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简单地说,岳飞认为好马的特点就是需要吃得精、喝得好、结果是起步慢、后劲足,而劣马的特点正好与之相反。
很明显,岳飞将自己比作“好马”,吃得好,跑得就快。他希望高宗高瞻远瞩,而能交付给自己更多的军队和权力,以承担再次大举的重任。
岳飞的这番言谈引起高宗皇帝的认同和高度的重视。
高宗皇帝赞赏他“见进,论议皆可取”。趁着淮西战役之后论功行赏的机会,将岳飞由检校少保升至正二品的太尉,并将宣抚副使、兼营田使晋升为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太尉“同二府之列”,“崇以辅臣之礼”。
按照宋朝的体制,宰相所辖三省和枢密使等所辖枢密院,号称二府。除宰相外,枢密使、参知政事等称执政,即“辅臣”。
自宋朝“祖宗以来,所置使名莫重于宣抚,多以见任执政官充使”。“以宣抚之重名,实寄专征之大事”,惟有“廊庙近臣、勋伐高世者”可膺此重任。
岳飞官拜太尉后,便“理合增重使名”,使虚衔和实职一致,都作为执政级高官的待遇。但是,检校少保、太尉等只是作为锦上添花的加衔,岳飞的两镇节度使虚衔仍旧保留而不变。
到了这个时候,岳飞的实职差遣已超越了西北的吴玠,而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这传统的三大军头平列了。
不管是投降派,还是主战派,都得承认岳飞是南宋的中兴四将之一。
绍兴七年的初春三月,在张浚的主持下,高宗皇帝把“行在”迁往建康府。而尚在平江府停留的岳飞,也奉命“将带马军”,“禁卫从行”。
到达了建康府之后,高宗皇帝撇开了以背嵬亲军护卫的韩世忠,在“寝阁”里再一次单独召见岳飞,对他说了一句话:“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
所谓的“节制”,是指暂时指挥或间接指挥。
按照高宗皇帝的这个说法,岳飞节制的范围,不仅包括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五万二千余人,还应该包括了仍为宣抚副使的吴玠行营右护军六万八千四百余人,杨沂中殿前司军约三万人,其他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军一万二千六百人以上,总计约有十六七万人。
这个人数,还不包括岳家军原有的十万大军。
而不归岳飞节制的韩世忠的行营前护军大约三万人,张俊的行营中护军大约七万余人,总计约十万人。
也就是说,高宗皇帝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南宋朝廷接近百分之七十的兵力全部都划归了岳飞的麾下。
高宗皇帝将全国大部分的兵力,慷慨地授予岳飞一人指挥和节制,这在宋朝尚无此先例,不能不使岳飞欣喜若狂。
岳飞心神激荡,他的机会终于来了,很快就可以集中全国的兵力北伐金齐,直捣黄龙府的时间到了。
这其实就是上次高宗皇帝和岳飞两人谈论养马秘诀的隐晦含义。
所谓吃得精、喝得好,是岳飞在强调想让马儿跑,必须给马儿加料,也就是给岳家军增兵;速度快、后劲足,是指增兵之后的效果,不能只看一时,北伐是长远大计,要有充足的耐心。
在这一刻,南宋的开国皇帝、和中兴的最强将领终于走到了一起。
岳飞非常感激皇帝的恩遇,更渴望抗金功成,他用工整的楷书写了一篇奏札,于十一日进呈给皇帝:“臣伏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实怀捐躯报国、雪复雠耻之心……然臣愚欲望陛下假臣日月,勿复拘臣淹速,使敌莫测臣举措。万一得便可入,则提兵直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号召五路叛将……臣然后分兵濬、滑,经略两河,刘豫父子断可成擒……臣闻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还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许者。”
岳飞的这一篇奏折洋洋洒洒数千字,从多个方面解释和论证了了北伐的策略和可行性,让人看得血脉喷张、跃跃欲试。
只不过,岳飞高兴得太早了。
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的高宗皇帝很快就后悔了PS: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hans2006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二十五章:出尔反尔

在岳飞给高宗皇帝的那份奏折里,有下面一段文字,非常有意思:“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
在这段文字里,只单独提出了两个名字………太上皇帝和宁德皇后,而把其他在金国的被扣留的皇室成员一律归纳天眷,其中包括了钦宗皇帝。
南宋初年,一度流行着迎还二圣的政治口号。
二圣是指被金兵俘虏的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这个口号最初出自于高宗皇帝即位诏中的“同徯两宫之复”之说法。
由于徽宗老皇帝已死,金人又不断放出风声,要以钦宗或宋钦宗之子来组织傀儡政权。岳飞在此奏中不再沿用这个已经过时的政治口号,而只是将钦宗皇帝列入在“天眷”之中,这明显是一种政治的表态。
岳飞的意思是,在成功收服中原,直捣黄龙府之后,钦宗也只是一员普通的“天眷”成员,而不会对高宗皇帝造成任何的困扰。
在后世有一个论点,说高宗皇帝为什么在最后坚持要杀岳飞,是因为担心岳飞一旦把钦宗皇帝迎接回来,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
而岳飞在这一份奏折中的说法,已经直接否定这个论点。
高宗皇帝要杀岳飞,是另有其因。
不过在此时此刻,高宗皇帝对岳飞是绝对的满意,百分百的放心,于是当他读完岳飞奏札,当即亲笔批示:“览奏,事理明甚,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惟敕诸将广布宽恩。无或轻杀,拂朕至意。”
高宗皇帝的批示用白话来翻译就是:你办事我放心,怎么样去做全部随你,我一切放权不干扰,只要你不轻易杀人就是了。
多么和谐、互信、共荣的一对君臣啊!

高宗皇帝并不单是嘴上说说而已,行动也相当迅猛。
他亲自出面,很快就把刘光世给搞定了。而代价就是八千金、和一个少保、兼三镇节度使的虚衔,以及一张叫万寿观使的荣誉证书。
很难想象得到刘光世这时候的感觉。
这个以逃跑和不服从命令而闻名的老油条,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抗和辩驳,很乖巧地收下了高宗皇帝的赏钱,从此以后逍遥自在享受人生去了。
收回刘光世的兵权容易,而收编他手下的刘家军就费事多了。
谁都知道刘大衙内是个草包。但衙内的手下们却很有料;要想让这帮军痞们听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高宗皇帝也没啥好办法,只能做到他自己的本份,以圣旨的方式给军痞们下通知。
“朕惟兵家之事,势合则雄。卿等久各宣劳,朕所眷倚。今委岳飞尽护卿等。盖将雪国家之耻,拯海内之穷。天意昭然,时不可失,所宜同心协力,勉赴功名,行赏答勋,当从优厚。听飞号令,如朕亲行。倘违斯言,邦有常宪”
在这份圣旨里高宗皇帝强调了他是多么的喜欢行营左护军的将士们:“你们自从南渡以来,甚至之前就与朕同甘苦,共一条渡船。这时为了创作更大的功绩,把你们划归给岳飞领导,一切听岳飞的话,‘如朕亲行’。你们一定会创造更辉煌的成绩。朕等着为你们颁奖!”
当然,一手萝卜一手大棒这样的小技巧高宗皇帝已经玩得很纯熟了,于是在他的圣旨里又加上了几个字:“倘违斯言,邦有常宪。”
这八个字让人发抖。赤裸裸地以杀头来威胁了。
高宗皇帝相信,这种程度的官方支持,加上岳飞如日中天的军中威望,还有岳家军远超刘家军的实力,足以吞下行营左护军这块肥肉。
一切非常顺利,前景也很美好,岳飞都准备动身去接收了,却没注意到旁边有个人死死地盯着他,嫉妒羡慕恨得快要发狂了。
这个人就是………左宰相张浚。
自从成为朝中的执宰和军方的大都督之后,张浚已经把自己定位为南宋朝廷第二人的高度了。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尊和自傲是永远分不开的,而自尊和自傲的基础就是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
“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
高宗皇帝居然对岳飞说出这样的话,把他的都督府置于何地,把他这个朝廷的第二人置于何地?
张浚越想越气愤,越想越憋屈,他完全不能够接受皇帝这样的安排。
于是乎,张浚决定面见高宗皇帝,要把这件事情给彻底搞黄。
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要推翻皇帝已经做出的决定,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张浚并不担心说服不了高宗皇帝,因为他还有一个好帮手………枢密院使秦桧。
张浚和秦桧一起进皇宫,跟高宗皇帝谈话。
谈话的内容不得而知,因为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当然,即便当时有史官把他们谈话的内容给记录下来,也会被后来掌权的秦桧销毁殆尽。
虽然不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但是当张、秦两人走出皇宫的时候,高宗皇帝已经变得非常的平静。
从特使何藓把徽宗皇帝的惨讯带回来到现在,差不多是一百天左右,这么短的时间里,高宗皇帝就彻底平静下来了。
国恨家仇,死父辱母、奴役全家族等等,这些仇恨全都被放下了这就是高宗赵构。他有血性,有正义感,也有复仇之心。可惜的是,这些个正能量的储藏太少了些,实在是不耐用。
他一定是想到了所谓的祖宗家法,武将是不能单独领兵的,更是绝对不能独领天下兵权的,否则祸起萧墙,不用外鬼,内贼就会搞垮他赵家的江山。
更会想到他一直以来的那点小心思,他是不想和女真人死磕的;以往他所支持的那些战斗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以战迫和。
在谈判桌上多捞点筹码而已。
可怜的岳飞正在兴头,雄心壮志地走在去收编行营左护军的路上。
他走得很快,可后面追来的信使更快,三道圣旨接踵而来。
但自古君无戏言,如何对岳飞取消信誓旦旦的皇命,却颇费斟。高宗皇帝给岳飞连发三份手诏。第一份手诏说:“前议已决,不久令宰臣浚至淮西视师,因召卿议事。进止之几,委卿自专,先发制人,正在今日,不可失也。”
这份手诏要求岳飞与张浚议事,至于“议事”内容为何,似不便明说。
第二份手诏的内容是:“览卿近奏,毅然以恢复为请,岂天实启之,将以辅成朕志,行遂中兴邪!嘉叹不忘,至于数四。自余令相臣浚作书具道。惟卿精忠有素,朕所简知,谋议之间,要须委曲协济,庶定祸乱。”
估计到张浚出面“具道”后引起的种种不快,因此高宗皇帝一方面对于岳飞大加褒奖,另一方面又要求他“要须委曲协济”
第三份手诏写道:“淮西合军,颇有曲折。前所降王德等亲笔,须得朝廷指挥,许卿节制淮西之兵,方可给付。仍具知禀奏来。”
这样的语句,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