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第三次围剿的过程中,从一开始英国人就又在暗中给他通气,提供准确的剿匪部队的情报。

一月五日,来自外地的援军赶到,成功地收复了沦陷超过十天的巴哈布尔市——在他们到来的前一天,拉塔尼游击队就提前从城里撤退了,走前他搬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收复”失地后,来自外地的“高种姓”联军,开始在城内进行清算和报复。

他们接受了沦陷时躲起来的高种姓人士的“检举”,对“沦陷”期间热心参予拉塔尼游击队活动的贱民展开激烈的报复,几天之内就在巴哈布尔市及其周边抓捕了超过万人。而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无辜者,这些印度版的“还乡团”所以抓了这么多的无辜者,完全是因为“利益需要”。

那些战前逃走,现在随大军一起返乡的“还乡团”,打着“勾结拉塔尼匪军”的旗号,就可以将将当地大批农民的土地以“通匪”的借口直接没收,何乐而不为?真正有“通匪”行为的人,其实早在大军逼近时,几乎全随着拉塔尼游击队一起撤退了。但是“还乡团”们不想知道这些,也不会去分辩这些,他们只想通过抢劫穷人补足自己在战争中的损失而已。

印度高种姓和低种姓间的阶级,再一次地激化了。

拉塔尼游击队在占领期间,他们枪毙了超过五千人的城市内“高种姓”。

而“印度还乡团”回来后,他们在五天内,却在当地杀害了超过一万名的贱民与首陀罗,同样是血流成河。

而当这支还乡团离开巴合布尔,进入印共游击区和根据地展开追击剿匪作战时,这时的他们已经喊出了在旧中国生产,而后由日本“转销”引进的口号: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

阿尔托利娅通过日本人交给他们的“剿匪手册”,在这个时候开始发挥作用。为了让这些还乡团更有效率地替她做完全她想要的“脏活”,在阿尔托利娅的指使下,英国人还特地从东南亚找了几位和红军交过手,经验丰富的前炮党高官给这些印度还乡团充当顾问,提供“工作经验”。

在“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口号下,这些印度还乡团所到之处,皆是一片腥风血雨。每天都有超过四位数的贫民贱民,被以“通匪”这个借口拖出来杀掉。

屠杀从一月五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当月二十日方才告一段落,所以停止,是因为这个时候先前一直撤退的拉塔尼游击队开始反击了。

在此期间,整个印度上层,在得到巴哈布尔发生的事后,“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之下,都对领主军“还乡团”的行为一片叫好。即使少数意识到不妥的人,在英国人暗中的打压下,发出异样的声音也没有多少人听到。

甘地和尼赫鲁是反对在这一地区针对贱民和贫民进行大屠杀清洗的人,可是他们在得到消息后却已经太迟了。

1945年不是后世,消息传播的速度很慢。前方进行的大屠杀,直到数天后,加尔各答地区,人们在下游河水里发现顺流而下的大量浮尸,才意识到那里发生了什么事。而这时已是一月十五日以后了。

而一月份最初的十几天,甘地和尼赫鲁这两个有可能靠自己的威望阻止屠杀的人,却在这时突然因为食物中毒,一起住进了医院,两人在医院又吐又拉又吊瓶,折腾了足足半个月才出院。突如其来的疾病,打断了他们原本想去巴哈布尔的行程,等他们身体好点能出院时,屠杀已经大范围的发生了。

一月二十日,前期不断地撤退的拉塔尼游击队,通过撤退获得了更大的回旋空间,成功地拉开了追剿他们的几支土邦军队彼间的相互距离。

大反击开始了。

一月二十日,拉塔尼部队集中了手中拥有十辆坦克(其中四辆是攻打巴布尼尔时的缴获),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包围了突进中的围剿部队的一个师,五千人的部队,展开围歼作战。

战前,由于知道了还乡团针对游击区的大屠杀,此时已无须军队中的政委作再多的“战前士气鼓励”,拉塔尼的部队就因家人的被杀,集体变成了“哀兵”。共攻开始后,只用了不到四小时的时间,他们就全歼了对手。

战后,为了报复对手的屠杀行为,拉塔尼下令将俘虏全部处决。

一月二十一日,拉塔尼部掉过头来,又包围了另一支赶来的援军,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再次全歼了对手四千余人。和昨天一般,此战他再次不留俘虏,全部处决。

到一月二十二日,感到不妙的其余“剿匪”部队开始掉头后撤。但此时的拉塔尼游击队已经杀红眼了,疯狂地展开追击报复作战。

在接下来的五天里,他们连打数仗,四战四捷,又消灭了对手近七千人。而后于一月三十日重新夺回了巴哈布尔市。

至此,轰轰烈烈的第三次围剿作战,以两个土邦联军的惨败而告终,其间拉塔尼游击甚至还俘虏了联军的总司令为首的许多高官。

在巴哈布尔市,拉塔尼将这些高官进行公审后,以屠杀罪和反人民罪全部处决,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对收复地区的旧地主和高种姓进行“最彻底”的清算。

整个一月份,位于下游,流经加尔各答的胡格利河,整条河水都是血红的,这一个月,下游的居民天天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浮尸从上游漂下。

来自西孟加拉邦东北地区的屠杀的讯息不断地传来时,印度总督蒙巴顿正和她快乐举着红酒杯地互相碰杯表示庆祝。

和蒙巴顿碰完杯后,阿尔托利娅笑着对总督说:“我们现在有很多空余的土地了。”

这一大片的无主之地,是印度人自己制造出来的,总督和神使的手在这事上都很干净,没有沾染一丝不必要的血丝。

发生在西孟加拉邦东北地区一系列的屠杀,阿尔托利娅非常地清楚。这一切她早有预计,也正是她计划中最关键,也是最邪恶的一环,这一环现在已经完成。

第479章阿尔托利娅的狂想

整个一月份,位于下游,流经加尔各答的胡格利河,整条河水都是血红的,这一个月,下游的居民天天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浮尸从上游漂下。

来自西孟加拉邦东北地区的屠杀的讯息不断地传来时,印度总督蒙古顿正和她快乐举着红酒杯地互相碰杯表示庆祝。

和蒙巴顿碰完杯后,阿尔托利娅笑着对总督说:“我们现在有很多空余的土地了。”

这一大片的无主之地,是印度人自己制造出来的,总督和神使的手在这事上都很干净,没有沾染一丝不必要的血丝。

发生在西孟加拉邦东北地区一系列的屠杀,阿尔托利娅非常地清楚。这一切她早有预计,也正是她计划中最关键,也是最邪恶的一环,这一环现在已经完成。

阿尔托利娅的计划中,最关键的部分,她需要大量的土地分配给新征的部队里的士兵家属以换取他们的忠诚拥护。

印度的土地早就各有其主,根本就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

怎么办?

那只有向“死人”要土地了。

拉塔尼对“高种姓”和地主的屠杀,制造了大量的无主之地。

还乡团借着“通匪”对贫民和贱民的屠杀,也制造了大量的无主之地。

人死光了,地自然就腾了出来。

1945年1月的最后几天到次月的前五天,英国在加尔各答的临时总督府几乎被西孟加拉各地赶来的印度地方高层的“眼泪和鼻涕”淹没,这些几乎是哭着跪舔蒙巴顿鞋尖的领主,齐聚于此,唯一的要求就是:消灭盘聚在北方,正在不断扩张地盘的印共拉塔游击队。

为了说服英国人出兵,他们主动提出放弃“独立自治”的主张,要求重新回归“英国皇室”的荣光之下。

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现在都看出来了,拉塔尼游击队是英国人故意放纵任其坐大的,但这又如何?以甘地、尼赫鲁为首的一干印独力量的领袖,也对当地的土邦领主有恨铁不成钢之感,但这又如何?

二月五日,印度总督蒙巴顿在得到了英方想要的一切之后,终于答应出兵北方,剿灭那里的拉塔尼游击队。

首先出动的是二十架四发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和三十架蚊式战斗轰炸机一起出动,他们猛烈地轰炸了拉塔尼部队的营地,通过“精确”轰炸,炸死了包括苏联顾问、印北共和国代表在内数百名印共游击队,一击就给予了拉塔尼游击队以重创,也顺手帮助拉塔消灭了他队伍里对他有威胁的“敌人”。

二月六日,早已整装待发的三个师,包括一个英军师和两支刚组建的“贱民师”与“首陀罗”师,约五万人的大军,携带六十辆坦克和百余门火炮,通过铁路北上。直取巴哈布尔。

与此同时,北部比哈尔邦的英军也出动两个师南下,东边孟拉加地区,也出动了近两万人的军队。三路大军三个方向一齐出动,总兵力高达十万力,坦克过百辆,飞机上百架,动用的火炮更是超过两百门。

十万围剿大军同时出动,这是一年战争结束后,英军陆军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对英国人来说,这次“左手打右手”的围剿作战,没有任何悬念。

二月六日出英军“誓师出兵”,二月八日就拿下了再次拉塔尼游击队主动放弃巴哈布尔市。

而其他两个方向的英军也是一路顺风顺水地“平推”。平推的过程中,虽然遭遇了游击队的抵抗,但是这些抵抗就象是投入巨浪中的石块,基本没有激进什么风浪,很快就消失不见。

到二月十三日,一路高歌猛进,猛攻猛打的三路英军在拉塔尼游击队的核心区会师。英国人向全印度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地剿灭了“拉塔尼匪帮”的主力。打死拉塔尼匪军超过六千人,俘虏上万人(大部分是地方民兵武装)。

但实际的真相并不是这样。

早在英国人出动之前,拉塔尼就已经事前得到了英军的暗中通知。

面对从南、北、东三个方向一齐压过来的英军,拉塔尼带着属于自己的核心主力部队约三千人,直接放弃根据地向西面流窜,然后分散“突围”了。余下的都是战斗力不高的杂牌非主力在本地进行“游击作战”。

依英国人的指示,在英国人的配合下,拉塔尼玩了一把金蝉脱壳,放弃了上万人的队伍脱身而走。英军出动前,正是拉塔尼向英方泄露情况,把被他视为“眼中钉”的那些苏联顾问和印共代表的驻地透露给英国人,由英国人出面动手替他消灭掉了队伍里“妨碍”他的人。而后他带着自己的核心手下,沿着英国指定的路线,分散撤往西孟加拉邦和恰尔肯德邦的交接地的山区潜伏起来。

拉塔尼本就是一支“速成”的武装,作战主动性和作战意志远不能红军相比。首脑核心人员一去,余下的万余人部队立刻也就被打回原形。

拉塔尼在撤退前给部下下达的指令是,保存实力,分散隐藏,以待将来发展。依他的吩咐,他的游击队以团为规模分散开来,在山区里进行游击作战。

这种战术理论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历史上抗战时期,红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以团为规模发展并最后壮大的。

但是这种游击战术的前提,必须拥有一个高效、强有力基层党组织,但这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拉塔尼游击队却根本不具备。他的游击队是“速成品”,头上虽然挂着“印共”的头衔,但队伍里的真正的“印共”却没有几个,队伍本身在成长的过程中又“长歪”了。加上根据地建立至今不足一年,根基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