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虎贲-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迁都襄邓导致关中落败,将会影响到大唐的未来。

李建成想通这一点,不再坚持迁都,承认了政策的失误。

“大哥!”李元吉一脸愕然,以他的那点点智商,如何能够看透罗士信一番话的真谛所在,反而觉得李建成这个时候的投降,不可思议。

李建成给了李元吉一个暗示的眼神。

李元吉心中不满,却还不至于愚蠢到在李渊面前说出他们约定一起以迁都之议,对付李世民的事情,将话憋在了心里,急的几欲跳脚。

一直打算挑罗士信毛病的陈叔达,继李建成心服口服之后,也突然长叹一声道:“鼠目寸光,井底之蛙,莫过于我!陛下,便如大将军所言,从长远考虑,为了大唐的将来,国都迁不得!”

太子党的老大李建成心服,反过来不赞同迁都。帝党的核心人物陈叔达也让罗士信说服,不但自嘲自己短视,甚至公然支持罗士信。

魏征、王珪都是当世难得的智谋之士,岂能理解不了罗士信那番话的内容,一个个也默然不语,不再辩驳了。为了一己私利,放弃国家大局,这并非高明政客做的事情。

真正高明的政客是将自己的利益跟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让百姓支持他,等于支持自己。只有这种晓得互利的政客,才能真正的令国家富强,得到万民的爱戴。

对于李建成的心服,魏征、王珪非但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由衷的赞叹:懂得进退的政客才是好的政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国家的利益,让这样的人统治国家,国家又如何富强的起来?

一瞬间风向变了!

支持迁都的人,几乎都改了口。对于让他们改口的罗士信,自然是赞叹吹捧,不约而同的说他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将他几乎赞道了天上去。

李渊见未来女婿如此出色,也乐得哈哈大笑,“大将军说的却有道理,关中固然有不足的地方,但战略意义重大,不可轻易弃之。至于关中缺粮,那就多在关中建造几个大粮仓,平时多储备一些粮食,以便关键时候用度。”

“陛下英明!”群臣一起作揖。

罗士信见李渊收回了迁都之议,心中也着实松了口气,大唐没有因为他出现而造成的蝴蝶效应往稀奇古怪的方向发展。

以现在的局面下去,只要不变得离谱,大唐终究会如历史上那样万邦来贺,成为这个时代最强势的帝国。

不对!

这多了他的存在,大唐将会走的更远。

自罗士信说服李建成、陈叔达之后,秦王党上下就彻底失声了。

他们的目的已经让罗士信做到了,自然就没有刷那存在感。

李世民昨夜几乎一宿没睡,为了今日这一战,他调动了文学馆的十八学士,彻夜商讨,想要搬回昨日的劣势。他在朝会开始前,脑海中拟算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从未想过真正的转折点会在罗士信身上,而且他一人就说服了李建成做到了他们一群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剑走偏锋,想着他人想不到的事情,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东西。

一人之力,力挽狂澜!

这就是罗士信,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却意外能够说出大道理的人才。

心动,那爱才,李世民求才若渴的心思,几乎都在从胸膛跳出来。瞄了上头的李建成一样,心下禀然,他用着几乎与他同样的眼神看着罗士信!!!(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刺杀罗士信

此次朝会的主要话题就是“迁都”,在满朝文武争辩的不可开交的时候,罗士信利用千年知识作总结出来的要点为依仗,点名了关中真正的战略意义:中国在地球上属于沿海国家,有着万里的海岸线,东面就是最大的太平洋,将向东发展的可能挽杀住了。在航海还没有兴起的时候,唯一走向世界的出路只有西域,也只能往西方发展。

关中的存在也因此有着无可比拟的战略意义,经济意义,面对在这种战略要地,就因为粮食资源的不足而迁都放弃,无疑是选择芝麻丢弃西瓜的举动。

绝大部分人悟了,认同了罗士信的看法。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智商能够领悟关键的,典型的代表就是李元吉。眼瞧着胜利在望,罗士信却狠狠的扇了他一个耳光后,扭转了局面,让他功亏一篑,以他的性格如何能够甘心。

可是不甘心又能如何?

现在几乎满朝文武都改了口,继续强撑下去,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脸上已经挨够了耳光,李元吉只能含恨着咽下了这口气。

此事也因而告一段落,朝会在接下来的点点琐事中结束。

退朝之后,心中犹自不满的李元吉早上了李建成,在李建成面前,他没有什么好装的,一张脸愤怒的扭曲起来,原本就丑的惊天动地的模样,更加的不堪。

“有什么事情,到了东宫再说!”李建成安慰似的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

李元吉愤愤的跟在李建成的身后。残忍的目光中透露着凶险的气息。

两人一并抵达了东宫。

李建成下令撤去所有护卫,这还没等护卫全部撤下去,李元吉就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愤恨。叫道:“我好不容易说动了父皇,让他有了迁都的意思。朝中文武也大多都站在大哥这一边,本是胜券在握的。现在倒好,大好的形势,就因为大哥的认输给破坏了,毁的一干二净。现在好了,让二哥得意到了最后。笑到了最后,我们的努力都白费了。”

他无处发泄胸中怒意,走到粗红的房柱前。猛的一脚踹了过去。

李元吉此人智商堪忧,但天赋神力,一身武艺却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放眼大唐诸将能够稳胜他的也只有罗士信、秦琼、尉迟恭三人。这一脚怒踹。险些将房柱给踹了断。大殿都有摇晃之感,屋顶上的灰尘“嗖嗖嗖”的飘了下来。

李建成扇了扇眼前的灰尘,苦笑道:“四弟你这是要将我这东宫给拆了?”

李元吉气道:“我这么用心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大哥你?大哥莫名其妙的认输,现在还有心情说笑?”

李建成拉着李元吉坐下道:“大哥知道你的用心,一切都是我的错,估错了关中的战略价值。迁都固然对我们有利,但是对于大唐的危害实在太大。我身为太子。为了自己的利益违心的欺瞒父皇迁都本就不该。在道理面前强撑下去,只会让父皇失望。让文武百官看轻,不如坦然认错。”

李元吉愤然道:“又是罗士信,我看这个罗士信就是二哥的人,三番四次的坏我们好事。”想到今日罗士信那嘲讽的话,眼中杀机四溢。

李建成摆手道:“不然不然,罗士信此人不同于秦琼那些人,他与二弟走的近,却因给父皇看中直接委以重任,并没有让他收入秦王府。还是有机会希望争取的……他说的也并没有错,迁都确实对于我大唐将来的发展危害甚大,迁都确实也不是个好的选择。”

李元吉见李建成也帮着罗士信,心中怒火更盛,不满道:“我回府了,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错过这次机会,就没有下次了。”

他匆匆离去,李建成也未阻拦,他向来知道自己这位四弟的性格,心情不好起来,谁劝也无用,让他自己消了才是唯一的选择。

李元吉马不停蹄的返回了齐王府,心中越想越气,直接闯进了他的小朝廷。

李元吉位居齐王,拥有开府建立府署自选僚属的权力。李元吉智商不高,但野心却也不小,所谋甚多,也召集了一批奇人异士。犹豫性格使然,奇人异士之中,凶悍勇猛者,占据多数,真正有些才智头脑的只在少数。

小朝廷里也就是五个人在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见李元吉闯进来,纷纷行礼问好。

一行人中竟然以在朝堂上发表李元吉神论的左谏议大夫康泽为首,想想也知道选择效忠李元吉的文人,智谋远见也高不到哪里去。

李元吉也不在乎这些,他需要的也不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样治理天下的大才。只要能够拍拍马屁,关键时候出几个阴损恶毒的计策就够了。

他麾下的这五个文人,智谋远见或许没有多少,但是狡猾阴毒卑鄙无耻却不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能够相比的。

李元吉直接坐在了主位上,迫不及待的对着一干心腹道:“我想让罗士信死,你们有什么法子?”

五人先后一阵错愕,但念及李元吉的脾性,也知他是认真的,各自思考起来。

康泽最先道:“想要对付罗士信,只能派刺客行刺。”

李元吉抓起桌上的砚台直接丢了过去,怒骂道:“派人刺杀罗士信,亏你想的出来。你有本事,给我找一个打的过他的?用脑子想,别犯傻。”便是他在如何恨罗士信,依旧不得不承认一点,罗士信的武勇不是一般刺客能够对付的了得。

康泽苦着脸道:“属下不是没有想过,罗士信现在今非昔比,未来的驸马。陛下最宠爱的女儿平阳公主的夫君,有这层关系在。除非罗士信谋反,而且还事实俱在,不容狡辩。不然有陛下护着,任何办法都奈何不得他。想要他死只有刺杀一途,这暗箭难防,属下觉得就算罗士信武艺再高,功夫再好,在出其不意之下,也防不住背后一刀。我们可以在兵器上抹上剧毒,只要伤了他,就等于杀了他,这是唯一的法子。”

李元吉颔首道:“也不是没有道理……”他冷笑着,脑中想到了一个人物。(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蛊术毒术

李元吉是齐王,大唐的齐王!

拥有者近乎皇帝一样的权力,这样的人就算先天性的弱智也有人愿意捧他的臭脚,将他吹捧的天上有地下无,投入他的帐下,享受荣华富贵。更何况李元吉虽智商有点问题但并非是单纯的傻瓜。

他骄傲自大又桀骜不驯,目中无人且恃强凌弱,无情无义还心胸狭小,手段残忍更卑鄙无耻,一切反面性格都能在他身上找出来。因为性格使然,他的麾下聚集了许多手段凶狠的恶徒甚至于江洋大盗。

他们在李元吉的庇佑下,改名换姓,洗刷了一切罪名,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当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李元吉的忠实手下。

李元吉尽力发展襄邓,大部分的人手部下都让他调往了襄邓当任地方官员,掌握外在实力,留在长安的除了些不堪重用的就算可堪大用的,其中有一人非常特殊。特殊到李元吉都有些惧怕他,一直依照他的吩咐给他供奉起来,从未去打扰过他,甚至都快忘记有这么一个人了。

直到听康泽的分析,他突然想了起来,他的麾下还有一个可以大用的人才,一个能够对付罗士信的人才。

还记得那一天!

当时李元吉外出狩猎,运气不好,未有值得一提的收获。当时一怒之下下令深入秦岭,务必要猎得大家伙会长安炫耀。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几乎绵延万里。

他们一行人很不幸的迷了路,走了几天。才发现远处有熏烟的痕迹,李元吉嫌麻烦,便在原地等着,让人去将抓一两个山里人给他带路。

结果等了很久,一点消息也没有,李元吉不耐烦的又派出去了一队人,依旧鸟无音讯。

事情有鬼。李元吉觉得很不寻常,亲自循着踪迹找了上去,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山谷。

当时山谷里的情况。即便过了三年,李元吉此刻想起来依旧觉得可怖。

山谷里住着一个苗人,一个上了年纪,瘦小矮的看上去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苗人。可是在他是身旁却是十八具骷髅。血淋淋的骷髅,还有很多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