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色大地-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4章 几千条枪

日本,青山。

孙中山默默的跪坐在榻榻米上,思考着。

“孙先生,”坐在榻榻米另一边的头山满确实淡淡的说道,“我知道孙先生对于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政策还是有一定的怀疑的,但是,鄙人还是请孙先生放心,这一次,我们为了支持贵国的革命,支持中国的崛起,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政府将拿出足够的诚信,一定会让孙先生满意的。”

“哦?”孙中山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头山满才说道,“头山先生的口中诚信是孙某,难不成又是一张空口白凭的话语?”

“不不不,”头山满连忙说道,“这一点还请孙先生放心,只一次,我们大日本帝国政府将会拿出数千只步枪交由先生的兴中会。鄙人想,有着数千只步枪,想必先生的兴中会一定会在广东地区起义成功的。”

“几千支步枪?”孙中山猛地站了起来,他紧紧的盯着头山满,生怕头山满说出一个不字。

头山满点了点头,说道:“孙先生,我们的确是准备了几千条枪,已经准备装船,只要孙先生愿意组织兴中会在广东起义,我们的装满军火的货船就会立即出发,前往广东,一个孙先生你指定的地方卸载军火。”

“几千条步枪,几千条步枪,”孙中山在地上来回走了几圈,猛地一拍手掌,对着头山满大叫道,“头山先生,只要你们日本的枪到了广东,我们一定就会组织一次规模巨大的起义来推翻满清的鞑子朝廷。最起码,我们也会像陕北的同志们那样,牢牢的占据一块地盘,建立一个地方革命政府,然后再跟陕北的同志们联合,由他们东征,我们北伐,齐力推翻满清朝廷,建立一个革命的民主的没有皇权的共和国。”

很快,孙中山便说出了起义的大概目标,尤其是先占据一块地盘,然后跟陕北的红军联合,一起推翻满清。

“不错,”头山满轻轻拍了拍手掌,笑着说道,“不过,孙先生,你们有了枪,可是没有人会操纵这些步枪啊,不能使用的步枪连烧火棍都比不上啊。”

“呃——”头山满的话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扑灭了孙中山心中的熊熊火焰,不过,他很快便摆了摆手说道,“我们上次在惠州起义的时候解散了队伍,我想,如果我们在惠州再一次起义的话,那些热血的革命战士们一定会站出来,有了这些热血的革命战士们的加入,在有了贵国支持的武器,那么我们兴中会一定会在惠州建立一个革命政府——惠州革命政府。”

“惠州不行。”头山满直接摇头否决。

“为什么?”孙中山不解,他连忙问道,“我们兴中会在惠州有革命基础,当年的惠州起义的2万多革命武装解散之后,大多还是生活在惠州境内。只要贵国的武器到达惠州,那么,我们兴中会振臂一呼,那么近两万的革命战士们就会呼啸而来。到时候,我们就能在惠州建立一支两万人的革命武装,占领惠州,成立惠州革命政府指日可待。而且,惠州也是比较靠近海岸,以后,我们要是需求贵国的支持的话,那么我们也会很是轻松的在海岸接受贵国的支援。这么好的一个地方,为什么就不行了?”

“呵呵,”头山满摆了摆手,微微一笑,“关于惠州为什么不能作为孙先生的起义首选之地,还请孙先生听我慢慢道来。”

“头山先生请说。”孙中山伸手,示意头山满继续说下去。

“孙先生,”头山满笑着解释道,“惠州向西便是东莞,再向西便是广州府,广州府是两广地区最重要的城市,驻兵也是十分的巨大,你们兴中会若是在惠州起义,那么,你们将会受到广州的清朝武装源源不断的袭扰,毕竟惠州距离广州太近了。而且惠州的西南方向便是香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他们的中国舰队就驻扎在香港。而且,您也知道,在中国利益最大的列强便是大英帝国,他们一定不会支持阁下的起义,甚至是扑灭阁下的起义,就像当年他们扑灭太平天国的起义一样。您要知道,为了对抗露国的熊熊野心,我们大日本帝国跟大英帝国暂时缔结了同盟条约,所以,只要我们的国内已有风吹草动,那么,倾向于英国的那些懦夫就会想英国递交情报,到时候,我们很难给予先生您的起义部队的支持。毕竟,香港距离惠州也是太近了,大英帝国的中国舰队封锁整个惠州沿海岸还是十分的轻松的。到时候,广州的满清军队也封锁惠州的各条对外通道,我们大日本帝国的一颗子弹也不可能被送到惠州境内。那么,在清英两国的共同联手之下,想死的惠州起义部队就会跟三十三年的那一次一模一样,不得不应为弹尽粮绝而无奈的解散。”

“头山先生的这一席话真是如同雷音般使得孙某恍然大悟,”孙中山擦了擦头上的冷汗,接着便向头山满鞠了一躬,陈恳说道,“头山先生,既然您反对我们要在惠州起义,那么您一定已经想好了在那一个地方起义,我们的起义才能成功?”

“是的,”头山满点点头,接着便在衣服里取出一张地图,铺在榻榻米的茶几上,指着一块区域对着孙中山说道,“孙先生,您来看看,在这里举行起义如何?”

“饶平?”孙中山探过头来,看着地图惊呼一声,“为什么要在饶平?”

饶平地处广东的东北角,跟福建接临,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饶平向西南不到70里的地方就是汕头。汕头是孙某地方,汕头市清朝最早的五口通商口岸之外“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见《马恩选集》)。既然是除最早的五口通商口岸职位唯一的有商业意义的口岸,这一个在1860年(咸丰10年)开设的口岸,想必是洋人多如潮水。那么在距离汕头不到70里的地方的饶平起义,跟在惠州举行起义有什么区别?

孙中山用着疑惑的目光看向头山满。

头山满咳嗽一声,才说道:“孙先生,你别看饶平接近汕头,但是正是应为接近汕头,所以更是要在汕头进行起义。”

看着孙中山那还是疑惑不解的目光,头山满继续说道:“汕头市一个通商口岸,洋人十分的多,但是因为洋人之多,汕头的驻军就不会太多,而且在南澳的水师营地更是早已腐朽不堪,难以大用。所以,你们在饶平起义的话受到的干扰时十分之少的。而且,汕头的洋人基本都是商人,他们是商人,那么只要孙先生有钱,就可以在这群商人的手上买到任何的商品,包括军火以及药品。所以在饶平起义是一件十分正确的事情。啊,很抱歉,鄙人说的有点狂妄了。”

“没事——”孙中山摆摆手,接着便沉思起来,良久,他才抬起头来,说道,“头山先生说的有道理,但是,孙某还是有点疑惑的地方。”

“哦,”头山满也是伸出手,示意道,“孙先生请讲。”

“刚才头山先生也曾说过,我们的革命同志不会使用枪支,不能使用枪支,那么枪支脸烧火棍都比不上。”孙中山抬起头来,看着头山满问道,“孙某就是想要知道,我们革命同志如何才能使用好枪支,在战斗之中消灭敌人。”

“呵呵,”头山满却是笑了起来,他端起一杯于元刚刚送来的热乎乎的茶杯轻轻的饮了一小口茶水说道,“孙先生,关于如何家才能让革命同志们能够正确使用枪支,鄙人倒是有一个方法。”

“什么方法?”孙中山连忙问道。

“这个方法还是很简单的,”头山满放下茶杯,脸色严肃起来,他正色说道,“鄙人的方法就是有孙先生出面排除特使前往饶平县以及饶平周边地区,择出数百精锐之士,然后送到日本来,我们黑龙会已经选择好一处隐蔽地方,在哪里,我们有近百名帝国最优秀的军人。你们兴中会的精锐之士将在那一座隐蔽军营受到帝国最残酷的训练,鄙人预计只要一个月高强度的训练,兴中会所则出来的精锐之士一定会成为跟帝国一般士兵相提并论,最起码也是强于清国的士卒的。”

“由日本政府帮忙训练士兵?”孙中山再次沉思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孙中山才抬起头来,说道,“贵国只是训练我们兴中会数百人,能不能再多训练一点,3000人怎么样?”

“鄙人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兴中会训练足够多的士卒,但是——”头山满摇了摇头会所到,“毕竟这次训练是桂太郎首相大人隐瞒着议会私自成立的,所以资金有限,而且人多了话就会被白人国家的支持者打探到,到时候,我国迫于各国的压力,一定会遣返这批人的,那么,此次起义将又是一次注定的失败。”

“既然如此——”孙中山叹了一口气,才点点头说道,“那就拜托头山满先生多多照顾了,孙某这就准备去香港召开兴中会的回忆,商讨在饶平周边挑选一批精锐的同志前来果果接受训练。”

PS:年前开始忙起来了,妹妹的婚礼结束了,但是家里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去做,例如卖春联之类的年关红货,每天老早就要起床上街,晚上要到天黑的时候才回家。笑着也就是每天的晚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写作,所以这不是羽毛不想多更,是在是没有时间多更啊,现在每天也就是能够确保一更,再多就实在没有办法了。所以,在这里,羽毛便先向大家道歉了。等年后再看看,能不能有时间多更一点,有没有时间冲击5K字的关卡!

第115章 临时中央党校

4月21日,谷雨。

去年栽种的树苗已经大了一圈,稀疏的树叶也渐渐的展开了,远远望去,便是一片绿油油的云彩在远处随风摇摆。

这一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字。

“同志们,”李天倚看着面前的46个人,面色严肃的大声说道,“或许我现在称呼你们为同志有点早,但是我还是称呼你们为同志了,这是因为我希望你们能够在接下来的6个月的时间里能够充分的学习我们目前最为完善的共产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在6个月之后的考核之中能够合格。不,合格的要求太低了,我要你们的成绩是优秀。等你们在6个月之后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到了那个时候,你们这46个人就将是我们的同志,然后我们便会根据你们的特长安排你们的工作。现在,你们来告诉我,你们有没有信心在6个月之后获得优秀的成绩,有没有信心成为我们的同志?”

“有——”46个人齐声吼道。

“很好,”李天倚点点头,“你们是我们根据地的四个地区挑选出来的想要加入我们革命事业的有志之士,所以,我也相信,你们绝对会在6个月之后的考核之中获得优秀的成绩,成为我们这群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正在奋斗的同志们中的一员。别的话我也不说了,我就直说一句话,那就是,你们一定要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好好的学习,不要辜负我们这个党校之所托啊。”

接着,刘建华变上前一步说道:“同志们,主席(已经有人批红军战士以及地方干部都在称呼李天倚为先生,所以从这章开始,李天倚的称呼由先生变为主席,还请大家原谅。)的话已经说在这里了,相比你们也不会让主席失望。好了,今天的集合就到此结束,你们就此原地解散吧。”

李天倚站的地方是刚刚建立起来的党校,算是临时的中央党校,虽然党中央还没有组建起来,也没进行全国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更是没有进行中央委员会的选举。但是被陕甘两地的党员推选为党的总负责人,临时的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李天倚觉得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