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化的皇帝陛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子看看屋里的三个大柜子没吭声。最后,徐庚还是选了件平日里常穿的半新不旧的藏青色长袍,对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还算顺眼,这才出了门。

    他乘着车往码头方向走,出城之初路上还比较冷清,可越往码头码头方向便越是热闹,徐庚认不出掀开车帘往外看,不由得吃了一惊,“这才多久没来,居然就这么热闹了?”

    金子也颇觉意外,附和道:“可不是,上回过来的时候只有三三两两的工人,现在这一路看过去,什么样的人都有。殿下您往那边看,路边都盖房子了,这一排还挺多的。”

    徐庚干脆让车夫把车停下,自个儿要了匹马骑了上去,一边走一边朝四周打量,“还真是日新月异啊。”

    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山脚下,黛青色的山峦下方是一片白色的房子,建得很是规整,样子倒没什么出奇,不过大老远瞧着明显比寻常房子要高上不少。那地儿离码头有点距离,也不是水泥厂的方向,会是什么地方?

    他开口问,很快便有人过来回复说是军营,“顾将军领着人新盖的小楼,才盖好呢,还没搬进去住。大家不知道多眼馋。”

    徐庚又惊又喜,“这才多久的工夫连小楼都盖起来了,顾兴真够本事啊。”

    “听说是从工部那位大人那儿学来的法子,好多人都想去看呢,被顾将军赶出来了,没瞧见。后来再去看热闹,那房子都盖好了,两层楼,可结实了。”说话的人一脸艳羡。

    徐庚直觉那位工部的大人就是辛先生,愈发地欢喜,两腿一夹马腹,拍着马臀飞快地朝码头方向冲去。

    码头外的路修得特别宽,全用水泥砌成,干净又平整,光是走在上头心情都不由自主地好起来。路边还种了树,应该是刚从山里挖出来的,除掉了枝桠,只剩一截光秃秃的树干,不过春天马上就要到了,徐庚能想象等它们长开后的美景,再这么发展下去,这码头倒比京城还要整洁漂亮。

    路边陆陆续续盖了些房子,还有不少工人在忙碌。辛家的房子在码头背面,是个小小的别院,拢共才三进院子,因刚刚盖好来不及修葺,看起来还颇有些野趣。

    听说徐庚到了,辛一来颇觉意外,“他不是住会馆吗,怎么来这里了?”他脑子里忽然闪现出瑞禾曾经说过的话,不会被那小子给说中了吧?

    与此同时的京城里,瑞禾正气呼呼地向黄氏抱怨,“怎么能让阿珍也一起过去呢,两个表兄就算了,好歹一个已经订了亲,另一个已经在议亲了,可太子也跟着,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黄氏哭笑不得,“你怎么就总是跟太子殿下过不去?那孩子我看着挺好的呀。”

    “谁跟他过不去,是他自己心思不正。”瑞禾义正言辞地道:“您和阿爹就是太单纯了,一点都不知道防着点人。太子都已经十六了,正是情犊初开的时候,成天跟阿珍在一起,没点什么心思才奇了怪了。您没瞧见他总往府里跑,还总是找阿珍说话吗?”

    黄氏忍俊不禁,“说到情犊初开,人家十六岁都开了,怎么你都十八了,还一点动静没有啊。”

    “说阿珍呢,您把话题转到我头上来干嘛?”瑞禾气恼道:“那可是您亲生女儿,真要被太子给拐走了,到时候您就哭吧。”

    “我是不担心。”黄氏淡然地道:“有你爹看着呢,怕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给包子买了新玩具……它已经不跟我玩了/(ㄒoㄒ)/~~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辛一来警惕地打量着缓缓行来的太子殿下,洗了澡,换了衣服,头发也梳得整齐,托他那身半旧长袍的福,徐庚的样子看着清清爽爽,倒也不像是特意打扮过的样子。

    也许是自己想太多了,辛一来满腹狐疑,但没有因此放下戒心。

    “殿下怎么来这里了,会馆住得不舒坦么?”

    “就是出来走走,听说辛先生在这边盖了房子十分好奇,所以绕过来看看。”徐庚十分敏感地察觉到辛一来的警惕之意,顿时心虚,偏偏自己都没想明白到底心虚个什么劲儿。他一心虚,言行间便注意了许多,状似随意地朝院子打量了一番,笑着打趣道:“先生这院子似乎还没修葺好,瞧着有些乱。”

    “是,房子才刚盖好没多久,屋里的家具也是前两日才刚从城里送过来的,不过好歹能住人。到底是自家的地方,就算暂时比不得会馆,住起来却自在许多。”辛一来一边说话一边引着徐庚进正厅坐下。

    下人们赶紧奉上茶水,徐庚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应是辛一来从京城里带来的茶叶,口感鲜爽,香馥若兰。

    徐庚强压下心头的不适,脸色一如寻常,十分客套地向辛一来请教道:“船厂的地址先生可选定了?现在要招到能造船的工匠恐怕不容易,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开工?方才过来的路上我瞧见了顾将军的军营,一溜儿白色的小楼房,真是气派。听说是辛先生教他们盖的房子……”

    辛一来果然是工作狂,注意力迅速被这一长串问题所吸引,沉声一一地回答。二人说了一会儿话,下人过来问是不是摆饭,辛一来稍一犹豫,便开口留徐庚在家里用晚饭。

    徐庚心里头巴不得,立刻应下,又笑着道:“赶了两天的路,别说还真是有些累。我一向是越累就越能吃,一会儿先生见了可不准笑话。”

    辛一来果然放松下来,脸色愈发地和蔼,“殿下说笑了,您吃得多可不正说明我们府里厨子手艺好,下官高兴还来不及呢。”说罢,又起身引着他往饭厅方向走。

    二人一前一后地进了屋,玳珍她们早就在桌边候着了,见他们进来,玳珍和胡长锦还好,毕竟与徐庚常见,算是熟络,黄家兄弟俩却是吓了一跳,慌慌张张地要见礼,被徐庚一脸和气地拦了下来,“又不是正经朝见,不必行此大礼,不然,我以后都不敢随便到辛先生府上走动了。”

    他说话时又面带微笑地将黄家兄弟细细打量了一番,单就外貌来说,这俩兄弟都生得不错,眉目清秀,气度不凡,眼神也都十分清澈,看得出来是心思端正的人。兴许是年长的缘故,大郎的气质看起来要稳重儒雅些,二郎则显得有些跳脱,眉眼间颇有灵气。饶是徐庚心中存着挑刺的心思,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俩人没什么好挑剔的地方,若是他有个妹妹,也会放心地把她嫁给他们。

    大家到底年岁轻,黄家兄弟又不是拘礼之人,说了一会儿话后很快便放开了,黄家二郎甚至还兴致勃勃地与徐庚商议起造船厂事务,又道:“这船厂我们家就算是跟风,姨夫说了,船厂投入高,回报慢,不过风险小,又能看得长远,实在合适不过。此次我与大兄特特地来天津,一是为了增长见闻,第二则是想要看看这边有什么买卖可以做。不瞒太子殿下,说起黄家,京城里的人大多数人都觉得是世家大族,总该不缺钱花,可但凡是大族,谁家里不是一摊子人,麻烦事儿也多,这一年两年的下来,渐渐地入不敷出,眼下都靠着老底子撑着,要是再不想办法,过几年都该喝西北风了……”

    原来黄家二郎是打算管理府中庶务的,倒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徐庚脸上露出真情实意的笑容,“谁说不是呢,要不是朝中缺钱,我也不会赶着这春寒料峭的时候出京了。朝中总有些迂腐的老古板,张口闭口就是圣人之语,说什么不能与民争利,好像这钱朝廷不去挣就能落到普通老百姓手里了似的。国库若是空虚,什么事都没法做了,别的不说,军饷第一个就要受影响,总不能让那些出生入死的士兵们寒了心。”

    黄家二郎笑道:“殿下说得对,正所谓国富民强,若国库不充盈,咱们大梁朝还谈什么盛世气度。不过,那些成天在朝上反对得要死要活的也不一定都是老古板,说不好里头藏着些什么人呢。”他到底年纪轻,心里想到什么就直说了,换了朝中的老油条,是绝对不会开这种口的。

    徐庚立刻就明白了他这话的潜在含意,顿时觉得这黄家二郎十分有意思,虽说他心里对这黄家二郎有些顾忌,可方才进屋到现在也不见小三郎跟他们兄弟俩有什么特别亲近的地方,徐庚的心里就舒坦多了。仔细想想,他手底下还真缺这样的人——总不能每次有赚钱的差事儿都自己亲自出面吧。

    于是徐庚点头笑笑,若有深意地道:“二郎倒是看得透彻。”

    辛一来见他对黄家二郎颇有好感,赶紧趁机把帮腔道:“这孩子虽然读书不怎么出众,脑子却机灵,处事也圆滑,就是年纪小了点。不过年轻又年轻的好处,比我们这些老头子有进取心,也有冲劲儿。”

    说实话,他眼下带的就是一群孩子兵,最大的瑞禾也才十八岁出头,胡长锦跟他差不多,徐庚过了年勉强能说是十六岁,就更不用说瑞昌和玳珍了。虽说这几个孩子都挺聪明稳重,可年纪轻了到底经验不足,辛一来就算有什么事儿也不敢轻易托付,以至于他现在忙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徐庚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顺杆而上,“若是二郎不嫌弃,不如暂且在我詹事府做事?先前瑞禾也是詹事府做过一段,只是他要准备春闱,年后才回了府。他一走,我就忙得焦头烂额的,到处找人帮忙。旁人倒是也有举荐的,可我实在放心不下,二郎是辛先生的侄子,自然不同寻常。”

    黄家二郎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徐庚招揽,顿时呆住,傻乎乎地看着徐庚,一时竟忘了回话。好在黄家大郎反应快,一边偷偷拽了二郎一把,一边朗声替他应道:“能在殿下身边做事实乃二郎之幸,不说能进詹事府,便是做个寻常的小兵他都要高兴死了。”

    二郎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应承,“多谢殿下栽培,我真是……受宠若惊。”他确实被这天上掉下来的大饼砸得头晕眼花,连话都不会说了,愣了半晌才回了这么一句,黄家大郎气得都想打他。

    也不怪二郎如此,他自幼就是个惫懒淘气的,虽然被长辈们逼着读了些书,可到底不出众,不说跟大郎比,就是族中其他寻常子弟恐怕都有所不如,因为这个他不知挨了多少打骂,偏生一直没有长进。

    好在黄家老太爷开明,见他实在读书不成,便召了他来问是否愿意打理府中庶务,二郎仔细斟酌后便应了下来,这一个好字事实上也基本断了自己的仕途,二郎便绝了这方面的念想。不料这才刚出京竟然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真真地柳暗花明又一村,黄二郎这都高兴傻了。

    好在徐庚并没有因此表现出不满,反而笑着与辛一来道:“我再也不用担心顾詹事三五不时地来找我抱怨了。”

    辛一来笑道:“二郎机灵是机灵,不过到底没正经办过差,刚进詹事府恐怕还得适应一段时间。”说罢,又叮嘱二郎道:“顾詹事是个特别正派严肃的人,不用担心要怎么讨好他,把事情办得漂亮,他一准儿重用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来府里问我。”

    二郎连忙应下。

    玳珍终于忍不住吭声道:“能吃饭了吗?菜都凉了,一会儿吃了小心肚子疼。”

    辛一来大笑,“好了好了,这就吃饭。都是我们不好,赶在吃饭时候说这些事儿,都耽误我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