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寡妇难贤-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下得手的,咱这屋子里除了这两个还能有旁的?”
在圆子的心里,自家的娘亲肩不能挑,实该是娇养着的,不过在见识到了她娘围堵着老鼠之后,圆子就从容了。
她娘这是技多不压身……
之后,田慧一脚踩死一个蟑螂,这都是眼睛一闭一眨地功夫,算不得啥事儿。
就是圆子也佩服自家娘亲的“杀伐果断”。
如此被自己儿子高看,也不知道田慧该是啥想法。不过听到圆子说的这些,田慧丝毫没有半点儿不好意思。
能者多劳!
“去,回自己床上睡去!我正想事儿呢!就是你怕了,也抱着你哥哥睡去!粘人,八爪鱼!”田慧哼哼几声,就躺回去了。
可怜了团子双腿都已经碰着了田慧的那张chuang,呜呜。不愿意!
团子睡觉真的就跟个八爪鱼一样,喜欢缠着人睡,大冬天的田慧也愿意跟团子一道儿睡。暖和。不过现在,田慧正想着事儿。可不想跟聒噪的团子一道儿睡。
“娘,我都好久没有跟你一道儿睡觉了!我最近可是有好好地睡觉,是吧,哥哥?”团子可怜巴巴地寻求圆子的帮助。
圆子点点头,“不过我睡着了,也不晓得你夜里睡得咋样……”
“娘,我到底是不是你最疼的小儿子?娘,你说啊……”团子也不等田慧答应就滚到田慧的被窝里。田慧只能抱着团子睡下。
“就你会闹腾!明晚就自己睡小床,让圆子跟娘睡!咱当初可是说好了,一人睡一夜的!”田慧一手揽着团子,一只手拍着背,轻声哄着。
圆子听到了娘并没有忘记自己,“娘,我可是长大了……我明晚陪娘睡……”
这俩儿子都长大了,只是这两年,家里头伙食并不好,镇上杀猪的摊子也只剩下一两个。因为连猪都养不起了。很快就怕是连人都养不起了。
团子的身上并无几两肉,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肉都随着身子的抽高,没了。
家里有银子。都得藏着掖着,生怕引来了思想不正的人。
也只能委屈俩儿子了。
田慧有些无可奈何,面对着天灾。她不想惹来了*……
田慧心里记挂着事儿,一晚上都没睡好,匆匆地跟秦氏交代了几句。
钱氏也才刚刚起来在用早饭,杨家的早饭丰盛多了,薄粥,馒头,这也算得上是村子里的独一份儿了。
田慧一大早地匆匆赶来。钱氏心被吓得突突的,“这。这是咋,咋的了。这么急?”
“没事儿,家里头好着呢,就是想到怎么弄那些个地瓜了,弄成地瓜干有些浪费了……”田慧一看钱氏的神色,连筷子都快抖下去了,就知道自己着急了。
孔氏正端了一小碗的粥放在一一面前,“慧娘,还没吃早饭吧,坐这儿吧,一边吃着一边说话。这粥我没喝过的,你先吃着……”
田慧笑嘻嘻地坐了下来,“那多不好意思啊……”捧起粥碗,就狠狠地喝了一大口。
孔氏也丝毫不在意,这俩年,这俩家人抱团过活,感情自然比以前好了不少。
杨家人都盯着田慧,田慧手里捏着软绵绵白花花的馒头也不好意思咬下去。“咳,我想着就是把这地瓜弄成地瓜粉,做成粉丝粉条,又能放得久,吃多了也不烧心……”
杨全中苦笑,要不是现在他家人手足,俩闺女不时地让下人过来搭把手,就是想吃地瓜吃得烧心都有些难了。这年头越发地难捱了。
一一的头发发黄,稀稀落落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阿花爹是个猎户,现在杨家村的猎户都抱团上山去打猎,阿花家跟着田慧,也小赚了一笔,现在就是打了东西来,也不会再拿去卖,要么送点儿到镇上的舅舅家,要么是自家留点儿,或是给田慧送点儿。
田慧得了肉,也都是紧着往钱氏这儿送,一个快满周岁的,一个才俩三岁,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至于圆子团子,也都是到钱氏那儿顺带地吃点儿过过瘾儿。
起先,钱氏怎么都不肯定答应,田慧的那点儿肉还是别家送的,可田慧全都往自家送来,就是圆子和团子也都是到钱氏那院儿来吃肉的。
田慧坚持,“婶子,你也知道我那院子,若是白日里头总是肉飘香,若是真的到了过不下去的时候,我家怕是第一个就得遭殃了……”
钱氏沉默,也知道田慧说的是实情,家里没个男人撑腰,这家就是立起来了,也会遭人窥觑。
后来,田慧再拿了肉来,钱氏不再拒绝。不过要不就是晒干,要不就分多餐,都细细打算着。不过,四个娃子,都只能吃上点儿肉汤。那些肉,都放在圆子和团子的碗底,圆子和团子也都是懂事的,二二嚼不动肉,就都多多得塞给一一。
一一平日里最亲的就是圆子和团子了,就是将一一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杨知故都得靠后。
饶是如此,这几个孩子瞧着也都是营养不良。
大人都日日吃不上饱饭,对几个孩子来说,吃的最多的就是薄粥和馒头了。
或许有了地瓜粉条,或许就会一样了。
原本,钱氏他们打算最近都吃地瓜,就是地瓜也得省着些,镇上现在就是地瓜也能卖上价儿。
不过,如今杨家村却是没有人再去卖地瓜了,就是换了一二两银子,还不够买粮的。
杨家村的当家人,都还是有点儿良知的,紧紧地守着粮,只盼着能熬过这难捱的时候。
若真是为了那几两银子,不顾家里人的死活,这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所以,没有人卖粮,镇上的也有不少的来杨家村收粮,但凡能吃的都收。
不过,都被杨家村的人给赶了出去。
田慧前世,小时候的时候就陪着奶奶回老家住过几年,有一日晚上,田慧半夜起来嘘嘘,就看到院子里灯火通明,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小时候就是精力旺盛啊……
田慧回忆了一遍,就把做法慢慢地说了,“就跟着磨豆浆一样,磨出汁液来。打浆时应边磨边加水,磨得越细越好。因着磨的时候怕是不够精细,皮渣子都会不小心掉了进去,用纱布包着过滤。
静置几日,等水和地瓜淀粉分层了,把水给舀干净,暴晒淀粉。
之后就是打浆糊,浆糊要充分搅拌均匀,边搅边加温水。手抓起一团粉糊,让其自然延伸垂落,如不折断,说明稀稠适度,可开始漏丝。
让浆糊经漏勺孔眼下流,成为粉丝(有条件的最好用粉丝机)。粉丝沉人锅底糊化后,再浮出水面时,捞出,放入冷水缸降温,多试几次,直至粉丝松散成条为止,冷透后拿出室外晒丝。”
杨家眼冒金星,田慧就知道自己说得没错。
不过,这毕竟是田里唯一出产的口粮,杨全中还是得慎重。“这事儿做的准不?”
“嗯,我以前有看到过,能做出粉丝,能放置的时间也久……”田慧点点头,正色道。
杨家的三个儿子都是愿意相信田慧的,这么久相处下来,自然知道田慧不是个说大话的。
“反正我家是早晚都要做的,不过少不得你们得帮着我点儿,三叔,要不试试我家的先?”田慧没啥好犹豫的,因为她是真真实实地见着过的,也怪不得杨三叔有些怀疑了,毕竟那是现在最精贵的粮食。
“爹,咱要不先少弄些试试看?”杨知通建议道。
杨三叔也点点头,“那就这般先定下来了,慧娘你家的地瓜少,哪能用你家的地瓜试呢,这不是打三叔的脸吗?”
接着就开始商量磨地瓜粉的事儿。
杨家村里有没有大的石磨。就是钱氏家,也只有小型的石磨,若是大量的磨地瓜干,确实不适合。
“咱少弄点儿就先用自家的吧,等行了,就找段娘子家的石磨借用下吧,大不了出点儿银子,她家的豆腐生意已经不做了,没豆子,这地里黄豆都种不上了……”
田慧跟段娘子偶尔也有来往,也知道段娘子的豆腐生意早就停了。他家也是种了好几亩的地瓜,过日子的。
对于这方子,田慧一直都没想过要藏着掖着的……(未完待续)
ps:谢谢yh_yh1166的平安符。这一章有些晚了,原谅我没存稿了……

☆、111 交换

杨家人依着田慧说的法子,终于做出了地瓜粉丝来。
杨三叔尝着碗里的酸笋粉丝,差点儿就激动地留下了眼泪。这总算是看到了点儿希望。
在钱氏去找段娘子去说借用石磨的时候,段娘子敏感地察觉到这钱氏怕是会有啥动作。“婶子,看你说的,咱家都是有亲的,反正空着也是空着,我哪儿好意思收银子呢。不过,你家要用石磨这是做啥咧,现在又没豆子又没麦子能磨粉的……”
钱氏只顾着高兴了,倒是忘记了自己并没问过田慧,这事儿说得,说不得?
正在钱氏犹豫地时候,段娘子炽热地盯着钱氏,笑意吟吟。
“婶子,借石磨的事儿我就做主应下了。若是等你们磨完了,觉得这事儿能告诉我的,再同我说吧,我也只想着能让我老爹爷爷日子过得好一些。这事儿就当我没问过,也不让婶子为难了……”
段娘子客气地送钱氏出去,越是做足了,钱氏心里就越发地感到不好意思。“这事儿我回头去问问去,你也知道,我做不得主……
放心,你是个好媳妇儿,咱全村人都能看见你的好,好孩子……”
临走前,钱氏对着段娘子一顿猛夸,不过段娘子都是笑吟吟的,也不再提旁的话。
段娘子不知道想着啥,一直站在院子里,望着外头。
“大嫂?”杨家小妹一直站在一旁,听着钱氏说过的话,从头到尾她也没想明白这事儿到底是哪儿自己不知道的。
明明自己就站在那儿。
段娘子宠溺地回头看了看小妹,“你啊,到底是嫩了些。这听人说话,看眼看脸。就是里正家现在过得日子也是苦哈哈的。谁家不是愁眉苦脸的。
可是钱婶子说话的时候,都带着笑意,那不是客套的笑意。是真心真意地觉得有喜事。”
段娘子顿了顿,看了眼刚刚走到院子里的小叔子。才继续说道:“钱婶子家里只有俩个孙女,若说添丁进口的喜事儿,对现在来说,却真不是啥喜事儿,钱婶子应该怕是愁的。
可是钱婶子没有……”
杨家小妹了然地点点头,“难怪嫂子这般说……”
杨家村是个厚道的村子,就是连年天灾,也还没有出现休弃媳妇的事儿出现。杨家村厚道。不代表其他的村子的做不出这事儿来。
同族内不得通婚,杨氏一族的族规。就算是出了五服的,也不行!
所以,杨家村的女子都只能嫁到外村子去,上杨的女子或许能嫁到镇上去,不拘日子过得怎么样的。
可是下杨的,却是不多的,多数还是嫁给了附近的村子。这两年,附近村子里的损失严重,毫不夸张地说。能少一个人吃饭那都是好事儿!
有不少卖儿卖女的!更何况只是娶进门的媳妇,本来就不是自家人!随便寻了个由头,就给打发了回来。
就是有烈性的。死了一了百了。
那就真的是一了百了了,娘家人就是再心疼,也没有时间日日上门去闹。一家子都得过活,男子每日起早摸黑地挑水,女子上山循着能吃的。
就是杨里正,也没法子为了个杨家出嫁的闺女,集结村子的男丁去别村去闹事,只能咬着牙说,这事儿记下了。回头慢慢算。
那些个轻生的,就这么去了。连个公道都讨不回来。
真的就只能是一了百了!
这事儿本就瞒不住,不过还是有好些出嫁的闺女寻死了。原因是不想连累了娘家。很多村子,并不像杨家村日子那么好过的。
虽说现在银子买不了啥粮,不过有了银子就有了底子,也有了盼头!
杨家小妹也想起这些事儿,“大嫂,幸亏你当时为了我好,我这才没嫁过去……”杨家小妹的亲事也已经定下了,不过,当时说好了晚两年再发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