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疆-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西北Barisan山脉和东部的沼泽地带。

苏门答腊岛的大部分地区被被热带森林覆盖,对于林海疆来说,他更多的是看中了苏门答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因为苏门答腊岛西南与爪哇岛隔着巽他海峡相望,北方隔着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遥遥相对,东方隔着卡里马达海峡毗邻婆罗洲,西方濒临印度洋,整个苏门答腊岛拥有为数众多的天然深水港口,如果在此能建立起一个海军基地,那么就等于在欧亚航线之中埋下了一颗钉子。

平时可以干点无本买卖,关键时刻能够牵制英国远东舰队,还能够拦截远涉重洋而来给养不济的英国本土主力舰队。

而且根据林海疆的记忆,Barisan山脉横贯苏门答腊岛,在该地区发现了高碳白烟煤、铁、金、铜、铝、钙等矿藏高含量矿床。

火山所喷发的矿物质使得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山脉景象优美而迷人,而且这些山脉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如果在上面修建要塞炮台的话,在重型轰炸机没问世之前,这些要塞就是坚不可摧的。

在苏门答腊岛的东部,河流把淤泥带到下游,形成了辽阔的冲积平原,在这片平原上遍布沼泽和湖泊。虽然该地区宜耕土地少,对农业不利,但是其后世对印尼经济发展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这里“地上出产油,地下也出产油”!棕榈油和石油。

不过根据温吐克中校的介绍,苏门答腊岛人口稠密的地区只有北苏门答腊、以及西苏门答腊的中央高地,而当地人对外最大的集市就在旧港和棉兰。

苏门答腊岛可以说有一切林海疆所需要的,而且不大不小,最适合闷头发展积攒实力。

不过对于岛上让荷兰人头痛不已的亚齐人,林海疆也有些头痛!

毕竟在19世纪以来,英、荷殖民势力为控制马六甲海峡在亚齐角逐。

不过眼前荷兰人还没有同英国人签署《东印条约》,而且亚齐人也不是被轰上几炮就投降的普通土著。

历史上直到1871年英、荷双方签约,荷兰承认英国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有平等贸易的权利,英国声明认可荷兰有权在苏门达腊自由行动。

到了1873年3月,荷兰才积蓄战力派遣战舰入侵亚齐,挑起亚齐战争。经过一番苦战,翌年1月,荷军方才占领首都大亚齐和王宫,亚齐苏丹马赫迈德·沙被迫撤往山区,不久病故。

1874年初,荷兰宣布兼并亚齐,亚齐地方封建城主拥立新的苏丹,领导亚齐人民继续开展抗荷斗争。1880年后,亚齐著名的伊斯兰教领袖杜固·乌玛和杜固·蒂罗等,先后以保卫伊斯兰教,赶出入侵的异教徒为号召,发动大规模的抗荷“圣战”,采取游击战术,给荷兰殖民军以沉重打击。

总体来说荷兰入侵苏门答腊岛可以说是吞下了一块带刺的鱼骨头,这是一块英国人一直想吃但是怕卡到的鱼骨头,这场旷日持久得不偿失的入侵最后导致了荷兰人在南亚势力的最后溃败以及出局。

从总体战略布局上看,英国人的慷慨给予让荷兰人耗尽了精力,而英国人则不费一兵一弹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我们去拜访一下亚齐苏丹马赫迈德·沙吧!”林海疆的话把温吐克中校吓了一大跳,脑袋顿时摇得跟拨浪鼓一般。

“那你给我找几个向导和翻译吧!”林海疆对温吐克中校微微一笑,这个要求对于温吐克中校来说似乎没什么难度。

林海疆离舰前对劳伦斯进行了一番叮嘱,随后将所挑选的礼物都装上了快船,由于之前林海疆在地中海干了好长一段时间既不名誉的勾当,所以泰山和华山两舰上存有大量的各种货物。

比如大玻璃镜子,精美的珐琅瓷器茶具,精致的各种香料,来自中国美轮美奂的丝绸,来自欧洲富丽堂皇的绒缎,铂金的大座钟等等。

对于如何对付岛上的亚齐人,林海疆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那就是让他们习惯如何不劳而获,让他们的苏丹沉沦进奢华的物质享受之中。

因为林海疆清楚,一个人如果立志去做一番事业恐怕很难,但是如果想沉迷于奢华之中却是易如反掌。

在荷兰人、英国人到来之前,亚齐人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鱼耕生活,简单的生活同时也让他们缺乏对外界的好奇。

荷兰人和英国人带来的更多是无理、敲诈、勒索,对于亚齐这个城邦制的民族亦国家的政体来说,引发的只能是无休止的反抗。

而带着众多礼物前来拜访的却是异常的罕见至极!于是很快有人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了亚齐大苏丹马赫迈德·沙以及王后多古维。

第三十五章 旧港要塞

亚齐最大城邦伊米索亚的主城,亚齐皇宫就设在西苏门答腊的中央高地之上,一路行来,林海疆已经暗自将地形进行了详细的标注,在林海疆专业的军事战略眼光中,西苏门答腊的中央高地依然成为了新建军事要塞的最佳位置,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亚齐人的皇宫也坐落于此。

在带有浓郁伊斯兰风格的亚齐皇宫内,林海疆见到了一副伊斯兰打扮的亚齐苏丹马赫迈德·沙和蒙着黑色面纱的王后多古维。

苏丹马赫迈德·沙拿出了最丰盛的酒宴来款待这为慷慨的客人,这位年轻的苏丹自从十五岁被拥上苏丹宝座之后,还从来没获得过如此的尊敬!苏丹马赫迈德·沙他破例带自己的王后一同出席酒宴,以表示敬重。

林海疆的礼物不仅仅只给了苏丹马赫迈德·沙,就连八个城邦的城主也都是做到人人有份,这种宁落一轮不差一人的事情林海疆是断然不会去做的。

林海疆的黄色面孔也让苏丹马赫迈德·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经询问之下,身旁无外人的情况下林海疆开始满嘴跑火车,要知道明、清两朝虽然都一度禁海,但是庞大帝国的巨大影响力却是数百年难以消退的。

当大明天朝的仁慈和慷慨都已经成为回忆的一部分的时候,突然有人重效这种慷慨,所带来的冲击却是着实巨大的。

酒过三旬之后,林海疆微笑着道出了此番的用意,他是代表大明后裔的中华帝国海军前来的,要在苏门答腊岛租借港口,以供船只停靠检修。

林海疆等这个水平不高的翻译磕磕巴巴的翻译之后,发现苏丹马赫迈德·沙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太对,于是赶紧让翻译重新翻译了租借两个字,并保证海港的一切还是由苏丹马赫迈德·沙殿下派人进行管理的,在次进行的贸易也都是要向陛下缴纳税款的,而且在陛下如果遭到外来侵略的时候,中华帝国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会提供相应方式的支援。

听到只是租借,仍然归自己管理,而且还正常纳税,苏丹马赫迈德·沙终于松了口气,之前已经有人向他报告了关于海面上停泊的四艘巨舰,尤其两艘还在吞云吐雾。

不过最让苏丹马赫迈德·沙心动的是林海疆所谓的《和平协议》,如亚齐遭到侵略,中华帝国海军将提供舰船乃至作战部队的援助,对于一直被英国人和荷兰人窥视的亚齐来说,似乎没有比寻求到一个海上盟友在好不过的事了,虽然他并不清楚这个陌生的中华帝国到底是何方神圣,但是海面上停泊的四艘巨舰就是实力的保证,而且是可以亲眼所见的可靠保证。

年轻的亚齐苏丹马赫迈德·沙深深的吸了口气,褐色的瞳孔中表露出了一丝坚毅的表情,索取是要有度的,尤其是对待朋友!这一点马赫迈德·沙还是明白的。

“就在旧港吧!”苏丹马赫迈德·沙微笑着对林海疆一指地图道:“在岛中部的旧港就予你们自行发展吧!我同时也要免去你们的税赋,如果有任何困难请不要吝惜!”

既然达成了目的,林海疆自然告别了苏丹马赫迈德·沙直奔旧港而去,马赫迈德·沙望着林海疆匆匆离去的背影顿时微微一笑。

林海疆从当地向导的口中得知了旧港的大致地理位置,原来所谓的旧港就是后世的巨港。

林海疆要求在东岸寻找港口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他的记忆中,后世2004年12月一场震央位于亚齐外海印度洋的剧烈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几乎将该省西部沿岸摧残殆尽,更夺走数万人命。

将港口选在西海岸显然是不智之选,而且当年大明永乐年间,就曾在此设立大明旧港宣慰司,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

而岛上的亚齐多山,柳塞尔山和阿邦阿邦三座全岛海拔排名前三名的山分别为3381公尺和2985公尺以及1062公尺。

在三座山中对林海疆极其有用的就是亚齐多山,此山左翼地势平坦,适合运输物资材料,右临卡里马达海峡,如果在此建设要塞和巨炮的话,可以环顾整个旧港的港口防务,直接威胁卡里马达海峡主航线,任何想要进攻旧港的舰队都必须由要塞的炮火范围下进行。

既然有了港口、要塞的整体构想和计划,林海疆就要进行统一的全局战略考量了,劳伦斯对于旧港的所在位置虽然不太满意,但是旧港良好的自然防御性却让他惊喜异常。

作为一个亚齐人的主要集市,不过由于亚齐人的消费水平还处于农耕易物阶段,所以苏丹马赫迈德·沙免去的所谓贸易税的举动还是无比英明的,望着一群群皮肤黝黑提醒健硕的亚齐人,林海疆十分不自觉的开动脑筋,如何将这些土包子吸引到自己这边来,替自己开矿修建要塞!

关于修建要塞的问题上,劳伦斯与林海疆观点相同,从1824年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国都围绕着苏门答腊岛展开了一番交战,可以说是各有损伤,在苏门答腊岛的问题上交战各方的目的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控制卡里马达海峡主航线,防止海盗从这里溜入马六甲海峡劫掠。

站在镇远舰的舰桥上,林海疆遥望微微有些薄雾的卡里马达海峡,因为此时英国远东舰队的实力可谓是所向披靡,所以英国人还未在新加坡修建要塞,而1853年的马六甲海峡已然是一个海盗的乐园。

林海疆清楚,即便到了后世,马六甲海峡依旧有猖獗的海盗活动。【wWw。WRsHu。cOm】

在修建炮台装备大炮的问题上,林海疆自然想到了一个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这个人就是克虏伯帝国的奠基人,他生产的大炮曾使铁血首相俾斯麦在19世纪中页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历史上俾斯麦使用的克虏伯大炮口径达280毫米,炮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可达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5。8公分的钢板,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

对于克虏伯大炮林海疆可谓是情有独钟,就和他最喜欢的那句至理名言一般:“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一样!”

作为巨舰大炮的铁杆忠实粉丝,林海疆确实重生对了年代,一个大海洋时代的开端。在林海疆的记忆中,在欧洲早已威名赫赫的KRUPP大炮是在十九世纪中期开始一尊接着一尊地飘扬过海运到中国的,并且立即成为了中国海防的骨干中坚。

从硝烟弥漫的中法战争、血肉横飞的中日战争、屈辱的庚子之役等中国近代的重要战争中随处可见克虏伯大炮的身影。

即便到了民国建立,已经在中国的国防战线上服役了几十年的克虏伯大炮依旧老当益壮,活跃在军阀大战、抗日战争中,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吴淞炮台上的国军士兵就是操着克虏伯老炮在抗击日军,克虏伯大炮质量之好可见一斑。

这也是林海疆为什么一定要购买克虏伯大炮的主要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