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甲骑具装在对付装备简陋的步兵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对付机动灵活的轻骑兵和装备精良的步兵时则往往力不从心。甚至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新的装备也不断出现。重装兵崛起后,也相应的出现了许多专门对付重骑兵的武器装备。

    强弓硬弩。甚至是大斧长枪等得到了较大改进,这些都对重装骑兵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南北时期弓力越来越强,步弓发展到可达十余石力,马弓也可达六石。最重要的还是弩的发展,当时出现的“万钧神弩”,”所至莫不摧陷”,甚至后来还发展出了得动用数头牛才能绞动张弦的床弩,用以专门对付重骑兵。此外,后来还又发展出了车弩,一次可以同时发射七支铁羽箭,射程更是达到七百步之远。车弩更可以装在战车、战船上使用,拥有了机动性能,可以更好的对抗重骑兵。

    南北朝后期时的军队,弓弩的装备数量大大提升,特别是北朝的军队,甚至弓箭的装备率达到百分之百这样的恐怖数字,几乎人手一张弓,甚至还有百分之二十的弩机装备率。大量的弓弩装备,以及车弩床弩的使用,加之战车的重新运用,轻骑兵的战术改变,使的重装骑兵受到的限制和威胁越来越多,使用的性价比不断下降。

    新的杀伤武器的威力不断增长,给行动迟缓的具装甲骑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军事的发展吏上,当杀伤兵器的威力显著高于防护装备时,会有两种可能的反应。一种是继续设法加强装备防御,另一种则是干脆取消防御装备,以减轻负重,提高机动性。就如到了后世热火器时代,士兵们便干脆不再身穿铠甲,直接轻装上阵了。

    到了后三国时代,周齐陈三分天下之时,各国便都开始普遍采取部份取消防护装备,即取消了了马甲的作法,战马不再披马甲,或仅保留一件马身甲。改成只有骑兵披甲的轻骑兵,以提高机动来规避对方的杀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般来说,武器装备往往决定的战术的选择,而战术又会反过来影响武器装备的发展。五胡十六国时期重装骑兵的兴起,带来了南北朝时期杀伤兵器的发展,最终使得以机动性为主的战术渐取代了以冲击、防护能力为主的战术成为战场主流,而这一战术,又最终影响了以轻骑兵代替具装甲骑的历史趋势。”易风给一味迷信着重装骑兵的一伙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历史课。“更何况,随着大隋一统中原,战事不断减小,兵员不断裁撤,常备兵也都转成了闲时务农的府兵,而朝廷的主要敌人又是北方的突厥。突厥人则主要是轻骑兵为主,面对着这些来去如风的高机动轻骑兵,重装骑兵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战争主流了。如果连敌人都追不上,摸不着,你就算再刀枪不动,可你打不到人一切又还有什么用呢?”

    “更何况,养一个具装甲骑,都相当于五个轻骑兵了,这个成本可不低啊。”

    秦琼等人听易风说完,感觉心中那不可战胜的铁甲骑兵的高大上形像轰然崩塌了。原来刀枪不入的重装骑兵,居然成了傻笨呆蠢的铁疙瘩,这简直让人难以接受啊。

    “重装骑真的再无用武之地了吗?”尉迟敬德一边说一边回头看了眼那面已经穿上了重铠的骑士和战马,他们已经准备完毕,骑兵上马,提起长槊,开始调整队形。一千重骑兵分成了两个团,五百人一团。组成楔形阵,第一排二十人,第二排二十四人,每排依次递增直到最后一排的六十四人,总共十二排,全阵总数五百,最后一排缺四人,只有六十骑。

    看着这些全黑的黑铁疙瘩,人马俱着黑甲,肃穆如山。真的很难想象,这些人居然已经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了。

    “虽然主流上,重装骑兵已经不如轻骑兵更适合当今战场。但并非就说重骑兵就没用了,任何兵种,都有他的价值,关键还是看将领如何使用。配合好的战术,重骑兵在特定的战场上,依然拥有难以想象的战斗力。当然,这只能是特殊情况下。”易风虽然并不崇拜重装骑兵,但也不觉得重装骑兵就一无事处。事实上,历史上,隋末唐初,重装骑兵又兴起过一个**时代,杨广为位时,罗艺的幽州铁骑,就是一支多达五千人的重装铁骑。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有一支亲手建立的玄甲军,虽然数量不过千人,但战场上总能首当其冲,冲锋破阵,不知为李世民建立了多少功绩。

    不过总的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兵种,而是战术还有配合。没有好的战术,骑兵不一定打的过步兵,没有好的配合,骑兵可能被轻步兵给围死。

    重装骑兵破阵能力天下无双,但得对方主要是步兵,还得是在一个大的战场上,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而这次隋朝出动了三支重装骑兵,作战的目标却是突厥人,众所皆知,突厥人主力兵种是轻骑兵,而且战场又将是在边疆的那些适合骑兵的地带。重装骑兵能发挥作用的机会很少,轻骑兵来去如风,见机就上,知难就跑,重骑兵连上阵的机会都很难。

    易风是没有兴趣再练一支重装骑兵了,不过看着那支在杨雄指挥下井然有序的宗团重骑,心里却在想着,也许自己可以想办法把这支兵给留下吞掉。要是能吞过来,不但省掉了训练的时间,还直接有全套的装备,留在手中,也可以算是一张王牌,关键的时候或许就有大作用。

    想到这里,他便笑着对秦琼道:“你们既然喜欢具装甲骑,那这一路上可以多跟他们接近接近,熟悉熟悉,就算交个朋友。毕竟如今这一千重骑隶属于我的麾下,配属于我们东路军,将来或许还有机会一起上阵杀敌,现在多熟悉一二,也是好的。”

    秦琼刚被易风一番话说的有些意兴阑珊,并不怎么心动了。

    “如果你能从那边学到些重骑兵的真本事,我或许可以给你试着组建一百骑具装甲骑。”易风给秦琼不小诱惑,“并且,我或许会考虑为这支重骑设计打造一套钢板重甲,比现在的具装甲骑更轻但更坚固。”

    这下秦琼终于是忍不住动摇了,“一百太少,怎么也得一个团啊。”

    易风笑笑,“那得看你能学到多少真本事了,到时如果你能把一百重骑带好,增加到一个团五百骑也不是什么问题的。”

    “一言为定。”秦琼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提脚就往宗团重骑那边跑去加紧学习观摩去了。(未完待续。。)



第393章 雪夜一

    二月的中原已经是冬天的尾巴,可在塞外北国,却还是天寒地冻,强劲的白毛风在漠北草原上恣意呼啸,你是一个狂怒的暴君在挥舞着皮鞭,鞭打着天地间的一切。呼啸的狂风卷着大片的雪花漫天飞舞,一片片一团团一块块,时而缓,时而急,扬扬洒洒,毫无停歇。辽阔起伏的草原很快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凛冽的空气也似乎为之凝固,想要把一切生物冻成一个个冰疙瘩。

    这已经是年后的不知第几场雪了,是所有人预料之外的雪,没人料到,今天的早春是如此的寒冷。

    大雪给了染干的撤退计划很大阻碍,风大雪大,各部落集结的速度变的缓慢起来,而且如此大的雪,也很难在茫茫雪原上带着数万大致十几几十万人行动。不过大雪也让染干心存了一丝侥幸,如此大的雪,他不好撤退,而都蓝和达头的兵马只怕更不好行军吧。大雪纷飞,寒气逼人,他还可以暂时停下脚步,躲在过冬的营地里烤着火喝着马奶茶,而都蓝和达头的兵马这个时候在寒风里说不得只能挨冻受饿进退不得了。说不定,这些该死的家伙还会因此休兵撤退呢。尤其是对于从南面进攻而来的都蓝所部,他们更是要翻越辽阔的瀚海沙漠,这样的天气,这些人岂能翻越得了那个大漠?

    他召来巫师,让他们日夜观察天象,让他们占卜祈祷,祈求长生天庇佑,祈祷暴风雪来的更猛烈一些。至于早春里的暴风雪。必然会给早已经饥饿的牛羊致命的打击,他已经顾不得了。他巴不得这场暴风雪来的更大些。好阻止都蓝和达头的进攻。至于受灾,那是以后考虑的问题了。只要能过了眼前这一关。到时就算真的受灾,他还可以去寻求大隋的援助,当今的中原天子,那可是他的岳父。

    大雪已经下了两天,还没有停。不过染干还是觉得雪不够大,并不能完全阻止对方兵马的行军,他期盼长生天赐他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风雪。巫师们对于这位北方可汗的要求很郁闷,牧民们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倒春寒,一场暴风雪不知道要让多少好不容易挨过漫漫长冬的牛羊冻死。让无数的牧民们一贫如洗,可可汗倒好,却还希望雪来的更大些。

    让阿史那染干失望的是,连下两天大雪后,雪又开始小了起来,但却又没有停,风很大,雪一阵阵的,只是又达不到他的期望。巫师们告诉染干。这几天都不会有大暴风雪,但是看云的样子,似乎在几天后,草原上可能会有一场大暴风雪。一场相当猛烈的暴风雪。

    这个结果让染干彻底的坐立不安了。

    要是现在就下暴风雪那就不用这么坐立不安了,直接在营地里等风雪过后再走,或者干脆不用走了。大暴风雪会把来犯的敌人收拾了。可现在一时只有小雪,过几天却又有大风雪。这让他难以决定。留下,那么敌人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冒险杀过来。现在上路。那么他们可能会在半路上遭遇这场大暴风雪。

    他犯愁了,骑虎难下。

    几名部落的俟斤都向他请求,暂时留在营地等避过了这场大暴风雪再上路。这个时候上路,拖家带口赶着牛羊上路,半路上遭遇大风雪,到时将会有无数的牛羊乃至人口死亡。就算要走,也得挨过了大风雪再走。

    染干犹豫不定,最终还是接受了俟斤们的请求,这个时候他就是坚持要走,也达不到最初的计划。有了这场几天后的大风雪,肯定会有很多部族选择留在营地,不肯应命前来。那么一来,跟随他一起撤退的人太少了。

    凛冽的西风呼啸了一夜,清晨,风势稍弱,雪花依然开始飘落,天色晦暗,但比起前两天雪要小的多。牛叫犬吠,染干的大营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显得更加宁静了。战士和牧民们多数都还猫在帐篷里,在女人们温热的怀抱里。

    此刻,就在突利小可汗营地西南不过三百里处,却是另一番景象。都蓝可汗的弟弟特勤阿史那苏尼失带着儿子特勤那史那忠以及从弟特勤阿史那社力,此外还有从西域而来的达头可汗的侄子特勤阿史那俟利伐等在雪地里团聚一起,在他们的身后,是都蓝和达头两大势力派出来的三千精锐铁骑,清一色的附离银狼侍卫,全都是血统纯正的蓝突厥勇士。他们打着狼头战旗,身披连环索子甲,外罩狐裘,头戴牛角盔,足登毡靴。一人三骑,而且全都选用的白色战马,空鞍的马驮着干粮草料,人马都扎束的利利索索,在雪地里静静的站着,远远望去,倒像是一个被雪覆盖的土坡。

    四位特勤聚在一起,在雪地上划着许多线条。

    “两天后会有一场大暴风雪,我们现在离染干的营地还有三百里路。”都蓝的弟弟苏尼失拿着一根树枝在雪地上比划着,向其余三名特勤通报最新的情报。

    苏尼失的儿子牛青的阿史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