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然地说道。

    “有了粮食咱们才有战斗力,吃饱饭之后咱们再反攻过去吧!”宇文智及一点拨,宇文化及终于深以为然地笑了起来。

    “提高咱们的战斗力是一方面,把杨善会拉拢过来也是必须的,如今他们也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若是咱们能支援给他们一点粮食的话,让他们与咱们一起攻打瓦岗也不是个事。。。。。”

    兄弟两人当下便制定了谈判计划,而后接见了李密派来的使者。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终于求同存异地做出了暂时的停战协议。

    协议中,宇文化及一方需要放弃攻打瓦岗军,瓦岗军则会给他们提供粮食,并放开北上和西进之路,任由他们回长安或是占汲郡和东郡。。。。。。。

    面对这样对自己一方无比有利的协议,宇文化及实在没有不点头的道理;如果宇文化及真能按照李密指定的路线北上或是西进,对李密来说显然也是可以接受的。

    问题是,宇文化及不知李密会给自己提供多少粮食,所以北上什么的实在不是第一选择。

    至于西进,西进的确是宇文化及以及手下的十余万骁果军梦寐以求的,问题是李渊前几天抢先一步夺下了潼关。

    自从得到了李渊入关的消息后,宇文化及其实已是进退两难了,如果十余万骁果军也都得到了这个消息的话,他有理由相信自己马上就会成为孤家寡人。。。。。。

    实际上,宇文化及现在已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哪了。

    唯一的选择,或许是抢下瓦岗军现在占领的粮仓吧?

    达成了停战协议之后,李密倒并没有食盐,很快就送来了宇文化及十余万大军可以食用三天的粮食。

    宇文化及自是兴奋无比,为了激烈最近一段日子以来由于限制粮食而有些低落的士气,他甚至做出了任由他们大吃大喝的决定。

    三天的粮食,只用了两天就被消灭殆尽。

    宇文化及随后又恬不知耻地向李密写信催粮,后者随后派人送来了与上次同等数量的粮食。。。。。。

    误以为李密有求必应之后,宇文化及派人主动把部分粮食送给杨善会,想要以此拉拢他并约定日期共同对瓦岗军发动总攻。

    十余万骁果军吃完李密送来的第二批粮食之后,第三批粮食却迟迟不到,宇文化及只得写信谴责李密不厚道;后者则表示自己的决定受到了大当家翟让的质疑,自己正在努力说服他以便尽快送来粮食。

    对李密的推诿,宇文化及暂时没有办法,只能一天一封信地催他;同时寄厚望于东都,希望王世充能够带兵来抄李密的后路了。

    此时此刻的东都,看着李密不断传来捷报的皇泰主和文武百官,人人都是喜出望外;有些人甚至以为朝廷招安了瓦岗军之后,消灭乱党恢复江山也并非不可能的。

    一片歌功颂德之中,唯有王世充心情郁闷,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数败于瓦岗军之手,或者他真正看懂了李密现在的意图。

    在元文都举办的庆功宴上,王世充终于忍受不住一帮文臣武将对李密的赞赏,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大声道,“朝廷的官爵竟给了强盗,这是想干什么?”

    王世充向来是左右逢源的,这句不合时宜的话一出,顿时令场面安静了下来。

    元文都的脸当即黑了下来,却并没发表任何意见,只是目送着王世充愤然离去。

    回到营地之后,王世充便对自己的儿子反复说道,“元文都这些只会放嘴炮的刀笔吏,竟然以为李密能够信任!我们和瓦岗军打了这么久,互相杀死的人没有百万也有十万了,我们天生就是宿敌,有化解得开的可能吗?”

    王玄应等人深有同感,当即附和道,“父亲说得不错,李密如今屡战屡胜,已获得了陛下和众臣的信任;别说李密最终夺得天下,就算是站稳了朝堂咱们也是没好果子吃啊。。。。。。”

    李密连胜的消息,让王世充手下的武将们有了一丝危机,这也是因为王世充的引导;若没有王世充感同身受的想法,谁又能想得这么远呢?

    王玄应表了态,众武将也都纷纷附和着一切听主帅的命令,王世充当即开始计划着要除掉元文都等为李密唱赞歌的文臣武将。

    当然,这些人实在太多了,王世充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擒贼先擒王了。

    就在王世充想着要除掉元文都时,元文都也在策划着要除掉王世充,并且他的说法得到了卢楚的认同;问题是他们并没有兵权,所能做的也就只有是借刀杀人了。

    借谁的刀?段达还是皇甫无逸?

    皇甫无逸虽然目前也站在了为李密歌功颂德的行列中,但元文都却记得王世充进东都之后第一件事便是为皇甫无逸说好话,让他从大牢里出来官复原职。

    皇甫无逸不行,那就只能是经常与自己唱反调的段达了。

    论资历,段达其实比元文都更老,他之前追随的是杨坚,做的是开国之臣。

    大隋建立时,段达被杨坚封为车骑将军,后因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有功,而被擢升为仪同三司;杨广主政之后,段达因征讨吐谷浑有功被封为光禄大夫。

    在杨广离开东都之前,段达与元文都被他任命为托孤之臣。

    尽管自己与段达许多时候都有不同的政见,元文都却同样相信,段达与王世充这样的外来户尿不到一壶里去。

    元文都没有听说过“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之类的悲剧故事,所以以地域的远近定义了段达在王世充和自己之间的亲疏,也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他作为自己的刀。

    段达得到元文都的密令之后,当时就忍不住在内心腹诽起来,“文人就这么天真?让我来对付手握东都兵马大权的王世充,这是要让我去送死吗?”

    段达此前没有想过元文都要杀王世充,他也并不想卷入因为政见不合而不死不休的派系斗争中,可这事既然扯到了自己身上,自己还能装作视而不见吗?

    就算自己没有动手,王世充会放过自己吗?元文都会放过自己吗?

    只是稍作比较,段达便选择了把这条消息送给王世充。

    “想不到元文都有此手段,好吧,算我低估了你!”王世充接到段达派人送来的迷信,随即检讨了自己的轻敌,而后马上命人召集士卒,准备动手。

    含嘉仓的王世充军一直都在战斗状态,从接到迷信到进军东都不过一个时辰而已。

    段达既然命人送去了信,没有不派人接应的道理,所以王世充的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大开的城门进入了东都。

    进了东都之后,王世充的大军直奔元文都和卢楚的府邸。

    政治。斗争总是无比残酷的,王世充向来也不是仁慈的主儿,所以进了他们的府邸之后,见人就杀;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没放过任何一个好人。。。。。。

    元文都哪想到祸从天降?牺牲了部分护卫之后,他便翻墙逃了出来,直奔皇城而去。

    王世充得知元文都逃亡皇城之后,随后赶了过来,并命人将皇城团团围住。

    杨侗庇护了元文都之后,也是大急,战战兢兢地爬到城头对下面的王世充高喊道,“大将军,你这是要做什么?”

    尽管鼓足了勇气质问王世充,但杨侗最担心的还是怕他回答“造反”两字,这念头造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罗艺、宇文化及、李渊等等等等。

    就算王世充真的是要造反,杨侗也并不会感觉惊讶。

    好在,王世充哭着回答道,“陛下啊,老臣不是要造反,只是想要清君侧罢了!元文都要挟您投降李密,您可不能着了他的道儿啊。。。。。。。”

    不是造反啊?杨侗果断放下了心。

    元文都听着王世充的诛心之语,当即在杨侗身后跪下,老泪纵横地拼命解释起来。

    什么叫投降李密?不是说好了让他们狗咬狗的吗?这计划又不是我提出来的,再说了,大家不都同意了吗?

    心中万般委屈,元文都又能对谁诉说呢?

498童山大战(上)

    王世充和元文都互相指责,都以忠臣自居,杨侗一时也是无法分辨;直到段达的出现,双方才各退一步,暂停了争吵。

    进了皇城之后,段达直接就当着杨侗的面把元文都绑了。

    两个托孤之臣在自己面前上演一出无间道的戏码,杨侗顿时慌得手足无措,一时竟说不出责备之语。

    元文都束手就擒,口中却对杨侗喊道,“臣如果早上死,晚上就轮到陛下了。。。。。。”

    或许是担心元文都一语成谶,杨侗哭着问段达道,“段卿,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们之间存在的分歧不能坐下来慢慢谈吗?”

    “元文都想要杀王大将军,是可忍,孰不可忍!”段达摇了摇头,这句话说出来,卧底的面目已昭然若揭。

    元文都听到此语,已是面如死灰,不但后悔自己要对王世充动手,更后悔自己竟然选择了段达这个软骨贼。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补救的吗?

    段达不相信杨侗的眼泪,当即假装他的旨意命人打开了宫门,把以救驾为旗号的王世充迎了进来。

    王世充第一时间对宫城进行换防,这意味着元文都之祸,殃及了杨侗这池鱼。

    理所当然,元文都还是要死的,但这些事由属下去做就可以了。

    只是面对死亡时,元文都还是留下了歇斯底里的求饶声,但这无碍于他被王世充的刀斧手砍成肉酱。

    面对元文都的死亡,杨侗似乎也感同身受,终于还是硬气了一次,厉声质问王世充道,“你擅自举兵杀人,是否还把我放在眼里?我今天是不是也会死在你的手上?”

    早在年初从江都驰援东都之时,王世充就曾想过入东都鸠占鹊巢的计划,如果那时候杨侗问出这话,他真的不介意亲手给他一刀。

    可世易时移,王世充从江都带来的大军十去七八,他虽还有野心,却再不敢妄自尊大了。

    面对杨侗的质问,王世充当即惶惶下拜,哭着说道,“臣之所以出生入死,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杨侗皱了皱眉头,眼前的王世充虽然拽的是诸葛亮《出师表》的文,似乎也挺切题的。

    王世充之所以救援东都,的确是应先帝的命令,可自己不也几次三番地在他战败的时候安慰于他吗?

    王世充偷偷地抬头看了一眼面沉似水的杨侗,又接着哭诉道,“元文都、卢楚等人包藏祸心,招降翟让、李密来危害社稷,臣只是有不同意见罢了,他们便不容于臣。好在段将军有自己的主见,不苟同于元文都的乱命。臣仓促之下来不及向陛下请示,实在觉得亏心,但臣发誓臣对陛下完全没有恶意,若陛下还不信臣,臣。。。。。。”

    杨侗对王世充之语虽有怀疑,可眼前形势比人弱,不相信他又能如何?

    更重要的是,元文都、卢楚都已被杀,段达和皇甫无逸又都与王世充相厚,即便自己真要杀王世充,也找不到人来动手了。

    而且,就算自己与王世充鱼死网破,东都的运转可以指望谁?

    无奈之余,杨侗只得宣布元文都、卢楚等人谋逆,王世充因救驾有功而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内掌朝政,外掌军事。

    王世充从此独掌东都政权,走上人生巅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