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虎贲-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时今日,因为罗艺之故,杨文干直接兵袭凤凰谷,将李渊堵在了凤凰谷内,严重的威胁到了皇帝的安危。

“大将军,这有点不对劲啊!”莫虎儿嚼着草根,古怪的瞧着外边密密麻麻的大军,灵动的眼睛闪过些许疑惑。

“你也察觉出来了?”罗士信看了他一眼,目光继续看着外边的大军心底担忧着一件事情。

罗艺、杨文干他们大军抵达凤凰谷外,为得就是强攻凤凰谷生擒李渊,现在却不进攻,而是在谷口修建防御工事,意图将他们困在凤凰谷里,这未必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莫虎儿嘿嘿的一笑道:“明摆着呢,我大唐勤王军正马不停蹄的往凤凰谷赶来。他们就这样耗着,援兵一到,里应外合,保管打的他们直叫娘。那个杨文干我是不知道,不过李艺那个家伙还是很有能耐的,不至于放这种错误。他这是想要围点打援?不清楚。”

罗士信道:“也许是在等援兵也不一定。”

“援兵?”莫虎儿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此时天上突然传来阵阵鸟鸣,噪声响彻云天。

罗士信抬头眺望。只见云层下由北向南密密麻麻掠过千万只褐羽白腹的鸟儿,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空。

“突厥雀!这是突厥雀……”莫虎儿眼中闪过一阵惊恐,幡然大悟道:“是突厥。他们在等突厥的援兵。突雀南飞,胡必至,突厥来了……”

“瞎扯什么!”罗士信白了他一眼道:“不过突厥援兵,可能是真的,感觉有点玩火**了。”他看着天上的鸟儿,低声嘀咕。

这突雀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突雀其实是沙鸡的一种。他们南飞只是是正常的南飞迁徙而已。但是突厥人入侵也都是在夏末秋季,秋高马肥的时候,导致常常与鸟儿一同南下。也就被视为“入侵征兆”。

“大将军,陛下请你前往仁智殿议事。”

正在探查敌情的罗士信,得到了一名元从禁军的通知。

随着杨文干、李艺合兵一处,兵临城下。李渊找他们商议的时间段越来越频繁了。

能够想象的出。李渊自己也是急了。

不过对于李渊,罗士信还是存着一些敬意的。在得到李艺、杨文干合兵一处的时候,李世民、裴寂都曾劝说李渊领着数十护卫轻骑退回长安。他们一行是出来避暑的,随行的马匹只有百余骑。大军若退,肯定让李艺、杨文干追上,但李渊他们一人数马,换马赶往长安,李艺、杨文干是追不上的。

李渊却严厉的一口拒绝。作为一国之君,他有着一国之君的尊严。毫不犹豫的道:“朕乃天子,岂能甘受叛贼威胁,落荒而逃。”

这份勇气,还是值得赞赏的。

来到仁智殿。

李世民、平阳、裴寂、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都在殿中。

李渊坐在上首,脸上带着些许焦虑。

“末将巡视军情,来晚了,劳陛下久候。”

“无妨!大将军辛苦了!”李渊挤出一些笑容,让罗士信去一旁坐下,随即道:“详细情况让秦王来说吧!”

李世民从容的来到的大殿前,望向四周道:“诸位,现在的情况也许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要恶劣。我们的敌人也许不仅只是杨文干、李艺,突厥也来凑了一份热闹。”

“啊!”裴寂惊呼出声,整个大殿也只有他一人出声。

见四周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这位被李渊视为朋友的老臣,老脸上泛起了些许羞愧的红色。

在场的诸位,也只有不知兵事的他才会反应的如此迟钝。

李世民没有理会他,续而道:“诸位也许不知,月前边境就传来消息。突厥内部几大头目频频接触,疑有再度南侵的预兆。现在杨文干、李艺在谷外按兵不动,依照我的估计,应该已经与准备南侵的突厥兵联系上了。相信要不了多时,我们即会得到突厥大举南侵的消息。而且他们的目标极大可能就是凤凰谷,与李艺、杨文干合兵。一面可以将我们困死在这山谷中,另一面凤凰谷外,一马平川,极适合骑兵冲杀,想要逼迫我们的勤王军与他们在这不利地形决战。若随了他们的意愿,情况将会是万分的危机。”

“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平阳苦笑道:“阴差阳错,机缘巧合,现在这小小的凤凰谷里,父皇、太子、秦王都在其中,外边没有一个主事的。得不到任命,勤王军只会各自为战。我们本就陷入劣势,还没有章法应对,那后果不堪设想。”

李渊暗骂:“逆子误事……”继续将目光投放在李世民的身上。大唐立国出现过许多危机,但毫无例外,只要是李世民统帅三军,再难过的坎,都难不倒他。

李世民似乎也没有让他失望,现在情况危急,但是他依旧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看着罗士信道:“对于当前的局面,大将军有什么看法?”

罗士信沉吟了片刻道:“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死局,我们想要反败为胜,必须破局。而破局之人,也只有秦王殿下,必须将殿下送出去。也只有殿下在军中的威望威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让所有勤王军合为一股力量。先稳住局面,然后在将两股敌人击破。”

“哈哈!”李世民眯眼一笑,道:“大将军太抬举我了,你只是说对了一半。破局,确实我一人足矣,但是想要取胜,怎么少的了大将军!”他说道这里,突然正色道:“天节军已经就快赶到附近了吧。”

“恩!最迟明日抵达!”罗士信对于苏定方还是极为信任的,“不过李艺他们摆明了死守,天节军人数处于劣势,怕是攻不进来。”

“没有必要!”李世民道:“李艺、杨文干交给我来,我需要你直接领三万天节军北上去抵挡可能十万、十五万甚至于二十万的突厥大军……阻止他们南下。”(未完待续。。)

ps:第二更到!

第二百七十一章许为太子

我累个察!

罗士信感觉脑袋有些犯晕,这突厥入侵,兵力未知,在最早不过是一万两万三万的数额。但随着大唐一统天下,突厥出动的兵力也呈几何形势上涨。尤其是近年来的几次,就没有下于十万这个数额的,最多的一次三路大军,足足二十万之众。

二十万骑兵,平均每人两三骑,四五十万匹战马,那威势当真是可怖。

以两万天节军北上,抵抗最少十万,最多二十万以上的突厥大军,这李世民还真敢想。

咬了咬牙,念及大唐陷入今日之危与他提议拉罗艺下水密切相关,这自己种下的因就由自己抗下来吧,当即大步站了出来道:“无妨!不管突厥有多少兵马,末将拼死也要将突厥兵马钉死在北地,阻止他们南下。不让他们威胁到陛下的安危,影响到全盘战局。”

“哈!”李世民大笑一声,“就知道大将军会如此回答,论敢战能战,大将军在我大唐当仁不让。”说着对李渊深深一礼,道:“父皇,这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儿臣提议,当许大将军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此次北方战事。”

李世民话音一落,殿中诸人哗然,罗士信也着实吓了一跳。

大唐疆域以道划分,共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这十道是为大道,其中又分为诸多小道。如幽州道、延州道、庆州道等等。

但凡战事。李唐大多数会任命统兵大将领一小道为行军总管,负责道内的军政,以作行军作战的据点使用。也就是战区司令。但是关内道却是十大道之一,而且是十道中地位最高的一道,令陇、泾、原、宁、庆、鄜、坊、丹、延、灵、威、会、盐、夏、绥、银、宥、胜、丰二十,一个州府。

关内道行军大总管这个职位意味着,北地二十一个州府的兵马以及军事资源任由罗士信调动,掌管整个大唐十分之一的土地的军政。

“这……”罗士信可让李世民这个提议吓得,忙道:“末将资历尚浅。何德何能,岂敢当此重任。”

李渊在这关键时候,亦显示出了非凡的魄力。“大将军资历虽浅,但论及军功,却鲜有人比。更兼正如秦王说的,此次是非常时刻。我们现在坐困凤凰谷。突厥什么时候来。已经到哪了一概不知。若任命你为绥州道行军总管,万一突厥从延州而来,你凭甚插手延州军务?”

李渊也看出了李世民此次任命的关键所在,斩钉截铁的道:“此事不容再议,就此决定了。再说你有什么可惧的,即便你是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依旧受秦王这天策上将掌控,只是在他未抵达前线时。有你暂时统领军务而已。”

“末将领命!”罗士信也知李世民安排的是合情合理,亦不做拒绝。比起以两万天节军抵挡突厥,这个下他的底气足了不止一星半点。

李世民接着道:“至于孩儿,出了凤凰谷,即可往长安调兵,聚十二卫军,先解凤凰谷之危,随即北上支援大将军,将那群不开眼的突厥兵撵回去。让他们知道,我大唐早已今非昔比。想要趁机来占我大唐的便宜,他们还不够格呢。”

说着他又看向平阳,深深作揖道:“至于父皇的安危一切就要依仗二姐了……一但罗艺、杨文干察觉大将军抵挡住突厥的兵马,我又率长安兵支援之后,一定会改变战术,强攻凤凰谷。说实在的,二姐身上的担子最重,我与大将军就算一时失利,尚有挽回的机会,二姐一旦失利,大唐就完了。”

平阳凤眼挑了挑道:“困难的都让你们选去了,区区一个凤凰谷的安危,还守卫不了,我平阳就无脸见人了,你们放心便是了。只是对方守卫深严,你们如何出去?”

李世民自信满满的道:“关于这个我早有算计,在得知杨文干造反之后,为防万一。我以派心腹,寻找是否有出山之路。发现了一条能够通往敌营后营的险道,可以将少数人送往敌方后营。我还特地亲自查探过,那地方防守有些松懈,隔一个营便是他们存放战马的地方,只要我们突破这个营寨,便能夺马而去。我相信区区千人还拦不住大将军与我麾下的一干猛将,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杀回去。那条山道,只允许几人通行,还奇险无比。只要事后安排五十名射手,守卫山崖之上,便是他们坐拥三万大军亦奈何不得你们。”

见李世民一步一步已经布置得当,一步一步安排的合情合理,李渊本来有些慌张的心绪也渐渐安定下来。眯眼瞧着儿子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俯仰间神采照人,自己心下又是安慰,又是骄傲,同时又有一些沉重酸涩……这个自己这个二子天生英材,唯一最大的毛病就是有些不听话……不如李建成温顺。但是李建成这一次酿成的过错实在是太大了……

“秦王说的极为有理!”李渊目光在李世民、罗士信、平阳身上一扫而过道:“大唐这一次就托付给三位了。”

李世民、罗士信、平阳上前一步道:“愿为父皇(陛下)效力。”

李渊挥了挥手道:“二郎与裴监留下,你们其他人都去准备吧。”

不片刻整个大殿只剩下李渊、李世民、裴寂三人。

李渊来到李世民跟前,伸掌拍抚他肩膀,温言道:“我儿乃当世第一名将,胸中自有神兵百万,此次定能再次挽救危局,获得全功。杨文干谋逆,罗艺此贼助纣为虐,导致他们勾结突厥为祸,酿成今日危局。根源在你大哥用人不当、循私枉法、违背了朝廷律令。既已惹出这么大的祸事来,天下震动,他这太子之位,怕是保不住了。”

李世民低头不言,心中却涌现狂喜之意。

一旁的裴寂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