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算现在想求活。都没机会了。”刘鹰冷冷的瞧着贺若弼,“现在你要考虑的是你的家族,你可别忘记了,你现在犯的是图谋不轨,谋反作乱的重罪。你是死定了,非死不可,现在你唯一能挽救的也就是你的家人了。”

    “我没有谋反。更没有作乱。”贺若弼大声反驳,“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你们这是诬陷,谁不知道监察院根本就是皇帝专门清除异已的鹰犬爪牙。”

    刘鹰咧嘴一笑,“现在抵赖还有什么作用,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们特务司只会盯盯梢什么的吧?你和史万岁、柳述、宇文弼、李浑什么时候开始串连。什么时候开始密谋。在哪里密谋,密谋了几次,每次说了什么,我们都一清二楚,实话跟你说,你们谋逆罪证确切,只有我们将这些呈奏陛下,你们必死无疑。”

    “那你还废什么话。”

    “我这是在给你机会。你若是愿意配合,老老实实的主动将一切罪证交待。并在陛下面前承认罪行,那么也许我们会考虑给你们家族留点香火。”刘鹰站在铁栏前,这次特务司的案子可是涉及到诸多重要人物,不说下面的小鱼小虾,光是这次谋逆集团的首脑史万岁、贺若弼、柳述、宇文弼、李浑这五人,就个个身份不凡,两个前枢密副使,一个前前内史令还是长公主驸马,而宇文弼和李浑也都是顶级勋贵,李浑可是高祖朝三大顶级门阀之一的李穆家族。这样的案子,尤其是逆案,要么不办,要办就得一次性办成铁案,不容有半点失误之处。虽然特务司早就密切关注,一直隐而不发,没有打草惊蛇,直到最紧要关头,掌握了大量铁证之后才动手拿人。可为了万无一失,刘鹰愿意跟贺若弼等人再谈谈条件,只要他们当着皇帝和百官的面承认谋逆罪证,那么他愿意给他们保留个把子孙继嗣承宗。

    “老子凭什么相信你,杨林翻脸比翻书还看,老子今天才算是看清他了。今天你要我应承罪证,不过是为了让杨林脸上好看,不让杨林担诛杀功臣清除异已的指责而已。”

    “错错错,陛下最是赏罚分明,也向来善待臣子,当然前提是臣子能忠于皇帝,而你呢,只不过因为陛下准你致仕辞职,结果你就跟史万岁、柳述等人阴谋作乱,还想发动宫变,迎太上皇复位,这就是你所谓的忠诚吗?”刘鹰冷冷的说道。

    “若不是杨林刻薄寡恩,我等大臣又岂会背他。”

    “多说无益,现在只给你一个选择,要么,你可以不理我的提议,那么三天后你会被午门处斩,你家族也会被夷灭,男丁处死,女眷入少府,家产充公。或者,你可以配合一点,那么我们帮你争取至少能保留十岁以下的孩童免于一死。”

    “顺便再告诉你一声,柳述和宇文弼可都非常识时务,愿意配合。”

    听到这里,贺若弼面如死灰,刘鹰等了片刻见没回应,甩袖而走,刚到门口,后面就传来贺若弼那难听的声音,“你能保证我贺若家十岁以下孩子活命?”

    “看你配合的态度,配合的好,当然可以。”

    “好,我答应你,成王败寇,老子认了。老子大意了,没料到杨林居然如此狡诈阴险,一步步诱我们入套,老子认栽,只要保证我贺若家的孩子,老子一切都听你的。”

    刘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开元元年正月,朝中爆发了贺若弼史万岁柳述宇文弼李浑五人为首的谋逆大案。监察院侦破此谋逆大案,呈奏天子,天子立即交予百官讨论,同时交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三司会审,同时让监察院协助,政事堂听审。案子在三衙只是走了个过场,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可好审的,各种证据证人堆积,铁证如山,而以贺若弼为首的五个逆首,加上下面参与逆案的大小逆党,也都没有一个否认罪状的,全都供认不讳。三衙会审后,最后天子在金殿亲审此案。贺若弼等逆党对百官和天子也没再翻案。

    “陛下,臣以为谋逆为十恶为赦之罪,逆党皆应处死!”李素代表着政事堂向易风提出处置建议。

    最终的处置结果是贺若弼史万岁为首的一百三十余个逆党皆被定为午门处斩。而这一百多逆党的家族,成年的兄弟子侄并处死,其余族人免官除爵,流处边疆永不叙用,籍没所有家产,奴仆发散。在特务司的运作下,这个谋逆大案最终处斩超过千人。但却丝毫没有涉及到逆党是要宫变拥立太上皇复位这件事情。案件最后被定性为贺若弼史万岁柳述等人因为不满降爵以及除职,因此对皇帝心生怨恨,最终串连谋反。

    处置一下。当天百官于午门外观看行刑。

    一排排的刽子手,高举着鬼头大刀一次次劈砍下去,顿时人头滚滚,百官亲眼目睹。也都对皇帝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位皇帝虽然年轻。可手够狠,上一次是窦韦长孙三大族,这一次则是李、柳、史、贺若、宇文五大家族加上下面上百个中小关陇家族,这次的谋反集团几乎都是关陇家族,可以说,前后两次逆案,关陇集团已经被杀的势力大削,当初高祖朝三大顶级门阀。李穆家族、韦孝宽韦世康家族还有于翼家族,如今李家和韦家都被连根拔起。其余的如长孙、窦家、宇文、贺若、柳氏等诸个关陇豪门也都被连根拔起。

    太上皇杨勇也被邀请前来观看午门行刑,看着之前还暗中与他联络,要拥他复位的诸臣们被一个个的砍下脑袋,杨勇的脸色雪白雪白的,吓的不轻。

    “这帮乱臣贼子,真是可恨。”杨勇转头对着年轻的皇帝说道,话语中透露着讨好。“要我说,就该诛灭他们九族,一个不饶。”

    “是啊,真是群胆大的人。他们高估了自己,以也低了朕,陛下说对吗?”易风轻笑着扭头对杨勇说道。

    “是是是,这些蠢货,皇帝年轻有为,岂是他们可欺?”杨勇不迭的道。

    这个大逆案其余本来可以制止,可以避免如今的结局,易风早就盯着史万岁等人,也早就发现了他们的不满。可易风没有下旨申饬,而是任由他们上窜下跳,故意纵容他们的行为,其实就是要来一个一网打尽。易风要建立一个帝国,要将都城东移,意味着他要放弃关中本位,意味着他要吸纳江南、关东人进入朝廷,而不只再是关陇人一家独大,这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对此,当初高祖是用的妥协手段,搞拉拢多数,打击少数那一套。而易风如今有更好的条件,他也没时间跟他们慢慢玩,直接就把他们都引出来,然后把那些跳的最欢,势力最强的一摄给灭了,杀鸡儆猴,彻底的摧垮这个纵横三朝的强大政治集团。

    历史上杨坚也一直想摆脱关陇集团,杨广行动更加激烈,可惜杨坚在位时行动没多少效果,而杨广的激烈行动,最后却导致了他的亡国身灭。究其原因,还在于杨广本身是依靠着关陇集团掌控天下,甚至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他大力打压关陇集团,启用江东和关东人,最终自己的势力还没有培养起来,而关陇集团又反叛他,最终导致他的灭亡。而易风不同,他并不是自关陇起家,也不靠他们的支持上位,他有自己的嫡系,一支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如今北破突厥,平定内乱,东败高丽,易风的威望与日俱增,移都洛阳之后,掌控力更加的提升,而在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关陇集团却已失了根本,高颎下台,军队的改编,京师的迁移,无不使得他们再难对朝局有强力的掌控。当他们试图颠覆朝局,拥太上皇复位时,迎接他们的只是易风预谋已久的雷霆一击。

    这下好了,两次大清洗加之迁都洛阳后,关陇集团已经不足为惧了,易风此刻才感受到自己的皇位是稳固的。摆脱了那些讨厌的家伙,自己可以真正的大展宏图了。(未完待续。。)



第561章 选秀

    国王投降归顺中原,人们告诉他,国王已经被大隋皇帝封为归义侯。

    “国王现在已经居住中原洛阳。”一支商队在路边村庄过夜时,一个羊毛贩子大声的传扬,“现在国王陛下传令高句丽,让我们都归顺大隋皇帝。”小贩似乎根本不知道,在平壤如今又有了一位新的国王,而且新国王已经宣称前国王已经战死辽西,并为他发丧举行过葬礼了。当然,对于这个扶余川中道路旁的小村子里人来说,这里是辽河、粟末水、难河和草原的交通纽带,是与突厥、奚、契丹、霫、室韦、靺鞨往来的道路。这里既是高句丽的国土领地,同时也常见汉人突厥人契丹人等各族商人往来。

    “先王是在辽西战败被杀的。”另一名商贩在旁反驳,“当时先王被几十万隋军包围在辽河边,双方大战了七天七夜,先王一人斩杀了一百多名隋军大将,最后力尽被一名汉将拿箭从背后偷袭射死了。”

    “错,当时先王根本没有死,只是受伤被俘,他被押到中原见大隋天子,大隋天子让他投降,然后先王不肯下跪,也不肯投降,结果最后被隋朝天子赐了毒酒给毒死了。”一名商队的护卫信誓旦旦的说道,好像他亲眼看到了一般。

    天气冷的厉害,北风呼呼的刮着,胡安只是静静的听着那些过路商贩们的胡吹乱扯。这些商人们走南闯北,有时确实能带来一些新鲜的消息。但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些道听途说的传闻罢了。就比如他们现在说的这些,就根本都是些狗屁,胡安知道。高句丽的前国王早在去年就兵败于辽河被俘,然后投降了中原隋国。接着平壤那边就又选了前国王高元的弟弟高健武做了新国王,可是这新国王即位之后,隋国大军已经横扫了整个辽东,一路打到了鸭渌水西岸,在西岸也就剩下了国内、乌骨和泊汋、大行四城。新国王一面派兵增援死守这四城,一面在鸭渌水布防。做最后的抵抗,同时又向隋国请降。双方谈来谈去,到现在都还没谈成什么实质内容。不过新国王已经把自己的亲妹妹送到了隋国嫁给中原皇帝,才使得到现在隋军都还没有继续进攻。听说隋国皇帝已经有意要撤军停战,目前辽东几十万隋军已经撤走了大半,但隋国还是有十几万军队在辽东。据说隋朝皇帝坚持要和高句丽以鸭渌江为界。才能达成议和协定。从此互不相犯。而高句丽新国王却最多只肯以鸭渌水西岸百里为界,目的是保住西岸还未失守的乌骨和国内等四城,同时把鸭渌水西岸百里土地通过议和收回来,使之增强鸭渌水防线。

    各种各样的传闻,胡安每天都能听到许多。但扶余川远离鸭渌水,就算隋国皇帝真答应把边界定在鸭渌水西岸百里处,他们这里也根本还将归于隋人占据。

    时间一天天过去,局势就如胡安所预料的那般一样。大隋皇帝在娶了高句丽公主之后,停止了对高句丽的继续进攻。但双方就国界线的交涉谈判也还一直在扯皮,至今没有个确切的消息结果传出。但是对于辽东之地,却是已经有了安置结果,辽河以东,以小辽河为界,北部为大隋新设辽北省,小辽河以南为大隋辽东省,至于二省的东部边界在哪,暂时是以隋军实际占领区为准,也就是达到了鸭渌水的西岸,除了那四座孤城以外。

    胡安家现在就属于大隋辽北省,他也从高句丽的子民,成为了大隋的子民。

    转眼冬天已经过去,又到了夏季。

    天热的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