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列侯-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想要一箱子金币。”

    “可是咱们的钱都折腾的差不多了,没钱继续闹腾下去了。”卫右渠犹豫道。

    四个人面面相觑,队伍里肯定有手脚不干净的人,他们不但没有安抚,他们上下其手左右捞钱,想想就头疼的很。

    金币和银币首次作为上币组合,将为百姓们解决大宗交易的困难,黄金和白银价格翻番也是另种优势,目前四个人还说不清金银货币是否能气到顶梁柱的作用。

    作为货币改革的最后一步曲,金银铜三色货币有效提高市场货币的丰盈率,有更多的钱流动在市场上足够百姓们使用,到这一步该有的就都有了。

    一时间,长安城内的豪商又一次集体行动,不过这次不是去砸场子挑衅,而是亲自鼓动商人去认购新发行的金银货币。

    认购额度为两亿枚金半两,三十亿枚银半两,四百五十亿枚半两大钱,约合1350亿枚半两钱,占据货币总量的不足十分之一。

    即便就那么点,那也是以前从没想过的巨大经济盘,大农令的国库和少府内瞬间被喂饱了,并进一步巩固纯利润翻番的目标。

    豪商们依然实力雄厚,认购得来的铜钱立刻运用在各领域大宗交易,无形中让新货币的接纳速度提高许多。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难得豪商们很配合,曹时还了个小礼物,设置三个月的营业税适应期,在此期间有任何意见建议的商人都可以到少府投诉。

    商人们没想到他的回报那么渺小,一个个苦着脸作出我很难受我很伤心的样子。

    “其实,收税是为你们好呀!陛下立志做个功高盖世的皇帝,开疆拓土兵凶战危的时候,你们还一顶点税不用缴纳,天子会怎么想,朝堂上的诸公会怎么想,百姓又会怎么看?想长命百岁就要有点牺牲觉悟,营业税收了你们也可以稍稍提价弥补损失。”

    “谢少府吉言,我们用事实看吧!”

    营业税属于很古老的税种,很奇怪的是汉人没有营业税的说法,只不过把商人当作市籍贱民处理,并没有考虑过商人在背后用身体撑起经济发展的速度,

    他们不下地种田和骄奢淫逸没有直接关系,好比农民发家致富会逐渐向豪强地主过渡,他们也会边的奢靡骄纵着,不能因为商人不事生产,就不能当作平民来使用。

    营业税只加了百分之五,放在大汉帝国每年几千亿钱的流水交易,税收至少有两百亿钱以上,精打细算还是皇帝赚的更多些。

    下午没事做,曹时就偷偷脱岗跑回到侯府休息。

    刚跨入侯府大门,就看到两个小子握着没开窍的铁剑对峙。

    年纪略大的是剧信,身高八尺(185厘米)人高马大个头已经隐隐超过曹时的架势,另一边是十二岁的小男孩卫青,他的个头只有六尺六寸(153厘米),无论是年纪体力爆发力都是剧信占据绝对优势,还没用武器就知道他不是对手,手握长剑差距就更大了。

    叮叮叮!当啷!

    卫青捂着发红的手脖子低头认输:“信哥的箭术好厉害,比我们家君侯厉害多了,但是你的箭术不如君侯厉害。”

    “我没说自己很厉害,我的水平在此地还能勉强应付小蟊贼罢了,须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但也别盲目自大。”剧信摸出一瓶跌打药水给他抹上,轻轻拿捏一会儿手就好多了。

    两人比试完一回头才发现曹时的身影,卫青欢呼的连蹦带跳。

    “君侯,阿青又回来了。”

    “这小子一惊一乍的,不就是让几个京通道路的老卒带着他去燕赵之地学习枪术。”

    燕赵故地,自古是名将迭出的地方,曹时培养卫青的方式是从不管着,衣服自己穿,饭菜自己吃,到现在卫青可以自己洗衣服,自己弄简单的食物,将来在军队里也要像这样每天拉练个不挺,当士兵每天累的起不来就没歪心思了。

    “好小子,看你的身板又壮士了,在赵国故地吃了什么好吃的?”

    卫青翻出小小的日记本,一本正经地念道:“羊肉和鱼,偶尔吃点鸡鸭,无论那种蔬菜或肉类都要汆烫熟了再吃。”

    “这就难怪了,我说这小子才那么点,怎么有一身蛮力往我身上冲,原来是吃的好睡的好练出自信来了,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曹时笑着揉揉卫青的脑袋,两人相差一个半头的差距,就像长辈在教育晚辈似的。

    曹时的耳朵轻轻跳动:“咦,孙起又和王孟战起来了?”

    “哪有?”两人瞪大眼睛四处张望就是看不到。

    “那边,就在那附近我听到声音。”

    两个人顺着拐弯的路径跑过去,他笑了笑摇头晃脑的往后院走,两个小子论道行还差他远呢。(未完待续。。)



第176章 又做好事了

    ps:  睡了好久才爬起来,一看时间来不及了,赶快码字写出今天的更新。求订阅,求月票!

    农历四月下旬,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晌午用过饭,卫君孺就回房睡了个午觉,小睡醒来才发觉日头偏西。

    “啊!睡了那么久。”

    卫君孺睡眼惺忪的坐起来,身姿慵懒的斜倚着软枕打气哈欠,拿起古镜随意摆弄着凌乱的钗发,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面色红润着像思春了似的。

    “多大的人还做春梦,好不知羞。”卫君孺捂着滚烫的脸颊发呆,几日里每每想到那夜里的胡闹,总要面红耳赤许久。

    房门打开走来婢女春芽为她梳妆打扮,春芽是卫君孺做婢女时朋友三春的妹妹,三春一家素来和她们卫家很亲近,她的大嫂吕氏就是三春的亲姐姐,跟着她哥卫长君在府外居住,已经孕育了一双儿女。

    “春芽,你姊在侯国里过的还好吗?”

    “托夫人的鸿福,我姊姊嫁给张家监长子张延年,前几个月捎信说姊夫很疼爱姊姊,准备年内要个孩子为张家传宗接代。”小婢女春芽今年才十二岁,小脸胖嘟嘟的油光粉面,侯府仆役婢女伙食待遇比别家主子吃的还好,比起当年干干瘦瘦样子好看的多。

    “传宗接代吗?”卫君孺有些心不在焉,算算年齿过了年虚岁十七,实际要到下半年九月才年满十七周岁,年纪也只比刘婠小一些罢了。

    这个时代。女人十七岁没生孩子,压力就慢慢的推到头上来。

    每日里在京师的制衣坊里抛头露面,来往的全是各家侯府的贵妇人。又或者寻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嫡女,哪怕最次等的也得是富商豪强家的妻女,来往越多言谈接触就越多,生儿育女是绕不开的话题。

    夫婿是否疼爱、妯娌是否亲睦、孩子是否健康、家里关系好坏,吃喝用度的喜好,服饰坠饰的品相,胭脂香水的香气等等等等。女人圈永远躲不开,绕不过的主旋律。

    阳信公主刘婠未生育,卫君孺也未生育。

    两人连一次怀孕小产都没有出现过。

    其他人会怎么想?卫君孺觉得一座大山压在头顶。压的她喘不过气来。

    府里暂时没出现闲言碎语,时间久了又是另一回事,偏偏夫婿很支持晚育,口口声声说二十二三岁再要孩子。对夫妻俩都是好事。

    “骗的人家跟你瞎胡闹。又骗的人家团团转,连个孩子都不愿意要,真是个命里注定的冤家呀!”卫君孺愁容满面。

    卫君孺很聪明,阳信公主刘婠更聪明,没有聪明才智,二女也不能撑的起偌大的平阳制衣坊。

    只是两个女人并不善于长篇大论的说道理,二女绑在一起也不够曹时一张嘴说的。

    三公九卿都能说败了的人,又岂能是两个常居内宅的小妇人能比拟的。说道理又说不过,自己也不好意思胡搅蛮缠撒泼胡闹。毕竟两人也是有身份的贵妇人,阳信公主刘婠的地位尤其尊贵,更加不好意思撒泼混闹。

    两个小妇人心里发愁,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春芽卷开竹帘向外远眺,欢喜道:“夫人快看,午后下了场小雨,夫人喜欢的那株海棠开花了。”

    润湿的清风吹入房间,雨水的气息里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庭院里花团簇簇柳树成荫,地表的水迹被红澄澄的太阳蒸发殆尽。

    午前还是花骨朵的海棠花,在不知不觉间花悄悄绽放,灿烂的花蕊间被水珠浸润,娇嫩的花瓣像伸展翅膀的蝴蝶,缓缓的向外撑起漂亮的身姿。

    一缕阳光劈开云层落入庭院,照亮了天空。

    云开雾散,黄橙橙的太阳挂在天空,清风阵阵,吹散了心头的哀愁,卫君孺露出欣慰的笑意。

    只要夫妻生活愉快,闲言碎语又能如何,想说就让她们说去便是,她们夫妻的身体健康心中有数,每个月定期检查一次不出丝毫差错,医工冯信的名声在京师里悄然打响,仓公嫡传的医术非常值得信任。

    淳于三娘得到妇科真传,为阳信公主和她精心调制汤饮子,只要按照规定时间饮用,经常散步活动,时刻保持身心健康,身体健健康康的毫无问题,淳于三娘的原话是孩子早晚会有,过两年要孩子就挺好,实在急着要也可以。

    一场小雨浇不灭暑热,进入初夏的长安城像个蒸笼,她本是不太习惯长安城的闷热湿润,家乡平阳侯国更干燥些,气温也比闷热的关中略低,每到夏天凉风习习很舒适。

    夫婿曾形容关中是河南水乡。

    她不太明白。

    只记得依稀某夜曹时喝的酩酊大醉,含含混混的说着项羽起家的江左之地被称作江南水乡,西子湖畔有个人间天堂,还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听不懂的话。

    “夫婿戏弄我,江左分明是谪戎的蛮荒之地,会稽郡的越人很不老实,听说那地方闷热潮湿十倍于长安,住上一年半载,皮肤要被海风吹的黧黑,汉人都不爱住那儿。”

    卫君孺的见识不短,以前经常听母亲说起父亲在外征战的故事,父亲卫平曾经跟随汉军讨伐吴军,俘虏许多被叛军裹挟的吴国平民,得知许多关于吴国的消息,作为职业士兵的女儿,卫君孺听的最多的就是打仗征战和杀戮俘虏,哥哥卫长君、卫步广,弟弟卫青都接受过专业训练,尤其是卫步广箭术了得,跟随商队长期驻扎在边郡,她知道战争和男人是不解的缘分。

    嫁给曹时跟随阳信公主见识大涨,山南海北的名流贵人都见过。连长乐宫里的几位公主也常常见面,知道的新鲜故事不知有多少。

    此时,江南大半仍是尚未开发。吴越争霸的辉煌早已远去,吴越故土早已成为楚国精心划分三楚之地,人人皆言楚语、唱楚歌,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项羽的残兵败将心灰意冷,才有项羽东逃乌江自刎。

    西楚是龙兴之地,除了一块楚王的地盘。大部分是被朝廷直领的,东楚江南就不太幸运,周围有东瓯和闽越两国。还有散居的许多越人时常扰乱,朝廷设四部都尉统率郡国兵时而镇抚,时而弹压,汉人是不爱过去的。不但气候不习惯。越人散居山间野地到处乱窜,恰好和齐民编户住在闾里,遵守秦法汉律安分守己的汉人相反,民风相互不容也是起冲突的原因。

    简单的梳洗,婢女春芽为她梳发,叽叽喳喳的说起府外的新鲜消息:“婢子还听说,四个藩国王太子跑到廷尉府告状,说他们队伍里有人偷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