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师-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江彬对于军事的敏锐触觉,江彬几乎可以肯定,这些鞑靼人根本就是在佯败。

    可是这里是大明的边镇,他们佯败有什么意义?一般来说佯败都是为了吸引敌军深入,可是自己是守城一方,又岂会深入?

    有诡计!江彬虽然还猜不到鞑靼人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但他基本上可以肯定这里面有圈套。

    而就在此时,锦衣卫最新的一个消息传来了。

    江彬进入到朱厚照坐镇的中军帐时,朱厚照刚刚由锦衣卫送来,江夏亲笔所写的书信。

    看完以后朱厚照笑了笑,抬头看见江彬进营帐来,他将手中的书信递给江彬道:“江彬你看,江夏派人送来的书信,他说咱们七战七胜很可能是鞑靼人的圈套。说他们可能是故意败给我们,实际上是在调遣大军准备把我们一网成擒。朕就不明白了,难不成朕就不能打几个胜仗?”

    朱厚照这话一出江彬脸色顿时大变,他虽然和江夏有过节,但此刻却不得不承认江夏的这个猜想十分有可能。

    而鞑靼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周折,恐怕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知道了朱厚照的身份,知道大明皇帝在宣府。

    要知道这一切并不难,江彬不相信鞑靼人在京师没有细作。

    江彬想了想,他觉得现在大同太危险了,多呆一天自己和皇上就会多一分危险,必须要把皇上带走。

    可是直接认同江夏的话也不信,这样会让皇上不悦。

    江彬斟酌了一下说道:“皇上,听说京师出了大事,要不末将先护送皇上回京处理如何?”

    朱厚照笑了一下,摆了摆手,淡淡地吐出一句话:“没多大事,让他们闹腾一下也好。你打我,我打你,大家都伤了元气以后就不会再闹腾了。”

    朱厚照这样一说江彬顿时一凛,他看着朱厚照心中大为震动。

    他此刻才明白,朱厚照之所以跟他来宣府并不是因为宣府有多好,而是他的一个算计。

    江彬甚至在想,他知道自己离开以后京师诸方势力肯定会相互争斗,而在这一场场的争斗之中,每个人的势力都会因为争斗而被削弱。并且每个人都会在这样的争斗当中落下把柄。

    江彬几乎已经想到了,到时候皇上等他们实力都消耗的差不多了,然后再回去一人打三百大板,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会服服帖帖,明白自己最大的依靠是皇上。

    这是一场算计,是皇上对刘瑾、对太后、对满朝文武,还有针对江夏的一场算计。

    江彬忍不住深深地看了朱厚照一眼,心中忍不住想了想,自己有一天会不会被皇上这样削弱一下势力?

    江彬脑中还在这样想着,突然一名士兵在营帐外面大声叫道:“报!”

    “进来!”江彬道。

    士兵一进营帐就对朱厚照和江彬行礼道:“参见两位将军,探马来报,鞑靼境内有骑兵调动,朝着宣府去了。”

    “什么?”江彬和朱厚照同时叫出声。

    只不过江彬是担忧意外,朱厚照却兴奋地说道:“来得好!”

第三二八章 援兵?没有援兵!

    历史上评价刘瑾、钱宁、江彬、张永之流,无不以“奸佞”二字形容。而实际上,他们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奸佞之臣。所谓的贪污夺权、陷害忠良,他们没有一件事少干过。

    但是自始至终他们都很明白,自己的荣华富贵必须得靠皇上。要想保住现有的一切,一是要保证皇上对自己仍旧荣宠信任,二是要保证皇上安安稳稳地活着。

    所以难得的,江彬终于第一次同意了江夏的看法,对此刻满身戎装披甲跨剑的朱厚照劝道:“皇上,末将已经得到了消息,据说这一次带兵前来的乃是鞑靼的达延汗。

    他号称带来‘十万蒙古铁骑’,就算略有夸张至少兵马也应有五万之数,眼下宣府四镇实在是太危险,要不皇上还是先暂时退居到居庸关后面,坐镇指挥算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有些不乐意了,他把头一甩道:“鞑靼不过数万人,而朕的宣府四镇一共驻扎了十万兵马。他是攻城一方,朕是守城一方,他都不惧,难道朕还会怕他不成?

    是达延汗来了更好,朕恰好会会他,看看究竟是他厉害还是朕厉害。”

    说完,朱厚照反身走下宣府的城楼,往宣府城内的镇国府走去。

    达延汗在大明这边被称为“蒙古小王子”,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称号是因为达延汗是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

    他在成化十五年继承汗位时,年纪还非常小,所以明人称为小王子。先前就曾经提到过,达延汗算得上是蒙古国的中兴之主。

    自从大明打败元朝以外,蒙古人就逃到了关外一分为二,一者是“鞑靼”,一者是“瓦剌”。

    在达延汗继承汗位以前,关外一直以“瓦剌”为大,鞑靼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

    但是自从达延汗继承汗位以后,他团结各个鞑靼汗族部落,逐渐壮大自己最终一举将瓦剌赶到了西北偏远贫瘠一带。

    达延汗亲政的时候不过十六岁,朱厚照亲政的时候十五岁。所以一直以来有不少人都拿达延汗跟朱厚照做比较。

    一个亲政以后中兴王室,令得鞑靼日益强大。一个亲政以后荒淫暴戾、怪诞无耻,使得孝宗时期清明的吏治变得好像现在这边乌烟瘴气,令人扼腕。

    所以提到达延汗,朱厚照心中实则憋了一口气。

    不过朱厚照好歹也是经历了河南平乱遇险的人,所以这一次他也并不是头脑发热然后就傻大胆儿一般孤身犯险。

    朱厚照回到镇国府时,江彬也跟随其后。朱厚照进入书房,江彬也一言不发的跟着。

    到了书房,朱厚照提笔写下一封手谕。

    手谕上的内容大概就是让京营调十万大军火速驰援宣府,并且这一次朱厚照对于这十万大军的驰援还有自己的安排。

    其中五万兵马驰援宣府,另外五万兵马则从山西应州绕后往鞑靼沙井进军。

    看到这一道手谕,江彬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这。。。。。。这应对不错啊。

    以自身为诱饵,吸引鞑靼优势兵力前来攻打宣府四镇。等到双方咬住以后,再派一支奇兵绕后突袭鞑靼内部。

    若是鞑靼大军不撤走回援的话,说不定那支绕到了他们身后的大军还能调转枪头回来和宣府四镇这边的大军两个两面夹击,直接杀鞑靼大军一个屁滚尿流。

    朱厚照写完手谕以后盖下自己的印章,然后将手谕递给江彬道:“如何?朕如此安排以后你不担心了吧。”

    江彬知道朱厚照这是不高兴了,他赶紧一拱手,行礼道:“皇上英明神武早有妙计,末将资质愚昧未能料想到皇上此着,微臣该死,微臣最该万死。。。。。。”

    说完,江彬跪在地下。

    朱厚照笑了笑,亲手扶着江彬的手让他站起来,然后说道:“朕有繁花锦绣的京师不呆,来你这风沙滚滚的关外为何?你当今以为朕是来玩乐的吗?

    河南平乱,朕受了自出生以来最大的屈辱。若是没有一场由朕亲自指挥的大胜仗,朕如何能洗刷此等屈辱?”

    江彬看着朱厚照重重地点了下头,马屁奉上:“皇上算无遗策智谋精妙,这场大战还未开打我们已经先赢三分了。末将愿随皇上于沙场上亲手刃敌,以助皇上创下这真正的丰功伟绩。”

    朱厚照被江彬这样一说心中也顿时是豪气干云,当即大声说道:“好!就让朕带你亲自拿下这一场大战。”

    朱厚照说完,书房外的敲门声响起。

    朱厚照外房门看了一眼道:“进来!”

    能够亲手敲门,而门外护卫却不会阻拦的人镇国府中只有一个,那便是李凤。

    果然,房门推开以后李凤带着一名侍女端着一个汤盅走进房内来。

    在宣府呆了这么久,李凤的肚子已经开始微微隆起。

    她对着幅度很小地行了一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朱厚照感觉跑过去扶着她道:“免礼免礼,朕不是说过叫你不用行礼吗?”

    李凤看了江彬一眼,意思是有外人在我怎么也得给你个面子嘛。

    江彬连忙对李凤行礼叫道:“参见凤妃娘娘。”

    “江将军免礼。”李凤右手虚抬了一下,然后转身拿过身旁那侍女端着那个汤盅放到朱厚照的书案上。

    “皇上,臣妾见你近来巡视军务辛苦,所以特地命人给您熬的人参补气汤,皇上趁热喝了吧。”

    “爱妃费心了。”朱厚照点了下头:“一会儿朕跟江将军议外军务便喝。”

    “那皇上可千万记得要喝,臣妾就先行告退了。”

    “嗯。”朱厚照点点头。

    李凤退出了朱厚照的书房以后粉婕立刻微蹙起来,朱厚照的话她刚才在门外已经全都听见了。

    河南平乱时的失败留给了李凤太深的印象,所以她跟朱厚照不同。朱厚照急需要一场胜仗证明自己可以,而李凤则一听见朱厚照要亲自指挥大战就担心。

    上次只不过是对付一些流民组成的乱军都尚且那样,这一次还要和能止小儿夜啼的鞑靼大军打,这如何使得。

    李凤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里,提笔写了一封书信。

    写好以后李凤将书信递给自己的贴身侍女薏儿。

    薏儿的父亲本是宣府的一名游击将军,只因为在一次鞑靼人扰边的时候不幸落单被围杀,后来薏儿就被江彬安排到镇国府,专门负责照顾李凤。

    由于父亲是武将,所以薏儿也懂些拳脚功夫,马术更是娴熟。

    李凤把书信交给薏儿以后说道:“薏儿,你立刻启程把这封信送到京师逍遥山庄一个叫江夏的人手中,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他。”

    薏儿接过那封信以后郑重地点了点头道:“娘娘放心,薏儿一定把这封信送到。”

    说完,薏儿便先行退下了。

    话分两头。

    众所皆知从关外到关内,必须经过的一个地方就是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

    江彬派出前去京师调援兵的人到了居庸关以后便被东厂的探子给发现了,然后人刚出居庸关就被东厂的探子给杀了,尸体抛在荒野,身上的书信派人送回京师交给刘瑾。

    京师这边,江夏这段时间和黄飞跃一起密切注视着宣府四镇那边的动向,可是他们在宣府的消息并不算灵通,所以得到的消息也有些不太全面。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宣府如今似乎进入到了全面的备战状态。

    知道这一点江夏反倒是有些释然了,宣府四镇全都进入到了备战的状态之中,那么证明朱厚照是接到了自己的书信,明白了鞑靼人这次可能有阴谋,所以正在进行准备。

    既然都已经开始备战了,那朱厚照总不至于傻到连援兵都不提前准备吧,所以江夏在京师默默等待着京师的兵马调动。

    只要京师的兵马一调动,那朱厚照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了。那么多人保护他,就算打不过那难不成还跑不过?

    可是这一等京师兵马没有任何动静,二等京师兵马没有任何动静。最终在九日以后江夏等来了一个身穿红色劲装的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