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7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那句话,我们干我们的,谁也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

离开德州前,司徒南叮嘱普拉特道。

“当然。油价虽然会涨了,但不会停留在90美分上。很快法院就会判定州政府强制停止油田生产是非法的了。”

普拉特笑道。

看了看西装革领的司徒南和亨达布朗,两人即将要参加苏格兰高地的石油会议,想到这点,他又笑道,“真正限额生产,分配生产额度的会议可不再达拉斯。祝你们好运!”

威廉号上,司徒南问亨达布朗:“这次西方系能获得多大份额?”

“北美至少五成,全球三成半!”亨达布朗道。

“好!就这样!”

司徒南点点头。

石油会议是英美几大石油公司瓜分市场的分赃会议,道义上人们要批评他们,但事实就是这样。

上一次会议,几大石油巨头瓜分石油产量,主要在中东,中东和北非石油开采后,石油产量大大增加,彼此之间竞争更加激烈,难免价格竞争,大家都损失不少钱,所以有必要召开新的会议,分配市场。

“如果他们不肯承认我们的地位,大不了,我们表面退一步,让他们高兴,该是我们的市场一加仑都不让!除了上帝,谁能监督我们这些石油公司呢!”

司徒南又道。

“放心,我会好好和他们吵一架的!”亨达布朗保证道。

司徒南虽然出席会议,以老板的名义强硬表示西方系的态度:“原油限产是必须的,但必须按照目前各公司的生产能力来分配市场份额。

雪佛龙和西方石油公司的份额绝对不能低于40%!”

此言一出,立刻就有人反驳了:“埃克森和美孚的份额也不会低于45%!”

英法的石油巨头一看,心中大骂,干脆你们美国人承包地球算了!

这,还了得?

别说欧洲人,梅隆家族的海湾石油公司嘴边也挂着冷笑,冷哼了一声。

东德克萨斯大油田发现后,海湾石油公司没能插一脚进去,被西方石油公司断然拒绝,这多少影响两家公司的感情。

不过,生意就是生意。

这是一场勾心斗角,讨价还价的会议。

司徒南把苏格兰高地会议当成度假,逗留了几天后,给亨达布朗打气,转到欧洲大陆去考察。

况且埃克森和美孚的老板小洛克菲勒也没有出席呢,司徒南作为财团领袖也不能太掉分,和一帮董事长吵得面红耳赤。

600万德国失业者更需要司徒南关注。

不少德国佬通过威廉基金会在远东获得工作,估计去远东谋生的德国佬数目会达到10万人,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德国佬还是靠元首来拯救!”

走在萧索的柏林街头,看到的景象几乎和上一次战败后,看到的景象差不多:衰败、混乱、没有生气,没有灵魂,怎么看都不像是高贵的雅利安人?

和王辰的会面在一家饭店内,王辰被打发到德国,负责一些情报联络工作,除了结交德政商界,也给希特勒送钱,成了纳粹党高层的好朋友。

“小胡子是不是疯疯癫癫,但偏偏又能吸引人啊?”

司徒南笑着问。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我越来越相信这句话了。”王辰笑道。

“仓里足而知礼节。德国佬国民素质可能全世界最好,但饿肚子了,人的智商会自觉不自觉地降低的。正好那个家伙有弱智光环,最适合如今的德国佬了!”

司徒南评价道。

王辰点点头,司徒南的评价恰如其分。

经济危机给了纳粹党机会,纳粹党正在崛起。

贫穷、动荡,人们朝不保夕,没有安全感,社会不是走进极左就是极右。

而极左极右都不是好事。

“要不要去见见面?”

见司徒南似乎来了兴趣,王辰问道。

司徒南倒是有心和小胡子见见面,但见到面说些什么呢?

小胡子是个非常敏感的人,自己又比他更了解他,如果不漏嘴了,会不会让他产生抵触心理呢?

或许,谈论艺术,是个不错的选择。

考虑到名声,不想和“染”上元首的贵气,摇摇头:“见面就算了,不如找个机会偷窥一下。”

“看一看他让人为之着迷的演讲!”司徒南补充道。

“正好,他下午就有一场街头演讲!”王辰道。

柏林街头,人头涌动,司徒南有幸看到了讲台上那个身影!

演讲时声音歇斯底里,挥舞拳头,手向上45度角:“你们或许要说:希特勒先生,我需要一个工作,一块面包。

是地。你的说法很对,生命实在是太重要了。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是自由!

那就是尊严!

只要阿尔萨斯和洛林上空一日还飘扬着法国的国旗,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

只要那些法国人、英国人在我们的国土……”

说完又神情肃穆,抬头望天,像神一样让人膜拜。

在场的德国佬听了如痴如醉,打了鸡血,仿佛已经看到了面包和尊严。

一场演讲就收复柏林市民的心,这安利的效果实在是——无与伦比!

司徒南摇摇头,收回视线,注意力回到身处的街头咖啡厅。

见旁边的汉斯正欣然地看着不远处那个身影,笑问:“你确定他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他很棒,不是吗?”

汉斯点点头,一点都不掩饰对那个人的欣赏,法本ig公司需要这样一个人,重新把德国凝聚起来!

为了这场演讲,法本公司捐出了50万新马克。

司徒南不希望重组法本公司,汉斯还是做了。

&nb公司终于在汉斯手上合体,为此也和司徒南产生一些矛盾,这几年关系疏远了不少,不过这值得。

因为法本ig,不只是一家化学巨头,而是整个德国化工业!

只有整合整个德国化工工业,才能和参与世界竞争。

巴斯夫公司引以为傲的合成氨技术,战后被战胜国掠夺走,然后肆意扩散。

中国原本是落后工业国,合成氨技术传到这个国家后,化肥产量比德国还高,这让德国人心痛不已——明明,自己可以赚那些钱的。

而在有机化学方面,美国人发明了尼龙,发明了合成橡胶,在世界各地抢占市场,他们的合成技术更走在德国前面。

德国缺少橡胶、塑料等工业原料,比美国更需要合成技术。

如果那个政客是德国人需要的救星,那么汉斯也暗暗感觉到自己是德国化工业需要的那个人。

这,就是我的使命!

“你确实做了一笔好投资!法本ig,或许和纳粹是天生一对!”

司徒南微笑着评价道。

“美华公司和致公党不也如此吗?”汉斯也跟着笑了笑。

司徒南轻轻摇摇头,不置可否。

“德国经济不景气,纳粹党就算上台也未必能解决问题,我这次来,还是希望德国工商业界以积极的态度开拓新市场。”

“那个……”

汉斯目光落在司徒南脸上,有些艰难地开口,委婉地提出他的想法。

他想修复和司徒南的关系,从司徒南那获得法本ig公司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还有——石油和橡胶!

街头演讲散了,德国佬聚集在街头不肯散去,人群还在欢呼,似乎就认定了救星出现。

而不远处的安静咖啡厅里,司徒南目光落在汉斯脸上,见他目光里有恳求,和一点点卑微,心里已经想到了几年后,那时风光无限的法本公司用得着这样求人么?

“好!”司徒南点点头。

走出咖啡厅,去往兴登堡府上的路上,司徒南正好遇见小胡子。

小胡子看见王辰坐在车里,又看到王辰陪同的陌生男子,那男子朝自己微笑地点点头,微微一愣,然后擦肩而过……

第二次石油会议尘埃落地,司徒南见到了一脸气愤的亨达布朗。西方系在会议上受到其他石油公司的抵制,结果不理想。

“无所谓了,既然在会议上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就主动争取吧!谁来约束我们呢?

……

我已经和法本公司谈好了,以后每年向法本公司供应200万吨原油和成品油。”

司徒南道。

这只是开始,预计向德国供应的石油远不止这个数字。

没有意外的话,就算德国和美国开战了,西方石油公司依旧通过西班牙继续向德国提供原油。

历史上,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就是这样干的。

离开德国不久,纳粹党上台,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手机用户请访问

第809章入山西发现大庆

熬过漫长的冬季,让人绝望的冰雪世界消退,又是花开的季节。

黑龙江,松嫩平原辽阔苍茫,一架老式的双翼木质的飞机掠过野林,飞入草地,一条宁静的河流流过森林草地,沿途留下大大小小不规则的沼泽。

值得注意的是,沼泽冒出黑色粘稠的液体,偶尔会被雨水带走,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

这是油苗,预示地下可能蕴含丰富的石油。

这点,中国人知道,日本人也知道,俄国人和美国人也知道。

让人沮丧的是,谁都没能找到石油。

外国人来了,又走了。

态度最积极的日本人也中止在“北满”的地质考察,回到温暖的“南满”。

因为,根据权威的海相油田理论,“靠海的南满比北满更可能蕴藏石油”,最近举世震惊的东德克萨斯大油田也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理论。

除了海相油田,应该还有陆相油田。

飞机上,一个三十岁的男人眉头深锁,看着下面苍茫葱郁的松辽平原,心思已经飘到了千里之外。

美孚公司曾宣称,中国是贫油国。

江汉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骄傲,中国人甚至在武汉建立起先进的石化工业区,但远不能满足国内工业需求,中国每年都要从南华进口石油。

就石油资源,地大物博的中国,其实和国土狭小的小岛国日本没太多优越感。

中国地质考察队不是来得最早的,可能是最用心的。

地质考察队无数个夜夜的心血就要白费了吗?

原来的地质考察队负责人李四光已经放弃了,认为“北满”没有石油,但黄汲清一直坚信陆相油田理论,他没走,继续带领勘探队奋斗在荒芜偏僻的东北大地。

直到来到这个不知名的地方,打了两口井。

条件艰苦不算什么,让他难受的考察队的经费要告罄,队伍也人心不稳,有人打退堂鼓,不想再继续浪费时间。

甚至有人还说:“不如跟李四光去黄河口勘探。”

“黄先生,我相信你一定找到石油的!就算沈阳不再支持了,武汉那边也会支持的。”

飞行员说了一句。

飞行员知道机上唯一的乘客是个了不起的工程师,他们这些地质人在东北野外吃了好几年的苦头,精神让人敬佩。

黄汲清回过神来,友好地点点头。

回头一看,身后的已经不见了,飞机已经飞出了勘探区,远方的城市轮廓隐隐可见,马上要降落在哈尔滨机场。

几天后,北平,南苑机场,黄汲清从飞机上下来,眉宇之间依旧留有忧色。

崭新的南苑机场,北平城可喜的变…化,未能让他兴奋。

事情得从早些天说起——

在沈阳,没有见到张少帅,沈阳当初热情邀请地质考察队到东北勘探石油,如今热情已经消退,他们不愿继续用钱砸水漂。

回到武汉,武汉经济状况不好,地质研究所当然支持黄汲清他们,可惜有心无力,他们没有经费。

唯一能靠得住的是国家石油公司,黄汲清好不容易找机会向孔祥熙回报考察队工作。

无论他说得多么动人,考察队精神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