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阵的最中心部位。
“你有没有发现,我军今天的大阵与昨天相比,有何不同?”种师道问:岳飞看了一阵,摇头说道:“看不出,应该是与昨天完全一样。”
种师道嘿嘿一笑,说道:“我军今天的大阵,比昨天悄然推进了五十步,离金兵的营地更加贴近了。”
岳飞一看,果然如此,便问道:“这五十步的距离,到底有何玄妙之处。”
“你不要小看了这五十步。”种师道说道:“两军营地相距原本就近,双方摆开阵势,前锋相距大约只有两百步远,如今我推进了五十多步,两军距离大概只剩下不到一百五十步;而骑兵方阵要高速冲刺,至少要两百步,如此一来,敌军骑兵的速度不足,对我们的威胁和压力都会降低很多。”
岳飞恍然大悟,以前真没有想过。这打仗还需如此的精算。
胜利无侥幸。优势果然是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这个阵型防守虽然坚固。但移动不便;一旦敌军撤退,我军却也难以追赶。”岳飞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种师道苦笑了一声:“我朝缺马,以步兵兑骑兵,这原本就是一个无奈之举,但这次金兵的辎重甚多,除非金人舍得丢弃,否则我步兵再慢,也还可以追上。”
……
两人正在说话间。金营中鼓声再起,金兵阵中,冲出一员大将,厉声喝道:“我是金国的先锋官,万户长术虎思宗,叫你们的主帅出来搭话。”
临冲吕公车上,旗牌馆举起黄龙旗向前挥动,一阵急速的脆响在宋军传出,那是擂棍敲在大鼓边缘的响声。
重盾阵和拒马阵在中间让出一条道来,一员大将冲到中圈。大声回到:“我乃是大宋前部都监姚古,你是什么身份。敢来叫唤我军主帅?”
术虎思宗本来只想占些口头便宜,但被姚古点破,一时语结,只好转口道:“你们的皇帝已经签下国书投降,还派来人质随行;现在两国和好,为何你们还要前来追击我军,莫非是要撕毁合约不成?”
姚古记得种师道的吩咐,哈哈大笑,说道:“我宋朝是大国上邦,文明之地,怎可能向你们这些野蛮人投降,难道你们胡乱拿出一封书札,就能让我们信服?”
术虎思宗冷笑一声:“就知道你们这些宋人会抵赖。”说完,举起手中的宣花大斧往空中扬起;很快地,金兵阵中,两位锦衣华服的汉人被推了出来。
其中一位汉人哭丧着脸喊道:“姚将军,我是驸马都尉曹晟,这位是肃王赵枢,陛下确实已经御批了国书,与金人讲和,还割让了”
“哈哈哈哈……”姚古用一阵大笑打断了曹晟的说话,用手指着术虎思宗喝道:“他们两人被你们所胁迫,说话不能算数,除非是把他们两人交还给我军,重新核实,再另做打算。”
“不守信用的南蛮子!”术虎思宗真是气得七窍生烟,大喝道:“既然如此,我们手上见真章吧!”
“呸匹夫之勇,何足挂齿,有胆你就前来冲阵吧。”姚古鄙夷地回了一句,调转马头,一溜烟跑回宋兵的阵中。
……
“嘟…嘟…”
一阵长长的号角声响过,金兵最凸前的铁浮屠方阵,举起丈二狼牙大棒,喊着“嗨哟嗨哟”的口号,迈开大步,向着宋兵的阵地疾走。
冲在最前面的一具铁浮屠,左右手臂上各套着九个精钢铁环;手中举起一面大旗,大旗上绣着一条赤须龙,张牙舞爪,两边龙角上面分别绣着“完颜”两个金漆大字。
岳飞认识此人,他正是完颜兀术的贴身侍卫,金狼勇士熊坏。
临冲吕公车上,旗牌官举起两面红旗,端放在头顶中,迎风飘扬。
“隆…”宋兵阵中一阵巨响,也不知道是有多少面战鼓同时擂响,同时伴随着一片箭雨飞出。
原来是宋兵阵中的弩车最先发的威。
岂料弩车的威势虽大,准确度却是不够,几百架弩车,竟然只有二十来支箭命中目标,中箭者无不受伤倒地。
见有人受伤,铁浮屠方阵冲的更快了,而此时金兵两翼的拐子马也都慢慢踱步,准备冲锋了。
这时候,临冲吕公车上,旗牌官将两面红旗往两面分开。
“咚隆…咚隆”,宋军的大鼓敲响起了两并三息一停的重鼓声。
弩车外围的神臂弓大阵,轰然举起上万张大弓,然后伴随着鼓声,一张庞大而密集的箭网向着前方罩去。
这一次,有两百多具铁浮屠倒下,然而铁浮屠已经冲过了中圈,离拒马大阵地已经不到八十步的距离。
“嘟嘟嘟…嘟嘟嘟”一阵尖锐的号角声响起,金兵两翼的重装铠甲拐子马方阵,扬蹄奋进,如潮水般涌向宋阵;最后面的轻甲弓骑兵,开始在原地慢慢踱步,等待前面的重装铠甲部队冲开大阵。
决战的时候到了。
临冲吕公车上,旗牌官收到种师道的命令,左手持一面青龙旗右手握一面白虎旗,不停地在胸前抡圆飞舞。
神龟大阵之中,八万张弓齐齐并起,张弓搭箭,等候鼓声命令。
这时候,宋军的战鼓声又是一转,变成了一轻一重一息一击的鼓法。
按照发射的频率分类,宋朝的手挽大弓是两息一箭神臂弓是四息一箭而床子弩需要俩人合作,是十息一箭。
宋军现在的鼓令,是全军万箭齐发的命令。
“咚…咚…咚”宋军每敲响一下鼓声,天空中马上出现一张硕大无比的箭网,如同一张血盆大口,要把金兵吞噬。
太壮观太震撼太恐怖了,此情此景,连岳飞都想不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一瞬间,原本密集的金兵方阵,逐渐变得稀疏。
“但闻擂鼓响,不觉弓箭声!对手的箭法已趋极致。”完颜兀术见多识广,知道其中的厉害,马上问道:“军师,伤亡太大,要不要先行退兵。”
“不行,此时坚决不能退兵。”哈迷蚩脸色发青,咬紧牙关回答:“这支队伍是宋朝硕果仅存的力量,一定要趁此机会,打探出他们的底细;看他们除了这个箭阵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招数。”
ps:谢谢大寒尖大大三牛aa大大大大帅帅的爱情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七十八章:突火枪 大渔网

《宋史兵志》中有如下记载:
“康定元年……营置弓三等,自一石至八斗;弩四等,自二石八斗至二石五斗,以次阅习。诏行之陕西河东河北路。”
“(庆历)五年……范仲淹请以带甲射一石充奇兵,余自九斗至七斗第为三等,射力及等即升之。诏著为令。”
“乾道中,诏弓箭手元射一石四斗力升加三斗,元射一石力升加五斗,弩手元射四石力升加五斗,元射两石七斗力升加八斗,进秩推赏有差。”
“(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
宋朝精锐弓箭手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十息。
宋兵已经发射了五轮次的箭,包括两个轮次神臂弓的强力短箭,和一个轮次各种大小弩车的暴力短箭。
超过四十万支箭镞洒落在这方圆不到三百步的地方。
虽然拐子马也向宋军阵地射出了两轮箭,但与宋兵箭阵射出的数十万箭雨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金兵的两万重铠拐子马,死伤泰半;一千五百具铁浮屠,还剩下不到七百,但已经与宋军的拒马手近在咫尺。面面相觑了。
这种情景。远处的完颜兀术和哈迷蚩看在眼里。眼睛不禁留下两行热泪。
太惨烈,太悲壮了!
女真人走南闯北,征战多年,还从来没有那次战役有此等规模的损失。
幸亏没有让轻甲弓骑兵出战,否则结果更加的难堪。
这时候,铁浮屠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阵的炮声。
只见宋军原先驻守在拒马后面的重装铠甲步兵,突然举起一个个的大水囊。扔在对面的铁浮屠身上,把铁浮屠弄得全身上下全是滑溜溜的水渍。
居然还有这样的打法?
不单是金兵不明白宋兵的意图,就连在临冲吕公车上的岳飞也莫名其妙。
说时迟到那时快,宋阵铁盾墙的空隙中,突然喷出一个个火球,把前面一排的铁浮屠点燃成一个个的火巨人。
原来刚才宋兵扔出的水囊里盛装的是不是清水,而是火油。
《续资治通鉴》记载:“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櫑木,备火油,凡防守之具毕备。
《宋史卷一百九十七。志第一百五十。兵十一》。器甲之制:開慶元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所以,火油和突火枪已经进入了宋朝常备军械的清单。
铁浮屠遇上的是突火枪,而两翼拐子马又有另外一番遭遇。
但见拐子马绕开正面的拒马大阵地,到了宋兵的侧翼,直面宋兵的铁盾墙。
拐子马对这种盾墙并不陌生,正要发力硬闯,宋兵的盾墙之后,突然抛出了无数张的麻绳大渔网。
没错,就是大渔网,登时把前排的拐子马给套住,从上到下,连人带马。给包裹得严严实实,跌翻在地面。
网中的金兵拼命挣扎,却一时难以挣脱出来。
宋兵的铁盾墙突然裂开若干个间隙,跳出无数的滚刀手,左手一面小盾牌,右手一把泼风刀,先剁马腿,再砍骑兵。
怪不得一个重铁盾需要三个铁盾手,原来还有这样的妙用。
看到这里,完颜兀术和哈迷蚩吓得胆肝俱裂,魂不附体,急忙鸣金收兵。
这是什么打法?又是突火枪又是渔网的,真是闻所未闻,之前也没有遇见到宋兵有这些玩意。为何宋兵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
金兵阵中,三万多轻甲弓骑兵,冲出几十步,射住阵脚,让金兵缓缓退却。
临冲吕公车上,一面绿色的大旗来回晃动,宋营的战鼓变得细密而低沉。
宋军是胜者,首先打扫战场,其中最主要是回收箭镞;两个时辰后,便轮到金兵前来收拾尸体这还是宋军对金兵首次获得打扫战场的优先权。
良久,刚才还是人山人海,呐喊声锣鼓声喧天的阵地,变得落寞而寂寥;狂风来回扫荡,呼啸不停,似乎在提醒着,这里才刚刚结束了一场残酷的厮杀。
死者已经消逝,但灵魂没有完全淡去,尤其是背井离乡的人们。
地面上的滩落的血水,渗入了泥土中,变成了另外一种颜色。
半空中盘旋着越来越多的兀鹫,在帮人类清理着各种的碎肉和残肢断臂。
“我军刚才形势一片大好,为何不乘胜追击?”
虽然已经回到大帐多时,岳飞的脑海里依然还是之前战场上的各种画面。
这可是二十多万人的对决,其场面之宏大打斗之惨烈深深烙印在岳飞的脑海之中,终身难忘。
“这次金兵之所以吃亏,只是他不熟悉我们的打法,不了解我们弓箭的威力和一些特殊器具的应用而已。一旦我们冲出去,阵型解散,以步兵追骑兵,形势就会马上被逆转过来”
种师道详细地解释。
汴梁城皇宫,养心殿内,钦宗皇帝正在慢慢欣赏着一幅西洋仕女图。
这是一个西洋的贵妇,姣好的面容芊细的腰身敞开的衣领,露出中间深深的乳沟,和一小半高耸的玉峰。
这西洋画法果然奇妙。写实的风格,鲜艳的颜色,强烈的暗示,居然让钦宗皇帝有了感觉。
这幅画的作者………谭马士卞已经跟随徽宗老皇帝到了江南的镇江。在钦宗皇帝的旨意下,他将很快陪同徽宗老皇帝返回东京汴梁城。
他们不敢不回来,因为随同钦宗皇帝圣旨的,还有三千名胜捷军。
说实在的,自从六贼中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徽宗老皇帝的手中已经没有多少筹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