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列侯-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觐见有皇后诏命在身,但阳信公主却领着曹时向长信宫的方向去,想来椒房殿以及永巷是皇宫里的禁区也是去不得的,两个引路的宦官低着脑袋闷声不吭的走在前面,直到登上长信宫的三十六级台阶才躬身行礼退下。

    小夫妻一前一后低头步入宫室,这时候谒者高声唱道:“阳信公主刘婠,平阳侯曹时到!”

    曹时才想起夫人的闺名,这女子的小名寻常是极少被人知道的,除非名气很大或地位极尊的女子才会留下自己的名字,在史官的眼里皇后有这个资格,公主却没那个必要。

    进了宫室内暑热骤然一消,清凉的风徐徐吹来让人心神放松,阳信公主走到廷中大礼参拜:“阳信拜见皇祖母,母后,几日不见皇祖母气色依然这样好,母后身体也越发的康健,妾心里十分欢喜。”

    “婠儿这丫头生来一颗七巧玲珑心,每次总能哄的我这瞎老婆子开心,起来吧!”窦太后年过六旬,一头花白的头发梳理的非常整齐,除了一身没有纹饰的锦袍之外,看不到任何配饰或金步摇,显然是个崇尚简朴的人。

    秦汉制度虽一脉相承,但是在立国思想上却截然不同,汉家自有以孝治国的制度,天子皆居未央,而长乐常奉母后,虽然天子也会去椒房殿与皇后相聚,但长乐宫的主宰依然是窦太后。

    曹时也跟着站起来,他终归领着外臣身份不便插嘴,行过礼入席后才抬起头,见王皇后看着他点头说道:“这就是平阳侯曹时吧?三载不见已经长成了英挺的公子,太祖(刘邦)潜龙未兴前曾说曹太公(曹参)威仪不凡,来日必可为王侯也,汉家功臣里曹太公位居第一,应了太祖的箴言,平阳侯仪表不俗想来可继承曹太公的秉赋。”

    “臣年幼无知,自以为比起太公只才,臣如莹莹之火,而太公如皓月当空,太祖仿若泰一神的化身,威光遍照九州大地,莹莹之火怎可与皓月争锋,太阳凌驾于天授光于诸天星辰,余者遍洒大地温暖世人,而皓月有阴晴圆缺晦日之避,又怎能与高挂天穹的太阳争锋呢?”

    曹时一通马屁拍在刘邦身上,窦太后与王皇后果然大喜过望,汉家皇帝自诩受命于天而为天子,将太祖比作泰一神的化身更加遂了皇室的心意。

    “平阳侯乖巧懂事,此一番萤火、皓月、太阳的比喻想来是有大道理的,吾家长女嫁给平阳侯是享福了。”王皇后满意地望着曹时,本来这三个女婿就没有一个中意的,眼瞅着三个女儿愁眉不展的,居于深宫禁中的皇后至尊也无可奈何。

    未曾想峰回路转发现平阳侯的才能,王皇后的心情正如发现家中的铜门挡竟然是价值连城的金错刀,心里高兴嘴上连连夸赞女婿贤能。

    “听说平阳侯不爱野游也不爱流连游女,没有寻常列侯的恶习积弊,的确是个佳婿。”窦太后也点点头,她的眼睛早在十几年前就看不到人影,对这平阳侯家的孩子也不甚了解,只觉得孙女能找个有才能夫婿就是件好事,总比飞鹰斗狗骄奢淫逸的纨绔子弟要强。

    阳信公主高兴极了,神采飞扬地说道:“皇祖母,母后有所不知,我家君侯有志于为天子立功,在河东守孝三年里钻研制器术学有所成,造出许多利国利民的好物什,得知今天要入宫觐见,特意赶制一批献给皇祖母,父皇,母后,还有太子。”

    守在殿外的侍卫早早的架着沉重的器物等候,得到窦太后的默许便缓缓抬进来,王皇后望见布匹遮挡的物什甚是诧异,那侍卫揭开布匹的一刹那惊奇的瞪大眼睛:“吾听说,东西二市传闻平阳侯于侯国内制得铁器有成,这铁器莫非就是此等器物?”

    宫女捧着镂空龙凤雕黄铜壶递到窦太后的面前,老太太摸了摸光滑的表面仔细问了又问,只因汉代烧水之物无外乎陶釜、陶罐,皇家用料讲究换做青铜料也仅此而已,铜壶一物却是闻所未闻之器物。

    王皇后走下廷中,看着侍卫们抬起沉重的铜炉放置在宫殿的角落里,没一会儿功夫投入木炭引火再加入石炭助燃,坐在铜炉上的小水壶就烧开了水,阳信公主亲自下手提起小巧的铜壶在陶杯中倒入滚热的沸水,几片干燥的荼叶在陶杯上轻轻飘荡,不大会儿功夫水温下降茶水成,取出荼叶恭敬的递到太后的案前。

    “这是甚什么?喝起来芳香入口回味无穷,又是你这丫头弄来的稀罕物来哄老身。”窦太后第一次露出笑容,老人家上了年纪精力不济,初尝茶汤之美顿时被这清香扑鼻的味道吸引住,又招手倒了一杯慢慢品尝。

    王皇后见多识广,也依然忍不住品尝第二杯:“此物好似长沙王所进献的荼叶,只是形制有些不太一样,吾尝过长沙王送来的一笥荼叶生涩难喝的很,远没有此杯中之物甘美。”

    “此为臣派人前往零陵采买来的鲜荼,经过晒制、炒制、揉制、团制、复放置、压、蒸、复压可成团荼,只需几片放入沸水中可成荼水,常饮荼水可以提神醒脑,涤荡肠胃,只需注意身体不适与睡前忌饮即可。”

    曹时开始大谈喝茶养生的益处,把茶叶从采摘到制成的过程吹的天花乱坠,还言之凿凿的表示荆蛮、百越之地的茶叶新茶为宜,西南夷的特殊茶叶则以陈茶为宜,两宫的太后与皇后听的津津有味,丝毫没察觉到时间的流逝。

    “天子驾到!”



第33章 天子赏赐

    今日天子回宫的时辰格外的早,照例要去长信宫向窦太后请安,晨昏定省是古之大孝,皇帝日理万机只能简略为每天一问安,銮驾匆匆来到长信宫前停下来,看到一列从未见过的四**马车停在道旁。

    天子挑开帘角看了会儿,吩咐道:“去问问,这是哪家人在觐见母后。”

    小宦官迈着步子一溜烟的跑过去,过了不大会儿又跑回来复旨:“回禀主上,来者是阳信公主并平阳侯夫妇,奴婢听长信詹事说公主伉俪着实带来许多东西,卫士府的上番们忙活好一阵子抬上去。”

    天子下了銮驾,斥退郎官及左右护卫登上台阶,回首俯瞰三十六级阶下的四**马车:“不必向宫中通名,朕要去看看这平阳侯是怎样个人才。”

    平阳侯曹时的名字最近频繁出现在御前,初时河东太守公、都尉由言及平阳侯国诸多变故,侯令长丁回贪赃枉法诬陷平阳侯事败,于安邑牢狱中畏罪自杀,接着是都尉由的私线奏报平阳侯制器有得,以铁器通贾九州之地为河东士民所敬仰。

    以上消息并没有多少奇特之处,百肴宴听起来似乎耸人听闻,可是比起诸侯王以及个别列侯在封国里骄奢淫逸,只自己用餐就要耗费数百道菜肴的作风,宴请河东名流共用百肴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谒者不敢通报銮驾到来,宫女并宦官悄悄的退到廊下等候,踏入宫殿的前廷只有天子一人,只身走入廷间帷幕前俯身望过去,只见不及弱冠的少年用其变声期特有的嗓音侃侃而谈,廷中的婢子官宦竖耳聆听的入神,手中的动作也慢了许多。

    望见窦太后、王皇后听的仔细认真,天子觉得颇有趣味就站在帷幕后听了会儿,一不留神听的如神竟没注意到时光流逝,待演讲逐渐到尾声才想起枯站许久,心里想着好笑便让谒者通名直入。

    “臣曹时拜见陛下。”

    “妾阳信拜见父皇。”

    天子披着黑色长袍头带长冠,长的文质彬彬如读书人,只是脸上倦色难掩:“起身吧,坐!”

    王皇后恭敬的行礼问候,才听到窦太后说道:“天子今日来的早,正巧阳信这丫头带着郎婿来拜见老身,从府里带来许多稀罕事物,我这老眼不中用也看不到影子,王皇后看了一会儿也说不清好处,方才平阳侯说了好些个妙处,老身也没记住几条,正巧天子归来就代老身分解这事物到底哪般好。”

    “儿子好些日子没见到母后展颜一笑,今日母后心情好就由儿子为您看看这好物什。”天子摆摆手阻拦王皇后劝谏的意图,起身走到铜炉前提着烧沸的铜壶亲自为窦太后斟茶倒水,又为自己倒满一杯尝了尝赞叹荼叶的甘美,献上的几样铜器也一一点评,火炉能烧水做菜便利万民而被评价最高,铁锅与水壶只是器具的改良评价也较为普通。

    阳信公主听着不满意,撅起嘴吧说:“我家君侯制作器物可不止如此,宫门阶下那五辆四**马车也出自君侯之手。”

    “你这丫头,不让人说几句不是。”窦太后笑骂几句使得气氛轻松起来。

    王皇后没见过马车,就着卫士抬着马车都廷中,没想到这一趟等待许久才看到八名卫士用抬杠缓缓架着一辆巨大的车架进来,通体黑红相间的四**马车高端大气,即便久居宫廷见惯奢华的皇后也为之一惊。

    见卫士们抬着马车挥汗如雨,王皇后问道:“好漂亮的四轮马车,此物份量不轻吧?”

    “以汉制计量四轮马车净重一千六百三十余斤,每辆马车的选料相同重量相同形制略有区别,这四辆车就是臣献给太后、天子、皇后、太子的器物,臣与公主所驾的那辆四轮马车只有一千二百二十斤,形制与规格要差这四辆马车许多。”

    王皇后惊讶地说道:“竟然有这么重的马车!难怪卫士们累的汗如雨下,吾等作主赏赐卫士们一千钱买写冰镇的饮子解解暑气。”

    汉制一斤等于半市斤,1630余汉斤折合815市斤左右,一辆马车有八百多斤分量也着实不轻了。

    卫士们领命退下时神情十分欢喜,天子正向太后描述着四**马车的模样,对于皇后施以恩惠的手段也不在意,宫中法度与外朝汉律截然不同,按照规矩应该是皇后掌宫禁拿生杀大权,奈何太后在上也只好委屈皇后搞点小恩小惠收买人心。

    阳信公主冲着曹时甜甜地一笑起身说道:“此物制造前,我家君侯画过几长草图给妾看,初时妾也是极为不信的,妾记得只有天子祭祀才会用到四轮、六轮马车,而且车体沉重转向不灵非常笨重,但是我家君侯所制的马车转向灵活,在官道上行走感觉不到颠簸,如果不去破烂低洼的道路想来应该是长安最好的载具。”

    天子扶着窦太后走下中廷,在宫女的帮助下登上马车的座位,天子、皇后分坐两边四处打量着车里的内饰,王皇后用手按压柔软的蒲团坐垫对座椅非常好奇:“平阳侯能说说这座椅设置有什么原因吗?”

    “出于身体放松的考虑,仅次于躺卧最舒适的姿势就是这样坐着,背后有靠垫可以保持微微仰卧的姿势,有助于缓解长期跪坐而感到不适的双腿,此物只不过是马车上随手一用的方便工具罢了。”曹时随口解释几句,跪坐的益处是源自上古行礼方便,害处却有跪坐久了血管不通畅,长期跪坐会变成罗圈腿等等,这个小设计只不过打了个擦边球。

    窦太后靠着坐垫露出舒适的笑容,罕见地夸奖道:“平阳侯设的马车坐席非常好,老身坐着总觉得腰背更舒适了。”

    如她这把年纪的老人骨骼松脆是最不耐长久跪坐的,即便盘腿而坐也已经非常困难,马车上舒适的座位非常适合老人,曹时也是误打误撞投其所好,获得一份难得的认可。

    得到老太太的赞许,天子也就不再犹豫:“平阳侯甚博学,守孝三年学到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