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重生模范-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姐——你听我与你说,若没有我冒充这个月盈公主,你也绝不会被远嫁西鼓。皇上不同意你嫁,云驿将军也不会让你嫁,而且西鼓的皇帝也并不很希望你嫁。他不缺一个妃子。从始至终想要委屈你的,只有一个太后。”安彤握着魏北悠的手,认真道,“所以姐姐,你千万别把我当成拯救你的圣人,知道么?”

“你的意思是……”魏北悠疑惑地看着她。

安彤却微微红了脸,起身伏在了魏北悠耳边,低声道:“我嫁的是堂犹。”

“啊?你嫁的是他?”魏北悠惊讶。

安彤一贯灵动却淡然的眸子此刻带了一丝羞窘,却毫不避忌地看着魏北悠,笑着道:“是。堂犹也愿意娶我。太后想的,我们未必要按着做。”

“姐姐,你知道吗?我自小就能读人的心思,”见魏北悠神色坦然似意料之中,安彤笑得更加灿烂,“所有人在我眼中都是一样的,都是灼眼的代表着**的红色。唯有姐姐不同,姐姐是浅浅的青,就像是火焰烧光了平原后重新萌发出来的新绿,尚带着一丝无力,然而却青的自然,青的纯粹。而堂犹是我遇到的另一个不同的人……”

“他带着淡淡的蓝,代表着胸怀的宽广和澄澈。他的心像是水一样温柔……”安彤笑着,整张脸都亮了起来,“悠姐姐是我最重要的人,我总希望悠姐姐是带着祝福而不是愧疚来看待我和他。”

魏北悠心被说的一动,安彤所形容的堂犹就像是她心中的云驿。

“你莫糊弄我,”魏北悠看着她,“你做决定代嫁前,可曾知道会遇到堂犹?若来的不是堂犹,或者堂犹不是堂犹,你又该如何?那不是简单的嫁人,三日还可回门,有了委屈还能找娘家避避风雨,那是一旦去了,这一生就再难回到故土的路啊……”

“姐姐,别哭了。”安彤轻轻擦掉魏北悠脸颊上的泪水,脸上带着一丝追忆,低声道,“那日云将军驾着马将姐姐救走,姐姐依偎着他,而将军看着姐姐,恍若一对神仙眷侣。从那一刻起,彤儿就下定了决心。在京城这种地方,还有几对能够如此坦然相爱的恋人呢,但凡是个有心人,谁不愿成全姐姐和他呢?”

魏北悠摇头,叹道:“谁要为谁的幸福牺牲掉自己呢?天底下也就只有你这个傻丫头了吧。”

“有舍才能有得。若不是这样决定了,彤儿又如何会遇到堂犹呢?他是鼓国皇子,我不过一个朝臣的女儿,他不娶,我如何能嫁?不经朝廷批准,两族通婚可是大罪啊。”安彤道,“是姐姐的不愿成全了我和他。”

沉默了许久。

魏北悠才嘶哑着声音道:“彤儿,谢谢你了,谢谢了。这一世姐姐本不愿欠任何人任何东西,可如今,却还是欠下了。”

安彤挨着魏北悠,把头搁在魏北悠的肩膀上靠着,“姐姐,那是我们还有未尽的缘分,兴许就那么一天,我们总还能遇见的。到那时候,姐姐就该还了。”

魏北悠使劲捏着安彤的手心,点了点头。

就像是她和安彤最初相见的那一天,是安彤的一句话打破了她被孤立的窘境。她那时就想,这个姑娘将会改变她许多的东西,进而影响到她的一生。

如今果真,一语成谶。

相携着站立在城外的长亭,望着堂犹扶着安彤上了车。

那个精灵般聪敏却又如荷花般纯净的姑娘,终于在最美好的时光,遇到了命定的那个人,悄然离开了她一意逃离的繁华京都。

她与她话别,可与她自己的母亲、父亲呢?

那姑娘可有丝毫的留恋?

她既有情又无情,既成熟又孩儿气。然而谁也不能说她是因为年少才奋力离家,她那双眼睛,永远不会让人觉得童稚。

安彤于魏北悠,是一个永远的谜。

就像是那时舟中座谈,安彤说,姐姐,你同样渴望自由,渴望自由的生,自由的死。你没有远远逃离京城,只是因为你比彤儿更多牵念。你执意想靠自己拯救一些人,哪怕是牺牲自己……

她丝毫反驳不了。她曾经,是那般想要远远逃开所有。

转过脸,魏北悠看见了正注视着远方车马辚辚的长幸。

他脸上带着一种琉璃般的脆弱,目光像是飘在空中的蒲公英一般,没有着落。

魏北悠扶着越氏转身离开。

云驿就站在不远的地方,眼睛深深地绞着她,带着那样的怜惜。

魏北悠扶着越氏上了云驿身后的马车,云驿坐上马车,一扬马鞭,转到了官道边。一直到那长长的车马队消失在天际,马车才掉了头,往那繁华的、热闹的、喧嚣的长安而去。

————————————————————

当安阳终于被皇帝从蜀地叫回来的时候,他家中早丢满了皇上赐给的各种奖赏,其中包括大量的黄白之物、珍惜丝绸等等。

他简直难以置信,拿了圣旨去找皇上,皇上老神在在地让他打开圣旨看看。安阳愤怒地打开一看,圣旨上公主之前写着“月盈”,之后写着“安阳之女安彤”。瞬间瞪大了眼睛,安阳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皇帝,皇帝却意味深长地一笑,道:“鼓国的使者告诉朕,朕朱批的盟约上竟然还附了一封信。朕觉得很诧异,似乎朕从来没有写过什么密信啊。难道说,是朕老了,记性出现问题了?安卿,你觉得呢?”

皇帝苦恼的样子让安阳一口闷血上顶,却擦着冷汗卑躬屈膝道:“皇上万岁,自然记性绝佳,兴许是有人不小心混了进去。今日微臣来,是惊喜过甚,一时间冲昏了头脑。女儿作为公主出嫁,这是安家何等的荣耀,微臣自然喜不自胜,口不择言。还望陛下赎罪。”

皇帝笑得一脸无害,“没事没事,安卿高兴就好。”

“什么?!月盈公主?月萤公主?一字之差,人全不同。皇帝竟然敢跟哀家玩这样的花招?!”太后拍案而起,眯着眼睛看着安阳道,“也就是说,魏北悠还在京城,是你的女儿出嫁了?”

“是。”安阳痛苦地闭了闭眼睛。

第78章

首先,安彤用长幸的身份去找了堂犹,说明了情况。堂犹早已答应了他大哥的要求,自然是同意的,其实谁嫁对他来说都一样,又不是他娶。然后,安彤找了皇帝,说了此事。皇帝自然也是乐意的,头顶上有着云夫人这个不良师姐和云家两父子压着,他早就不爽了。

然后这一条瞒天过海之计就产生了。

为防太后一党从中作梗,特意在宣读旨意时只说了“月盈公主”,却未加上名字,旨意又是张德英宣读的,一切都顺顺利利。虽有破绽,却不明显。

紧接着的游长安,也是安彤提议,皇上批准了的。安彤女扮男装的把戏经常玩,这回也扮作了少年的模样随行。京城哪处她不熟悉?自然玩的宾主尽欢。在这过程中,也让这两个性格相仿的人越发靠近,直至堂犹做出了与其让皇兄娶,不如自己娶的决定。这个决定可谓两全其美,一来鼓国皇帝并不想再娶一女,二来堂犹成年良久,一直也未寻到入心的。

对外仍旧做出一副魏北悠即将出嫁的样子,连魏府里也开始替魏北悠收拾行囊。而安府则悄无声息地进行另一种离开前的准备。皇帝首先派了安阳去出差,又替安彤秘密地派了几个大内高手协助,成功的没让安府的任何人发现。

太后算准了一切,哪怕是长幸,她也认为他会来替魏北悠求情,早打算好了绝不心软。然而她却算漏了安彤,这个她一直留在身边的姑娘。她以为自己看透了她,实际上却从未了解过这个女孩。不过谁又能想到天底下会有这样的傻瓜,竟然愿意牺牲自己以身替嫁?

但这时,说再多,再后悔也晚了。鼓国的使者心满意足地走了,拿出来的圣旨上也无半点差错,难道还能揪着张德英责问为什么少读了一个名字?张德英可是老人了,宫里内务府的大总管,谁动他,现在得意了,可说不准未来的那一天,好好的走在路上就被人打了闷棍了。

所以安阳只能哑巴吃黄连,自己的苦自己收着。至于魏以廉见了回转的魏北悠又是什么反应,大家且自行想象去吧。

而太后,自那日起思虑越发严重,更兼火气伤身,这原来精神矍铄、身子硬朗的一人竟猝然病倒了。这一病,就好像把这一辈子的精神头散尽了,整整病了两个多月。寿安宫整日药香缭绕,户牖密闭,就仿佛一朝乌云笼罩,久久不见消去。

而与之相反,皇帝之前还一直缠绵病榻,时不时地就要冒个虚汗,脸色苍白,如今倒是全然好了,抖擞着精神,说话都带着难言的自信,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模样。

太后这一病,长幸始终陪伴着,衣不解带,倒叫两人都错过了长芸的大婚。

长芸比之魏北悠要大上两岁,前年就及笄了。不过皇帝挺喜欢这个女儿,况且又是皇后的亲生,为了她的婚事自然要多盘桓一下。

朝中大臣也有适龄的公子,不过皇后总不太满意,看了好些也没定下来,而长芸又闹着要嫁给陆青岚,皇帝不知为何就是不答应。这一拖,竟然拖了两年之久。

年初的时候皇帝和皇后商议好了,等这次春闱结束,殿试点了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若是有适龄青年,就把长芸婚配了,提个官衔,也是不错的。若是没有,那便把他嫁与朝(chao)阳王爷的二子刘子扬。这青年相貌虽普通点,却是极聪明的,既能驳倒了翰林院的大学士,又能经商务道,说起术算占卜,周国地理,那也是如数家珍。

朝阳王是皇帝的弱弟,自小就喜跟在这个兄长身后屁颠屁颠的,兄弟俩关系好的让外人咋舌。他的儿子皇帝自然也十分信任,能嫁与刘子扬,皇帝稍稍提携一把,将来也必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

结果这一年的殿试到果真如了皇帝皇后两人的心思,殿试头名是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生得俊美,虽出身贫寒些,但举止大方、眉清目朗,名唤李名世。知识渊博,与皇上对答如流,深得皇帝喜欢。当即点了状元,又赐了一纸婚旨,一朝跃龙门,倒玉成了一段佳话。

看着人比刘子扬学识不差、人品不差,长相更是上流,原本偏心刘子扬的皇后也转了口,笑眯眯地谢了皇帝,就回宫把婚事与长芸说了。

结果长芸一听,却是哇的一声痛哭出声,嚷嚷着要去找父皇。满心欢喜的皇后受了这待遇,也觉得自家女儿甚是不合礼数,当即把她关了起来,让她好好反思,一直到了选定的这个大婚的日子,才把长芸穿了嫁衣,送出了皇宫,送进了公主府。

婚礼是在公主府举行的,皇帝、皇后都到了。

帝后在上位一坐,众位来祝贺的朝臣都满面笑容,送的礼物一个比一个贵重,看的皇后眉开眼笑。

吉时一到,新人拜堂。

司仪长得像个笑脸大佛,说话就眉眼皆弯,非常喜感。他上前一步,站在皇后的侧首,大声道:“吉时已到,新人拜堂。”

“一拜天地。”

李名世不矜不傲,带着浅浅的微笑,很体贴地慢慢转身,引导着红绸那一头的长芸。长芸却呆呆地不动,仿佛没听到一般。好半天,这一对新人竟然相背站着,惹得堂上的大臣们唏嘘不已。自然,这唏嘘是放在肚子里的。

皇后急了,脸上还带着笑,眼神却锐利地射向一边的喜娘。喜娘微微颔首,上前做出帮助盖着盖头的长芸转身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伸手牢牢握住了长芸的手臂,手腕用力,硬生生地把长芸转了过去。

司仪赶忙又道:“一拜天地。”

喜娘微微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