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虎贲-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实际情况与罗士信知道的新罗实力不相符。这也是奇怪的缘由。

新罗与大唐并不是盟军,确切的说新罗是大唐的附属国。附属国配合宗主国政治利益,而宗主国则庇佑附属国安危。宗主国可以安排附属国行动,附属国却控制不了宗主国,彼此并非对等关系。罗士信作为宗主国的一方,以自身利益为上,新罗的利益与他不大相干,反而只要有机会,他会毫不犹豫的利用新罗而为大唐争取利益,这也是所谓的政治立场……

新罗不向大唐求助,罗士信也不好堂而皇之的干涉新罗军政要务。

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几人沉默了半响,刘仁轨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大总管,你说新罗会不会跟百济、大和达成共识?”

“不会吧!”薛仁贵年纪少还不够持重,当先叫了出来:“新罗在我们出兵前,让高句丽、百济、大和三面夹击合围,他们最是凄惨。会跟敌人共谋?”

刘仁轨身怀宰相才,政治目光更为长远,沉声道:“共识不是共谋,而是在同一利益下,维持的一定平衡。平心而论,若非我大唐封杀大和、百济两国,他们当真就有胆子与我大唐为敌?”

罗士信恍然大笑道:“原来如此!大和、百济他们不是打不下新罗而是畏惧我大唐,不敢打。新罗便抓着大和百济这个心里,将战况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中,以达成一定的共识,产生一定的和平。”

以新罗的实力是难以抵挡百济、大和两国的夹击的,但是如果百济、大和打赢了新罗,那么他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救援高句丽,他们将会直接与大唐正面交锋。

刘仁轨道:“大总管这路来,所向披靡,直接将高句丽这海东第一强国打残,百济、大和哪敢贸然的与我大唐正面交锋。若我所料不差,当初高句丽、百济、大和是商议着瓜分新罗领地,百济、大和他们不如以往一样联兵而战也可以看出猫腻。他们夺取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不想帮着高句丽用兵,更怕帮了高句丽还要面对我大唐的正面部队,索性就刻意与新罗打成一个胶着的局面。”

“算计自己的同盟,这手段,真够卑劣的。”苏定方一脸的不耻。

李道宗道:“他们最初未必的打这个主意,但是就现在而言,高句丽已经无法帮助他们更多。与其无私的为高句丽付出,不如为了本国自身的利益,从高句丽身上咬一块肉下来。”

罗士信长吐了口气,这就是政治,就算他怎么不喜欢政治,也不得不承认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走到他今日这一步,不论是敌我都离不开政治的接触。

正因为有利益,才会出现盟友,正是因为有利益,才会有背信弃义的事情。

高句丽、百济、大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很牢固,所以他们的同盟亦很牢固:表面上的高句丽抵挡罗士信的大军,但是百济没有少给高句丽送马送粮,日本也没有少从他们的海岛国运送兵甲器械给高句丽,这些都是无偿的。

而这一切随着高句丽的屡战屡败中止了。

百济、大和支援高句丽是因为他们需要高句丽在抵挡唐军,现在高句丽完全没有做到抵挡唐军的作用,反而陷入了兵临城下的困局,需要他们来解救。

高句丽这里并没有尽到盟友的义务,百济、大和面对国与国的利益自然不是什么圣人,无条件无耻的救援高句丽。尤其是当下高句丽已经让罗士信打残废了,更加没有利用的价值。

“当前这种情况就算百济、大和不想救援高句丽,他也必须救……”苏定方道:“高句丽灭亡,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他们侵占新罗,为求发展。我大唐一但入主高句丽,不是我小觑他们,他们就算手中有土地,也不敢发展。”

罗士信颔首赞同,他们大唐立足高句丽,整个海东的格局都会改写,想要在大唐卧榻之下安睡,百济、大和根本没那资格。他道:“所以大和、百济不会在于新罗僵持下去,而高句丽也应该识趣的放弃先前同盟商议自己应得的土地,将他们赠送给大和、百济,同时也会放弃高句丽自身的一定的利益,像百济、大和妥协,高句丽目前只能倚靠他的盟友。我觉得,我们是应该做好跟百济、大和决战的准备了。”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存着一定的兴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没有什么比虐小日本跟让他兴奋的事情。

“我觉得不用着急!”刘仁轨眼中闪着诡诈的目光道:“我们可以等一等,新罗是我大唐的附属国,但我觉得他们怀有二心。此次我们不只是为了赢而来,我们还要想法子将海东三国其中的二国握在手中,成为我大唐的土地。而不是白白的便宜新罗,让他们坐收渔翁之利。我们等新罗来求我们,等新罗支持不住,等新罗国力大损,等他们没有实力控制局面的时候,我们在行动不迟。”

罗士信咧嘴笑了,指着刘仁轨道:“看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黑,这心脏的,不过我喜欢……就这么定了。高句丽我们暂时不打,就让他们守着,等我们收拾了百济、大和,断绝高句丽最后的希望,这平壤估计也没有受的必要了。”

就在罗士信定下计策坐观新罗局面的时候,罗士信得到了故人求见的消息:见到了一个他期盼已久,却一直未得一见的人物,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未完待续。。)

第五十三章天下第一豪侠

“青衣姑娘!”

罗士信很好奇,在这高句丽的国都城下他有什么故友,脑中唯一能够想到的就算新罗的那对姐妹花,未来的两位新罗女王。

想着海东三国的局面局势,未来的两位新罗女王为了自身国家的利益来找他求救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这里,罗士信有着小小的头痛,新罗现在与唐朝的关系不错,他还是其中的牵线人:当时的大唐确实需要新罗这个附属国来掌控海东三国的局势。但随着他率兵东征,一路打到了平壤城下,新罗的情况就有些尴尬了。新罗原本在海东三国的地位很苦逼,作为万年老二,一直受到老大高句丽的压制,时不时的还要被老三百济欺负。依照道理说老二是没有理由惧怕老三的,但是老三百济认得一个好爹,时不时的会有小日本出兵帮百济出头。而高句丽也在一旁虎视眈眈,束缚住了新罗的手脚。

因故新罗这个在海东还是混迹的很憋屈的,也因如此才有了两个未来的美女花姐妹四处求贤,以求振兴新罗。直到罗士信的穿针引线,新罗与唐朝在政治上达成了互助的共识,新罗的情况才为之好转。

世事易变,而今唐朝兵指平壤城,虎视海东,十万雄兵大有席卷海东之势,新罗的情况就有些尴尬了。

大唐此时志在攻取高句丽百济,而海东三国不论高句丽、新罗还是百济都有一统海东之心,大唐虎口夺食,新罗利之所在。争与不争实在难决。

罗士信并没有忘记历史上大唐借助新罗之力,覆灭了世仇高句丽。教训了百济,痛扁了小日本。但也没有忘记新罗依仗大唐之力,一统了海东三国,从万年老二熬出了头。

新罗那对姐妹花在这个时候,来找他求助,罗士信倒有些难办了。

这硬着头皮走出军营,却意外见到了裴青衣。

故友不是新罗姐妹花,而是那个多次挺身助他的青衣姑娘。

一瞬间心态变化,转头疼为喜,罗士信大步上线相迎。这没走几步便顿住了脚步。目光落在了裴青衣身侧的一人:他身形魁梧,须发皆白,眉毛与常人不同,呈现倒八字行,根根竖立,身穿灰色旧布衣,浓眉大眼,宛如虎目,一张四方的国字脸。五官搭配起来极为丑陋,然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此时他正以很平常的目光瞧着罗士信。然而就是这平常的目光却让罗士信陪感压力,那种无形的气势感犹如泰山压顶一般迎面而来。

罗士信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能够只凭气势就给他压力的人,看着不远的壮硕老者。他只是寻常站着,可却有一种与环境浑然天成的感觉。没有任何破绽与自然融为一体。

一个武学修为抵达如此境界的毫无疑问只有他了:天下第一豪侠,绿林道的首领风尘三侠之一的虬髯客。

“罗士信见过张前辈。前辈昔年救内子性命,大恩大德,未能一谢,今日有幸得见,受我一拜!”罗士信抱拳作揖,这一谢他是挂心许久。

壮硕老者正是虬髯客张仲坚,他不止一次从裴青衣口中得知罗士信武艺已达化境,一生的武学修为直追于他,对于他也有不小的兴趣。前段时间,远赴中原与昔年好友李靖、红拂女相聚,相互闲聊时也说道了罗士信:李靖也夸罗士信为人孝悌忠信,身兼大智大勇,可继承他兵法衣钵。

张仲坚素知李靖、裴青衣的脾性,李靖才智绝伦,一身干略经天纬地,虽为人谦和谦逊,却眼高于顶,对于传授兵法衣钵之人极为重视。侯君集文韬武略,当世英杰,若加以培养,不逊于卫霍之流,李靖却觉得侯君集心气不宽,有足够的才智天赋却无孝悌忠信,只是碍于李世民的面子,传授一定的战术心得。连侯君集这样的人物,李靖都看不上眼,却瞧上了罗士信……

裴青衣也是一样,他这一身经历不少大风大浪,最终悟得武学真谛,修为突飞猛进,天下各路武林好手,找不出十合之敌,可谓无敌于天下。也许是受他影响,裴青衣觉得天地之下,各方英雄好汉不过尔尔,与之恩师比起来天地之别。罗士信却打破了这个观念,原来天底下除了他师傅还有一人叫罗士信……

世界之大英才辈出,李靖找到他的衣钵传人并不奇怪,裴青衣识得令他心服的英豪也不奇怪,然这两个人都看中了同一个人足以引起虬髯客张仲坚的兴趣。

今日得见,张仲坚也满心讶异,他这一身钻研武道,从最开始年轻气盛时候的仗剑杀人,到而立之年的刀下留人,知命之年的以武服人,直至今日万法自然,演绎他人生大起大落的四个境界。这每到一个境界,他的武学修为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好在他生性豁达,交友满天下,对世间之事并不强求,也没有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感。

今日终于见到罗士信,从对方出现在视线中便一直注视着他:他快步而来,有若小跑,每一步都一模一样,可见脚下根基极稳,仿佛扎根地下的参天大树,稳定之极。他身形挺拔,看似随意而放松,然而在张仲坚的眼里却能看出他已做好了战斗准备。这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本能。

张仲坚见他发现了他,对方突然笑了起来,微笑仿佛令冰雪融化的阳光。

毫无做作的一礼,张仲坚有些始料未及,更多的是一种恍然:他存着试探之心试探之意,对方却毫不计较,反而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小事而道谢,没有半点上位者的架势,在气度上反而压他一筹。

笑道:“大总管客气了,张某如今是海外小民,哪里受得起这番大礼。”

罗士信摇头道:“药师公是我授业恩师,您老是药师公的兄弟,正是我罗士信的长辈。救内子一名,对于前辈来说也是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对我却恩情如天,不可不谢。”

作为一个后世人,罗士信一开始有些蔑视古人的礼法,但是随着深入接触古人的文化,他反而觉得礼法是有必要的,他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操守,尤其是对于长辈的礼节,更是如此。

一个人若毫无孝悌之心,与禽兽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