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每次的结果,王平都是很满意的,心里想,虽然他娘不靠谱,弟弟也傻,但是他娘照顾的他弟弟也是白白胖胖的。
绣儿终于想起要把买来的大公鸡给宰了,炖鸡吃。绣儿征求王成的意见:“是做黄焖鸡还是做辣子鸡?”
王成没有意见,绣儿做什么吃什么,从来没有挑剔的时候,“你做什么,我都喜欢吃。”王成话说的好听,没有给绣儿意见,绣儿也高兴。
王平在旁边撇嘴,暗道,他爹又在哄她娘。
绣儿兴致勃勃地问“王平,你想吃什么?”
王平心里挑理,王成不给你意见你就问我了,要是他给你意见,是不是就不管我喜欢吃什么了。
王平从小就主意多,他现在为难他娘了,而且说的比王成还好听,“娘,我都想吃,而且我现在是既馋你做的黄焖鸡,又馋你做辣子鸡。不过,娘你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好了。”
这话说的孝顺,王平都觉得自己暗暗踩了他爹一脚,又没有给他娘答案,自己都和师兄学坏了。王平从来不认为自己小时候就坏水多。
绣儿每天做饭的时候,都不知道做什么饭,问问丈夫和儿子吧!一个吃什么都行,一个什么都馋了。绣儿最后说:“王平既然两个都想吃,我也不嫌弃麻烦了,用一半的鸡做黄焖鸡,一半的鸡做辣子*!剁好了鸡叫我出来,两个孩子快醒了。”
王成去宰鸡,王平跟在绣儿的身后一本正经地问:“娘,你是不是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
绣儿:“谁说的?”
王平翻白眼,这还用谁说的,“我看见的,你看咱家吃鸡的时候,都是爹宰的。”王平认为自己有证据,一点儿都不心虚地说,“这不就是手无缚鸡之力吗?”
绣儿:“所以,你要保护我。还有你弟弟现在也是手无缚鸡之力,你也要保护你弟弟。”
过年的时候,绣儿要回娘家。这一天天公作美,艳阳高照。阳光照在身上,浑身都暖洋洋的,比躺在烧热的炕上舒服多了。
绣儿家里到现在也没有牛车,更没有马车。不过绣儿这次回娘家只需要等着他侄子张榆或者张梧驾着马车过来接他就行。马车上有篷子,里面有炉子,不用担心王安和王康着凉。
因为今年是张柳成亲的第一年,张吴氏妯娌三个都没有回娘家,在张家村,等着赵中这个新姑爷和张柳这个新姑太太会娘家。张榆兄弟三个在县上,喂得都有马车,早早的就告诉了绣儿,今天来接绣儿和孩子们,当然王成也一起去。
绣儿不仅准备了礼,而且还拿了三件王安和王康的小衣服。别误会,这不是王安和王康换洗用的衣服,而是给张柳和张陈氏、张李氏的。因为到现在为止她们三个还没有孩子,张曹氏对绣儿讲过,要她来张家村的时候,给这三个孩子各带一件王安或者是王康的小衣服。
绣儿从和王成吵了几嘴,自己跑回娘家以后,这还是绣儿第一次回张家村。即使张柱和张栓这些人不止一次的来看过绣儿,可是对绣儿来说,感觉不一样。
绣儿已经一个月多没有去张家村了,其实一个月的时间真的不长,出嫁女能一个月回一次娘家的很少。可是绣儿已经习惯了,她不满足。
绣儿特别的兴奋,想着自己从张柳成亲以后,还是在中秋节的时候过来送节礼的时候,见过一次侄子侄女。绣儿觉得自己很想这些侄子侄女的。
绣儿摸摸良哥的头,“这不是弟弟,这是表叔。”
良哥不相信地摇摇头,明显地在说,这是骗我的吧,嘴里固执地喊,“就是弟弟。”
王安和王康第一次在屋子里见到这么多的人,洗三和过满月的时候不算,因为他俩到现在都不记得了。
王安和王康跟小时候的王平一样,都不认生。绣儿把他俩放在炕上,这么多人盯着他俩看,这两个小家伙穿着王平鄙视的大红色棉袄,还嘿嘿地笑,甚至伸出胳膊叫张吴氏等人抱。让张吴氏等人不喜欢他俩都难。

☆、第一百零三章 

从王张氏走了以后,绣儿和小王张氏走动的就不如以前亲密了,只是做了好吃的,给王可海送去。王可海现在那个儿子都不跟着,他觉得自己壮实,能照顾自己,他和儿子儿媳妇在一起不方便。谁劝都不行。
绣儿想亲的到底是亲的,表的以前在怎么亲,慢慢的还是会变淡的。
到了张家村的时候,这不仅仅张柱、张栓、张秦氏张曹氏四个人出门接着绣儿,还有张吴氏、张陈氏、张李氏出来,当然了,良哥也迈着小短腿跑出来了、显得特别的热闹。
良哥第一次看见两个长得一样的小孩子,一个劲儿的围着王安和王康转,最后竟然对张吴氏说:“娘,我也要有一个和我一样的弟弟。”良哥的手指着王安和王康说:“就像他两这样的。”
守着这么多的人,张吴氏的脸微微些发红。张秦氏搂过良哥,“一模一样做不到,但是你肯定会有一个弟弟的。”绣儿听了张秦氏的话,看了张吴氏的肚子一眼。张吴氏正好看见绣儿看过来的眼神,张吴氏的脸更红了。
张秦氏高兴地对绣儿说:“又有了。”
良哥仰着头,手指着王安和王康“奶奶,弟弟。”
张柳和赵中来到张家村的时候,就有点儿晚了。
张柳从过了八月十五只是第二次回娘家,很长时间没有看到张曹氏了,心里很想张曹氏。张柳本身就就是一个开朗的人,再加上赵中是一个跳脱的性子,慢慢地两个人相互影响,现在的张柳表达感情的时候很能放的开。
张柳进门,一下子扑进张曹氏的怀里,搂住张曹氏,撒娇说,“娘,我可想你了。”
张曹氏听了张柳的话很高兴,眼里带笑,好像有些歉意的对赵中说:“张柳叫我惯坏了,你别在意。”
赵中在张曹氏面前整个人比较稳重,“岳母,说的哪里话,她很好。”
张曹氏满意地点头,语气不带半点儿责备,拍拍张柳的后背,“这孩子也没个正经,赶紧和你姑,你嫂子他们打招呼。”
张柳和张吴氏等人说话的期间,赵中已经被张梧等人带到另一间屋子去说话了。
赵中本身就是张梧和张松的同窗,很是熟悉,对张榆和张杨也不陌生,只是对张柱、张栓、王成还算不上熟悉。因此赵中就尽量的表现稳重一些。赵中在张栓等人的面前待的时间短,本来的跳脱性子,也没有被张栓等人看出来。
张柱想着自己和小辈的人在一起,姑爷也许是放不开,叫张梧他们去另一边,对王成和张栓说:“我以前打听到咱家的这个新姑爷,镇上的街坊说,因为是小儿子,性子有些不安稳,现在看来还是挺稳重的。”张柱没有想过赵中的稳重都是装的。
张柱感慨道:“看来成亲以后,整个人的性子都能沉下来,这张杨也要赶紧成亲。”
王成对这样的事,一点儿经验都没有。王成在成亲的时候,早就成熟稳重了,儿子还没有成亲,不知道,更别说从姑爷身上看出这点儿,他连个闺女都没有。
张栓现在把儿女的事情都办完了,点头赞同张柱的话:“可不是嘛!”
张柳看见王平的第一眼就发现,王平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王平现在给人的感觉有些像张梧,可是模样张的却不像张榆。张榆看到王平不放心王安和王康的样子,瞬间真相了,这王平这是因为当大哥了。
张柳恍然大悟,原来家家户户中的老大都是成熟稳重的,就连九岁的孩子也不例外。
张秦氏看见王平今天也没有和张梧他们在一起,而是看着王安和王康,知道王平是不放心王安和王康,对王平说,“王平,去和你表哥他们呆在一起去吧!你弟弟我给你看着。”
绣儿现在已经和张曹氏等人说话了,知道屋里有人看着王安和王康很放心。王平看看正在笑着说话的绣儿,又看看张秦氏,觉得他娘也许照顾不好王安和王康,但是他大舅妈还是很会照顾孩子的。
王平出去的时候,还忘不了郑重地叮嘱张秦氏,“大舅妈,你要是看见我娘,别捏我弟弟脸蛋的时候,一定要阻止。”
王平已经看见过几次秀儿把王安和王康的脸蛋捏的红红的了。
王平现在很懂礼貌,先和表哥、表姐夫见过礼,才和他们说话。其实王平和他们能说的话不多,就算是王平再懂事,他经历的事少,好多都是纸上谈兵,再加上王平和他没呢认识的人都不一样,话就更加的少。
张榆现在在县上当教书先生,看见王平就忍不住的指点王平,惊喜地发现王平确实在读书上有天赋,甚至小小年纪就懂得举一反三。
张榆在县上接触到的和王平差不多大的孩子很多,与他们相比,王平还是佼佼者。张榆想王平最好去县上读书,里面的先生好,学生多,不光在读书有益,对做人也有益。
张榆大体的知道绣儿家里的银钱状况,当然了具体多少张榆不清楚,但是张榆知道绣儿家里不差钱,最起码手里的银钱供王平去县城是绰绰有余的。张榆知道现在不仅仅是县里的人家找王成做嫁妆,就是省城都有人点名要王成打家具做嫁妆,而且还是把木材都送到王成的家里,王成的手艺现在没得说。
张榆从来都认为王成是个聪明人,不说别的,在别人家当学徒能偷师成功的人很少,但是偏偏王成成了,虽然偷师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而现在王成的手艺更加精进了。张榆知道王成并没在偷师成功以后,又去哪里都学过,他最多只是按照人家的要求来,根据要求在图纸上自己下功夫,琢磨,谁知道还真叫王成自己琢磨透了。
王平这样说不定就是像了王成,只不过王成把功夫花在了木匠活身上,而王平把时间精力放在了读书身上。张榆暗中决定,一会儿一定要好好地和他姑父讲,他要安排王平去县里读书。
喝酒的时候,张榆就对王成讲:“姑父,你有没有打算把王平送到县上去。”
王成放下酒杯,“我倒是想过,可是我听县上的学里都是一个月才放两天的家,这不是王平小,我怕他想家吗?”
张榆听出来了,王成有这样的打算也有关系进去,问题是王平的年纪小,王成和绣儿不放心。
张榆立即说“我从去年就从隔壁镇上到了县里了,我是能照顾到王平的。”
张扬本身想说他也能照顾到王平的,可是随后想到自己就要下场,考中以后,他是不想待在学里了,能照顾上的机会不多,张杨张张嘴没有说话。
张梧听了张榆和王成的话,考虑了一会儿在对王成说:“姑父,我和张松都在心里,肯定能照顾的到王平,如果王平是在想家,我能安排王平回家看看。”
张松也点头表示,“姑父,就算是大哥和二哥有什么照顾不到的地方,不是还有我吗?我们三个人在县里,总不能不照顾王平吧!”
王平其实很想去县里,他的师兄本来就是在省城读书的,他师兄对王平讲过,小地方待久了,眼光就少,最好是出去走走。王平的师兄才十九已经是举人了,在王平很佩服他师兄,王平问过他师兄,“师兄,那你怎么来到我们的小镇上?”
王平记得师兄当时说,“我这不是游学来了吗?过了年就走,我打算去江南的书院看看,要不你和我一起去。”
王平说:“等我大了去找你。”
王平皱着眉头,他想去县里,可是他放心不下王安和王康,他走了谁知道他弟弟被养成什么样子。师兄可是说了,小时候对孩子可重要的,他就是五岁启蒙的,还没有能握紧毛笔的时候,就开始背书了。
好吧,王平现在忘记了,他小时候还是绣儿教他毒百家姓的。
王平最后摇摇头,一副肉疼的样子,“我不想去县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