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疆-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这些锋芒毕露的洋人,林海疆清楚国人的性格善于忍耐,擅长后发自人,即便拥有了先进武器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藏着掖着,并且极力否认,而欧洲人却不同,不说拥有了,即便有件半成品也要拎出来得瑟一下,大秀一下未来存在的威慑力,这就是民族、人种的本源不同导致的思维差异。

林海疆本身也是这样做的,这次荷兰人的奇袭在未发动之前就被全盘瓦解,否则荷兰人就会体验到林海疆花了五百多万两,经过三年半苦心经营起的旧港要塞群的威力,如果有可能,他们还将见识到环岛列车炮的恐怖。

在地图上与达尔豪西、杜蒙·罗瑟夫、辛普森、包令等人进行了荷兰势力退出后的印尼群岛的势力划分之后,达尔豪西与杜蒙·罗瑟夫等人都显得非常满意,这是一次意想之外的收获,或者说是林海疆的示好也未尝不可。

一个分裂相互征伐的清国似乎更符合英法两国的殖民利益,英法与俄国人不同,他们对远东地图的渴望并不那么的迫切,或者说在某种角度上说英法两国的战略决策层很有自知之明,他们与清国相距遥远,根本无法吞咽这个老大的帝国,只能敲敲边鼓,在经济上获取最大利益。

英国早已把法国看作其在对华贸易中的潜在竞争对手,眼下铁路在欧美依然不是普及的设施,它的最大功效就是服务于工业,使得工业产品的运输呈量化。

英国人一直想在东南修建一个通往珠江、长江的铁路网络,而法国当时除了在越南加紧殖民侵略活动外,为了使自己的势力能够抢先进入中国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也在谋划修筑一条同向的线路即从越南通往云南的铁路。

印度英国殖民当局为了避免同法国发生冲突,决定暂缓其在缅甸修建铁路的计划,但是其国内几个重要工商团体,如曼彻斯特、哈德斐尔德、格拉斯哥、利兹、利物浦、哈里法克斯等市的工商团体,十余年来一再向英国国会和政府提出备忘录、呈递请愿书,力陈中国西南地区是英国对华贸易很有希望的市场,要求从缅甸起修建一条铁路伸展到云南。

英国传媒如《泰晤士报》、《伦敦中国电讯报》等等,则连篇累牍地鼓吹这样一条铁路将是打开中国的“后门”、进人中国广袤内地的“捷径”。

不过这条捷径岂是那么容易就打开了?今天林海疆让达尔豪西、杜蒙·罗瑟夫、辛普森、包令等人看到了希望,一个不需要战争巨额风险投入既可达成愿望的可能性,为此他们的政府甚至不需要在政治上给予支持,只要不施压阻挠林海疆的发展计划即可。

会谈结束之后,三方十分友好的相互恭维称赞,那廉价的最忠实的朋友已然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对于达尔豪西、杜蒙·罗瑟夫等人来说,如果林海疆能够保持这样一个非常友好的态度下去,那么国会对于两广的政治态度将会模糊暧昧起来。

林海疆突然对包令询问道:“我想要一些三叶橡胶树的种子和树苗,已经成熟的割胶工人!”

达尔豪西不知道林海疆所言的橡胶是什么,但是包令恰巧知道,因为此时的橡胶还属于粗胶,尚未在军事领域大量使用,东南亚也尚无大型的胶园。

包令微微一笑道:“为了见证我们的友谊,只要你需要的数量不大的话,我想是可以办到的!”

在回程的马车内,达尔豪西望着包令询问道:“林海疆要橡胶干什么?”

包令若有所思道:“橡胶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意为流泪的树,天然橡胶就是由三叶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干燥后而制得。经过初步的塑炼、混炼、压延或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基本工序,每个工序针对制品有不同的要求,分别配合以若干辅助操作。”

包令比划了一下脚下道:“比如包在马车轮子上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不过橡胶制品很容易磨损断裂!你知道的,那些东西并不便宜,而且工序很是繁琐,在生产加工的时候还会产生难为的气味,天知道林海疆要那东西干什么?”

包令有所不知的是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交联后的橡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橡胶作为重要的战略军需物资,其重要的作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林海疆下决心要在琼崖大规模种植这种经济作物的主要原因。

达尔豪西一听原来橡胶的缺点如此之多,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既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尽管给他好了,但是在琼崖的开发具体实施上,我们一定要拿到比法国人更多的份额,即便牺牲我们在印度支那以及西南的利益也在所不惜,只有控制了林海疆的诸如冶金、制造、机械加工、造船等基础工业,才等于是真正控制了他的命脉,否则这只猛虎一旦出笼,那可是要伤人的啊!”

杜蒙·罗瑟夫与达尔豪西不同,法国政府国会更倾向于连接安南腹地的中国西南地区,参与琼崖的开发不过是在向林海疆传递友好的信号,而且法国国内也需要时间将被他们已经完全妖魔化的林海疆的形象扭转过来。

从敌人到朋友,在到未来的合作伙伴,虽然达尔豪西和杜蒙·罗瑟夫都清楚,此刻琼崖并不在林海疆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是对于拥有铁甲舰队的林海疆势力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个探囊取物的过程而已。

然而此时此刻,神情麻木的原荷兰印尼殖民地辛克森总督以及副官米歇尔、马奴干少校、维巴将军,连同一大批伤员和俘虏都登上了圣乔治号与圣麦坎西号大型邮轮,在所有的遣返人员中只有提着沉重皮箱的马奴干少校意气风发,与整体悲哀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这次遣返俘虏的行动,林海疆支付了一大笔昂贵的费用,可以说登船的荷兰官兵都能享受到贵宾式的待遇,原因非常简单,也并不是林海疆有多厚道,而是荷兰人此番实在太慷慨了,半年的税赋,二艘铁甲舰连同数艘三级风帆战列在内的十五艘舰船,现在林海疆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这些舰船以及之前俘虏英法的战舰卖给谁?

第一百三十六章 消失的名词东京

返回旧港的第一件事林海疆就是猛抓了陆战队的全面建设,为下一步的登陆占领琼崖做积极准备。

望着以旅级形成五个方队树立在校阅场上的二万余人,林海疆一林时心情起伏不定,这是旧港能够承受得最大陆战队兵力的上限,如果超过这个上限,那么他的军费赤字将会进一步扩大,林海疆当前还远远无法做到收支平衡。

陆战队总队长兼第一旅旅长罗建平一身蓝白迷彩站在最前面的军旗下,一脸刚毅衬托着迎风飘扬的军旗,由于陆战队是集中了福建山地营、广州水师、大鹏城所得精锐所在,五个旅都各有专长和特色,这也是林海疆组建之初的意思,不过这群骄兵悍将也让罗建平着实的头疼了好一番,可以说他这个陆战队总队长兼第一旅旅长当得很不容易。

总队参谋长赵会赢和副总队长兼第二旅旅长袁鹏分列两侧,蓝色相间的军旗上是两支步枪交叉着盾牌船锚。

袁鹏见林海疆走上校阅台,于是跨步向前,声嘶力竭的大吼道:“唱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队歌,迎队旗!恭请大都督阅兵!”

“起歌!大风起兮云飞扬!中华勇士守海疆!”预备唱!

大风起兮云飞扬!中华勇士守海疆!为民为公天下任,誓让江山还变色!

风卷残云声威高!旧港健儿多豪迈!都督教导牢记心,团结精诚友爱多!

前进,前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在雄壮的歌声中,一个个千人方队从林海疆面前整齐走过,官兵们身上穿着最新式的迷彩作战服,X背带的牛皮子弹带,帆布牛皮的作战鞋,以及他们肩头的普鲁士最新式的1857步枪。

走在每个方阵最前面一排的都是袖口带有一道粗红杠的政训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林海疆从来都是摆在第一位的,一支没有用政治武装起来,不知为何而战的军队永远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锐铁军。

这支海军陆战队可以说完完全全是林海疆用银子堆出来的,缺少陆上力量也一直是林海疆的致命弱势所在,如果有如此雄狮五万,林海疆就敢趁着上次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进攻京畿的机会挥戈一击,直接将大清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对于惩罚日本的主力舰队方面,林海疆一直到惦记,此刻的林海疆最想念的就无线电报,哪怕是最原始的也行啊!

林海疆之所以对此番惩罚日本的行动如此上心,就是因为日本国正处于一个历史巨变的风头浪尖,而这个巨变就是明治维新!

在林海疆的记忆中,十九世纪的日本明治维新,萨长土肥四强藩合兵。在伏见·鸟羽战役中战胜幕府军,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奉还大政于明治天皇,从此日本正式迈入资本主义社会。

明治维新等于剥夺了封建武士阶层的特权,中上级武士因由政府赎买其土地而转化为新的资产阶级,而下级武士却只有破产一途。历史上的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乡隆盛的领导下发生叛乱西南战争是戊辰战争的余波。

日本的明治维新毁灭了旧的封建秩序,开创了新时代,无论在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最意味深长的是此番维新主角并非四强藩藩主,而是广大中下级武士和平民。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极为有意义的一次带有革命性质的运动以及战争,也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列强性质的国家。

对与日本来说明治维新几乎就是日本近代最大的一个转折点!而对于它的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国来说,仅仅是灾难的开始,甲午之战让日本人彻底的打掉了他们骨子里面对海那边老大帝国的最后一丝敬意和惧怕,之后的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让中国人民付出了无比惨痛的代价,可以说这十四年的战争足足毁掉了中国的三代人,而这十四年又恰恰是世界格局最后一次进行调整,风起云卷的十四年,中国依然错过了这班车,以至于在整体战略上四面狼烟受制于敌。

只有用强有力的非常手段扼杀掉日本崛起的可能,让日本陷入无尽的内战与混乱之中,才能为最后扫平日本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中国能够从一战崛起的话?不过林海疆已然不想等待那么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其实就是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到1871年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

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德意志帝国为了防备法国的报复于是在欧洲开始结盟运动,最终选择了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作为盟友,而深感受到威胁的英、法俄等开始进行谈判结盟,这直接导致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的出现,亦成为直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的遇刺不过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罢了。

林海疆曾经让财务总监克露娜估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