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俊的算盘打得啪啪直响。既然在柘皋之战中无需岳飞和刘锜都能够大胜,这次出兵我又何必让他们加入,分掉我的功劳。
张俊有所不知,在柘皋之战中,虽然刘锜并没有来得及加入战团,但有两万八字军压阵,完颜兀术有很多打法都不敢使用出来。否则杨沂中在第一轮冲刺失败后,怎可能如此轻松地重行整理好阵型。
既然张俊想独吞功劳,为什么他又会带上王德和杨沂中呢?
王德是张俊手下最能打的武将,不带王德,难道要张俊自己上前线吗?何况王德虽然脾气有些急躁,基本还算听话。
至于杨沂中,他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带上他也算是一种投资,更何况杨沂中的武力值还是相当不错的。
就这样,淮西大军的追击开始了。
张俊、王德、杨沂中这三位大佬们兴高采烈向前追,想着如何“收复”濠州。兵临淮水,耀兵国境。
这是多么光彩和牛B的一件事啊!
这还不止,最重要的是,既然金兵已经退却,张俊他们只需在国境线上盔明甲亮地遛一圈马,就可以向上报告说驱敌于国境外,回到临安府后就会再有一次升官发财的机会。
多好的事啊。多便宜划算的买卖!
只不过,才跑了一天,前方忽然传来最新战报,说金军突然出现在濠州区域,又开始重兵攻城了。
这让张俊立即冒一身冷汗,停下了脚步。
………………有情况。把刘锜追回来,让他去打仗。
刘锜这个遵纪守法的三好青年马上执行命令,又赶了上来。
四将合兵,淮西军团阵容整齐,一起杀向濠州城,距离还有六十里的时候,前方传来战报。濠州陷落了。
面对这个噩耗,四位将军各有主张。
张俊和刘锜发觉这一次金军的行动太诡谲了,变幻不定,一定得慎重对待;而且濠州已经陷落,赶过去意义不大。
王德弃权,他的强项是冲锋陷阵,在谋略策划方面明显底气不足。
对于淮西军大佬们的畏缩不前,杨沂中发火了。
这位御林军大佬的意思是。趁金军刚刚攻下濠州,立足未定之机全力反击,既抢回城池,也挽救百姓,趁机扩大胜果,打一场比柘皋之战更辉煌的战斗!
望着情绪激动的杨沂中,张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从道理上是肯定说不赢的。而且杨沂中身份特殊,张俊还担心他随时有可能打小报告呢。
就这样,在杨沂中的带领下,张俊心不甘情不愿地跟了上去。准备与金兵展开决战,夺回濠州城。
杨沂中带领御林军率先从东门攻入了濠州。
不、正确来讲,应该说进入,而不是攻入,因为在西门根本无人防守。
杨沂中大喜。
你们看看,金兵连防守都来不及安排,还不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杨沂中心中的欢喜持续不了多久就沉寂了下来,因为他发现情况有异。
诺大的一个濠州城,居然找不到人,无论是金兵还是当地的各族居民;甚至连一条狗都找不到。
根据《宋史》上的记载,现在的濠州是“寂然无所闻”。
“空城计”,里面有埋伏!
杨沂中醒悟过来,正要撤军之际,周围伏兵四起,北门中更是冲进来大队的金国重装铠甲骑兵。
杨沂中大惊失色,连忙指挥部下往南门方向撤退。
为什么要向南门撤退呢?
杨沂中的想法是,既然自己从东门进城,张俊他们势必也在东门候着,假如往原路退却,势必和他们撞头,所以往南门才是正路。
杨沂中没有想到,他的想法刚好和张俊撞车了,张俊的大军神差鬼推般地来到了南门,与御林军们碰个正着。
“南奔无复纪律”
连基本的阵型都保持不住,结果宋军大败一阵,后撤十里,与金兵相对峙。
这时候的张俊并不是不想退兵,而是不敢退。
十几万人的大兵团,无论前进后退都是大事情;假如贸然撤退,一旦被金兵从后面追尾攻打,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完颜兀术虽然用“空城计”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换回了一点面子。但是,他的后方突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情况,让他不得不分兵应付。

第三百七十三章: 最后一战(四)

有资格令金兵主帅完颜兀术担心的也就是那么少数几个人,而韩世忠司令官恰好就是其中之一。
韩世忠派出数百条战船逆淮而上,目的就是要截断金军的退路。
这是韩世忠的风格以及特长,他每一次的作战目的都是要置敌于死地,至于能否成功当然要另当别论;再加上水中作战,更是泼五兄弟的强项了。
不得不赞一句,韩世忠这招够狠毒,直接就形成了宋军水陆两方面前后夹击金军的态势,以军力战绩参考,完全能够全歼淮西境内的金兵。
对于形势的突然逆转,完颜兀术彻底抓狂了。
对上张俊的十三万淮西大军本来就处于劣势,好不容易在濠州打了一次伏击,挽回一些颜脸,突然在后方的水路发现了韩世忠,让完颜兀术稍微放松的神经又变得紧绷起来。
如果后路真的被截断,意味着数万金兵落入重围,自己也很可能成为宋军的阶下之囚。
想到这里,完颜兀术突然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在水路迎战?
算了吧,在水路与韩世忠交手,就跟在平原与岳飞的背嵬军硬碰一样,纯属自己找死。
那就只能在陆地做战。
但问题是,在陆地上如何能够对韩世忠的水师造成杀伤?
不愧是金国第一名将。反复推算之下,竟然真的让完颜兀术想到一个妙计。
完颜兀术没有分兵去淮河边上准备迎战,而是派兵在旱路迎着韩世忠的水军倒插向楚州方向,也就是跑到了水军的后方。
金兵在赤龙洲附近停了下来,开始砍树在河面设立各种水障,要把韩世忠的水师拦截住,与基地隔断,不能返回。
完颜兀术的的意思很清楚,你不是要断我的退路吗。我先把你的退路断掉。想在淮西吞了我,那么咱们就拼个鱼死网破!
这种打法,在西洋人的扑克牌游戏中有个专门的叫法………ShowHand。广东人把这句英文翻译成“晒冷”,而其他省份的中国人会把它翻译成“沙蟹”。
无论是“晒冷”还是“沙蟹”,它都只有一个意思:“将手上的筹码全部押出,听天由命,一铺定生死。”
这是多年以来。完颜兀术罕见的勇敢表现。
他实在是输不起了,假如此役再输,金国很可能失去对宋朝的上位国资格,他本人也绝对会名誉扫地、身败名裂。
这时候,向来以勇敢著称的韩世忠犹豫了。
韩世忠担心的并不是完颜兀术和他那几万金兵。这次出兵,韩世忠本来就是要截断完颜兀术的后路。生擒活捉这个双手沾满了汉人鲜血的侩子手。
韩世忠担心的是淮西战区的总司令………张俊。
张司令向来都是以见死不救和擅自逃跑见称。假如如韩世忠坚持原来的计划,一旦张俊突然撤退,又或者站在一边坐山观虎斗,任由完颜兀术和韩世忠两方在交战而不提供有力的支援,韩世忠的水师就危险了。
在韩世忠看来,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只要韩世忠一死,又或者实力大损。根据朝廷的惯例,他的部队、乃至辖区,都有可能落入张俊的手中。
在宋朝的三大司令官当中,韩世忠的兵力是最少的,才刚满三万人。假如让韩世忠单独对上完颜兀术,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如果现在负责主攻的是岳家军,甚至是刘锜的八字军、又或者是杨沂中的御林军,他韩世忠都肯定会坚持到底。
可是对于张俊?
这可是三万多水师将士的生命啊!
反复思考衡量再三。韩世忠还是决定马上撤军,看看后续形势再做决定。
接下来的情况非常的诡异。
张俊的淮西大军与完颜兀术的金兵在濠州城南北对峙,虽然每天都金鼓齐鸣、号角乱响,但谁也不肯先行一步,抢先发起攻击。
这种情况,就象街头的两个小混混在吵架,一个狂叫:“你有种过来。我一刀捅死你。”
另一个小混混怒嚎:“我呸,有种你先过来,你敢过来时,我一斧头砍掉你的脑袋。”
结果是。这两人吵了半天,谁也不肯先挪一步。
终于,过了两天以后,淮西大军突然发现,金兵营中的号角声不响了。
找个敢死队员过去一看,金营中空空荡荡的,除了遍地都插满的军旗之外,营中空无一人,连粮草辎重也都被搬迁一空。
很明显,金兵已经逃去无踪了。
说句实在话,仗打到这个份上,完颜兀术并不想撤,但又不得不撤,原因很简单,他收到探子回报,说岳家军快到了。
完颜兀术当时一听就懵了,不过回头一想,既然已经在濠州城内扳回一仗,脸上也有了一些光彩,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金兵已退,张俊也连夜拔营起兵,返回驻地。
三天之后,等岳家军感到濠州南部的定远县,战场上已经空无一人。
真的太可惜了,这原本是宋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淮西大地上,有张俊十三万淮西野战军在正面形成压迫之势,有韩世忠的水师断其后路而成关门打狗之势,并且在附近还有岳家军这一终极战力随时能够加入战团。这是自宋、金开战以来从所未有的机遇!
只要各方面正常运作,完颜兀术必将全军覆灭。
可最终的结果居然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没有作战,没有流血,没有堵截,没有谁全军覆灭,什么都没有。
韩世忠得到金军设水障的消息后,就令水军撤退。那很快,本是逆流而上,只要顺水漂回去就行。
张俊始终按兵不动。金兀术也没有死磕到底,带着濠州胜利赚回来的面子,顺势回国修养放假去了。
而岳飞呢,始终被隔离在战场之外,等这一切都发生之后,只能拿着这段时间里他收到的来自各方各面的各种文件发呆。
有张俊的命令,有赵构的诏书。里边的内容错乱得让人发疯。
再看一看柘皋大捷之后整个淮西战场的大事列表。
三月五日时。张俊开始的追击,同时命令刘锜回太平州。
三月六日,发现金兵行踪,紧急下令刘锜归队。
三月八日,张俊抵达濠州外围。
三月九日,淮西军团在濠州城内遭遇埋伏。杨沂中部损失严重。
三月十二日,韩世忠水师受阻返航;同一天,岳飞收到高宗皇帝的圣旨,要岳家军到濠州,协助张俊对抗金兵。
三月十六日,也就是接到圣旨的三天之后,当岳家军赶到濠州战场的时候。战场上已经曲终人散了金宋双方各取所需,很有默契地、欢呼雀跃地散场。
偌大的淮西境内,只有岳飞一个人捧着一大摞诏书发呆。
前思后想,对照此前诸此北伐,岳飞越想越怒,他看了看周围的岳家军将领,实在没忍住,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岳飞对天长叹,说道:“国家了不得也,官家又不修德!”
第二句,岳飞怒冲冲地对张宪说:“似张家人,张太尉尔将一万人去跎踏了。”
第三句,岳飞指着董先说:“似韩家人,董太尉不消得一万人去跎踏了。
岳飞的后两句话。无非是埋怨张俊和韩世忠两军的不中用;而第一句,冒头竟然直接指向皇帝。岳飞的郁闷和气氛,可想而知。
在这场战役中,感到郁闷的不止岳飞一个。还有淮北宣抚判官刘锜。
原因很简单,刘锜遭受到张俊的强烈排斥。
刘锜是上一人首相张浚的爱将。张浚下台后,刘锜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凄惨不堪。后来刘锜在顺昌独得大功,引起了淮西方面诸将的极度。
《宋史。刘锜传》中的记载是:“锜以顺昌之捷骤贵,诸将多嫉之。”
而刘锜也猜到了张俊的心思,在撤兵的时候,故意放慢脚步,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