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羲传奇-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席间,夸父问神农道:“神农帝适才见了小轩所献之甲骨文,说有愿望可实现了,不知是什么愿望?”

神农道:“我日日夜夜不间断地探求本草,发展农耕,寻求草药医病之道,便是为造福后人,让人们衣食不愁,身康体健。可怎么样让后人知道医病之法,却从未能寻得一条好路子。发展农耕,让百姓广泛种植、使用也就罢了,可这草药之学,不是农学可广而化之的,能通晓者也是少数人。今日有了小轩的甲骨文,我便可做本草经,代代相传了。”

众人听毕皆点头道:“小轩虽小,此功却大!”

于是,神农封小轩与蚩尤为一等功臣,封小轩为穷桑侯。神农又将自己所创制的双齿木耒、有段石锛、耕田石锄、木杆石犁、还有麻衣纺轮等等分给各部族使用。

却说蚩尤,在庆典过后回到九黎,一直默默不语。秋秋问:“我看你烦恼不安,是有什么心事吗?”

蚩尤道:“这次到新部落穷桑去,我与那少典之子叫小轩的皆立下了一等功勋,而他却成为穷桑侯,我呢只挂了个名头而已。”

秋秋道:“这你也生气?想那神农氏姜炎与你乃是亲兄弟,有手足之情,之所以没分给你什么,是因为你已经有了九黎。如若再让你做什么穷桑侯,那夸父、刑天、白阜又该怎么想?我倒觉得神农做得对!”

蚩尤听后心情大好,脸上也露出笑容道:“如此,便是我想多了。可我还是有了许多新的想法。我那金棍金帽既已被众人称之为神器,我何不多做一些,而且要做得更好一些呢。”

秋秋道:“这想法确实很好啊!”

蚩尤便从九黎族中抽调八百名精壮男丁组成一队,称之为金队。蚩尤道:“从即日起,你们这八百人是我九黎族中最强壮精干之士,现将你们分成两组各四百人,一组为寻山,由风伯带队,你们要走遍千山万谷寻找那些彩色之石也就是有含金量之石,并将它们运回九黎来。另一组为烧炼,由雨师带队,就是将运回之石烧炼成金,制成金帽、金棍、金匕、金衣甲。所以雨师这队要有一部分人设计研制、一部分人烧炼。首先呢就是要建造我曾经在太昊看到过的那些用火烧的灶,要找个地方建上它百十余个。另外还要锯断树木,拾取树枝和木棒作为锻烧金器的火料等。等到我们炼有所成,我还要炼出几百个向我一般强壮的金人,成为我们九黎族百打不烂、百击不破的勇士。”

蚩尤所做的,现在叫冶炼厂、过去也曾经叫过冶金炉。他们所说的金,不是现在所说的金银的金,其实是一种青铜。这种青铜是由铜、锡、铅三种金属配兑而成。昔日燧人在岐山上所获,是火山爆发中铜矿石、锡矿石、铅矿石偶然聚在一起煅烧而成的。这种偶然得到的硬质之器,被燧人、伏羲、姜炎称之为金,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金属材料之金的来源。伏羲到岐山上寻找到那种含有铜、锡、铅的矿石,他是受了上次与姜炎谈话中五行的启示,他觉得如果真的能用人力烧炼出似细石器般的金器材料,这种材料果能克木而又能断石,那对人类在工具器皿方面的发展就太好了。可是伏羲有伏羲认为更重要的事,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做出来给太昊部落中这些能干的人看,希望他们有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一种行动,开物成务,做为冶炼的开始。于是,在上次家宴之时他一面开掌击石又一面开灶炼金,并给姜炎、蚩尤、夸父、刑天等人简单地演炼了一番,目地达到他就又回他的昆仑山去了。他还真是想的没错,在这几个人中,还真有人注意到了他开灶炼金的事,这个人就是蚩尤。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过了几年。蚩尤金队所寻回的山石已堆积如山,可那烧炼金石所用的火灶,却没有能烧出多少金品来。蚩尤抱负虽然很大,可是望着这总也烧不出或者是烧不好的各种金品,经常发愁。

这天神农姜炎带着女儿女娃、护卫长祝融及数名护卫来到蜀地九黎,见蚩尤正在炉边抓耳挠腮地来回走动,便喊了一声:“蚩尤,我是姜炎哪!”

蚩尤听见,忙跑过来跪倒道:“蚩尤不知神农帝到此,有失远迎,有罪有罪呀!”

姜炎伸手相搀道:“你我本是兄弟,不必如此多礼!”

蚩尤问:“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姜炎道:“一年来火族、太昊两大部落时有疫病发生,这种病不只一人两人,有时一户,有时一村,具有传播性,因病而死的也有几百人。我走遍千山万水,是想寻得一种药材,救万民于病痛之中。”

蚩尤道:“兄长真乃大慈大善之人。普天下人有你这样一位神农帝,也真是造化之至了。我们九黎部落,以前曾经有人劝我回太昊、火族去,说凭我的战力,能将天下全部收过来,被我劝阻了,现在看来,仅凭兄长你为天下苍生着想这一点,我蚩尤对你也绝无二心。”

姜炎问:“你不在九黎廷殿之中,在此做什么?”

蚩尤叹道:“我在炼金啊!自学得外公伏羲氏开灶炼金之法以来距今已有数年,你看我这金石之山有多高,起灶百余,我沿用外公的方法,可现在并未炼得多少金器,仅炼得金棍五条、金匕六把、金帽十顶、还有金剑一柄。而我所最想要的金衣并未炼成。真是气死我了!”

姜炎未答,站在神农旁边的祝融却道:“你用灶炼金,得金不可能多。你应当改灶为炉啊!”

蚩尤问:“什么?你说改灶为炉?”

祝融点头道:“对。你那炼金灶太小太矮,风吹得不烈又容不下太多金石。你如果把百余个炼金灶改为五十个炼金炉,三人高,容量加大,有如四灶,迎风而立。我想所得之金决不会如此之少了!”

蚩尤愣愣地看着祝融,呆立半晌问姜炎:“兄长,这位是谁?”

姜炎道:“他叫祝融,是我的护卫长。”

蚩尤道:“真是神人,我坐在这里一年有余,却怎么也没想出如此妙法来?”

祝融道:“其实你也应该在太昊部落中呆过,那太昊人皇女娲娘娘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用的还是比灶还大的窑呢!用窑烧制陶器的时候,讲究用火用炭,把从山上取来的木料放于火中烧成炭,所用之火才能均匀。而你用火来烧制更加坚硬的金器,就更应该讲究火侯了。”

蚩尤注视祝融半晌,道:“想不道这神农帝身边还有一个你这样对火有研究的大神人,你真是个火神啊!”

姜炎道:“你夸奖他了。不过,对于火的研究,他还真有些门道。”

蚩尤道:“这次你们来,可要在我这里多住几天,我好向你的这位护卫长请教一番。”

神农道:“好说。”又转过脸对女儿女娃道:“娃儿,见过你蚩尤叔父!”女娃躬首以礼。蚩尤见那女娃彬彬有礼,道:“想不到女娃这么大了。”女娃迎风而笑,风舞长发白衣,美丽绝伦,少年祝融,看得发呆!

蚩尤将姜炎一行人接回九黎,彻夜相谈。问及伏羲、女娲、夸父、刑天。姜炎道:“天皇足迹遍及天下,长年不归。女娲娘娘每日烧制陶器。夸父仍是开朗乐观,已有一子。刑天每日与白阜评天论地,还时常学学天皇吹吹陶埙,也活得潇潇洒洒,二人各有一女。你呢?没有子嗣吗?”

蚩尤道:“我呀,也有两个儿子啦!”便让秋秋将儿子领来道:“我这两个儿子一个叫风、一个叫雷。如果再生,我就叫他们山、水、雨、雪……”逗得姜炎等捧腹大笑。

次日,神农便领女娃上山去寻找草药去了,蚩尤专门给神农另派了一些护卫人员。神农就把祝融留了下来帮蚩尤研究烧炼金器之事。祝融首先在九黎附近的山上转了几个来回,指着一处山谷道:“南火侯,你应该将炼金窑建在这个地方啊!”蚩尤不明白,问道:“这个地方距离九黎有些远,为什么要建在这里呢?”

祝融道:“火旺的关键在于风,这个地方是个风口,要让你的窑迎风而立,风吹入窑中,火便能借到风势了。再者,你看此山周围,皆是参天大树,这些树就是烧炭的材料。还有那个地方……”祝融又用手指着一片较平的地方道:“可以放置若干金石啊!”

蚩尤点头道:“你说的是,此处确是个好地方。”

祝融问:“你放置金石的地方在哪里,我去看看。”

蚩尤便领着祝融又转回到他原来用灶炼金的地方。祝融用手捡起那些石头看了看,问道:“你怎么能知道这些石头就能炼出金器来呢?”

蚩尤道:“我以前在太昊时,看过天皇伏羲放在灶上冶炼的那块石头就是这样的。”

祝融摇摇头道:“我觉得你之所以不能得到很多的金器,除了炼法有毛病以外,这金石也是很关键的地方。如果你这些金石中金的含量比较高的话,烧炼出来的金器应该是不少。可是这金石之中,如果没有含金量呢?那你是绝对不会烧炼出什么金器来的。”

蚩尤道:“想不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

祝融道:“你把你的人都叫过来,我告诉他们怎么做!”

蚩尤就把那些在跟前的人都叫到了祝融身边。祝融道:“你们用石块相撞,将这些石头弄碎。”

那些人便用石头砸起石头来。蚩尤不知道祝融想干什么,对祝融所做颇不理解,便对祝融说:“这些石头可是我让族人从很远的地方搬运过来的,很不容易,可别废了。”

祝融笑道:“废不了。可是你的这些石头中,有很多是没有用的,把那些没用的石头放进窑里去,不是浪费了很多的木炭吗?”

蚩尤问:“那你砸它们干什么?”祝融道:“砸碎了,就能把有用的东西挑出来。”

蚩尤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蚩尤的人砸了几日,将原来的一些大的石块都砸成了比拳头还小的石块。祝融又让人将这些石块中有颜色的石块都挑出来,又把挑出来的石块运到新挖的冶金窑里去。因为新挖出来的窑比原来的灶大了十几倍二十几倍,而挑出来的矿石块也不是很多,所以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装满了一个窑,直到神农回来又走了,才慢慢地将窑装满。祝融告诉九黎人将窑封上顶,又在窑的下面架上树干做成烧窑用的炭火,这才大叫开火。蚩尤看着窑下面熊熊燃烧的大火,笑着对祝融道:“这回可看你的了,如果此次烧炼成功,你想要什么,我全答应你。”

祝融也笑道:“我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呢?何况我以前也没有烧炼过金器,只是在人皇女娲娘娘烧制陶器的时候在那里看过,现在我把它转用到了你这里烧起石头来了,想起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啊!”

蚩尤也大笑道:“转运可能就是发展嘛!我还记得我和神农帝以及夸父、刑天、白阜等几个人初次来到这九黎的时候,神农不也是把太昊用火的技术和刀耕火种的事都搬到了九黎来才赢得了九黎族人的信任吗?先是人搬来,然后是把火搬来,然后是把五谷也搬来,然后……哈哈哈……这次是把窑也搬到我们九黎来了。哈哈哈……”

炭火烧了三天三夜,祝融才让将火停住。又过了一天一夜,才将窑顶去掉。蚩尤和祝融抢先进到了窑内,从窑里捡出了一些黑糊糊的沉甸甸的东西。这些东西中,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成很大的一块,也有的看起来薄薄的勉强地连在一起,可用人力去拉,却怎么也不能拉开,只能把它弄弯弄扁了。只听蚩尤大叫道:“哈哈,成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