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龙道-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忍看北方百姓辗转于深渊之中,故此要戴天行道,重整河山。
    其实现如今李霖发动北伐,有没有借口都早已不重要了,天下人谁还看不出他李霖有意争龙,成就一番大业,一统天下?所以对于他的臣民来说,能在之前从龙,已经是他们的幸运,如果李霖没有这个野心的话,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反倒会觉得黯然,谁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跟着李霖创出一番大业,成为一个开国之臣?
    所以李霖的谕令一下,辖域之内顿时便一片欢腾,当然这种事高兴的主要还是他的那些臣子,至于普通百姓高兴的没几个,毕竟战争对他们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当然还有一批人非常高兴,那就是江南的商贾,自从他们在李霖域内行商之后,发现李霖很重视商业的发展,虽然对于商贾收取的税金很高,但是同时也给商贾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经商环境,切实保护商贾的合法利益。
    更重要的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战争对于商贾是一次狂欢,将近二十万大军北伐,所需的物资数量之巨,几乎无法计算,而李霖对于这些战争物资,很多都交给了商贾进行采办,由商贾给大军提供支援,只要价格不存在暴利欺诈,质量也达到验收标准,但凡交货验收之后,那么唐王李霖付款很爽快,从不拖欠商贾的货款。
    这一点是商贾们对李霖最为满意的地方,像李霖这样的一方大佬,掌握着辖地之内的所有人的生死,这些大佬最喜欢干的就是勒逼他们辖地内没有足够强大背景的商贾,可谓是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他们想要的,那么才不管商贾赚钱与否,一纸谕令下来,商贾就算是倾家荡产也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的话就会立即钢刀落下,让他们身死族灭。
    但是李霖不同其他那些大佬,在他的域内,李霖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税收制度,只要商贾在他域内行商,老老实实按照规定缴纳税负,那么就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如果发现有官吏趁机敲诈勒索这些商贾,只要一告就是一个准,李霖绝不姑息迁就那些贪官污吏。
    即便是唐王李霖收取商贾的税赋很重,可是采购物资的时候,基本上也都多交给这些商贾打理,而不交给地方的官吏来进行筹措,这样免去了官吏趁机上下其手从中捞取利益中饱私囊,又让商贾可从中获取合理的利益。
    商贾只要有利可图,那么他们的效率比起官吏的效率要高出十倍都不止,而且他们会想方设法带动一切资源,来满足李霖的需求,即便是赚不了多少钱,也争先恐后的接下唐王下的单子。
    而唐王只要拿到货,结账从不含糊,凭着收据商贾可马上就在户曹领取到货款,这样的交易方式,让商贾对李霖非常有好感,而且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胆子也极大,甚至有些商贾干脆就直接跟着出征的军队跑。
    当兵的出门打仗,虽然军纪严格,但是还是可以在战胜之后捞取不少好处,有些东西当兵的用不上,便需要出手,而且也不方便携带,于是商贾便跟着他们,收购他们手中的缴获之物,亦或是帮着他们送回家中,从中赚取差价或者是运费。
    当兵的也愿意和这些商贾打交道,以此来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李霖对此并不加以阻止,只要这些兵将不胡来,那么在战场上捞取好处,也是理所应当的,要不然的话他们凭什么出去打生打死的卖命呢?
    也正因为当兵的和商贾之间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让当兵的可以从中比以前获得更多的好处,使得当兵的更愿意打仗,作战的时候也更加勇猛,因为如果他们打败了的话,除了要受军律的惩处之外,还无法捞到好处,所以他们在战场上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的打胜仗才行。
    这也是推动唐军兵将上阵之后不要命的原因之一,充分的调动起了兵将们的积极主动性,商贾也成为了战争的推动者,而不是像其他大佬辖域之中的那些商贾,一听说要打仗,就吓得屁滚尿流。
    当一个社会上的人群,可从战争之中获取红利的人越多,那么就有越多的人愿意推动战争,这两年江南和蜀地之中的仗该打的基本上已经打完了,这些人想要从战争中获取红利,那么就只能把目光投向北方,那些李霖尚未控制的区域之中,即便是李霖不想打,这些人也会想办法来推动李霖发动北伐。
    现如今李霖下谕要发动北伐,那么这些可从战争中获得利益的人群,岂能不兴奋异常?
    所以李霖的这道令谕已经下达,武人、文官以及商贾们顿时就都兴奋了起来,整个李霖的辖地之中,顿时战争机器便全力开动了起来,甚至于包括投靠李霖的道门的道人们也都忙碌了起来。
    这一次李霖一共调动了近二十万大军,这些兵将都是这些年来征募起来的,其中几乎所有军将,全部都参与过战争,而且其中过半以上的兵卒,也都参加过战争,算是沙场上的老兵了。
    这二十万大军,一共被李霖分成了三路,西路军交由周成统御,出蜀地向汉中攻进,直取关中之地,目标是将关中地区全部拿下,并且一路朝河西攻进,将豫王的势力驱逐出关中,掌控住大陈的京师一带。
    中路军由他亲自率领,从鄂州出发,直扑豫中之地,将豫王的老巢端掉,最终渡过黄河,进入冀州之地。
    东路军则交由吕成梁统御,从扬州出发,直取徐州,将卢王的老窝端掉,并且一路向北,攻入鲁地,最终和中路军在冀州之地汇合,挡住黑胡大军南下,并且最终目标是夺取幽州之地。
    如果三路大军都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达成作战目的的话,那么李霖就等于北伐成功,一统天下,即便是有一路大军受挫,只要剩下两路大军能完成既定目标,那么也基本上可以达到目的。
    (这些天因为脚伤的原因,基本上没空上网了,因为脚伤比较重,稍微坐一会儿,脚上的伤就肿胀的厉害,疼的像是要爆炸了一般,所以过些日子,我等到脚伤恢复一些不太疼了,才会上网在群里面和大家交流!实在是抱歉!)
    
    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
    
    在李霖下了北伐的谕令之后,他便又一次披上了战袍,乘坐战船赶往了鄂州,各路奉调的大军,也开始从驻地出发,赶往了各自的集结地点。
    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准备之后,三路大军基本上全部到位,各种粮秣物资,也都抵达了集结之地,除此之外,还征调了近十万民夫为大军负责运送补给。
    包括吏曹的选吏司,也在这几个月之中,抽选出了大批官吏,提前给他们做好了分配,并且将他们遣到了各路大军之中随军一起行动。
    但凡诸路大军只要攻取一地,那么这些被提前安排好的官吏,就可以立即在新占之地走马上任,接管地方政务,迅速的进行战后赈抚和重建工作,避免出现交接上的时间差,省的诸路大军一路攻击前进,所占的州县之地,还要等候新任官吏到位,拖延了大军行动的时间。
    甚至于不少商贾,也行动了起来,组织起了大批人手和车辆,随同大军一起行动,随时准备从大军的兵将手中收购战利品,并且转运回江南,在利益驱动之下,这些商贾是非常疯狂的,根本无需有人去动员他们,甚至于在大军出发之后,他们还可以顺道为诸路大军提供免费的物资运输服务。
    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跟随李霖的大军行动,以往李霖麾下大军展开军事行动的时候,便已经刻意的引导商人参与,为大军提供一些后勤服务,而随行的商人往往可以在战后从军中获得大量的战利品,转手便获利颇丰,现如今商人吃到了甜头,当然喜欢参与李霖大军的行动,甚至于期盼李霖的大军发动战争。
    在利益当头的时候,商人便成为了战争的推动者,他们都看好李霖麾下大军的能力,所以这一次李霖刚刚发布北伐的檄文,江南商贾便立即行动了起来,主动承担了为大军集结粮秣器械的任务,并且准时按照要求,运抵到了指定的地点,交付给了军方,甚至大部分物资可以赊欠,等到战争获胜之后,从军方的战利品之中抵扣,这么一来也降低了不少北伐的资金压力。
    永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万唐军加上十万辅兵,对外号称五十万兵马,兵分三路,几乎同时开始行动。
    对于这么大规模的北伐行动,想要隐瞒是绝对隐瞒不住的,所以李霖也就不加隐瞒了,大张旗鼓的集结兵力,筹备军需物资,卢王、豫王也提前都得知了唐王李霖要发动北伐的事情,慌忙停止了对晋王的压制,转而纷纷也开始备战加强防御。
    但是此时北方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兵乱之后,大批人口逃亡或者死于战乱,导致北方人口急剧下降,相反南方的人口却一直以来都处于急剧增加状态。
    此次唐王北伐,军中也不乏许多北方的兵将,这些人逃到南方之后,很多人思念家乡,于是便在一些人的鼓动之下,投入了唐军之中,以期能有朝一日唐王北伐,带领他们杀回到他们的故乡。
    所以即便是豫王和卢王都积极备战,可是因为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还有人心方面都不如李霖,加之李霖军中拥有火药和猛火油弹这样的新式武器,当三路唐军开始发动进攻之后,豫王军和卢王军要分布在很宽的防线上进行防御。
    而唐王军各路大军主帅,虽然战略上无法进行隐瞒,可是在战术上却都采取了出其不意的战术,在战场上隐真示假,出其不意的猛攻敌军防线上的弱点。
    如此一来三路大军一开始动手,便立即势如破竹一般的攻入到了敌方的地盘之中,东路大军在吕成梁的率领之下,自扬州动身,先攻取了楚州,在卢王军紧张兮兮全力调兵遣将布置防御徐州的时候,吕成梁却没有继续率军直扑徐州,也没有杀奔海州和海州那里的唐军汇合,而是沿着淮水开始一路向西猛攻。
    先是攻下了寿州,接着掉头杀奔了被隔离出来的庐州,拿下了庐州之后,又扑向了颍州。
    卢王有点蒙圈,一时间搞不清楚吕成梁到底想要干什么,为何放着徐州不取,却朝西攻进,于是判断吕成梁所率的这一路唐军可能是想要向西,和唐王李霖亲帅的中路军汇合,攻取豫中一带,于是便稍稍松了一口气。
    可是没想到吕成梁率军攻克了颍州之后,突然间又杀了个回马枪,直奔亳州杀来,亳州在徐州和豫州两地之间,吕成梁领兵猛攻亳州,更是把卢王给搞蒙了,搞不清楚吕成梁到底在攻破了亳州之后,下一步是向豫州攻进,还是向徐州攻进。
    于是为了防止吕成梁所部攻向徐州,于是卢王便派出重兵前往宿州布防,吕成梁攻亳州遇阻,半月时间未能取下亳州,于是立即就放弃了攻取亳州,转道杀奔了宿州。
    于是卢王军主力这才和吕成梁所率的东路唐军撞在了一起,随即在宿州展开了对峙,双方你攻我守打的十分激烈。
    但是卢王军在唐军的犀利攻势面前,加之还遭到了唐军火药弹的猛击,损失很重,只能被动的进行防御,于是只得向卢王连连告急求援。
    卢王怕宿州一破,徐州的门户将会被唐军打开,于是无奈之下,只得不断的将徐州的驻军朝宿州一带增援,大战一个多月之后,徐州的兵力基本上大部被吸引到了宿州一线,总算是暂时稳住了宿州一带的防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