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方面为这一行动命名为“号角”,取“反击的号角”之意。

在英国,泰晤士报报导此事时,打出的红字标题是:

“美国人的军舰,填平了太平洋!”

算上之前已经提前进入太平洋舰的舰队,美国海军在太平洋里,光是战斗航母的数量就超过三十艘,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战斗航母“每月加一或加二”的速度在快速增加中。

“可怕美国人!”

整个英伦三岛上,此时尽是这样充满恐惧的惊呼声。

不需要官方笔杆子去有意地引导舆论了,许多英国人在看过报纸后,都自发地发出这样的惊叹:“太可怕了,当我们还在一条一条数着建航母时,美国却是以一支舰队一支舰队的规模扩弃着他们的海军,美国海军实在太危险了……”

十余天后,也就三月十五日,日本东京湾这儿人头涌涌,包括天皇在内,政府一干高官在此云集,以最高规格,最隆重的仪式,在这里迎接到访的“外国友人”,确切地说,应当是“外国神使”。

“英国神使阿尔托利娅访问日本”,这是1945年三月份第二件大事。

在这个时代,拥有“神使”,就相当于后世拥有“核弹”。一个拥有神使的国家派出神使到另一个拥有神使的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其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整个世界的目光瞬间就集中在了日本的东京湾。

阿尔托利娅是乘座着今年刚下水的,兰斯洛特号航母访问日本,这是一艘三万五千吨级航母,由于使用了“龙骨一体化”技术,其性能相当于四万吨级的航母。一九四三神圣冲击开始后,英国干了一件很“雷人”的事,他们将现役的航母全部改名,以亚瑟王的十二圆桌士命名。

当日,兰斯洛特号航母和大和号战列舰并行驶入东京湾,而后一起在岸边泊地停靠。而后众目睦睦之下,英日两国的“守护神”当众展示了自己“虚化瞬移”的技术,在码头早就铺好的红地毯上凭空凝聚实体现身,而后携手走过洒满花瓣的红地毯,狠狠地做了一把秀。

表面上,全世界都以为阿尔托利娅是第一次访问日本,但实际上她一年前已经秘密来到日本,并在这儿待了整整两个月,现在是第二次来到日本。

上一次阿尔托利前往日本时,除了代表英国政府和日本谈论太平洋战争的问题外,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在建中英国末代战列舰布列塔尼亚号九门十八英寸的主炮制造问题。

以英国科技水平,只要肯花钱,别说制造十八英寸的主炮,就算制造二十英寸都不是问题。尽管得到了大量的民众捐款,部分解决了海军经费不足的难题,但大英帝国毕竟败落了,能省一文钱也是好的。

最后英国人决定把炮管的制造工作交给有现成制造十八英寸主炮设备和经验日本人。去年一月时,英国人提供制造炮管的炮胚材料,九门十八英寸的主炮炮管全部交由日本人负责制造。至于制造费用,则用英国人向日本提供上千台先进的2500马力的风冷式航空发动及其他军援代替。

对于已不再是土豪的英国人来说,这大大节省了军舰的制造成本,而对日本人来说,也通过造炮得到了额外的收入,双方皆大欢喜。

当时英日两家已经得到了美国正在建造同一级别的蒙大级战列舰的情报,所以在这事上,林汉和李华梅都没有为难英国人,林汉还特地和阿尔托利娅一起潜入日本,而后和“大和抚子”四人合体,直接参予了火炮炮管的制造工作。

新炮研发出来,要编制出射程表什么的就得打废好多炮管,为了省钱,英国人直使用了日本人为大和号准备的主炮设计,制定射程表时,参考了日本提供的数据。

这批十八英寸的炮管,英国人通过日本一次制造了十八根,多出九根的是为了备用。

当月轰动全球的另一件的大事,却是德国方面派出一支由卑斯麦号、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加百列号航母、萨菲罗斯号航母四艘主力舰为首,总计十八艘军舰的庞大舰队,于当年三月初抵达东南亚,而后该舰队就停泊在日本人的新殖民地马尼拉港。在休整了数日后,德国人派出一支分舰队,由卑斯麦号战列舰和萨菲罗斯号航母外加数条护航继续北上,在阿尔托利娅访问日本的同一天进入中国的天津港停靠,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对于新中国来说,这个国家的上层领导,许多人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巨大的战舰真面目。

和英国神使日本神使高调花哨的出场方式不同,德国神使汉娜(加百列)出场显得很“低调”平凡,而林汉虽然以中方代表的身份前来迎接她,但当时也没有大使神秘手段。

这也是神圣冲击后,失踪了一年半的林汉,第一次在中国的公共面前出现——其实林汉是和德国舰队一起回来的。

卑斯麦号战列舰和萨菲罗斯号航母都是一年欧洲战争结束前后陆续服役新锐战舰。

这个位面的卑斯麦号战列舰,标准吨位超过四万五千吨,装备九门十六英寸(406毫米)巨炮。而林汉的寄灵舰萨菲罗斯号,是齐柏林级航母的改进型,标准吨位为三万八千吨。

在天津港友好访问泊靠的日子里,该舰对中国普通人开放,停靠的七天里接待了数万名游客,也趁机吸收了大量的信仰之力。

除了“还未完全诞生”的苏联英灵外,公众所知的的五大英灵中,居然三月份全部齐聚在东亚,这是轰动全球的大事,全世界的目光全部聚焦到了这里。

在美国海军即将吹响太平洋上反攻号角的敏感时期,英德两国的神使率着强大的舰队进入西太平洋,并且突然出现在中日两国,不能引人浮想连连。

不过更让全世界的媒体兴奋不已的大消息是,在结束了对中国为期十天的“友好访问”后,停泊在天津的德国海军于当月二十六日启航,于二十八抵达日本东京湾。

日本人怀着无比兴奋和热情的心态,迎来了又一位“神使”的降临。对外界来说,英、德、日三国神使在这一天齐聚日本东京,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意味不言而喻。

各国媒体把这一事件称为“三神聚会”,但有人怀疑中国神明林汉也可能混在其中,别出心裁地称之为“四神聚会”。

而当时真正的情况却是,中国的“神使”林汉,这时也已潜伏在他的新寄灵舰萨菲罗斯号航母上,如果算上正在“大和抚子”身体里的喀秋莎,实际上在东京这儿是“五神聚会”。

除掉正在德国继续扮演希特勒的小汉娜外,“林汉一家人”现在在日本来了个快乐的“合家欢”。

当消息传到美国时,整个美国都在为这个消息而颤抖。

“英国人想干什么,德国人想干什么?”

这是所有美国人在听到这一消息后的第一想法,而杜威总统在接到德国海军主力也在这个时期进入太平洋的情报后,更是这样地怒吼了起来。

在美国海军即将吹响反击号角的敏感时期,英国海军和德国海军将一半的主力舰全部调到西太平洋来,并在这个敏感时期访问“战区”,其拉偏架拉意味已经非常明显。

美国政府为此向英、德两国发出抗议,英国人的回复是这是英国的内政,德国人的回复则是毫不客气直接打脸:这是1940年时,你们在大西洋做过的事的翻版。

第485章六百万吨的恐惧

三神聚会的情报,早在发生前半个月美国就从各方面得到的情报预判到了,三月二十八日发生的事,不过是最终用事实来确认情报分析师们的预判而已。

“女表子养的,英国佬,德国佬,真该死!”

一想到未来的太平洋战争,美国海军极有可能在太平洋上遭遇德国海军和英国海军这两个大变数,杜威总统的脑袋就是一个变成两个大。

身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大总统,杜威不是不明白“纵横联合”的道理,这几年来他也是努力地想打破美利坚合众国在国际上孤立无助的战略局面,但是效果都不尽理想。

英、德这两个潜在竞争的对手就不必多说了,另外有资格改变太平洋格局两个国家,中国和苏联,他对这两个国家橄榄枝都没有收到预期中的效果。

中国方面,虽然杜威以副总统的身份访华时,开出了一堆的空头支票,但是就算没有林汉这个穿越者的影响,新中国的领导也非常明白门口蹲着一只“吃胖了点的脚盆鸡”,总比家门口趴着一头恐怖的白头鹰,前者要好对付得多。无论当时和事后杜威总统开出多么令人心动的空头支票,都不能让他们心动,这三年来和日本的石油、矿产生意一直做个不停。

而另一个国家苏联,斯大林同样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这三年来在远东同样没有什么动作。以斯大林的脾气,他也许会出动百万苏联红军攻击日本,但前提是日本太平洋上和美国血拼先流干了血他才会出手下山摘桃子。要他“为美前趋”冲锋陷阵啃硬核桃,在西边还蹲着一个强大的德国情况下,斯大林是说什么也不可能做这样的事的。

“三神聚会”后,美国人使尽手段向德、英两国发出各种政治、外交试探,询问两国对美日战争的立场态度。

英、德两家的回复都一个口气:“希望贵国和日本以目前的实际控制区为参考,和日本达成和平协定。”

而关于最敏感的“夏威夷”问题,英德两国的意见居然是“永久中立,国际共管”。

这怎么可能呢?

为了这场日本人“主动”施加到美国头上的战争,美利坚合众国损失了上百万吨军舰,牺牲了近十万生命,又烧了无数的钱造了超过四百万吨海军军舰(包括护航航母和辅助战舰),难道就只是为了一张一文不值的“停战协定”。和谈?这样荒唐的要求怎么可能答应?没有哪个美国总统会同意这样的“停战要求”的。

但是,随着英、德两国越来越偏向日本的态度,美国政府又不能不无视他们的立场。正准备“屠神证道”的美国人,最怕的就是英国和德国也下场帮助日本,而这样的迹像正越来越明显。

为了避免英、德两国更深地涉入美日战争,从去年时已看出这一危险苗头的美国政府,多次派出特使在英、德之间进行外交斡旋,承诺、好处许了不少,但效果嘛?

“我们付了这么大的代价,得到的却是三神聚会这么一个回复?”

白宫里,杜威总统咆哮着将桌子拍得嘣嘣作响。

总统身边的幕僚,也这么忠告总统道:

“总统先生,为了这场战争,我们造了太多的军舰,如果不能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美利坚合众国会崩溃的。”

不用他们多说,杜威总统也知道,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没有退路和选择的余地了!

英国的白金汉宫里,另一个声音也正在震荡着。

“先生们,放弃所有的幻想吧,现在的大英帝国,已经没有退路和选择的余地了!”

发出这个声音的人是阿尔托利娅。

“超过四百万吨吨位的海军!先生们,你们明白这是什么概念吗?而且不需要等到今年年底,这个数字就会上升变成五百万吨,而到了明年这个时候,甚至可能变成六百万吨!而我们大英帝国的海军,到今年年底才能达到一百万吨!”

下面的听众,全是英国国内有权力决定大英帝国未来的命运的高层人士。他们中许多人对未来在太平洋上和美国海军对抗感到悲观和绝望,妄想接受美国人拿出的“好处”而保持所谓的“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