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足殇-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允问道:“你们一个笑,一个摇头,什么意思?”

梅七巧说:“老爷,你不是已经把我们卖了吗?我们俩现在可不再属于你的人了。”说着,冲朱允撇了一下嘴,领着嫣红跑了。

这两个姑娘一下子就把朱允的心勾去了。朱允看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身影,对牛煜华说:“你跟上他们,看看她们住在那里。”

朱庆说:“不用跟了,这两个姑娘就在前面的莲魁茶社里。”

朱允说:“哦,那我们不妨就到那个莲魁茶社喝一杯茶怎样?”

朱庆说:“你老还是算了吧。这莲魁茶社的老板娘,就是当年朱偱礼的老婆吴氏。家父与她相见,难免有些尴尬。”

朱允说:“虽然尴尬,却还是要见的。我这个别墅,与这个莲魁茶社,首尾相见。有道是人不亲水亲,既然远在云城又做了邻居,那是早晚要认一认乡亲的。”

朱庆说:“要认乡亲,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父亲一路劳顿,还是去你那别墅看一看,好好休息一下吧。”

----------------------------------------------------------------------------------

自从朱允那伪善人、伪君子的画皮被人揭穿之后,他便一不做二不休,露出了狰狞的牙齿。自此之后,他对乡亲们,尤其对他的佃户,变得格外苛刻。从前年开始,他的地租又加了一成。他在村里的田地,都是连成片的。因此,他在他的地头上修了庄稼路。老百姓那些零零碎碎的土地夹杂在他的大片地中。人家要收割庄稼,管理土地,就难免要在他修的路上经过,可是却常常被他的家丁阻拦。很多人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的零散土地,出卖给朱允。

朱允越到晚年,越是贪婪。他已经霸占了全村八成以上的土地,这还不算完,还在继续想尽千方百计吞并土地。不但吞并土地,他还开始囤积粮食。前些年,他又扩充了府邸的面积,加盖了好几座大粮仓。不但囤积自己土地打下来的粮食,而且还开始侵吞“积谷”。

这“积谷”社仓创办于十年之前,当时的动机是好的。也就是说,各乡村民将丰年之余谷,积蓄于县里所备的官仓之中,以备灾年再发还给乡民。几年下来,县令几经更换,积谷就成了一笔糊涂账。历任县令都或多或少参入了吞占积谷的行为,到了朱庆接任,积谷其实就有名无实了。但是,毕竟仓里尚有一万多石粗粮,五千多石细粮。

过去的一石,相当于一百二十市斤。这一万五千石粮食,就是一百八十万市斤。朱允一双贪婪的眼睛盯上了这批粮食,就跟朱君商量,要代为保管剩下的积谷。

朱君就以官仓紧张为由,将这些粮食交给父亲朱允保管。这一来一去,在县里的账簿上,一万五千多石粮食,就变成了八千石,凭空就被这父子俩给侵吞了一半。第二年,朱允又声称发放积谷。结果,只发放出五千多石,就说积谷已经全部发放完毕。这样一来,原来那一万五千多石粮食,就被朱允父子侵占了一万多石。但乡亲们又不是傻子,怎能不知道其中的猫腻?所以对于朱家父子侵吞积谷的行为,早已是民声鼎佛,怨声载道了。

朱允自从扩充了粮仓之后,家中居然配备了荷枪实弹的家丁。在朱府四周,各建了一个炮楼,昼夜都有人站岗值班。用朱允的话说,现在的朱府已经鸟枪换炮,固若金汤了。

有一天,他跟道友范旭祝喝茶闲聊。说到人生得意处,朱允便以为自己这辈子挣了这么大一份家产,而且阅女无数,可算得意了。但是范旭祝的一番话却又让他心情郁闷起来。范旭祝问道:“老兄,你家有万贯,我问你,百年之后,带得去吗?”

朱允可没想到这些。多年来,他只知道拼命敛财,弄到手就是自己的。看着账本上新增加的一个个数字,心里就会滋生出一种兴奋感。经范旭祝这么一问,他才一下子领悟到:人生长不过百年,死了之后,的确什么也带不走。正所谓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范旭祝又问道:“还有,你家有千顷良田,百年之后,你可占得多少土地?”

朱允用手画了一个圈儿,说:“这么大!”

范旭祝点点头说:“是啊是啊,所以人无论贫贱,只有死后是最公平的。无论你生前多么风光,死了之后,躺在几尺见方的地方,动也不动,直到化为泥土。”

朱允听了这话,顿时面如土色,说道:“他奶奶的,既然如此,我还拼死拼活挣这份家业干什么?”

范旭祝笑了,说道:“老兄终于想明白了。”

朱允沮丧地说:“可我这么大的家业,怎么花都花不完。我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玩的是二八娇娃。你说,我还能怎样?”

范旭祝说:“老兄玩来玩去,足不出方圆三里方寸地,难免是井底之蛙。”

“那依你怎么办?我是不是要跑到京城,对皇帝老儿说,你让位,让我玩一玩。”朱允问道。

范旭祝说:“那倒不必。其实现在京城里的皇帝有名无实,也够苦恼的。慈禧太后掌权,你玩玩她,愿意吗?”

朱允说:“你要让我吐出饭来?”

范旭祝说:“其实慈禧的日子也不好过。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激进派人士孙中山搅合,下有义和团不断施压,这慈禧啊,度日如年。依我看,大清的天下,气数也快了……”

朱允说:“还是莫谈国事,莫谈国事。我不管谁坐天下,我这一份莫大的家产,总归是我自己的。你还是说一说,以后我怎样玩乐?”

范旭祝说:“依我看,老兄还是走出去。走出去才知道天地之宽,妙处之大,远非一个驻马屯可比。不如到云城置一份房产,朱兄心情好了,就到城里住些日子。那城里的姑娘,却要比驻马屯的姑娘水灵,俊俏啊。”

朱允说:“咱们真是不谋而合,其实我早有此意。上一次我儿子朱庆回家,给我看了一处别墅,并且花银子买下来了。前天捎信来说已经收拾好了,让我抽时间过去看看。既然说到这里了,那么老弟,我们明天一起去看看怎么样?你懂一些风水,顺便给我看看这个别墅,风水如何?”

四十六、山会上遇到朱开宇

朱允的这栋别墅依水而建,背面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湖泊。这是云城有名的月牙湖。月牙湖后面,就是遥远的大青山。晴天的时候,远远看去,大青山山峦起伏,倒映水面。蓝天白云,水天一色。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月牙湖上游船往来,水鸟蹁跹,真是好一幅动人的景象。站在别墅往前看去,对面是绿树掩映中的莲魁茶楼,西边一道垂柳沿着湖边绵延远去,东边则是市区人家,炊烟渺渺,行人如织。

朱庆指着那茶楼说:“父亲你看,前面那幽静的所在,就是吴氏的茶楼。”

朱允叹了一口气,说道:“却没想到一个被丈夫休出门去的女人,如今到置了这么一大片房产。”

朱庆笑道:“当年人家吴氏,可是这云城出了名的莲足花魁。多少年辛苦下来,挣这么一点基业,却也不奇怪。”他一扭头,见范旭祝拿了个罗盘比比划划,便问道:“范叔,你看我给家父置的这处别墅,风水怎样?”

范旭祝道:“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这没得说。你们看这别墅所在的地形,像不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点着,并且说出何处为凤头,何处为凤颈,何处为飞翼,何处为凤爪。

经他这么一指点,朱允、朱君、朱庆三父子都觉得此言不虚。

范旭祝说:“恭喜朱兄置了这么一处风水宝地,正所谓凤凰展翅,飞黄腾达。预示着你们朱家的家业必将代代兴旺,朱家的子孙必将出人头地,前途不可限量!”

范旭祝的一番忽悠,令朱允父子喜形如色。但这时候他却忽然叹了一口气。

朱允问道:“其中还有什么不妥,请范老弟但说无妨。”

范旭祝指着吴氏的茶楼问道:“如果说我们这里象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那么这个茶楼所在的方位应该像什么?”

朱庆想了一下,刚才范旭祝指出凤头、凤颈、凤翼、凤爪,唯独没有提凤尾,就说:“是不是应该像凤尾?”

范旭祝点了点头说:“二少爷果然聪明,正是凤尾。你想,一只凤凰若是没有凤尾,飞起来该怎样?凤尾是主宰飞行方向的,没有凤尾的话,即便这只凤凰飞起来,那也要迷失方向,万一……”

范旭祝的一番话,让处于兴奋中的朱家父子情绪顿时低落下来。朱允问道:“那依范兄的意思,应该怎样?”

范旭祝说:“这个茶楼应该拆掉,然后建一座拱形的长廊凉亭。在凉亭周围,种上文竹花卉之类的植物。这样一来,朱家的这只凤凰就十全十美了。到时候,只怕皇上的这条巨龙,也得让凤凰三分。”

经范旭祝这么一说,朱允恨不得马上就跑过去,给吴氏将那个茶楼推倒,建一座长亭。

他说:“这好办,明天就去找她,我们花银子买过来不就行了?”

朱庆却摇了摇头说:“家父有所不知,现在吴氏的这间莲魁茶楼,好大的名气。云城有钱有闲的阔人们,包括一些官吏,都喜欢到那里坐一坐,喝杯茶。只怕吴氏不会卖的。”

朱允说:“你在云城也算号人物,不是什么商业协会的会长吗?这吴氏开茶楼,也算经商吧,属于你管,你可以出面。”

朱庆和吴氏,其实多少年以前也是有过渊源的。他还算是一个比较儒雅的人,可不愿意拉下脸来,去收购人家的茶楼。他说:“父亲,其实我这个会长,就是一个虚职,人家谁买我的帐啊?不如你亲自出面,去说一下,可以多花点银子。如果吴氏能卖掉茶楼,那就皆大欢喜。如果她一口回绝,那么我哥哥是不是可以去找一下马知府?我们给他些好处,让他以官府的身份出面,就说这里要建一座关乎云城风物的凉亭,征用这个吴氏茶楼。到时候,吴氏不搬,官府可以强拆。”

朱君说:“我可以去找一下马知府,不过这中间有许多环节。最好的办法,还是请父亲跟吴氏商量,能让她自愿出卖。”

朱允满怀着信心,说道:“我可以多花些银子,我就不相信这个吴氏不动心。说穿了她不就是个窑姐吗?窑姐哪有不图钱的呢?”

朱允说这番话的时候,正好春花站在他身旁。正所谓打骡子马惊,春花不爱听了。她瞪了朱允一眼,愤愤不平地走进屋子。现在的春花,已经正式成了朱允的小妾。这儿妻父占的把戏,也在朱家上演了,恰视若干朝代前的李隆基和李瑁。

----------------------------------------------------------------------------------

四月初一到初五,是云城一年一度的山会。这个山会,一连要开五天。届时,方圆百里的商人们,都把自己的货物拿到山会上出售。那些走南闯北的剧团,或者杂技团,马戏团什么的也会来到云城演出。山会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每年的山会,吴氏都会给嫣红和梅七巧放一天假,让她们尽情逛山会,同时给她们一些银钱,让两人买一些女孩用的小玩意儿。

茶楼离赶山会的地方,足有六七里地。嫣红是小脚,走起来不方便。好在茶楼有一辆马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