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疆-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五十毫米双联火炮,满载排水量为四万二千吨!”

冯·德威斯伯爵本身就是船舶专家,如果不是之前中华帝国拿出了镇远级的成功设计的话,冯·德威斯伯爵肯定会然为林海疆在痴人说梦,标准排水量三万五千吨?航速达到二十一节上下?装配三座主炮塔共计九门三百八十毫米舰炮,六座一百五十毫米双联炮塔副炮?动力问题如何解决?四十倍口径三百八十毫米舰炮的联装问题如何解决?高桥式舰桥会不会受到炮火冲击波的波及等等等等,冯·德威斯伯爵此刻心中有无数个问题。

冯·德威斯伯爵非常清楚,一艘战舰从图纸定型到模型试验一直到铺设龙骨建造,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就是用来测试战舰的平稳性和各方面的技术参数的,战舰是一种价格昂贵的技术兵器,所以建造定型有其固定特有的一套程序,之前德国汉堡造船厂给中华帝国建造他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铁甲舰,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常不负责的行为,世界上还没有哪个造船厂单独拿到图纸就敢开工建造。

就连英国人也是得到了镇远级的图纸后,经过了大半年的研究和修改才投入实体建造,冒然的建造两艘三万五千吨的庞然大物?冯·德威斯伯爵倒吸了一口冷气,一直以来林海疆总是带给他太多的惊喜!只不过其中惊多喜少罢了!

冯·德威斯伯爵犹豫了好一会才对林海疆道:“先不讨论技术储备能够建造如此大的战舰,汉堡造船厂的两座五万吨综合船坞要九月份才能投入使用,相信帝国政府最多只能同意为你们建造一艘,我现在很难估算出这个庞然大物的造价,而且帝国缺少最要的工业原料钨砂和锰等矿产,这些都需要你方加大原本的提供量才能行得通。”

第二百七十四章 对满清最后一战(一)

对于冯·德威斯伯爵的态度林海疆虽然面无表情,但是实际上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一艘就已经不容易了,帝国级战列舰的预算虽然为二百六十万帝国银元,但是等到真正海试完毕装备舰队,三百五十万能够打住就算不错了,按照世界各国通用的海军预算惯例,舰船的建造费用与最后的装配费用是分开计算的,所以一艘战舰从船坞下水到完成海试编入舰队服役,帝国财政部就需要买两次单。

苍穹级战列舰能否达到二十一节的设计航速?林海疆表示十分怀疑,以现在的蒸汽轮机的单机动力如果能够达到十七节左右,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德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白拿了自己如此之多的技术专利和舰船设计,起码可以保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国人的战舰质量会超过英国人,虽然德国人是欧洲此刻的暴发户,在拼命的穷兵黩武磨刀霍霍准备下一场战争,但是家大业大的大英帝国可谓本钱雄厚,在欧洲能够支持其如果打规模军备竞赛却又不背负上穷兵黩武的也只有英国人了。

所以综合来看,林海疆认为德国人原因为自己建造一艘苍穹级战列舰并不过分,自己的帝国一型步枪、一型、二型迫击炮、二型七十五毫米野炮等等专利在德国的应用,唯有戴氏一型、二型、三型轻机枪德国人支付每挺二马克的专利费外,德国人享受了大部分中华帝国的技术优势是没有任何付出的,所以此番威廉一世与俾斯麦出手如何阔绰,就是为了拉住林海疆这个德国忠实的朋友,德国需要朋友,更需要没有利益冲突的忠实的战略合作伙伴。

最后林海疆与冯·德威斯伯爵敲定,德国为中华帝国制造二艘苍穹级战列舰,其中一艘由中华帝国支付建造款项,并开放金属冶金、克虏伯等公司的一切技术专利供中华帝国使用,并同意中华帝国免费派遣二万人次留学生赴德国留学,中华帝国提高钨砂等矿石的出口量,德国相应的支付购买矿石。

冯·德威斯伯爵对于自己每一次来到东方都大有收获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清楚林海疆并未过分的刁难于他,否则以林海疆的个性和手段,以德国付出的这些代价是根本无法达成他此次前来需要完成的使命的,作为盟友国家,他认为林海疆身为中华帝国的元首,其对于德国的立场还是稳定的,对于之前中华帝国在最困难时期德国没有主动伸手援手一事,冯·德威斯伯爵也感到有些无奈和不好意思。

与冯·德威斯伯爵的每一次前来一样,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在临行除了大量的保密图纸之外,林海疆派遣了一个武装宪兵特种小队搭乘北京号与南京号重型巡洋舰返回德国,毕竟这些图纸实在太重要了,而且冯·德威斯伯爵的所谓秘密来访在林海疆看来秘密不到哪里去,所以为了图纸的安全考虑,林海疆还是决定让两艘重型巡洋舰搭载了二百多名新毕业的海军军官进行一次远洋海练。

1863年5月10日,林海疆亲抵南京城,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金粉之城,虽然几经战火,但是在中华帝国的全力援建下依然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林海疆知道如果动迁改造是绝对没有现在这样的建设恢复速度的,就是因为战火几乎将南京城内八成以上的建筑全部夷为平地,所以生产建设兵团投入了三十万人力以及沿江的航运的六成,在加上招募的二百万的民工,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让南京焕然一新。

广州作为帝国的首府从地理位置上说是绝对不合适的,南京是林海疆现阶段唯一的选择,毕竟北京还在清廷掌握之中,如果战后北京的损失不大的话,林海疆会考虑迁都北京,将帝国的政治中心向腹地迁移,既能对腹地的经济开发建设起到一定作用,又能促进帝国的北上计划的顺利实施。

林海疆准备正式定都南京的消息帝国上下基本全部都清楚,广州确实不适合作为堂堂一个大帝国的政治军事的中心,毕竟就位于沿海,很容易遭到敌对势力的突袭,帝国海军确实强大,但是也不能跟成为定都广州的依据,南京地处战略要冲,四通八达,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长江的江防也经过了数次加固,所以帝国内部对定都南京的意见几乎是没有。

不过张允季、李安民等人也知道林海疆的另外一个计划,那就是未来迁都北京,大明是天子守国门,所以才迁都北京,清廷延续了这一传统,但是北京很容易遭受来自东北与蒙古草原的攻击,这一点在明朝就时有发生,而且俄罗斯帝国的近三十万大军就驻扎在黑龙江,没人相信俄国人会一声不响的就撤走?或许俄国人已经跟清廷达成了某些协议,俄国人进来通过天津卫军港给清廷运输了步枪近十万支,各种口径火炮两百多名,显然俄国人是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否则清廷不会连声都不哼一声任凭俄国人在黑龙江胡作非为。

其实林海疆自己心中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如果帝国迁都北京,那么帝国的第一道边防线就应该在俄国人口中的贝加尔湖,但是这个计划林海疆只放在了自己的心中,以中华帝国的现状来说,似乎不易暴露太多的野心,他需要的是尽快统一全国,光复全境,然后深挖洞广积粮,厚积薄发!

在林海疆看来,现在虽然在军事上帝国已经完成了统一的准备,但是在地方管理接受建设上却还没做好准备,但是时间不等人啊!

所以在南京经过改造的原太平天国金龙殿翻新的政务厅会议室内,林海疆召集了展阳、李安民、张允季、唐自强、贾悟忌、徐大伟、刘泉思、张正、高奇、郑智鹏、冯敬斌、沈成文、徐光远等帝国将领,徐光远在接受了一年之久的政训教育后几乎被从头到脚的洗了一遍脑,被提拔为帝国陆军第八军团军团长,徐光远的被提拔让整个清廷已经在接受教育的当事被俘的北洋军官无比震惊,他们没想到林海疆真的所言不虚,一个败军之将竟然还能领兵作战,而且竟然当上了军团长?中华帝国的军团可是实打实的五万余众啊!于是这些北洋军官开始更加认真的接受再教育,重新接受价值观和荣誉观。

林海疆在视察南京的防御和帝国军队的准备情况的同时,实际上就是来做战前动员的,包括李安民在内的全部人都清楚元首此行的目的,因为元首不但将统帅部直属军团一同带来的南京,更将海军部海军参谋长贾悟忌带来南京,明显是为了协调内河炮舰总队而来,作为最新得到提拔任命的徐光远则用无比崇拜的目光望着林海疆,可以说一年的政治大改造让徐光远几乎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林海疆的事迹和爱民亲民的举动,以及元首语录这些他基本都能够倒背如流。

林海疆环顾会议室内的众人,深深的吸了一口道:“今天与会的诸位都是我中华帝国的干城,我中华帝国海中有蛟龙,陆上有雄狮劲旅,现在我海陆将士经过一年的枕戈待旦,目前决战时机已经成熟,为了光复依然受到满清压迫和迫害的广大民众!我决定,帝国陆海军进入最高战备级别,帝国将对满清政权发起最后一战,彻底干净的消灭满清政权,对于那些死心塌地为腐朽政权效力的鹰犬们,要给予最为严厉的打击和制裁,对于那些能够及时悔过重新回到人民一边的我们也要给予教育,给予机会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即日起帝国将发布对满清最后一战的布告,若满清交出统治权投降的话,帝国政府将考虑给予清廷的皇室一定程度的优抚政策,如果持意抵抗到底话,帝国的武装力量将彻底的将他们消灭干净!”

在热烈的掌声中,林海疆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道:“为防止俄国人的干涉,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即日起将前出拦截所有前往天津军港的任何国籍船只,不听从指挥配合的海军当给予直接击沉,无需警告!海军印度洋舰队在印度孟买港外海巡弋,向英国人展示我们统一国家的决心,如果英国人为了其与满清的条约强行介入的话,印度洋舰队将对整个印度的全部航行进行破交战,击沉除客船之外的全部船舶。”

台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屏气凝神的注意听着元首亲自进行战略部署,高奇、张正等人又似乎回到了当年在广州打英国鬼子和法国鬼子的那会,元首亲自部署甚至持枪上阵!林海疆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帝国第一军团沿扬州做攻击前进,南通、盐城、临沂之后进攻山东重镇泰安,由西面进攻济南西面,第二军团沿南京向徐州攻击前进与第一军团会攻济南,第三军团由合肥向周口、开封攻击前进,直接威胁郑州,第四军团由武汉攻击前进,经信阳、驻马店进攻郑州,第五军团、第六军团由武汉出发,经信阳、南阳奔袭西安,山地步兵第一、第二兵团分兵两路入川,分别直取贵阳与成都,内河炮艇总队将派出全部舰体掩护陆战旅一部与山地步兵一步逆江而上!统帅部直属兵团抽调帝国元首师配属陆军第一军团,其余第七军团、第八军团为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保持五十公里距离,抽调帝国要塞守备总队、海南要塞守备总队、广州守备总队组建第九与第十补充兵团作为战略预备队!第一阶段战役当以攻克济南、太原、石家庄为战役节点,第二阶段战役与第一阶段战役间隔只有十天时间,生产建设兵团将抽调三十万兵团战士与二百万支前民工保障部队后勤供给,并从湖南、湖北、浙江、江西抽调五万守备部队,配合帝国宪兵部队恢复光复区的社会秩序!”

林海疆望着一个个神情激动的部下满意的点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