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彭德怀传-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28日,北路军攻占黎川,“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震惊于一城之失,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失寸土”的错误方针,急令红三军团北上就敌,“首先消灭进逼黎川之敌,进而会合我抚西力量,全力与敌在抚河会战”③,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彭德怀在闽北接到命令,同滕代远率部回师江西,向黎川方向前进。10月6日,红三军团于飞鸢不期与敌周浑元六师遭遇,经过一天激战,占领洵口,生俘旅长葛仲山,取得第五次反“围剿”一个意外的序战胜利。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不分析这次胜利的偶然性,强令红三军团转到外线,攻打硝石。硝石位于驻有重兵的黎川、南城和南丰之间,处于敌堡垒群中心。彭德怀致电中革军委力陈硝石不易强攻,应以一部作有力佯攻,调动援敌,打击其策应部队。彭德怀的建议幸而获准,避免了严重的损失。

10月24日,彭德怀和滕代远根据敌人改变战术,就红军应采取之战略方针致电中革军委,提出:“敌人正在大举集中的时候,利用堡垒掩护,使我求得运动中各个击破机会减少”,“我军需要充实主力,储集力量”,“切忌主力摆在敌垒周围,疲劳兵力”。而“应采取游击动作,发动群众封锁敌人,截扰敌人,并在群众掩护下才可发挥机动作战作用”。翌日,又电中革军委,提出一、三、五、七军团须要立即充实起来,不宜分离作战的意见,他恳切地说:“望以远大眼光过细考虑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

上述意见均未被采纳,彭德怀反遭到批评,中革军委要彭德怀对军委的整个战略部署切实执行,不能提出与方面军战役意图相反的意见。

12月12日,国民党军队以5个师的兵力,分3路向团村并进。这时,彭德怀正发疟疾,看到战场上硝烟四起,人仰马翻,战士们英勇杀敌,病情顿时好了一半。但他知道红军兵力寡不敌众,达不到歼灭敌人的目的,要打也只能打个击溃战,遂下令撤出战斗。

后来彭德怀写诗描绘这次战役:“猛虎扑羊群,硝烟弥漫;人海翻腾,杀声冲霄汉。地动山摇天亦惊,疟疾立消遁。狼奔豕突,尘埃冲天,大哥(红一军团)未到,让尔逃生。”

1933年岁暮,滕代远奉命调离红三军团,去瑞金任职。彭德怀和红三军团干部对滕代远十分不舍,彭德怀几次向中央请求让滕代远留任,未获同意,与滕代远依依而别。

新任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很快就来了。彭德怀见到这位不过二十五六岁,曾留学苏联的新伙伴,爽快地说:“你来了,我很高兴,我们以后齐心合力干吧!”

从这时开始,彭德怀与杨尚昆也结下深厚的友谊,行军宿营,常促膝长谈到深夜,倾吐彼此的经历,憧憬革命的前程,一起度过了中国革命最困难最艰苦的阶段。(小说下载网|。。)

1934年1月中旬,中共临时中央于瑞金召开六届五中全会,“左”倾冒险主义发展到顶点,其路线得到全面推行和贯彻。在军事指挥上撤销红一方面军总部,所辖各军团和地方武装统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虽然朱德仍任军委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任副主席,但实际领导权却控制在博古、李德手中。李德是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1932年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中国,任中国共产党军事顾问。1933年9月进入中央苏区,在博古的支持下,直接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红军几个主力军团被调来调去,在敌人主力和堡垒群中作战,搞得十分疲惫,不仅未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反使红军遭到很大损失,陷于被动地位。继而,从军事冒险转变为军事保守主义,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使形势越来越严重。

国民党在镇压了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军后,将其入闽的部队改为东路军,以蒋鼎文为总司令,协同先期组成的北路军、西路军、南路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形成合围之势,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陷入最困难时期。在“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推行阵地防御战的命令下,彭德怀于3月初指挥红三军团和红一、红五军团向进占南丰西南之敌发起反击,因敌阵地工事坚固,未能攻下,遭到重大损失。

不久,彭德怀又奉命率红三军团急速入闽,转战在崇山峻岭之中。红三军团指战员克服重重困难,爬越悬崖绝壁,抗击进攻之敌。

彭德怀对李德等人在军事上死板的、教条的指挥十分不满。4月1日,写信给军委说:在历次战役中,把战术动作限制得过分严格,失掉了下级的机动,变成了机械执行,致使不能根据敌情变化和地带、地形特点,灵活机动地完成所给予的任务。他再一次建议组织几个有力的挺进游击队,深入敌人大后方进行扰乱,破坏联络、捉土豪、征集款项等,以解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李德等对彭德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仍不予采纳,继续推行一套不切合实际的作战方针。

4月初,敌北路军和东路军进到黎川南至泰宁一线,沿盱江东西岸在宽10华里的广阔地面上,采用“东岸受阻,西岸推进”,“西岸受阻,东岸推进”的战法,交替构筑碉堡,步步为营向广昌推进。

李德等不顾红军连续作战、十分疲劳、减员很大的情况,急调红一、红三军团和地方红军共9个师的兵力,要在广昌及其以北地区同敌人进行“决战”。李德亲临前线督战坚守广昌。广昌位于盱江西岸,没有城墙,周围均是平坦开阔地,红军没有重武器。彭德怀再三说明广昌无法坚守,李德等置若罔闻,坚持保卫广昌。

4月27日,盯江两岸敌人,同时向广昌发起总进攻,不到半天便把李德所谓坚固的永久性工事轰平了,守备在工事里面的一营红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红军广大指战员在众敌夹击下经过一天激战,虽发动多次突击,均未成功,受到很大损失,不得不放弃固守广昌的计划。于4月28日撤出广昌,向广昌以西以南转移。

战斗刚停,彭德怀就接到博古打来的电话,说他和李德要回瑞金,要彭德怀和杨尚昆去谈话。

彭德怀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李德等人的作战方针,本来就有不同意见。这次广昌战役,李德等又亲临战场瞎指挥,与敌硬拼,造成红军很大伤亡,广昌也丢了。彭德怀憋了一肚子气去见李德。见面时,李德仍然讲战略上怎样分兵把口,战术上如何短促突击那一套。彭德怀火上心头,连珠炮般地问李德:你总是让我们组织火力,请问,没有子弹,怎么组织火力?你总是宣传什么短促突击,请问,在敌人密布堡垒下,我们搞的那么多短促突击,十次就失败十次,一次未能成功,今后还能这样搞吗?越说越气,索性把一肚子意见全倒出来,批评李德说:“你们指挥作战,从开始就是错误的。我们从第四次反‘围剿’以后,就没有打过一次好仗。团村战斗,若一、三军团不分离作战,集中兵力,就能消灭敌军3个师15个团,而你们却坚持分兵,打成了消耗战。你们坐在瑞金,在地图上指挥战斗,连迫击炮放在哪个位置上,都规定死死的,几乎造成一军团全军覆灭。若不是红军有高度的自觉精神,一、三军团就早被葬送了”。说到激动处,彭德怀站起来指着李德说:“中央苏区开创到现在已5年多了,一、三军团活动也4年了,可见创建根据地是多么困难,现在却要被你们给葬送掉。你们是‘崽卖爷田心不痛’。”

翻译伍修权把彭德怀的话刚翻完,李德暴跳如雷,连声大吼:“封建!封建!你是因为被撤掉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不满。”

倔强的彭德怀回骂:“你无耻。”

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自居于中央之上发号施令,无人敢顶撞,这次碰上彭德怀,却无可奈何。彭德怀回到驻地,把那仅有的一套军装和几本书一卷,准备去瑞金被撤职、公审、杀头。他什么也不怕,反正把意见都说出来了。

李德也许慑于彭德怀的直言,也许因为打仗还得靠彭德怀,没撤彭德怀的职,也没有给处分,只是给彭德怀加上了一顶右倾的帽子。

这时,党内还有许多人对李德的瞎指挥不满。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张闻天对李德的错误军事指挥已经开始怀疑。广昌战役后,张闻天说,这样打下去,我们能有胜利的前途吗?在一次中革军委会上,他批评广昌战役说:这次战役同敌人死拼是不对的,结果使红军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但李德等听不进不同意见,对张反唇相讥。

广昌战役后不久,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进行了高虎垴、万年亭战斗。

高虎垴是位于驿前北面、半桥镇东北的一座山头,附近多为高低不等的小丘,南面环绕着巍峨群山,地势险要,是扼制敌人南进的孔道。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指战员在险峻复杂的地势上构筑工事,外围挖了堑壕,铺设了地雷。为指挥无误,彭德怀冒着硝烟,亲临战场观察地形和敌我部署。红三军团司令部设在高虎垴南端。彭德怀经常告诫指挥员:“只有迈开双脚,走上第一线真正洞察敌我情势,才有指挥权。”②由于彭德怀采取了巧妙的防御部署,守备高虎垴的红三军团红五师十三团在团长黄珍、政委苏振华指挥下,沉着应战,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敌人虽几次发动攻击,仍未前进一步,阵地牢牢掌握在红军手中。

8月7日晨,敌军增调德国普福十三号山炮,再次向高虎垴阵地发动进攻,工事被轰毁,红军被迫向南撤退至万年亭,力孤无援,阵地也被攻破。随后,敌人连续攻破红军的三道防御阵地,占领了驿前。红三军团不得不退守石城北的小松。

与此同时,各路国民党军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区推进。10月上旬,其北路军和东路军加紧对兴国、古龙岗、宁都、石城、长汀、会昌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持续一年之久,红军指战员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给国民党军以重创。苏区民众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积极参军参战,鼎力支援战争。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战略方针,使这次反“围剿”战役遭到严重的失败,迫使红一方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西征,实行战略转移。

第一节 突破封锁线

 硝烟弥漫的赣南战场,吹来萧瑟秋风,中央革命根据地被敌军重重围困着。红军指挥员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筹划着摆脱困境的方案。大家企盼中央能指出打破敌人围困,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的道路。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队共8。6万人,以红一、红九军团为左翼,红三、红八军团为右翼,红五军团为后卫,掩护庞大的中央纵队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向南突围,然后沿赣、粤、湘、桂边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开辟新的根据地。

红三军团集中于于(雩)都城外准备出发。彭德怀和杨尚昆路过一间小酒铺。彭德怀突然拉着杨尚昆,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银元说:“明天就要告别根据地了,我们去喝一盅,今天我请客。”杨尚昆看看素不花钱的彭德怀,跟着他走进去,两人相对而饮,默然无言,心情都非常沉重。

10月17日,红三军团乘迷漫大雾渡过于都河,踏上征途。彭德怀为使朝夕并肩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