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暄还不解气,命令手下对郡主府的下人拳脚相加。宝章郡主哪受过这种委屈,上前斥责杨暄无礼。杨暄竟抓住郡主纤细的手不放。

宝章好歹是自己的妹妹,李俶快步上前,一把抓住杨暄的手,呵斥道:“放手!”

杨暄惊讶之余放开宝章郡主,诧异的打量着李俶,突然出拳猛砸过来。李俶平日里不时和身边的众兄弟练习武艺,敏捷的侧身躲开,顺势抓住杨暄的右手,反剪在背后。

杨暄疼得大叫:“哎哟!什么人?吃了豹子胆!快放开我!”

宝章好像见到救星,得意的对李俶说:“大哥来得正好。这厮太过分,替妹妹好好教训他。”

杨暄从宝章郡主的口中猜到李俶的身份,口气缓和了不少:“郡王,都是误会!”

李俶不想与杨国忠发生冲突,松开杨暄的右手。

杨暄退到手下中间,活动了一下胳膊,指着李俶对手下说:“给我打!”

七、八个手下一拥而上,正准备动手。马重英挺身而出,挡在李俶身前。杨暄手下的喽罗平日里狗仗人势,十分猖狂,此刻面对马重英,却不敢上前半步。

李俶没想到杨暄如此放肆,公然指使家奴在大街上殴打皇室宗亲。李俶对杨暄说:“杨公子,看在你父杨大夫面上,本王今日不与你计较,还不快滚!”

杨暄警惕的看着马重英,一边后退,一边指着李俶说:“算你走运,大过年的,杀人见血不吉利。我们走!”

马重英眼见杨暄等人离去,没有追上去教训。

宝章愤愤不平的质问马重英:“你这个护卫怎么当的?就这样放走那帮恶奴!”

马重英无言以对。

李俶出面解围:“我的好妹妹,郡马看样子伤得不轻,快带他去医馆吧。”

王诠鼻青脸肿的走过来,无奈的说:“郡主,郡王做得对,杨家人咱惹不起。”

宝章怒气冲冲的对王诠说:“你个窝囊废,看看人家,还没动手就把那帮混蛋吓得屁滚尿流。还呆站着干什么,嫌脸丢得不够。”

宝章转身对李俶说:“大哥,后天我和宁国、和政两位姐姐相约去玄都观烧香祈福,你也来吧。”

“恩。”李俶爽快的点头答应,李俶心中早已把宁国、和政、宝章当作自己的亲妹妹。

李俶看着宝章骂王诠离去的背影,无奈的对马重英说:“我这个妹妹从小就是父王眼里的掌上明珠,骄纵惯了。”

马重英:“马某明白,郡王此时不想与姓杨的结怨。”

李俶会意的点了点头。

马重英继续说:“马某倒是觉得,郡王您并非生长在帝王之家。”

李俶顿时一愣:“重英你开什么玩笑!我不长在帝王之家,还能长在哪儿?”

马重英轻松的说:“郡王别介意,马某只是照实说出心中所想。”

第七十四章 玄都卜卦

……;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回到长安的第三天,高力士亲自来到广平王府传旨,李隆基在延英殿召见李俶和安禄山。

大明宫延英殿,李隆基和杨贵妃并肩坐在龙椅上,太子李亨站立阶下。李俶依次向李隆基、杨贵妃、李亨行礼。安禄山却独树一帜,先拜杨贵妃,后拜李隆基,对太子李亨视若无睹。

李隆基觉得奇怪,问安禄山:“为何先拜贵妃?”

安禄山回答:“胡人先母而后父。”几年前,安禄山认了比自己小十多岁的杨贵妃做干娘。

李隆基与杨贵妃相视一笑。

高力士提醒安禄山:“这位是太子殿下,还不赶快参拜。”

安禄山摸了摸头,吞吞吐吐的说:“臣是藩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

李隆基亲自给安禄山解释:“太子是储君,朕百年后要传位于太子。”

安禄山突然跪在地上说:“臣愚钝,只知陛下是真龙天子,寿与天齐。臣罪当万死。”

李隆基笑着对安禄山说:“朕恕你无罪,起身给太子行礼。”

安禄山勉强给李亨行礼,目光中带着几分不屑。在安禄山眼里,儒弱的李亨还不如李俶有分量。

李隆基见安禄山挺着个大肚子,故意问:“你肚子里有什么?”

安禄山不经思索直接回答道:“臣心中更无余物,唯有赤心耳!”

李隆基和杨贵妃听后哈哈大笑。

李俶在旁陪着笑脸,心中暗想:好一个大智若愚、大奸似忠。

李隆基让高力士宣旨:“河西、陇右节度使,广平郡王李俶,兼陇右采访使,领安西四镇节度使、北庭都护。平卢、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河北采访使,领安东大都护,拜御史大夫、左羽林卫大将军,封东平郡王。”

李俶、安禄山跪地领旨谢恩。

李隆基对李俶和安禄山做了一番劝勉,希望两人恪尽职守,维护边疆安定。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历史正沿着本来的路线前进,安禄山的权力已经到达巅峰,唯一不同的是在安禄山的西面,多了李俶这样一个潜在的对手。

李俶、安禄山并肩走出延英殿,安禄山转过身,看了看李俶,笑道:“今天安某与广平王共受皇恩,实乃天意,你我结为兄弟如何?”

李俶心想:你这大奸贼,跟你做兄弟过几年必死无葬身之地。

安禄山见李俶没有反应,笑道:“怎么,郡王看不起安某。”

李俶连忙回答:“安兄误会了,俶刚才在想你我要是结为兄弟,会不会引起陛下猜疑。”

安禄山:“兄弟多虑了,您是陛下的亲骨肉,小弟也是贵妃娘娘的儿子。”

李俶笑道:“安兄所言有理,不过俶还是觉得此事不宜张扬。安兄以为如何?”

安禄山笑道:“就依贤弟之言。”

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李俶心中思量:我比贵妃小七岁,称贵妃姐姐,安禄山比贵妃大十六岁,叫贵妃母亲,我与安禄山以兄弟相称,这辈份可够乱的。李俶想着想着不禁笑了起来。

刘德顺在一旁小心谨慎的问:“郡王您没事吧?”

李俶收起笑容,反问道:“我好好的,能有什么事?”

刘德顺:“安西现在可是烫手的山芋,亏您还得笑出来。”

李隆基下旨命李俶兼领安西四镇节度使、北庭都护,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内幕。

李林甫得知杨国忠有意拉拢李俶,心中大骇。李林甫原本没把年轻气盛、行事冲动的李俶放在心上,可是经过近几年的仔细观察,李林甫完全转变了对李俶的看法。

李林甫非常担心李俶和杨国忠合作,正好高仙芝从安西返回长安,安西大都护空缺。李林甫在朝堂上公开称赞李俶能力卓著,可胜任安西大都护。

安西距离长安有万里之遥,李俶到了安西便难以与杨国忠联络。同时李林甫大张旗鼓的力挺李俶,也起到了离间李俶和杨国忠的作用。李隆基听完李林甫的奏报,询问杨国忠。杨国忠当即表态,支持李俶兼领安西大都护,至于杨国忠心中的算盘,外人无从得知。

---分割线---

玄都观位于长安城南,与大兴善寺相邻。中唐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大诗人刘禹锡的两首诗《游玄都观》和《再游玄都观》,让此观大名远播。

李俶和马重英骑马来到玄都观门外。宁国、和政、宝章已经提前等候在此。李俶跨鞍下马,上前与宁国、和政、宝章互致问候。一年多不见,宁国、和政十分想念李俶。

李俶正和妹妹们走进玄都观,观门后突然冲出一个黑影,直奔李俶而来。李俶尚未来得及反应,马重英迅疾跃身上前,将那“黑影”制住。

“大哥,是我!”李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李俶连忙让马重英放开李倓:“这位是俶的三弟建宁郡王。”

马重英抱拳行礼:“末将见过郡王,冒犯之处,还请郡王恕罪。”

李倓活动了一下胳膊,赞道:“将军好手段!”

李俶给李倓介绍:“这位是俶的好兄弟,狼骑中郎将马重英。”

李倓:“倓自诩武技上乘,今日见了马将军,方知天外有天。”在李亨的众多儿子中,李倓是出了名的弓马好手。

马重英:“郡王过谦。”

李俶半开玩笑的问李倓:“三弟,你怎么来了?”

李倓笑道:“早知大哥身边有马将军,倓就不来了。”

和政解释道:“大哥有所不知,如今这长安城内不太平,三哥怕我们被人欺负,所以特意前来。”

李俶笑道:“好一个护花使者。”李俶心中暗想:看来长安城内已然成了李林甫和杨国忠的天下,连皇室宗亲都担心受人欺负,更不要说普通的市井百姓了。

众人走进道观,拾阶而上,李倓对李俶说:“大哥如今是步步高升,如日中天,统领陇右、河西、安西、北庭数十万雄兵,让弟弟我这个太常卿好生妒嫉。”李倓受封建宁郡王、太常卿同正员。太常卿同正员只是一个正三品虚衔,与实权在握的节度使完全不可比。

宝章接着说:“是啊,有大哥在,我们就有依靠了。”

李俶有些得意忘形:“等俶回到武威,从军中挑选数百勇士,给诸位妹妹做护卫。”

宝章看着马重英,对李俶说:“我只要他!”

李俶笑着摇了摇头:“这可不行,重英是西凉狼骑统帅,怎可给你做护卫。”

宝章不依不饶的说:“能给大哥做护卫,为什么就不能给宝章做,大哥你偏心。”

和政对宝章说:“小妹别闹,这里是道观,不是家里。”

李俶没想到和政如此厉害,一句话便让宝章乖乖的闭上了嘴。

众人进入大殿,拜过天尊神像,宁国、和政、宝章拿起签筒,各抽了一支签,到后殿找道人解读去了。

李倓对李俶说:“听说此观的签很灵验,大哥何不抽一支试试。”

李俶笑道:“抽签卜卦不过儿戏。”

李倓:“大哥这么说,不会是害怕抽到下下签吧。”

“笑话,一支签有什么好怕的。”李俶拿起签筒摇了起来,很快,一支卦签落到地上。李俶捡起卦签,签上只有三个字“火山旅”,看来要解签还得找专业人士。

李俶来到后殿,将卦签交给一位牛鼻子布衣老道,随口问道:“敢问真人,此签何解?”

老道看着卦签说:“火山旅,上离下艮,中存兑巽,日正明而雨下,二气相薄,阴阳不和,山中有风,风落山下,物皆伤坏,事事垂忒,君子得之,为羁旅之象。所谓:鸟焚其巢,乐极生悲。”

李俶听完老道的话,心中一怔,问:“是下下签?”

老道回答:“卦无好坏之分,一切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某看此卦签,知足下刚到长安数日,不久后又将远行。”

李俶点了点头:“真人所言不错。”

老道继续说:“足下此次远行,路上必遇灾祸。”

李俶心中咯噔一下,转念一想:有诸位兄弟随行,能出什么灾祸,这牛鼻子老道危言耸听,不过是想讹些钱财罢了。想到这里李俶掏出五缗钱放在案上,故意说:“如此说来,真人必有破解之法。”

老道将钱还给李俶,笑道:“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者,守正则吉。公子好自为之。”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李隆基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群臣,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受邀参加。

宴会上,李俶和安禄山备受众人关注,李隆基当着众人的面多次赞誉两人。安禄山对李林甫毕恭毕敬,对杨国忠却不理不睬,引起杨国忠的不满。杨国忠有意让安禄山在众人面前出丑,向李隆基和杨贵妃建议,让安禄山跳舞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