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疆-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林诺指挥的法军第2旅在此次交战中表现得最为出色,葛罗多次表示要向伟大的皇帝陛下为他请功,见自己将清国的步兵轰了出来,科林诺就将大部分炮火调去阻击侧翼迂回的清军骑兵。

之前的英军龙骑兵与清军骑兵发生了激战,在龙骑兵的枪弹射光来不及更换之后,一面倒得战况由清军变成了英军。

一排排的清军步兵挥着刀枪满脸不甘的倒毙在自己的阵地前,科林诺的嘴角充满了不屑,因为这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一场大屠杀,根本算不上什么战争,这种征服的快感和荣誉来得似乎太容易了些?

布朗夫人那白色的紧身裙,她金色的长发,或者战争能够刺激男人的性欲?科林诺发觉自己竟然在战场上走了神?

突然,科林诺发觉伤亡惨重的清军进攻人群中竟然出现了整齐的排列?

放下望远镜后,科林诺知道这可能是真正的对手出现了,只要击溃了他们,这场战斗也就该结束了。

蹲在刚刚超过膝盖的野战战壕中的法军士兵开始填装弹药,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士兵开始缓缓就位。

张正将指挥刀靠在肩膀上,每走一步都要深深的吸上一口气,从戎以来他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紧张过,从头顶嗖、嗖飞过的子弹让他产生了一种下一刻彷佛被击中的就是自己的感觉。

张正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但是今天他才意识到,勇敢也是相对的。

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张正指挥部队在法军的枪弹中整队,不时有士兵中弹倒地,但是整体队形却丝毫没有混乱!

“稳住!射击!”张正猛的挥舞了一下指挥刀。

与法军不同的是陆战队是四排同时开火,这样的射击已经枪前的刺刀给英国人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在射击后对方将要实施冲锋了。

在噼啪的射击声中,一大片法军中弹倒地,整齐的防线顿时被啃出了一个缺口,防线后的法军军官拼命的挥舞着指挥刀驱赶部队将缺口补上。

结果又迎来了一轮四列齐射,正在换弹准备射击的法军顿时又倒下一片,紧接着没过五秒钟,对方又响起了密集的射击声,法军完整的防线已经被打出了超过二百米的大缺口。

科林诺这才想起马盖先中将在香港和自己提起的一种关于可以一次装五颗子弹的新式步枪?

随着法军的炮火,张正立即下达了冲锋命令,之前两翼溃散下去的清军残部又被僧格林沁组织了起来,僧格林沁知道这将是他最后唯一的机会了,于是僧格林沁驾马直奔敌阵而去。

原本在侧翼反复试图冲击法军第二旅侧翼和炮兵阵地的三千骑兵中仅存的四百余骑终于冲入了法军的炮兵阵地,在噼啪的射击声后,响起了法军炮兵的惨叫声。

而在正面阵地上,在极近的距离上,南洋水师陆战队同法军互射、拼杀,三种穿着不同制服的部队搅在了一起,大刀、长矛、弓箭终于派上了用场,即便如此,法军依旧用刺刀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不时响起的枪声也让清军官兵和陆战队员中弹倒地。

孟托班已经注意到了科林诺的第二旅陷入了混战之中,就在他正准备派遣第五旅增援第二旅的时候,突然,后方响起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腾空而起的黑色烟柱扭曲着缓缓上升扩散?

该死的!孟托班中将身形一晃,爆炸的方向正在联军的弹药辎重储备地,一个名叫张家洼的小村子。

最终,僧格林沁和张正的配合出击也仅仅取得了击溃了法军第二旅的战果,徐徐压上的法军第五旅并没有给僧格林沁扩大战果的机会,除了八里桥大营还在清军手中,左右两翼阵地均以失陷。

沿着八里桥大营直到英法联军阵前,东、西、南三个方向上到处都是大战之后遗弃的人马尸体,虽然零星的枪炮声仍在,但是竟然出现了不少附近的村民,他们游荡在战场之上。

张正所指挥的陆战队此战损失过半,虽然英法联军暂时性的后撤,但是谁都清楚今天战败的是自己一方,张正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收敛阵亡官兵的遗体,面对一些试图剥自己阵亡官兵皮靴、军服,甚至搜口袋扒嘴找金牙的愚民,张正当即下令格杀,一会工夫就射杀了百多人,但是让张正震惊的是其余的愚民似乎并不畏死,几次射杀之后,他们开始不去碰那些穿着黑色陆战队军服的尸体,专心搜检清军和法军的尸体。

让张正值得庆幸的是之前派出了一个排的侦察员在关键时刻果断炸毁英法联军的弹药物资储存地,他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英法联军进攻带来的压力。

已经退回北京城的僧格林沁第一件事就是写了一份请罪的则子,虽然南洋水师的陆战队炸毁了洋人的物资,但是当前他的三万精兵十不存二,京畿附近已然在无可用之兵了,万一英法联军孤注一掷进攻京城,后果很可能是玉石俱焚的下场。

忐忑中的僧格林沁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了南洋水师身上,因为僧格林沁相信,以林海疆的为人,他是断然不会将自己的精兵陷于绝地而不管不问的。

而业已退回天津附近的英法联军的日子却比张正所预料的困难得多了,由于不专业的后勤供给,英法联军随军的补给物资和弹药全部囤积在了一个小小的村子内,结果大爆炸引发的大火将全部的补给物资和粮食烧了个干干净净。

科林诺虽然派出了二个旅的部队就地寻找收集粮食,但是对于数万大军来说这点粮食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葛罗、额尔金已经连夜同詹姆斯·威廉进行了联系,詹姆斯·威廉一边品尝着红酒,一边读着香港一位小姐发给他的电报,然后心不在焉的表示天亮后将会派遣舰队返回香港将剩余的全部物资转运过来,并把各舰的粮食暂时拨给陆军大部分。

詹姆斯·威廉转告葛罗和额尔金,本土来的第二分舰队护卫着增援部队按计划将会在近几日抵达大沽口,届时形势将会发生转变,请葛罗和额尔金坚持几日。

詹姆斯·威廉虽然说的是所谓的好消息,但是葛罗和额尔金听在耳朵里面却充满了讽刺和幸灾乐祸的暗示。

尤其是詹姆斯·威廉那副洋洋自得的模样,葛罗和额尔金愤愤不平的返回的天津港,在那里陆军要接受海军大度的施舍。

从深夜一直等到凌晨,陆军的将军们才等到了睡眼朦胧的舰队补给官,憋了一肚子火的将军们望着远方已经出现一丝鱼白的天空各个沉默不语,他们非常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小事非要求他们这些指挥官亲历亲为那?很多人将这视为是一种变相的侮辱。

部队遭受了重创的科林诺在领取物资的时候同肥胖的海军补给官争吵了起来,科林诺愤怒的大骂道:“上帝会赌咒你们这群该死的私生子,最好一个闪电劈沉你们的破烂船,让你们都去喂王八!”

科林诺的话音刚落,轰!一声巨响!一团橘红色的火团腾空而起,停泊在港口码头边的荆棘号整个舰桥被轰没了,战舰变成了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

目若呆鸡的科林诺环顾左右失神道:“不是我干的!真的不是我干的!”

是敌袭!肥胖的补给官用颤抖的手指着港口方向,随着天边的鱼白越来越多,六艘冒着浓烟的战舰已经完全的封锁住了整个港口,接连不断的炮声中,不断有英法战舰中弹起火。

巡逻在港口之外的巡逻编队遭到了三艘庞然大物的围歼,很快二支警戒巡航舰队的十几艘炮艇沉入海中,只剩下少许残木的破片和几具英法水兵的尸体。

林海疆站在致远号舰桥之内,望着前主炮喷射出的橘红色的火团,脸上不自觉的洋溢起了笑意,看来英国本土舰队覆灭的消息还没传到大沽口,自己的奇袭奇迹般的成功了。

詹姆斯·威廉被从睡梦中惊醒,望着窗舷外燃烧的舰船残骸,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非常清楚那轰轰作响的炮声绝对不是二十四磅的阿姆斯特朗炮。

舰队遭到了袭击?在远东的一个落后野蛮的国度,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的舰队遭到了袭击?这会不会太荒谬了?或者这是一个真实的梦境?

当詹姆斯·威廉来到舰桥之上,面对眼前的情景詹姆斯·威廉深深的吸了口气,他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场景了,燃烧的战舰,漂浮在海面上的尸体。

他引以自豪的舰队都处于锚泊状态,就好像是一条条的鱼被摆在了砧板之上,在港口里同已经完成了封锁的敌人战斗?从升帆到挂索,转舵起航最少需要一个半小时,而对手只需要几十分钟就能够将自己的舰队送入海底。

半个小时后,詹姆斯·威廉命令升起白旗,全体官兵弃舰登岸!随后詹姆斯·威廉命令博朗上校乘坐交通艇打着白旗要求与对方指挥官对话,要求对方对此次卑鄙恶劣的袭击进行解释。

而身处致远舰内指挥位置上的林海疆则悠然的抽着雪茄,从舰队抵达的发射第一颗炮弹的一瞬间,林海疆就已经知道自己赢了,狂妄自大的英法舰队只派出了少量的巡逻舰。

是詹姆斯·威廉的狂妄自大断送了英法舰队,因为在几乎所有人的眼中,如果英法不去招惹旧港势力,旧港势力就应该躲起来偷乐,谁也没料到对方竟然主动打上了门?林海疆从来就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主,也更不是一个坐以待毙之人。

这时,一名骑兵跳下战马,将一份电报的译稿交到了詹姆斯·威廉手中,詹姆斯·威廉看过之后脸色苍白,抽搐了一下扑的喷出一口鲜血,随即昏迷过去。

一旁赶来的额尔金捡起电报一看:本土舰队遭遇旧港势力突然袭击,请立即提高警惕,完成输送任务后集中主力回转歼灭清除旧港势力!发报人是包令,一看日期竟然和詹姆斯·威廉之前收到的那封情信是同一天的,如此重要的情报竟然没有一封情信快……

第一百二十章 英法的善后

是生存还是毁灭?此刻对于已经登陆进入京畿腹地的英法联军来说这是一个很痛苦的选择。

而对于林海疆来说无疑这是一场十分难打的仗,之所以难打,就是因为在交战的过程中他还要更多的去顾及作为敌人英法联军的伤亡。

虽然这乍看起来很难理解和不可思议,不过林海疆考虑的更多,可以说历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几次交战都是围绕着英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进行的,英法两国可以说只是动用了他们在远东和印度支那的兵力,根本不是一场国力之战。

但是从他第一次在广州生俘五千英军开始,似乎一切都变了,已经吃过一次亏得英国人叫嚷着扩大这场战争,将对清帝国的战争从惩罚的层面提升到国与国的交战。

不过英国人的市侩救了林海疆,因为英国国会批准了一个最为经济合理的增兵计划,而不是无限制扩军增兵去赢得战争,在远东拥有印度的英国人越来越不满足于殖民地的收入,他们需要以新的经济侵略的殖民模式寻找殖民对象。

所以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英国顺理成章的发动挑起了对清帝国的战争,其目的就在于急需清帝国为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消耗的巨额军费买单,英军进攻广州的失败也促使英军二次将驻防克里米亚的部队调至香港,甚至还从本土调来了第二分舰队。

作为以战争手段维持经济的铁腕人物的维多利亚女皇来说,派遣本土舰队赴远东参战无疑也需要很大魄力。

毕竟大英帝国的核心利益在欧洲,远东、印度、北非不过是大英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