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前进的步伐-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当自己想要获得更多的自由,开始认为伟大时,那已是失败的征兆。
  你肯定感到非常纳闷,为什么过分追求自由,最终得到的却是不自由呢?难道你还没有从风筝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自由的边界,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做人做事都要讲究适度。假如你一个人想要追求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于是你想当众打人,可谁又愿意给你打呢?别人也想要自由呀!这样不就相互抵触了吗?在一个城市中,大街上的汽车如果都自由的乱跑,不遵守任何交通规则。那么城市将混乱不堪,交通将会堵塞,事故就会频发,人们的生活将比地狱又好到哪儿去呢?因此自由就是遵循规律,不逾越规律去做人或做事,这样人们才能真正最大限度的获得行为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解放。
  那么,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不去触及自由的边界,具体该怎样去做呢?这要从四个方面来说。
  ⒈身体自由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明白许多的生存规则。如你去一个地方,就要懂得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否则就会犯忌。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你所做的事情都不能逾越这个法律规范的界限,否则就会违法。一旦你违法,不但会受世人所唾弃,还会失去人身自由,走进自我寻找的囚笼。
  因为这些,你就在用心学习法律。多少知道一些,对自己在社会活中的从事就有了一个最在限度的人身自由。
  ⒉心理自由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因为所获渺小而放弃,要学会知足常乐。在生活中为了保持平衡,就应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来接受自我位置。
  人正是生活在自己的欲望之海中,所以找不着岸,从而内心非常的痛苦,无法快乐起来。
  你从母亲的子宫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上,终究还是要离开,和来的时候一样赤条条。
  这好比一只狐狸,发现了一座葡萄园,到处围着篱笆,只有一个很小的洞口。
  它试图钻进去,可是进不去。
  它该怎么办呢?
  于是,它三天没有吃东西,变得瘦骨嶙峋,然后从洞里钻了进去。
  它在葡萄园里大吃起来,变得肥胖起来。
  想离开的时候,它又没法钻出那个洞口。于是,它又饿了三天,直到又变得瘦骨嶙峋。
  然后,它出去了。
  走的时候,它回头看看这个地方,说:
  “唉,葡萄园啊,葡萄园啊,你多么美啊,你的果子多么好吃,你的一切都值得赞美。可是你给了我什么享受呢?谁进去了,都得离开。”
  对任何一个世界来说,都是这样,就像一个结婚礼堂。
  一个男人走到一个华丽的小酒馆,晚上,他听到音乐和跳舞的声音从隔壁的房子里传出来。
  “他们一定是在庆祝婚礼!”他想。
  但是第二天晚上,他又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第三天晚上还是这样。
  “一户人家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婚礼呢?”这个人问酒馆主人。“那房子是一个结婚礼堂!”酒馆主人说,“今天有人在那里举行婚礼,明天还会有别人。”
  所以这世界也是这样,他走了,你来了,你走了,另一个人又来了。
  一条落入网中的小鱼对渔夫说:“我太小了,不值得你一吃。或煮或煎,我都不能保佑你的灵魂。你把我放了,让我再长大些,满两年后我一定来让你吃。到那时候,你还会在老地方找到我,发现我长大了,比我现在胖了七倍。那时,如果你把我煮在水里,你全家一定像过节一样开心,那么我就能永远保佑你了。”
  渔夫回答说:“与其将一只巨兽让我的邻居人管制一天,还不如有条小鱼就抓在我自己的手中。”
  这个寓言的含义是:
  别人手里一堆堆的希望也比不上你自己手中把握着的小小满足。看见在篱笆上嘣嘣跳跳的两只大鸟,还比不上关在自己家笼子里面的一只小鸟。
  抓住好东西,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伸手把它捉住,不要让它溜掉。
  由于现实社会中有许多限制人的行为自由的规则,从而致使追求心灵的自由,成了许多人的日夜寻找的事情。
  如何得到心灵自由呢?前面我们已经阐明了一些。下面就来具体说明。
  ⑴突破心障
  在人生的奋斗过程中,总会横亘着一道道考验。倘若你顾虑重重、畏首畏尾,势必寸步难行、一事无成。只有树立坚定的信念,鼓足勇气,突破心理障碍,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攀登人生之巅,达到理想的境界。
  布勃卡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称。殊不知,和其他选手一样,他也有过一段失落的日子。一天,他照例来到训练场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叹息连连,对教练说:“我实在跳不过去。”教练平静的问:“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如实回答:“我只要一踏上起跑线,看清那高悬的标杆时,心里就害怕。害怕失败。”
  突然,教练一声断喝:“布勃卡,你现在要做的不是闭上眼睛,先把你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教练的厉声训斥让布勃卡如梦初醒,他撑起跳杆又试跳了一次,这次,他一跃而过。
  ⑵控制欲望
  人生在世,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无缘得到,而是自己的期望值太高,往往在接近一个目标时,又会突然转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
  一个贫困的人每天都在想,假如我有万元钱就好了。一天,贫困的人无意中捡到了条很可爱的小狗,便把狗抱回家拴了起来。
  这只狗的主人是本市有名的大富翁。这们富翁丢狗后十分着急,因为这是一只纯正的进口名犬。于是,就在大街上粘贴寻狗启事:如有拾到者请速还,会酬金两万元。
  第二天贫困的人看到这则启事,便于工作迫不及待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那两万元酬金,可当他匆匆忙忙抱着狗路过贴启事处时,看到启事上的酬金已变成了3万元。
  贫困的人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向前的脚步突然间停了下来,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又转身将狗抱回了家。正如他所想的那要,第三天,酬金果然又涨了,第四天又涨了,直到第六天,酬金涨到让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他这才跑回家后窑洞去抱狗。他怕别人发现那狗在自己家中,就把它拴在的家后院的窑洞中。当他来到窑洞里,让他想不到的是那只可爱的小狗已经被饿死了。
  这就是贪心不足的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有一位高僧在化缘时,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高僧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祭祀供奉,真乃一件幸事,高僧心想。可店铺老板开口要价5000元,分文不少,加上见高僧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回到寺中,高僧对众僧说起此事,众僧很是着急,问他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他说:“500元足矣。“众僧唏嘘不已:“那怎么可能?”高僧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就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怎样普度他呢?”众僧不解的问。
  “让他忏悔。”高僧笑答。众僧更是不解了。高僧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天他派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砍价,弟子咬定4500元,结果空手回到寺庙。
  第二天,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砍价,咬定4000元不放,结果仍空手回到寺庙。
  第三天、第四天、……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下来,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他深深怨责自己太贪。至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高僧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高僧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而后就飘然离去。
  由此看来,人的欲望是无边的海洋,只有找到了舵,才能找到岸。做任何事都要有“度”,即限制。一定要适可而止。
  ⑶明了自己的责任
  每个人都要明了自己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这样,你就会明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不要逃避。逃避责任,那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所为。
  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出去郊游,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小女孩。于是,小女孩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到:“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小女孩左右看看了,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妖弱的小花上面。
  明白了责任,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看他对别人多有帮助。
  ⑷换个角度想
  当你对某件事情迷惑不解或陷入某个问题中时,就应该跳出这件的框架去看看,去想想,也许就会打到突破口,使事情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
  一个年轻人由于失恋就去找一位哲学家谈谈心。哲学家轻声地问他:“年轻人,怎么啦?为何哭得如此伤心?”年轻人回答:“她离开我了,我是那么的爱她,为什么她还要离我而去?”
  不料,哲学家哈哈大笑起来,说:“你真笨啊!”
  失恋的年轻人很是生气:“你怎么能这样耻笑我。”说完就想离开。
  哲学家叫住他,回答说:“你怎么就不明白呢?真正应该难过的是她。因为你只是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她却是失去了一个爱她的人!”
  所以要想得到心灵的自由,就要凡事跳出框框外去思考,寻找,将有助于更快的解决问题,排除心中的困惑。
  ⒊思想自由
  有的人思想中总是千头万绪,想不出个所以然。或是始终围绕在一个点上想问题,最后把自己累得半死,脑子快要爆炸,也没得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是什么束缚了他的思想呢。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有两个人在一起无事就打赌。
  甲说:“给你一个鸟笼,挂在房中,那么过几天你就会去买一只鸟放进去,你信不信?”
  “不相信。”乙说。
  于是,甲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瑞士鸟笼送给了乙,乙把鸟笼挂在起居室。
  第二天,有一个人去他家,进来的第一句话就问:“你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乙立刻回答说:“我从来没有养过鸟。”
  “那么,你要一只鸟笼做什么?”别人更是奇怪地问道。
  乙无法解释。
  后来,只要有人来乙的房子,就会问同样的问题。乙的心情因此被搞得很烦躁,为了不再让人询问,乙干脆就买了一只鸟养在了空鸟笼子里。
  所以,人一旦在自己的头脑有了一个顽固的想法,就像挂起了一只鸟笼,慢慢地就会把自己原本自由的意志和思想装进去。
  佛语云:“出家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