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同往常一般,赵立率兵在城上抵御,用松枝油焚烧架在城墙上的金兵云梯,阻挡金兵爬上城头。
这一招以前对付金兵非常好使,但是这一次有意外情况发生了。
九月的楚州城突然转刮西风,风向转变的结果就是“火辄反向”,金兵的云梯无法燃烧,大量的金兵往城头涌上来赵立叹道:“岂天未助顺乎。”话音未落。突然有石炮从前面飞来,正中其头部,赵立大叫一声,翻身倒地。左右赶紧上前将他救回赵立的口鼻严重变形,眼珠突出,七窍流血,面目可怖,仍艰难地喃喃自语道:“我再也不能为国杀敌了!”未几,气绝,年仅三十七。
这一天。是建炎四年九月十六日。
虽然这次金兵的攻势最后还是被瓦解掉,但是赵立一死。楚州没了主心骨,再加上楚州城内各种条件已经到了绝处,九月二十九日,楚州城破。
是的,金兵冲进楚州城。但楚州军民按照赵立生前的部署,每个巷口都设立砖垒,扶伤巷战,使敌军付出了伤亡几千人的代价。
一时间,楚州城中烈火烛天,有的妇女甚至拉住金兵,一起沉溺河中。一些号称“千人敌”的民兵首领,如万五石琦蔚亨等,则奋勇突围而出。
最终的结果,金兵虽然占领了楚州城,但也付出了几千人的沉重代价。
事后,高宗皇帝提笔评道:“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
自金兵南侵宋朝以来,大部份城市都是不攻而克,不战而降,或者稍经战头,金兵的损折也不大,只有少数城市是例外。
在这少数的例外中,靖康年间,则首推太原,建炎年间,则东有楚州,西有陕州,先后进行了最英勇最悲壮的保卫战。
这些州府的牺牲者,无一不是“贯精忠于日月,塞英气于乾坤,虽云壮志之莫成,固已荣名之不朽”,表现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楚州沦陷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岳飞心知再向楚州挺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指挥部队往泰州的方向退却。
完颜昌对岳飞恨之入骨,那肯就此放过,于是纠集了长江北岸的所有金兵,号称二十万大军,先歼灭了北神镇的李彦先部,再把张荣的水军驱逐出鼍潭湖,最后召齐人马,往泰州找岳飞算账去了。
朝廷收到金兵要攻取泰州的消息,赶紧传令给刘光世,让他发兵前去支援,同时下诏书通知岳飞:“泰州可战即战,可守即守;如其不可,且于近便沙洲保护百姓,伺便掩击。”
刘光世继续沿用自己的处事方式,装聋作哑,拒不行动。
南宋的中兴四大将中虽然有刘光世的名字,那只是因为他的军队人数庞大,对金人有一定的潜在威胁。实际上,刘光世指挥作战的能力只能排在末流。
明代学者黄道周作《广名将传》,选录了从西周到明代共一百七十多名大将作传记,其中两宋名将有种师道宗泽岳飞韩世忠张俊刘錡吴玠吴璘李显忠杨沂中王德王彦等共三十四人,而王德还是刘光世的部下,但上面却偏偏没有刘光世的名字。
也就是说,黄道周压根儿瞧不起他,愣是没把他收录在内。可笑!可叹!
九月的泰州,已经开始入秋,天气变得凉爽。
泰州位于平原地带,城墙低矮,无险可守,曾经几次遭遇金兵的抢掠,所以城中既无银钱,也缺绢帛。
傍晚时分,泰州城外突然出现了一队金兵,围绕着泰州仔细眺望观察。
很显然,这是一队金兵的斥候。
阿主黑和里真两人都是百夫长,也是这队金兵斥候的头目。他们两个非常的疑惑,象这样的破旧城池,还需要动用两支百人斥候队来作战前侦查?
很快。他们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当阿主黑和里真正要收兵回营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居然被包围了。
不过金兵一点都不担心。
这里是郊外平原,又有什么能阻挡得了金国精锐斥候骑兵的前进?于是阿主黑和里真不假思索,返身往北面冲去,虽然那边已经有一队宋兵的骑兵在等候。
“宋朝居然有骑兵,宋人还会骑马?”阿主黑一边想着这个笑话,一边抡起手中狼牙大棒,策马向着宋军冲去。
里真以同样的速度向着宋军冲去,不过他的想法和阿主黑截然不同。里真的想法是:“出来查探军情。还能顺便砍几个宋军的脑袋回去领功,不错。”
出来迎战阿主黑的宋军是个小年轻,唇红齿白,相貌俊秀,水汪汪的样子比大姑娘还要漂亮。
阿主黑一看就乐了。心想宋朝真的没人了,要不怎么派个小男孩出战,白白浪费了一幅好皮囊。
就在阿主黑胡思乱想之际,小男孩挺起手中的铁槌枪,往前慢慢刺出。
小男孩的动作并不快,所以阿主黑看得清楚。男孩手中的铁槌枪与众不同,形状特别:大枪的头部和末端都是两个暗金色的铜锤。“其椎形椭而锐首,异于今之所谓铜锤者”。
这杆大枪,就是赫赫有名的“两铁槌”,又叫做“雷鼓瓮金锤”,重八十斤,是岳飞的大公子岳云所用的兵器。
岳云长得象妈妈,个头偏瘦小,与“两铁槌”这杆长兵器一匹配,给人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阿主黑一看就认定这杆枪是轻软木所做的,否则一个小男孩如何使用得了,所以阿主黑也不看岳云用什么招式,一狼牙棒当头打去。
“噹”的一声巨响,震耳欲聋,阿主黑想象中的小男孩脑浆四溅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反而他的狼牙棒象是砸在了铜墙铁壁处一般,一股大力反弹回来,阿主黑眼前一黑,竟然被活活镇晕了过去。
这一战是岳云的第一战,这一年岳云才十二岁。
在这之后,用了四年的时间,岳云在军营中获得“赢官人”的外号,意思是每战必胜,从无败绩。
《诸子遗事》中记载道:“云,年十二,从张宪战,慷慨忠义,颇有父风。
阿主黑和里真两人很轻易就被张宪和岳云两人联手拿下,而两百名金兵斥候也无一逃脱。
泰州军营中,岳飞看着阶下的阿主黑和里真,二话不说,命人先将他们各打四十杀威棍,再详加审问。得知蒲速里酋长孛堇太一将军带领五千前锋部队,已在离城三十里扎下了营寨,随时进攻泰州。
把这帮金兵斥候全部杀死后,岳飞亲自带领一千精锐骑兵,夜袭金营。
这一晚,岳家军“杀虏颇众”,金兵前锋营溃退而去。
十月初二日,完颜昌手下金狼勇士白打里已从承州方向赶来,和蒲速里酋长孛堇太一的残兵联合一起,前来攻打泰州城。
这一战,金人仅仅被岳家军的一轮冲杀,就杀得阵脚大乱,丢盔弃甲而逃,“凡枪刀金鼓旗帜无遗者”。
金兵主将金狼勇士白打里被岳飞在阵前生擒活捉。
蒲速里酋长愤恨交加,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狼狈不堪地再退军三十里,集结军队,蓄势待发,同时派人向完颜昌求援,准备对泰州进行迅猛的一击。
虽然金兵的前锋部队被轻易打退,但是,泰州的形势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是愈加的紧张。因为金兵的主力正在源源不断地集结,朝泰州的方向推进。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错花心大大三牛aa大大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今天三牛大大组织了一个作者群,话说陈豆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群,很新鲜。

第二百七十七章:战泰州(二)

建炎四年十月下旬,完颜昌和蒲速里酋长两人合兵一处,号称二十万大军,在凛冽的北风中浩浩荡荡杀向泰州。
泰州这个地方,既无无天险可以防守,也无地利可以凭借,而岳家军的兵力又远在来攻的金兵之下,形势非常的恶劣。
是的,在收复建康府一役中,岳家军曾经有两千士兵打败数万金兵的记录。但那时的金兵已经属于强弩之末,而岳家军养精蓄锐,突然袭击,能够以小胜多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如今泰州的形势与当时截然相反。
首先,目前的这批的金兵,绝非建康府中的金兵可比,而是把完颜昌的部队,蒲速里酋长,以及完颜兀术的余部组成,数量庞大;而且新近接连歼灭了数支宋朝镇抚使的部队,包括薛庆部郭仲威部赵立部李彦先部等等,风头正盛。
其次,这段时间岳家军一直在辗转奔波作战,士兵们都相当疲惫,新旧伤患得不到很好的恢复,战斗力下降了不少;再加上在人数上远远少于金兵,岳家军明显处于弱势的一面。
本来泰州边上有个鼍潭湖,早已被一支由梁山泊转移来的义军水军所占领,可以借用为泰州的一道军事屏障。
这支水军的人数在一万以上,拥有二三百只船舶,大头领叫张荣。
张荣之前在梁山泊聚义的时候,就曾经多次邀杀过女真南侵兵马。
当完颜长率领山东境内的金兵马南下之际,张荣也率领全部舟师顺清河而下。每只船全都满载粮食,进驻于鼍潭湖中,积茭为城,用泥加以涂抹。屡次向南侵金军挑战,诱敌深入,使敌人步骑四集,都深陷在泥淖之中,死亡累累。
可惜的是,张荣没能与岳家军取得联系,后来在完颜昌的全力进攻下。张荣力不能当。唯有把茭城焚烧后弃去,率领他的船队转到兴化县的缩头湖中去了。
完颜昌兵马把张荣的水军驱逐出鼍潭湖,等于把泰州的军事屏障全部拆除。驻守在在泰州的岳家军,**裸地袒露在金兵的大部队面前。
这种形势。正如《韩非子?十过》中所说的:“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形势分明。难怪之前高宗皇帝下诏书通知岳飞:“泰州可战即战,可守即守;如其不可,且于近便沙洲保护百姓。伺便掩击。”
形势危急,岳飞“顾虏势盛,泰无可恃之险”,审时度势,已有撤退之意。于是召集众位兄弟问计:“各位可有应对的好办法?”
王贵站出来说道:“我军屡战屡捷,已经够本了,况且朝廷也已经下诏让我们保民而退,可以撤退了。”
岳飞神态肃穆,告诫大家:“朝廷养兵,就是为了能在危急之时派上用场。现在我军虽然急挫敌锋,但敌人势大,离我不过数十里,我军不宜轻动,我军一退,他们肯定紧追于后,到时我们的父老妻小拖累于后,全军就有覆灭之忧。”
听了岳飞一席话,众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岳飞缓缓站起,沉声指出:“当下形势,敌强我弱,我们当然不能和他们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我的意见是必须撤退,但撤退之前,背城一战,杀灭金人的气焰,方可在死中求生!”
岳飞的这句话,奠定了往下十多天的战事进程。
建炎四年十月二十九日清晨,完颜昌和蒲速里酋长的金兵大军在离泰州城外的三十里处排列队形,与岳家军在城外决战。
虽然完颜昌不明白为什么岳家军宁愿放弃泰州的城墙之便,要挑选这处野外的空旷地方来和金国的骑兵决战,但宋军既然要以己之短来攻打金兵之长,完颜昌自然是乐见其成。
完颜昌不知道,如今的泰州和附近几个县城都已经是空城一座,几十万汉人正在缓缓地向着南霸塘赶去。他们要在那里横渡长江,逃避战火。
问题是,这几十万人行走缓慢,要全部过江起码需要十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岳家军起码要把金兵拖住十天以上。
在一个平原地带,用一万人来拖延二十万大军的推进,这个难度可不低啊!
花了两个时辰,完颜昌终于把他的阵势给列好了。
整整十万的甲兵铁骑,阵列整齐。完颜昌披坚执锐,带领完颜家族的精锐骑兵居于阵地的中央,其余各姓各部落的将领率本部人马列阵于两侧,五色大旗按方位分植在中军周围,寒风一吹,猎猎作响。
这是完颜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