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贾宝玉新传-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黄得功尽管已经意识到明廷的无可救药,但仍然决定效忠到底,把这位昏愦地皇帝迎接进自己的军营,把刘良佐派来招降的使者处斩。引兵出战。

只可惜在满洲重兵压境、刘良佐现身说法之下,黄得功部军心已变,叛军趁黄得功不备,暗中猝发一箭,射伤黄得功,黄得功最终自刎而死。

黄得功的结局在王燃到来之后似乎已经发生了转变,按时间算已经过了他自杀的日子,不过从目前看来,他的前景好像也并不太好。

据说堵胤锡曾说过一句“我大明想要中兴,应与外互通有无……”,此话便成为堵胤锡“通外”地有力证据之一,而据调查,堵胤锡这句话是在与黄得功一起闲聊时说出来的,这也就是黄得功被牵进来的第一条证据。

既然有了嫌疑人,这调查取证工作就好办多了,很快《人民日报》就又转换了重点,铺天盖地的全是黄得功“里通外敌”的说法……什么黄得功为何在金陵被围之时按兵不动、坐视清军包围金陵城,什么黄得功为何不听时任兵部尚书的史可法将令赴扬州参战、致使扬州十日血案发生?

这些问题在平常都很好解释,当时兵部给黄得功的任务是驻守铜陵以防左梦庚部,其余三镇的主要任务则是守护金陵以防满清,而史可法是不是有将令令其远赴扬州参战已不可考。事实上,当时那种情况,若是黄得功弃铜陵赴金陵或是扬州,不但于事无补,更可能使左军有机可乘,落入“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

可这些事经过《人民日报》的“完美诠释”就变了味道,正所谓,谎话说上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经过连续几期、长版面的报道分析,黄得功已经隐隐约约地给老百姓造成了一种打算“私下与满清篝合,一同瓜分南明江山,故一直消极抵抗满清……”的印象。

这无疑让整个清流沸腾了起来,随着《人民日报》改弦易辙,撤下关于洪承畴,换上黄得功,“北伐”的口号突然销声匿迹....但凡比较有想像力的同志都猜出了王燃的意图。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三国曹植的七步诗……”北京城多尔衮府内,龚鼎孽拿着新一期的《光明日报》替多尔衮讲解最新的形势。自有《光明日报》与《人民日报》以来,多尔衮是一期不缺都有订阅,这也算是为南明的经济做了一些贡献。

“看来。这帮清流和我们的意见一样……贾宝玉已经开始广造声势,准备对黄得功动手了……”听了龚鼎孽的解释,聪明的多尔衮笑着说道:“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上了套……这贾宝玉也够阴的,为了庇护家人、排除异已,居然栽了黄得功这么一顶黑帽子!……嘿嘿,你们汉人还真的很擅长这个。”

“摄政王英明。”龚鼎孽赶紧附和道:“不过奴才总觉得有些不妥,这件事似乎太顺利了……贾宝玉虽然护短。但治军极严,麾下近几十万人马,不论是他赖以起家的特种部队,还是收编自其它部队地军士。都鲜少扰民,这次却为包庇家人犯法而……”

“你们汉人就是这个德性。前怕狼、后怕虎,做事瞻前顾后……顺利不好吗?非得弄得苦尽甘来的才是正途吗?”多尔衮带着明显地不屑,打断了龚鼎孽说道:“告诉你吧,贾宝玉已经是骑上考虑背了。想不打都不行…”

“贾宝玉这几招看上去是把清流们牵的满山转,又是洪承畴、又是堵胤锡、又是黄得功的……可说白了不过是象想把大家的注意力从宁国府一事上转移下和…可光嘴上吵吵能盯多长时间?只有打!……”多尔衮看着唯唯诺诺地龚鼎孽说道:“贾宝玉做得很聪明,他给负责宁国府一案地堵胤锡和黄得功都扣上了‘私通外敌,的罪名,只要能落实这个罪名,他们有罪,被他们抓的人自然就无罪……这也是贾宝玉为什么提出先办堵胤锡一案。再办宁国府一案的原因……”

“可堵胤锡和黄得功会轻松就认罪吗,‘私通外敌’可是要灭族地罪名…”多尔衮接着说道:“那只有看谁的拳头硬了……成王败寇,谁赢了自然就是谁说的办…”

“摄政王的确英明,奴才不能如小恭听着多尔衮解释完,忠心耿耿的龚鼎孽眉头还是没有完全展开:“奴才只是觉得此事刚开始不久,目前贾宝玉与黄得功的矛盾还不够深,贾宝玉怎么这么沉不住气”……这不像是他地风格,以前不论在河南、山东,还在他在处理国内其它势力,贾宝玉给人的印象总是力求谋定而后动……”

“风格?一个黄口小儿有什么风格?不过误打误撞而已……”多尔衮长笑不已:“依本王看来,黄得功与贾宝玉早有积怨……黄得功是目前南京唯一一个堪与贾宝玉一拼之人,贾宝玉既领为兵部尚书,怎可能放任这股势力在外?江北四镇他已得其三,还留着这一个干什么?贾宝玉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动手,一则是要留一段时间消化手中的势力,二则等待一个合适的借口……”

“说实话,本王也觉得此时并不是贾宝玉动手的最好时机……一来山东新败,折损了他不少人马,二则他前一阶段刚用兵于东瀛,剩下的人马还要防守河南和山东,能用于对付黄得功的兵力并不多……”多尔衮说道:“但目前的局势却是逼得他不动手不行……在我们的帮助下,南京现在是黄得功与清流联手对付贾宝玉……贾宝玉、若是退让,在朝,其权力将被清流瓜分,于老百姓中的威信与人气也将大为降低,在野,则将坐视黄得功飞扬,给各地军阀树立起一个很不好的例子……贾宝玉年青新贵、傲气十足,怎么可能忍下这口气?”

多尔衮这句话倒是以已度人,他之所以能走上今日的满清权力中心,便是踩着无数同族人之鲜血爬上来的,他的亲哥哥、堂哥哥、亲侄子、堂侄子,诸多都成为了他的牺牲品。

“摄政王的见识自然高奴才万倍……”龚鼎孽忠于国事、敢于进谏的品性表露无疑:“可是您刚才也说现在不是贾宝玉动手的好机会,别的不说,单凭贾宝玉现在的兵力……”

“你这个狗奴才,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多尔衮大度的笑骂道:“本王跟你打个赌,贾宝玉这一仗肯定是准备动用他在东瀛的那个军团……”

“您是说庄子固的那十万人?”龚鼎孽终于恍然:“难怪那贾宝玉在情况如此危急之下还要去苏州干什么催粮纳款……王爷,您真是太高明了……”

“以前对贾宝玉来说,东瀛最为重要,不过现在,当然是黄得功最重要…拿下了黄得功,贾宝玉足以掌握整个明廷的命运……”多尔衮得意地一笑,然后顿了一下说道:“不过打归打,真要打起来也得是几个月之后事情了……从东瀛至南京可不是几天能赶到的,没有几个月的准备,十万人马想拉动到南京根本不可能……”

“几个月?”金陵城中,王燃笑着对来访的唐王及陈子龙等人说道:“几个月之后连黄花菜都凉了…这一仗我连庄子固也只给二十天的准备,其余部队十五天之内必须准备完毕……打就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我就放心了”,唐王说道:“现在的局势只能用‘扑朔迷离’四个字来形容,非要再加四个字……这四个字还真不好找……总之就是乱的一团糟”……越早结束越好,省得天天提心吊胆,对,这四个字就是‘提心吊胆’……”

唐王倒没有说错,他这个百官之首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诸多清流或单个上书、或三五成群结伴投诉,纷纷要求朝廷加紧惩办贾家宁国府违法之事、释放堵胤锡之事、为黄得功洗冤之事等,再加上王燃对清流的抗议根本是置之不理,只顾着整兵砺马、磨刀霍霍,一哥大干一场的架势,把其它事情全部推到唐王这里,搞得唐王大伤脑筋。

“唐王殿下,您恐怕得有个思想准备……”王燃笑着说道:“这提心吊胆的日子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结束的。”

金陵城的战争气氛突然浓重了起来,一股剑拔弩张之气也开始在朝廷之上蔓延开来。

《人民日报》继大力为北伐外敌造势后,又开始展开内讨国贼的运动……稍有些不同的是,外敌已经说得很清楚,就是满清,而这国贼是谁还没有明说。

。。。。。。。。。。。。。。。。。。。。。。。。

“这还不是明说?”金陵的朝堂之上,黄宗曦拿着几份《人民日报》跳脚:“大家请看,这一期的标题,‘深层次分析某些将领不与清军主动交锋的原因’……什么深层次的原因?不就是想说黄将军与清军私下有什么协议吗?”

王燃连续几天一直告病假,除阎应元等手下大将及唐王等“亲朋好友”外,任谁也不见。黄宗曦等人找不到王燃,只好请“大家”看。

“话不能这么说……‘某些将领”又没指名道姓说是黄将军,不过是个代指而已……”唐王“替死鬼”的身份让他不得不站出来:“我有三个方面可以支持这个论断,第一,虽然文章中涉及到的大多案例象是以黄将军为背景所写,但谁能说别的将军就没有类似的经历?我统计了一下,有以下三个案例属于作战时常见的……”

“那这一期呢?”黄宗曦脸部的三条黑线相当明显,也不顾唐王的身份,打断他的话说道:“‘如果黄得功真的里通外敌,我们将面临什么样地安全威胁?’……这可是指了名、道了姓了吧!”

这篇文章是林黛玉请《人民日报》特邀军事评论员史湘云所写,对黄得功一旦叛变南京局势的发展进行了预测。至于预测结果自然是坏到不能再坏……凡是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立刻心生警惕之心、恐惧之意。

需要附加指出的一点是,《人民日报》提供的稿费相当丰厚,一般情况下,林黛玉都会在同等条件下选择便宜自己的姐妹。

“这个问题要分几个层面来看,里面对黄得军地分析不过是一个推测而已……”唐王的条理相当清晰:“下面我列举三个方面地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里面大量使用了‘如果’、‘可能’、‘或许’、‘是不是’等明显具有不确定性含义的词汇……文章的标题就建立在‘如果’这一概念之上。我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如果可能’这个词在文章中出现了二十八次。‘可能’这个词……”

“唐王殿下,这一篇总没有‘如果’、‘可能’了吧……”黄宗曦地脸已经全部被黑线覆盖,翻出第三份报纸:“‘试论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性’这又该作何解呢?”

这是一个老话题。由薛宝钗、柳如是等人合作完成,稿费则是被她们在难得一闲时。用于举办了一次什么诗社,也就是吟诗作对、赏花弄月,当然这里面没王燃什么事。

“这,需要什么解释?”唐王做浏览全文状。然后带着一丝疑惑看向黄宗曦:“这通篇没有一个地方提到黄将军啊……好像连一个‘黄’字都没有,难道我地统计有问题?我再仔细看看……”

“唐王殿下,请把这三篇文章合在一起再仔细看……”黄宗曦的脸色完全是黑里透着红,咬牙切齿地说道:“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说明什么问题?合在一起那也是三个独立的文章……”唐王透着惊奇说道:“总不能把任挑两篇文章放一块,就把事情也合在一起了吧……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篇是讲助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