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倔强的岳飞继续对皇帝说不。
岳飞视封赏为耻辱,继续上奏力辞道:“事关国政。不容不陈,初非立异于众人,实欲尽忠于王室。欲望速行追寝,示四夷以不可测之意。万一臣冒昧而受,将来虏寇叛盟,则似伤朝廷之体。”
万一臣冒昧而受,将来虏寇叛盟,则似有伤朝廷体面。
这个岳飞。太不识抬举了!

虽然岳飞做出了激烈的抗争,但是对于一个既定的政策,高宗皇帝和秦桧又岂会轻易做出改动。
又过了六天,朝廷如期把京湖宣抚使岳飞的官阶晋升为正一品的开封府仪同三司。从宋朝的官制而言,岳飞在官场上的成就,已经超过他的恩师宗泽,达到了种师道的那种殿堂级的层次。
同时交到岳飞手中的。除了朝廷颁发下来的用以确认晋升官阶的《制词》外,还有皇帝给岳飞的一道手诏。
高宗皇帝在诏书中狠狠地训斥了岳飞一顿,借助历史上曹操、诸葛亮和羊祜屯田足食的故事,要求岳飞要老老实实接受封赏,认认真真地去驻兵屯田种地,不要再多管闲事。
人家曹操在许下屯田。数年之中,所得积粟,仓廪皆满;诸葛亮在渭南分兵开垦,百姓安乐,军无私焉;羊祜就更不得了。他刚刚出任南夏的时候,军队不足百天口粮。可是到了第三年,就有了十年之积,江汉民心稍安……
你看看你,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将,靠的是多年的积累和深厚的财政支援,你就不能向他们学习学习?
对于高宗皇帝的诏书,岳飞的回答是:“臣庸德薄才,诚不敢妄论古人。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二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臣敢不策驽砺钝,仰副圣意万一?夫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农夫职尔。用屯田以足兵食,诚不为难。臣不揆,愿迟之岁月,敢以奉诏。要使忠信以进德,不为君子之弃,则臣将勉其所不逮焉。若夫鞭挞四夷,尊强中国,扶宗社于再安,辅明天子以享万世无疆之休,臣窃有区区之志,不知得伸欤否也!”
通过屯田使军粮充足,何难之有?不过现在我更愿意勉为其难地做些通过忠诚守信来增进道德的事。至于鞭挞四夷,增强国力,匡复社稷,辅佐天子,使百姓享有万世无疆的安乐等,我这些志向,真不知道是否能得以伸张啊?
另外,岳飞还提醒高宗皇帝道:“观亮素志,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以兴汉室,天不假以年,遽有渭南之恨。祜辅晋武,慨然有并吞之心,后平吴身不及见,二子有意于功名,而志弗克伸,惜哉!”
诸葛亮虽然是在屯军种田,但其平生志向,傲视天下,一心想中兴汉室,可惜天不假以年,才有渭南之恨;羊祜辅助晋武帝,有统一天下之志之心,后来吴国被平,他却未亲见,他的两个儿子有意继承父志,但终久未能完成,可惜啊!

这一轮岳飞和高宗皇帝的书信往来,一来一回有将近十几份之多。
如果是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大业出发,怎么看都是岳飞有理;但实际上,从当时的那种社会文化和君臣伦理来说,岳飞的耿直不屈和直言不讳,就变成了对皇帝和朝廷的嚣张跋扈了。
山河残缺,朝廷受辱,遗民泪尽。身为十万雄兵的统帅,又怎能眼巴巴地弃中原而不顾?
在明知不可能得到皇帝支持的情况下,岳飞又一次向高宗提出辞职的请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
在现代社会的公司里,雇员向老板提出辞职抗争,是表示对于公司和老板的严重不满,是雇员所能够采取的最厉害的手段。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古代。
不得不说,岳飞对皇帝提出辞职申请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一而再再而三,几次三番的辞职要求,对于疑心甚重的皇帝,如何如何也不是一件好事。
一有所不满就要撂挑子,你把皇帝放置在什么地方?
高宗皇帝给岳飞的回复也是非常有意思:“顾安危注意,朕岂武备之可忘;惟终始一心。汝亦戎功之是念。益敦此义,勿复有云。所请宜不允”
你的责任就是保国卫土。其他的事情,你不要理,也不要问。
高宗皇帝的说话已经够清楚、够明白的了吧。
岳飞被迫升了官,接下来他又给朝廷发了一道奏章:“太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臣岳飞上状奏:臣伏观正月十二日降到赦书,交割河南州县,内西京河南府系臣所管地分。自刘豫盗据以来,祖宗陵寝久失严奉,臣不胜臣子区区之情。欲乞晾带官兵,躬诣洒扫。谨録奏闻,伏候敕旨。”
假如说之前岳飞抗命不从的奏章是非常明显的逾礼,这封要求去给皇家祖陵扫墓的奏请就显得温情十足了,毕竟祖宗陵寝就位于岳飞的辖区之内。
可是,岳飞的要求,被高宗皇帝轻飘飘地否决了。
高宗皇帝的回复是:“已降指挥。差同判大宗正事士、兵部侍郎张焘前去袛谒陵寝。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札与岳飞照会;侯逐官起发,申取朝廷指挥,量带亲兵,同共前去袛谒。”
祖宗陵寝所在的位置与金兵所在的地方非常的接近,假如真让岳飞去了,鬼才知道会不会搞出乱子来。所以高宗才派出了兵部侍郎张焘前行。
很明显。在高宗皇帝的眼里,岳飞已经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对于南宋和金国所签订的第一份和议,也就是所谓的天眷协议,在南宋朝廷和金国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声。
南宋朝野的发对声音,在高宗皇帝和宰相秦桧的一意孤行之下的打压之下。有逐渐消落的趋势;但是,在金国的反对声音。因为一个人的突然转向,很快就变成了金国的主流意见,结果是,金国单方面把签订不久的协议给活活撕毁了。
金国这个一言定鼎的人就是完颜兀术。
受限于相对较少的人口基数,经过累年的不停征战,金国老一辈的名将大多葬身沙场。特别在完颜粘罕一系在宫廷政变中失败被杀,金国如今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剩下完颜兀术等寥寥数人了。
正因为如此,完颜兀术的意见对于金国朝廷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这份天眷协议,完颜兀术在开始的阶段是大力支持的,原因在于,他被南宋的军队打怕了。
在黄天荡中差点被韩世忠困死,在西北两次被吴玠阻击追杀,在淮西屡屡败在岳家军的手中,等等。
假如要问金国有哪一位将军败给宋军的次数最多,完颜兀术当之无愧!
因此,在《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七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三中都有记载这么一件事,完颜兀术和他的心腹悍将韩常在夜间对饮,非常坦诚地承认:“今之南军,其勇锐乃昔之我军;今之我军,其怯懦乃昔之南军。”
所以,当完颜宗盘和完颜昌对他说:“我以地与宋,宋必德我”的时候,完颜兀术就马上对和议投了赞成票。
但问题是,完颜兀术对于这种议和的态度并不是百分百支持。
正如岳飞所说的,所有的协议都是基于武力对等的基础之上。
因为伪齐刘豫的存在,金国有两年多的时间没有直接跟宋军交手了。时间既可以让人淡忘过去的败绩,也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南宋朝廷在议和过程中的软弱和一再忍让,给了完颜兀术一个想象的空间:莫非宋军的战斗力也在不断下降?
以上这些情况,再加上金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完颜兀术突然改变了他对天眷协和的态度。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寒尖大大、vela2003大大和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四十三章:和议的撕毁

事实上,当完颜亶被诸位叔叔伯伯推举为都勃极烈,也就是金国皇帝的时候,他的年纪才仅仅只有十六岁,还属于懵懂少年一个。
完颜亶虽然成了金熙宗,但是他既没有父亲的庇荫,在朝中也没有任何根基,于是乎,所有的金国大佬们都把他当做是新时代的阿斗刘禅。
区区一个小孩子,难道还能够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可是,后来历史发展的进程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个整天文绉绉,笑嘻嘻的小皇帝,居然能够利用了各位大佬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把这些大佬们先后弄死拍散,最后成功地控制住朝政。
为什么一个小年轻有这么大的能耐,孤身一人在虎狼窝里面觅食,还掀起了哪么大的风浪。莫非他是穿越者不成?
答案当然是否定。
那么他的计谋和策划从何而来,莫非是天生的牛叉人物?
打开金史一看,这个完颜亶幼年丧父后被伯父宗干收为养子。宗干崇尚汉文化,延请著名儒生张用直教授读书。
少年完颜亶聪颖慧达,贯综经史,喜文辞,尽交文墨之士,又受学于昭文馆直学士汉人韩昉。及长,怀有大志,云云。
哦,原来完颜亶身后有一个汉人儒生韩昉在帮他出谋划策。
真相明白了,讲到这些个厚黑阴谋之术,宫闱内斗之法,女真人当然不会是汉人的对手。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面。
结果是。天会十三年五月,完颜宗辅死于完颜粘罕的暗杀之中;天会十五年。完颜粘罕一系官员全部被关押,大部分死于狱中,完颜粘罕自杀;而这次,金熙宗完颜亶的屠刀开始对准了完颜宗盘和完颜昌这一个派系了。
金国的首都黄龙府突然爆发了一起大案,郎君吴十等人突然叛逆作反。
不用说,这分明就是一桩冤假错案。
在金国,郎君是皇族宗室人员的专有称呼。为什么说吴十的案件是一宗冤假错案?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涉案的吴十等人全部都是太师完颜宗盘的心腹,而完颜宗盘如今正是在朝中主政。大权在握。假如吴十要造反,岂不是要反自己?
已经没办法搞清楚完颜兀术是否一早就跟金熙宗早有预谋。反正就是在这个极端敏感的时候,完颜兀术成了压垮完颜宗盘的最后一根稻草。
完颜兀术秘密去约见金熙宗,向小皇帝报告说:“我已经收集到了大量可靠的证据,完颜昌和完颜宗盘一伙秘密勾结南宋,出卖大金国的利益……”
事情很明显了,原来金熙宗一开始只想搞完颜宗盘。但完颜兀术却坚持非要把完颜昌拉下马不可。
无论如何,金熙宗和完颜兀术一拍即合,马上开始行动。
结果是,金国堂堂太师完颜宗盘立即被捕入狱,三天之后,也不经过审判。马上处死,甚至都不等秋后才行刑。
对于宗盘的盟友完颜昌,因为他是个有大功之人,金熙宗免其一死,还把他打发到南宋降臣杜充的手下去干活。
这种羞辱令完颜昌勃然大怒。说道:“我开国元臣也,何罪而与降奴为伍?”
这事并没有就此完结。
因为还有人在继续告发完颜昌与人共同谋逆和投靠南宋、出卖金国的利益。这就导致了金熙宗下诏书要把完颜昌缉拿归案………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完颜昌万般无奈,只好逃离京城,往南宋的方向奔去。
这个完颜昌估计是想要弃暗投明,投奔南宋而来了,毕竟那边还有他的一个亲密战友………独相秦桧。
完颜昌的想法是好,却没料到完颜兀术早就等着他这一手了。
结果是完颜昌在祁州被完颜兀术追上擒拿,就地处死。
就这样,金熙宗完颜亶和金国右元帅完颜兀术一起联手,把太师完颜宗盘和左元帅完颜昌的整个派系给彻底打垮了。
先勿论完颜亶和完颜兀术最初的行动目的是什么,根据他们两人的对外宣传,打垮宗盘和完颜昌这个反革命集团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叛逆和出卖金国的利益。
根据这个逻辑,完颜亶和完颜兀术就不得不继续走下一步,来捂住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