了!哼!一个月之后,我再来想三哥请教!”

哼!居然敢嫌自己胖?枢钰顿时悲愤了!

枢钰想学些射箭武艺,不过是想让自己身体结实起来,他知道,终有一天这世的父亲会老去,而自己,作为长子,不仅是林家的希望,父亲的希望,也是母亲和姐姐的依靠。

林如海和崔孝联名上了催缴亏空的折子被圣上放在大朝会上讨论了,其后,从京官到地方官,欠着国库银子的官员被分成了三档,第一档自然是亏空巨大的,数额在十万两银子以上,无上限银子;第二档是亏空五万两到十万两;第三档是五万两以下。

“如今北方不稳,南边不是旱就是涝。什么事情都要银子,你们呢?只会来和朕要银子,却不想想,这银子都是谁花掉的!难不成如今国库没银子是朕的错了?”

众臣忙跪下磕头道:“臣等不敢!”

林如海跪在文官这列比较靠前的位置,心中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来了。

果然,皇帝冷笑了几声道:“不敢?你们有什么不敢的?今日朕才发觉,原来不是国库没银子,而是银子都被这些个人借走了。感情不是花你们自个钱就不知道心痛了?大概好些个人还抱着不还钱的心思吧?明间都有句老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朕倒是不明白了,亏得你们一个个不是读了圣贤之书的,却是出身世家的,如此作为,还有什么脸皮做百姓的表率?怎么好治理一地的百姓?”皇帝看着御阶之下好些臣子们的脸上浮现羞窘的神情,当然也有好多臣子是没反应的。

“朕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自即日里,第三档,亏空五万两银子以下的,必须在年末前还清。这之间有八个月的时间。第二档,则在明年的年末前还清,今天年底前至少归还五万两银子。第一档,朕给五年的时间,每年归还五万俩,第五年必须还清。”

刘阁老听得此话,心中算了算,那些亏空数目巨大的,都是勋贵居高位的,让他们花钱还好,还钱,还真是强人所难啊!

“圣上,老臣有本奏!”

皇帝看着刘冲道:“刘阁老有什么其他的要补充的?”

刘冲不是不懂皇帝话语中的冷意,却依旧奏道:“国库空虚,其中除了某些官员借支银不还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比方说上皇二十七年,宿州等地大旱,其后益州地动,这里的地方官府库银肯定是不够的,自然在国库中借支了银子,但是却算不得亏空。如这一般情形的亏空也有好多,还请圣上斟酌!”

皇帝看向崔孝和林如海道:“这个名单是你们户部列出来的,刘阁老说到的情况,你们可曾考虑进去?”

崔孝和林如海都出列跪下,崔孝先道:“回圣上,刘阁老说的情况,我和林侍郎一早便考虑进去了。所以折子中所列众人的亏空情况都是已经将天灾等因素算入其中的。”

林如海具体经手,因此他接着崔孝的话道:“回皇上,就以刘阁老所说的宿州为例,上皇二十七年时,连同宿州在内的七州县颗粒无收,上皇仁慈,免去七州县当年及其后一年的各种税赋。只是自上皇三十年起,宿州一连五年不仅无银入国库,还欠下国库八万七千余两银子。微臣和户部众多同僚商议后,将其中三万七千两抹去,只算了五万两的亏空。便是看在上皇三十六年,宿州又报逢灾的缘故。”

皇帝微微一笑,对着刘阁老道:“崔卿家和林卿家的话,刘阁老可曾听明白?孙阁老、洛阁老,你们俩有何看法?”

孙阁老处处针对刘阁老,刘阁老不同意之事,他自然是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