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其中最主要且占绝大多数的还是步兵,其次才是骑兵。高句丽人的骑兵。所骑乘的战马主要是高句丽特有的马种,名为果下马,体型较小。但力大敏捷,极擅长在山区奔跑。有些类似于滇马。

    新城这座山城,就是一座标准的高句丽山城。建立于高尔山上。城垣周长八里,辟有北、东、南三门,山城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扼守小辽河北面。而且这座山城并非独立的,而是由东城、西城、南卫城、北卫城、和东南角三个环状小城,一共七个城池堡垒组成的联合防御体。

    这七座城堡中平时驻有一万五千左右兵马,加上附近的村庄拥有超过十万人口。之前高元入辽西,从新城带走了一万人,此时城中只剩下了五千守军,分守七城。

    新城的主城由一位高句丽王族子弟出任高句丽东部褥萨,相当于隋朝原先的大总管,坐镇辽河东岸中部重要的重镇新城,另外七城各设有城宰。不过此时东部褥萨高德音却已经率兵随国王高元西征,因此新城七城却是以新城宰高奴子代领七城守卫。

    褥萨走后,高奴子却是丝毫不把高德音交待的留守重任放在心上,也没有派人勤加警价。警戒什么?国王都杀到汉人老家去了,把国境线推到离此近千里之遥的西面去了,西边还有一条宽阔的辽河,再往西,还有二百里辽泽,车马不通,南面又有重镇辽东城,北面有重镇扶余城,在新城与辽东之间,还足有六七座城池沿着小辽河,这新城根本就是固若金汤,有什么可警戒的。真要有事,这前方也早就有烽火传过来了。

    “禀报将军,南门派人来禀报,说是京师留守的大对卢与莫离支遵国王之令,从乌骨与国内等城调了一批兵马往辽西增援,现路过我们新城,统兵的将领要求入城休整,并让我们为他们提供粮草。”一名侍卫打断了高奴子的饮酒作乐,向他禀报道。

    高奴子不满被打断与美人亲热嬉戏,翻眼瞪了侍卫一眼,然后道,“这么点小事也要来打搅我,既然是大对卢与莫离支遵国王之令调拔往辽西增援的兵马,那就让他们入城休整,按旨意拔给粮草补给就是了。”高奴子丝毫没有怀疑这其中可能有问题,毕竟新城和辽东城一样,都是辽河东面中部的重镇,城池巨大,不但屯有重兵,且一直做为辽河东岸的粮草转运基地,存储有大量的粮草军械。国王在辽西小挫,他也是听到了消息的。不过他并不觉得有什么,打仗总会有输有赢,虽然小败一阵,可国王终究还是占据着营州的。汉人既然敢来战,那么就跟他们打就是了,有什么可怕的。高句丽几百年的王朝,兵强马壮还怕汉人不成。听说汉人最近刚为争夺皇位,而儿子弑父,兄弟相争,虽然内乱据说已经结束,可肯定也是已经元气大伤。高句丽数十万兵马,岂会打不过立国不到二十年的隋国?

    侍卫被教训了一通,低着头回道,“是。”便退了下去。

    小心退了出来,正好遇到在府外等候着的城门守卫。

    “将军怎么说?”

    “说个屁,既然是受命往西增援的将士,那当然是放他们进来,难道你还要让这些兄弟们辛苦赶了一天路后还夜里睡在城外?”侍卫一肚子气正没处撒,捸住那城门守卫立即就是一通喝斥。被骂的城门守卫敢怒不敢言,还得强打笑脸,好不容易侍卫才骂够了,让他滚蛋了。

    城门外转身走了一段路,回头冲着那狐假虎威的侍卫吐了口痰,心里狠狠骂了几句娘,小跑着回了南门。

    “将军怎么说?”城门守将问。

    去问话的守卫这时真想也跟侍卫一样说一句说个屁,不过对方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他只能说将军说打开城门,请奉命往西增援的兄弟们入城。

    “哦,将军这样回答的吗?你有没有跟将军禀报说,我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劲啊,而且我没有看到他们的调令文书。”

    那守卫刚才根本没机会对那侍卫转述城门守将的怀疑,可此时又不敢实话禀报,只得撒谎说自己说了,但将军并没说什么,只是让他们开城放人进来。

    “看来是我多疑了,既然将军有令,那就打开城门吧。”

    “是。”守卫应声,转头大喊道,“将军有令,打开城门。”

    夜幕下,新城的南门缓缓打开,城门守将带着南门的守卫一起出城,去请城外的‘友军们’入城!

    “兄弟们辛苦了,新城宰传话,请诸位兄弟们入城休整,补充给养!”南门守将望着那跨立马上的‘弟兄们’热情的笑道,最后还不忘喊了一句口号:“国王万岁,西征必胜!”(未完待续。。)



第553章 钦封战神

    李靖重施故伎,成功的诈开了新城的南门。

    高句丽人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丝毫不知迎进城的不是从中部调集起来赶往辽西增援皇帝的高句丽友军,而是自辽东城轻骑奔驰而来的汉人隋军。一切如同辽东城的重演,隋军前锋入城后,迅速的夺取了新城,并将周边诸城用同样手段夺取。

    天亮之后,李靖意气风发的的策马进入新城之中。

    自他出渝关以来,先是白狼城布下连环计,歼灭高句丽军数万,夺取白狼城,然后又大胆东进,越过辽河,兵不血刃的夺取了重镇辽东城,俘虏八千高句丽兵,数万高句丽百姓,缴获五十余万石粮食和诸多器械。然后,如今,他又将辽河中部又一座重镇坚城新城拿下了,依然是兵不血刃,不损一兵一卒,拿下了这座小辽河北岸的要塞。俘虏了五千余守军,四万余百姓。

    “报告大帅,新城七座城堡皆已控制,五千守军一个没跑掉都被抓起来了。”

    “干的漂亮!”李靖大笑着赞赏。然后他又问了几个关键的问题,“粮仓呢,第一时间派人控制保护起来了吧,有多少粮食?”

    “还正在清点,不过据新城宰高奴子的交待,城中粮仓存有四十余万石粮食。此外,城中还有许多粮商的粮仓,存粮加起来也有不下二十万石,那些百姓家里的粮食估计也还有不下数万石粮,此外还有许多牛羊马匹骆驼等牲畜。”主簿兴奋的拿着自己的小本子向李靖禀报着。

    “把所有的粮食都立即控制起来,商人的粮仓也给控制了。另外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李靖想了想,最后道。“把他们的粮食也都收集起来,俘虏都打散关押到俘虏营中。分都关到南卫城里去。另外百姓全都迁到西城里,要把他们以十户为一组编组,然后由我们按量配给食物,另外告诉他们,十户一组,相互监督,一家敢逃跑或作乱,那么十户连坐一同处制,举报者有功。可得钱财赏赐。”

    主簿有些意外,问,“守军关押到南卫城里去倒是有必要,只是把那些百姓也都迁到西城去,真有这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李靖却是丝毫不觉得自己是做无谓功,“这些人可不是我们同族,他们是高句丽人,哪怕其中有部份是汉人,可也早就是高句丽国的汉人了。对于他们我们可不能过于相信。将俘虏和百姓分开安置到另外两城,是为了新城的稳固。我们把粮食都搬到新城中,新城就稳固了。至于给俘虏和百姓配给粮食,这也是为了控制他们。防止他们作乱。没有了粮食,他们就折腾不起来了。我们控制了他们的粮食,那么就控制了他们的命脉。眼下是非常时期。因此就得用一些非常手段。还有一点,得通知将士们。他们的粮食我们全得拿走,但要登记。战后要补偿他们。此外,对于这些人除了粮食牲畜之外的私有财产,不得抢劫,更不得奸淫妇女,谁要是敢公然违犯军令,那么不要怪本帅无情。”

    “不好太过严格吧,总得给将士们一些酬谢啊。”

    “我会将他们的功绩如实的记录起来,禀报给朝廷和陛下。另外,对于新城中夺取的官府财产,我也会拿出一部份来赏赐给将士们,不过所有的赏赐都暂时记录在军中帐上,不直接发下去,得战后再统一发放。我需要的是将士们的纪律。我们如今深入敌后,一旦纪律失控,会有极严重的后果,到时军心士气难继,大家都只记着钱财,谁还打仗?把这些跟将士们说清楚,记住,现在还没有到最终顺利的时候。我们连续偷了高句丽人两座城池,一而再,不可能再而三了。接下来,辽东的高句丽人都将知道我们杀过来了,甚至接下来很有可能得面对高句丽人的反攻,我们得做好准备。”

    “我们不继续进攻了?”

    “不,拿下新城与辽东二城,足够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守好这两座城池,还有这两城中的百万石粮草,等待陛下大军的到来,有了这两座城和这些粮食,我们已经奠定了夺取辽东城的胜利基础。”李靖笑着道,他打仗虽然爱好险,可也知道什么时候该上什么时候该收,眼下就已经到了见好就收的时候了。三万轻骑,如今分守着距离渝关八百里的两座南北相隔三百里的重城,兵马已经有些薄弱了,再去攻城,不说敌人肯定会都知道他们的形迹,而且就算攻下来后,也很难守的住。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攻取更多的城池,而是如何守住已经夺取的战果。

    李靖现在只希望松山大营能快点派兵到辽东城,然后辽东城再分点兵过来,当然,如果朝廷的援兵能快点到来就更好了。

    仗打到这一步,李靖已经终于满足了。连拔高句丽两座辽东重镇,这相当于拔了高句丽在西境的两颗门牙。朝廷得了辽东城和新城之后,可以说已经可以轻松的夺取辽河平原了,再没有人可以阻拦的住朝廷的胜利。尤其是那一百多万石粮食啊,要从中原转运过来,那得多大的力气,可现在,粮仓中已经堆满了粮食,朝廷可以轻装前进辽东,再不用愁转运之若了。也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李靖才开始静下来思考自己的处境了。接连违背朝廷的命令,已经犯了人臣大忌。他很清楚皇帝的计划部署其实并没问题,那是稳重的策略,取胜之前,先保不失。只是当他处于前线,发现战机难得之时,他总是忍不住想要出击,哪怕知道打赢了仗,最后可能还会被皇帝所恶,得不偿失时,他还是无法听从部下的劝告,忍住不动。

    等这一战过后。自己会受到皇帝如何的处置呢?免官还是除爵?李靖也已经知道了皇帝给他授了实封的世袭武威郡侯爵位,这个爵位在皇帝重定爵位之后。已经相当的贵重了。不过李靖觉得最后皇帝对自己肯定会有所惩罚,但可能不会太重。毕竟这仗打的这么漂亮,立的功劳不小,自己的爵位肯定能保住,说不定还能升一级说不定,不给枢密副使可能当不了了,也许自己会去当个兵部尚书?李靖摇了摇头,微微一笑,那又如何?自己在意这些吗?

    说一点不在意那是自欺欺人,可若说再给自己一次机会选择的话。自己肯定还是会选择如今这一步,就是现在,自己也绝没后悔过。一个武将,如果能在收复辽东的这场大战中,立下这样的战功,名载史册,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鸽子还有吗?”

    “还有几只,要发鸽信吗?”

    “嗯,立即放两只鸽子回渝关。把我们拿下新城的消息传回去,让朝廷立即派兵马加速赶来稳固二城。另外,再派快马回辽东城,也告诉他们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