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什么位置?”郭绍问道。
  慕容延钊道:“沿汾水北上,估摸一百多里。”郭绍却详细问:“一百多,多少?”
  慕容延钊喊道:“来人,把晋州刺史、长史一起叫来!”
  郭绍对此并不稀奇,慕容延钊在周朝也有点名气、算是一员良将,但这个时代的良将也不会对太远的地形摸得那么清楚,他们注重的不是细节。
  “二弟。”郭绍道,“你现在去军中,先把李继勋降兵和收缴的干粮分发给各军;咱们携带的麦饼不多了,先补充好一些军粮。李谷还没到晋州,不过李继勋部大营缴获了很多粮食,眼下我们的补给不成问题。”
  向拱见状问道:“郭大帅准备主动出击李重进?”
  郭绍沉吟不答。
  不多时,晋州的一众文官来到了行辕,郭绍又叫慕容延钊把禀报军情的晋州军斥候将领一并叫来。他问得很仔细,何处是什么地形、何处有镇集,路程多远都一一问清楚。
  左攸等人倒是习惯郭绍的作风,但晋州文武可能觉得稀奇。郭绍什么兵法都不说,一门心思就在那里捣鼓所有细枝末节。一边画图,一边亲笔潦草地记录众人的描述。
  郭绍几乎搞清楚了前面的地形、气候、人口疏密等大致情况。从晋州沿汾水过去是一条走廊,西侧是吕梁山脉、东侧是太岳山。从晋州北上二百五十里的谷地,都是丘陵,路不算太好走,好在两座大山之间的丘陵都比较低矮;二百多里地后,就进入太原南部平原,那边的地形就非常平坦了。
  “阴地北面一百里是汾州,有北汉军重兵把守。”慕容延钊提醒道。
  郭绍听罢忙在地图上拿直尺量,画上一个圈,写上汾州。一面说道:“汾州再有重兵,也不会是北汉军主力,北汉主力应该在太原。太原到李重进所在的阴地三百八十里,只要李重进不是和北汉军联兵南下,来不及救李重进。”
  信息仍然不全,与他攻打秦凤时的准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他只了解个大概、很多东西都仅靠猜测。
  “李重进部在汾水东侧?”郭绍不厌其烦地确认。虽然这种事几乎不用问,李重进从北汉南部的辽州过来;晋州也在汾水东岸,李重进本来是为了增援晋州、当然应该从东岸行军。但郭绍还是要问一句。
  斥候营将领道:“是在东岸。”
  史彦超等一众武将都看着郭绍,等待他的决断。
  郭绍现在忍不住战功的诱惑,但表现得还是很谨慎,他目光里藏着兴奋、欲望和克制的复杂情绪,沉声问道:“可以奔袭李重进?”
  史彦超迫不及待道:“一千里都走了,还怕多走一百五十里,干罢!”
  向拱道:“阴地靠近北汉国地盘,北面一马平川机动很快。李重进闻知李继勋败北,极可能退缩;向后一退就是汾州地界。周军若追到北汉国内,注意北汉军有备无患。”
  “向节帅所言极是。”慕容延钊也提醒道,“郭大帅毕竟只有两万人,若现在与北汉军交锋,有些仓促。但北汉前阵子一直都按兵不动,倒不一定能遇得上。”
  史彦超道:“叛贼不堪一击,李重进比李继勋也强不到哪去,半天就解决了他。仗打完了,北汉还敢追到晋州来与大周开战?刘钧那厮不靠契丹人早被灭七八回了。”
  郭绍倒觉得北汉军没有史彦超说得那么不堪,当年柴荣调动几十万大军围攻太原,都没成功;当时契丹不过只出动了几千骑到忻口增援……不过现在的北汉主刘钧表现确实不如前一任有胆量。
  郭绍沉住气,不理会众将的议论,再度把刚画好的地图和一些信息琢磨了一遍。人在面对诱惑、愤怒等情绪影响时都很容易判断失误,郭绍心里早就想干了,只是另一个声音提醒:叛军输不起、他同样输不起。
  “这样……”郭绍终于开口道,“向节帅、慕容节帅把马都借给禁军,史彦超等部骑兵双马,乘骑用和作战的分开;步兵骑马行军。全军轻装简行只带五日粮秣,明早出兵,后天中午前抵达阴地。追击李重进与之决战!”
  郭绍又转头对向拱道:“万一、我是说万一战事不那么顺利,你接到我的军令后,带晋州军民沿汾水运粮北上增援。准备一些船只,一并送上来,预备必要时搭建浮桥过河……左攸,一会儿你找几个人,带我的印信去解州,下令李谷停止送粮,李继勋营中缴获够咱们用了。”
  向拱抱拳道:“末将领命。”
  郭绍对史彦超道:“史将军勇猛无比,破阵犀利,攻李重进之战仍为前锋;向将军的镇安军战马借你一用,得胜回来还他。”
  史彦超抱拳道:“得令!”
  下午,郭绍又召集禁军指挥使以上数十武将到行辕大堂安排军务,以史彦超为前锋,董遵训部马兵借慕容延钊晋州军战马为乘骑随后,接下来的行军序列是控鹤弓箭直、虎贲左厢第二军等骑马步兵随后,虎贲左厢除董遵训部、马不够反而走最后。
  整个下午晋州都在整顿兵马,战前准备。
  旁晚时,郭绍骑马至军营中巡视,只见城内营地上炊烟缭绕,众军都在煮饭。他走进一个营地,围坐在乱石堆砌灶边的将士顿时站了起来,抱拳道:“卑职等拜见郭大帅。”
  “吃了十几天干粮,今晚终于吃顿热乎饭了。”郭绍道,“诸位风餐露宿为国效力,劳苦功高。”
  一个后生鼓足胆子道:“俺是跟郭大帅从秦凤打过来的,跟您总能赢,这点苦头不算什么,回去好领赏。”
  “哈哈……”众人一阵哄笑。
  郭绍一脸笑意,拿起勺子看锅里煮的东西,回头道:“还有腌肉,哈哈。”
  那后生道:“汤倒是好,发给俺的麦饼有人血,腥味重。”
  郭绍回头看向杨彪。杨彪道:“有的饼是从战场死人身上收来的,好好的粮食总不能扔了。”
  “也是,将就吃罢,现在的老百姓过年过节不一定能吃到干饼。”郭绍好言道,“咱们本来就是刀口舔血,吃点血算什么?”


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动
  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九月二十六旁晚,郭绍看到了李重进的人马。
  “李重进跑不掉了。”郭绍回顾左右道。众将一番大笑,他又道,“休整一夜,明早决战。李重进就算想跑、也跑不过。昨今两天咱们走了两百里地,李重进走了不到五十里,他怎么跑?”
  就在这时,一老一壮两个头包布帕的黝黑百姓连爬带走地上了山。郭绍向周通递了个眼色,周通摸出一把铜钱捧上去。郭绍这才问道:“你们是当地人?”
  “俺爹是夏口人,俺爷爷也是。”年长者开口就是一口浓郁的河东口音。好在北方各地的口音虽不同,要比南方方言好懂得多,郭绍几乎都听得懂。
  那老头得了钱,指着山下的河道:“那是汾水,对面的山叫秦王玲;俺们站的这一片山叫西头山。北边不是有个口子,被兵马占了(李重进部),口子过去就豁哩,那边就是夏口镇。”
  周通问道:“您说的豁是开阔平坦的意思罢?”
  “是哩。”老头急忙点头,“入冬了,晚上这口子风大,北风,躲山南边就末事。”
  郭绍又详细问了一番那口子过去的夏口镇地形。
  俩百姓没什么好说的了,被带下去。周通立刻说道:“汾水过山后向东蜿蜒,那夏口镇地势虽宽,平地却在北岸;南岸路窄,除非翻山,不然一退兵得挤在道路上。”
  “他堵在这口子上,是为了阻止我军展开;自己在北面开阔地展开部署,却不是考虑如何败退、是为了拼一拼。”郭绍笑道,“李重进到底还算沙场宿将,只说用兵、不算差。”
  史彦超哼哼道:“再怎么用兵,手下一帮废物也挡不住铁骑!”
  郭绍附和他道:“史将军一语道破天机,大战拼的是实力,除非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对面犯蠢的侥幸上,不然还是谁强谁赢。所以我大周举国之力向军事倾斜,养这么多精锐;不为了上阵能打赢,那些钱分给大伙儿寻欢作乐岂不痛快!”
  众人听罢哄然大笑,一个壮汉武夫乐道:“分钱好,坐着就有荣华富贵,俺们跑到这深山野谷来吃鸟蛋!”
  郭绍收住笑容,转头对周通道:“明日一早周将军为排阵使,一早就负责布阵。这等狭窄地带,宽度不足一里,施展不开,把重步兵部署在前面增加兵力密度。”
  这等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布阵,让周通去完全是为了塞功劳给他。周通急忙抱拳道:“末将领命。”
  有部将指着对面的山头,进言道:“李重进在山上也有兵,咱们要不要派兵上山把守?”
  郭绍看了一眼,立刻说道:“不必了。要是能从山上迂回打击我中路,还有点威胁;但李重进处于劣势,主动俯冲下来也是找死。何况这山上道路难行,大股兵力不可能成建制运动,有什么动作也很慢。咱们临时在山边组织防线也来得及。”
  众人又观察了一番,李重进在山上建了一些藩篱工事,工事成一线部署,果然看起来像是在防守。山下的河滩走廊上的敌兵动静就看不清楚了,远远地能看到一些营寨和旗帜,大片的尘土笼遭在山间。
  郭绍等人不能再走近,前面有斥候游骑,天色都要黑了,小规模冲突毫无意义。
  ……回到营中,各部照向导的提醒,在山背后选营地驻扎,又派人设明暗哨和斥候,一时无事。太阳下山后夜幕很快拉开,山脚下篝火成片,火光通明。估摸着这山区几年都见不到如此有人气热闹的场面。
  九月十二出京后,十四天了,郭绍其实没多少感觉,成天无非就是骑马走路;然后打了一仗。身在其中他反而没觉得干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可以想象到功绩:半个月奔行千里,连续击败六七万众。(其实夸大一点号称灭掉十万大军,也毫不算夸张;当年赤壁之战曹操二十万人都不到,号称八十万也没啥。)
  二李十万大军谋反,半个月被灭!这等威力不叫内外震恐?天下人会是什么反应?
  郭绍越想越兴奋。前天虽然表现得谨慎,其实内心早就被这等结果引诱了,所以才会千方百计要连续出兵,他万分期待着明日的战局。
  郭绍坐在一棵枯树下面,连帐篷都没有,不动声色悄悄在那激动。因为全军轻装简行,帐篷带得少,中军大帐那种需要几辆车才装得下的复杂结构自然没带。
  众军先在地上烧火煮热汤,吃完饭后再闲扯一通。然后把火堆移开,这时地面已经热透了,大伙儿便把包裹被子的桐油布和毯子铺上去;再把小帐篷抬到大铺上。接着几个人和身裹一床大被,一顶小帐篷里躺二十几个人,挤作一团除了睡觉的地方帐篷内再无空间;帐篷外烧火取暖。
  条件是相当艰苦,真正的风餐露宿。不过只要众人认为能打赢,这点苦头倒也不算什么。
  幸好深秋初冬季节河东的雨水很少,要是正好这时候下雨,那更是苦不堪言……因为躲雨的帐篷太少,又低矮,没法在帐篷内烧火。下雨的话郭绍可能不敢这样急匆匆从晋州出兵。
  郭绍作为主将要好一些,他不用和别人挤,一个人住一顶帐篷改一床被子。不过那帐篷仍旧很低矮,进去身体都打不直,除了躺着只能弯着腰。
  饶是如此,郭绍仍旧睡不着。这种感觉非常微妙,就好像明日要去见一个美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