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虎贲-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令调遣。”

罗士信也不客气,论及身份他与金德曼的父亲平级,金德曼要差他一筹。

罗士信直接上了主位,询问大和、百济的情况。

金庾信道:“大总管神威盖世,天朝兵马一入溟州,大和百济先后推出了溟州,分别归国死守据点,似乎不想与大总管正面交锋。”

“明智的选择!”罗士信道:“他们耗得起,我大唐却有些耗不起。我们只能速战速决,我不了解新罗的情况,贸然只会新罗大军反而无所适从。新罗大军依旧归金将军率领,我们兵分两路,我率我的兵马南下对付大和国,帮助你们收复良州、尚州。至于金将军,你去对付百济,收复康州。当然若有本事灭了百济,那也是你的能耐,事后我绝不插手干涉。”

他这话音一落,金德曼、金庾信立刻震惊了。

这不等于罗士信给了他们吞并百济,将百济变为新罗的权利?

君子不用欺,方正!(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大仁大义〃罗士信

朝鲜半岛的情况与东汉末年曹、刘、孙三国的情况极为相似,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彼此牵制,没有一个国家不想吞下对方的。因高句丽势大,新罗、百济联盟,攻取了高句丽的汉江流域。新罗、百济又因汉江流域彼此的利益相互敌视,高句丽也趁势乱入捣乱。彼此相互牵制,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僵持局面。

他们相互敌视,却又不敢放手大干,免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种局面维持了数百年,最后还是因为大唐的介入,帮着新罗大破了僵局,新罗借助大唐之力,一统三国。

在大唐介入之前,三国相互争锋,莫不想吞下一方以求壮大自己的同时,又担心另一方使诈捣鬼。

新罗作为海东三国的老二,焉能没有一统三国的野心?现在大唐强势破局,高句丽覆灭在即,新罗亦因受到三国强袭,实力损耗过大,他们已经不指望从大唐口中分一杯羹了。却不想罗士信当众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攻取百济领地。

这实在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

不过金德曼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将目光瞧向了金庾信:金德曼在政治上很有天赋,然终究是女流之辈,军事之事,一窍不通,一切都依赖金庾信决断。

金庾信作为新罗王族的一分子,也没有辜负金德曼的器重,对新罗呕心沥血,见金德曼看过来,心底也做着盘算:因为大唐的强势破局,海东三国的情况已经齐了翻天覆地的变故。

原本是高句丽最强。新罗第二,百济第三。现在成了百济最强、高句丽第二、新罗第三……

新罗现在是三**事实力中最弱的,毕竟他们一开始就陷入三面合击的绝境。后来又以一敌二,死守孤城,情况比之高句丽好不到哪里去。

高句丽好歹还剩一个国都平壤,新罗的国都金城已经让大和攻占,何瑟罗州只是溟州最大的城市,临时行宫而已。百济位于目前因为没有收到战乱打击,反而没有多少损失,由最弱变成最强。

这个机会,新罗未必啃得下来。

金庾信沉吟再三道:“大和、百济分兵撤退。大总管已经为我新罗揽下最强之敌,我新罗还有什么话说。百济便由末将对付,不论末将能不能得胜,一定不让百济分神协助大和国。”

“好魄力!”罗士信对着金庾信竖起了大拇指,他早已料到这个答案了。百济军事实力强不假,但他们有一个致命之处,国中没有出色的大将。

海东三国人才奇缺,百济人口稀少,人才更是三国中最少的。高句丽有渊斌之、杨万春、渊盖苏文。新罗也有金庾信这一根独秀,然百济却没有优秀的统兵大将。所以他们的国家的兵卒作战能力极为薄弱,能够安然的立足海东,全靠三国相互制衡以及大和这个爹爹的相助。

金庾信对此绝对比罗士信更加了解。

论及兵力百济确实胜过新罗。但让罗士信来猜测胜负,他更加看好金庾信。毕竟日本让他给拖延住了,百济的兵力优势做不到碾压新罗。这种情况下,一个出色的统帅的价值意义就极为重要的。

果然金庾信不缺乏挑战的勇气!

罗士信对金庾信也不吝啬的表示自己的欣赏。若非知道金庾信对新罗的忠贞,就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一样,他真想撬新罗墙角了。

“百济,交给你们,大和自然由我来对付!”罗士信豪气干云的道:“任凭大和鬼子如何的诡诈,也挡不住我大唐的虎狼之师。不过我需要你们给我准备一个熟悉地形的人,以方便我行军。”

金德曼毫不犹豫的道:“这个自然。”

“还有后勤!”罗士信道:“我们行军过急,大军并没有带多少粮饷。我这六万兵的粮草调度,也需要你们费心了。”

金德曼秀眉不由的皱起,却没有多少迟疑,咬着牙颔首道:“大总管放心,所有军饷调度,我亲自操办,一定准备妥当。”

罗士信摇头道:“王女误会了,我们是盟军,有些地方应当相互体谅。你们受三国夹击,又困守孤城。情况我虽不知详细,却也能猜出一二。在这方面就别强撑,我从高句丽那里掠夺来了大批军粮,足够我唐军用度的。并不需要你们在这方面的支援,只是这次我们来的急,并没有带至溟州。也等不及他们送来,再行出兵。也就先向你们借借,等粮草送来,还于你们。”

金德曼、金庾信闻言相继动容,一并作揖。前者深沉的道:“大总管处处体谅我新罗,大恩大德,无以回报。”

想着罗士信的大仁大义,在想着他们自己存着点点阴暗的心思,金德曼、金庾信皆有挖个地洞钻下去的念头,太丑太丑。

看着金德曼、金庾信两人内疚的表情,罗士信有些过意不去了,想着自己还是单纯了些,做不到真正的心黑。

在何瑟罗州略作休整,罗士信领着六万唐军直接压向了大和在新罗的指挥中心西原京。

几乎在同一时间,新罗大将金庾信也领着新罗兵卒出征百济。

退回西原京的苏我仓麻吕、巨势胡人很快得到了唐军的动向。

对于罗士信的举动,苏我仓麻吕、巨势胡人兵不觉得意外,罗士信他们了解过,他的作战风格就是如此,直接强硬,没有什么阴谋诡计,但是在他的指挥下,强硬的作风却往往能够将敌人摧枯拉朽一般的歼灭,击破。此次唐军兵袭高句丽便是如此,一步步打,却有着莫大的威势与力量,将实力雄厚的高句丽打个节节败退。

便是知道罗士信有如此能耐,他们才在第一时间退兵。

罗士信最强悍的地方在于他的野战能力,苏我仓麻吕、巨势胡人没有半点与罗士信打野战的勇气,一开始就选择了撤退……

巨势胡人道:“我们这里应该能够抵挡住唐军一阵子,但是百济那里,我怕……”

苏我仓麻吕慎重道:“你我想到一块去了,百济不能出现问题。一但为新罗夺取,我们七十二岛的布置很可能让他们发现。你派人去百济,让他们一定要守住。若出现守不住的情况,立刻告诉我们,我会想办法支援。”(未完待续。。)

第五十九章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罗士信率兵挺入尚州,不带片刻犹豫的,兵抵西原京。

沿途除了遇到些许大和国的斥候探马,并未收到任何袭扰。

罗士信大感无趣之余,对于小日本也带着些许的不屑与嘲讽,屁大点的国家,却野心十足。就知道欺软怕硬,一遇上他这样的硬渣子立刻就恢复了乌龟的本质。

对此李道宗、苏定方等人一个个都摇头苦笑,越是与罗士信接触的久,越能体会到作为勇战派的一员,他那天马行空的野战能力,换做是他们在没有碾压性的兵力,也不敢跟罗士信正面硬刚,大和国做出了最明智的抉择。这个时期理当重视,但是罗士信却显得有些不耐烦,恨不得能够早一些教训对方,他们实在不知他们的这位统帅与大和国到底有什么仇怨,完全出乎他们的理解范围。

看着结构合理的西原京,罗士信脾气有着几分不好的道:“一群乌龟,以为龟缩着,老子就奈何不得他们了?太天真了,金大人,你随我去前线查探一下西原京的情况。”他口中的金大人叫金宏泽,是新罗贵族之一。尚州的刺史,西原京城破之前,随着难民一起逃回了何瑟罗州。

在新罗没有人比金宏泽更加了解尚州这块地方了。

来到两军阵前,西原京面貌更加清晰。

西原京竟然是一座水陆格局的城池。

罗士信看的大感意外道:“这不简单啊!这种水陆格局的城池构造,可不是一般设计师能够设计出来的,我看有几分我中原江南的风采。”

金宏泽谦逊道:“大总管好眼力。这就是中原的设计。在很多年以前,中原江南的吴国有一个叫伍子胥的。他亲自规划了姑苏城。造成了一座前无古人的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池,使得姑苏陆水结合、水陆并行、河水相连。城中较大的河道纵六横十四。数量之多,分布密度之高,可谓冠绝天下,独一无二。后来吴国为越国所灭,许多吴国遗民跨海来到了我们海东定居,成为海东一员,也将他们当时的风俗文化也带了过来。这西原京原本是西原城,随着我新罗的发展,我王觉得新罗的格局太小。国都金城不满足新罗的发展,便效仿中原在尚州建造一个分都,由我来负责建造。我寻觅匠师,发现西原城附近与姑苏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也就建造了全新的西原城。因受到我王的亲睐,改名为西原京。”

他顿了一顿,道:“这西原京与姑苏城一样,有八个路门八个水门,路门与水门相互结合。易守难攻。若非金庾信将军提议放弃西原京,若全力固守西原京,大和未必强攻的下来。”说到这里,他语气有些不岔。

罗士信并未接话。毫无疑问金庾信放弃西原京在新罗而言是一个明智之举。

小日本对尚州西原京势在必得,金庾信当初若没有选择放弃,日本必将死磕西原京。到那时西原京或许守下来了,但是溟州一定不保。他们将会陷入百济、日本的合围中,也不可能利用溟州来制衡百济、日本。换的暂时的和平,竟可能的减少了新罗的伤亡。

这也是罗士信高看金庾信的原因,这想打好一场胜战不容易,但是打好一场败战更加不容易。金庾信却认真的打好了一场必输的战役,这比一场胜战更加难得。

看了西原京许久,罗士信颔首道:“你说的不错,这西原京确实不是那么好攻的。”

金宏泽颇为自得的道:“在同等兵力下,大总管想要短时间内拿下西原京确实有些困难。不过可以选择攻打西门,当初修葺城墙的时候,大王调拨的银钱消耗太快,以至于西门只完工七成,余下三成以次充好。久闻天朝抛石车所向披靡,若以抛石车强行轰炸不出半月,西原京城楼必垮。”

罗士信不可置信的笑了笑,继续领着逛着西原京,来到城东看着广阔的水门的道:“这城楼上可安置了固定的炮石车?”

金宏泽叹服道:“大总管明鉴,当初建造的时候为了防止敌人从水门攻入,特地在城楼上设置了十余架炮石车,三十余架弩车,分别安排在个个关键之处。当初撤退的匆忙,还来不及从摧毁,现在反而成了他们的利器。”说道这里,他见罗士信一脸的跃跃欲试,不惊骇然道:“大总管不会是想从这里进攻吧?”

“确有此意!”罗士信在脑海中拟定着进攻反感计划。

金宏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