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这个与黎利谈判的重任只能由李云天去做,如果遇到了什么难题的话他也能随机应变。

对李云天来说,要想彻底平定交趾的叛乱,那么这次与黎利的谈判至关重要,这次谈判不仅可以给李云天提供整编部队的时间,而且也会使得黎利遇到很多军政事务上的麻烦。

黎利所控制的地区基本上都是明军和叛军交战的战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如何解决辖地内百姓的生计问题将成为他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各种各样的难题也会纷至沓来。

第二天中午,韩卫再次派人来向李云天报信,他粗略地统计了一下落叶坡之战的战果,杀死叛军万余人,俘虏八千多人,大获全胜,几乎全歼了叛军在山谷外的部队。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叛军的统兵大将范友在部下们的护卫下逃进山谷中逃走,差一点就能将其俘获。

当这个消息传来后,三江城内顿时沸腾了起来,接连的两次胜仗使得城内军民的士气大受鼓舞。

与此同时,安梁县城城外叛军大营的主帅营帐内,黎利面无表情地召集了叛军的高级将领来议事。

范友垂头丧气地跪在黎利面前,不仅灰头土脸,手臂上缠着一条带血的绷带,昨天撤退的时候被追击的明军所伤。

说起来范友这次能回来真的很不容易,伏击的明军从他的穿戴上感觉他是一个重要人物,于是像疯了一般一直在后面紧追不舍,使得范友不得不带人逃进树林中躲避,直到不久前才回来,向黎利请罪。

现场鸦雀无声,气氛沉闷,众位将领一个个神情严肃,他们已经知道范友在落叶坡的败仗,迄今为止范友所带去的五万大军只回来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人生死不明,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被俘还是逃散。

在此之前,谁也不会想到范友会在前去三江城的路上被明军伏击,更想不到范友会败得如此之惨,手下的叛军士兵几乎没有丝毫的抵抗就发生了溃败,这简直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根据叛军所掌握的情报,三江城的明军只有两三万人的样子,而且以老弱居多,如何能策划出如此凶猛的一场伏击,竟然打得五万叛军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坐在黎利左侧座位首座上的阮焉皱着眉头望着一脸沮丧的范友,就连他也没有想到明军竟然会在落叶坡打伏击,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故而在范友走之前他才提醒范友到了三江城后要多加小心。

“起来吧,此次失利非你之责,明军火器之利岂是血肉之躯所能抵挡!”沉默中,黎利打破了场中的平静,冲着跪在那里的范友虚空一抬手。

他已经从溃败回来的叛军那里得知了“地火”的事情,也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会如此厉害。

后来,阮焉告诉黎利,明军擅长使用火器,京城有就有专门使用火器的神机营,因此从那些经历了地雷爆炸士兵的描述中,他怀疑明军在落叶坡使用了一种埋在土里的新型火器,结果使得叛军受到惊吓,在明军的伏击下溃不成军。

鉴于此,黎利不准备惩处打了败仗的范友,但也不能轻易就这么放过他,因此故意在众人面前晾着范友,算是对他的一种惩罚。

“谢王爷。”范友闻言连忙向黎利磕了一个头,站起身一脸郁闷地坐在了右侧的一张座位上。

说实话他这一仗败得并不服气,如果不是那些该死的“地火”,他绝对会率军跟那些伏击的明军奋勇厮杀,一较高下。

“诸位,明军在落叶坡使用了一种新型火器――火药炮,一旦踏上去后就会发生爆炸。”黎利环视了一眼在座的众人,冷冷地说道,“这种火器虽然厉害,但是它却有一个缺点,只能靠外力来触发,因此需要埋在地下以示遮掩,只要能找到一条安全的道路就能避开它。”

听到“火药炮”三个字,现场的人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么个名字,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

其实,黎利也是不久前从阮焉那里听到的这个名字。

黎利在交趾举兵造反后抓到了一些从大明过来的匠户,他并没有杀那些匠户,而是让那些匠户为他做事,其中就有打铁的铁匠。

阮焉得知不少叛军在地雷爆炸后被碎铁片所伤,因此就找随军的那些大明铁匠询问,有一名铁匠通过阮焉的描述想起了一件事情,他以前无意中听人说起过一种名叫“火药炮”的东西,好像与描述的情形相似。

据那名铁匠回忆,有人告诉他南宋建炎四年,也就公元113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了一种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也就是铁壳地雷,触及则发生爆炸,给毫无防备的金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最终取胜。

由于那名铁匠只是听说过而已,从没有接触过“火药炮”,因此并不清楚它的原理,这使得阮焉非常失望,但同时也推测出了地雷的最重要性能,认为地雷是触发式的,只有外力触发后才会爆炸。

望着在座神情愕然的众人,阮焉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看来大明这个年轻的定南将军并不简单,不仅行事果决,心思缜密,敢于冒险,而且还带来了威力巨大的火药炮,怪不得宣德帝要将他派来交趾,交趾叛军这下可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对手。

原本,范友在落叶坡打了败仗,黎利会下令攻打安梁县城,以挽回在落叶坡战败的颜面。

不过随着地雷的出现,黎利放弃了进攻安梁县城的念头,而是继续围城,并且派兵监视三江城的明军。

他虽然很想抓住三江城里的“定南将军”,但是天知道明军会不会也在安梁县城里面也埋下了这种令人胆战心惊的东西,更不清楚县城里还有没有其他的秘密火器,“定南将军”肯孤身犯险,一定有什么依仗才对,这使得他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

李云天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他先前之所以重视落叶坡一战,就是担心这一战无法给予叛军巨大的威慑,因为只有能够震慑住黎利那么才能使得他推动与黎利私下谈判的事宜,也能确保安梁县城的安危。

现在让李云天感到头疼的是如何联系上黎利,他与黎利私下接触的事情不能被任何人知晓,这无疑就增大了此事的难度,如何选择适当的中间人就成为了一个关键。!^!

第452章军功体系

当大胜而归的韩卫率军进入三江城时,城里万人空巷,居民们纷纷围聚在路边夹道相迎,被明军押着的长长的俘虏队伍令人群一片欢腾,欢呼雀跃。。

经过确切的清点,明军在落叶坡一共俘虏了八千六百五十六名叛军,杀敌九千两百六十三人,可谓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

由于俘虏人数众多,而三江城又位于叛军的眼皮底下,因此李云天很快就派人将俘虏逐批送到太原城和宣化城看押,减轻三江城明军的压力。

经历落叶坡一战后,意气风发的韩卫心中对李云天是敬畏有加,如果没有李云天的精密部署他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赢人多势众的叛军,对他无疑是有着提携之恩。

在平叛大军的将领中,韩卫是第一个在交趾战场指挥部队打了胜仗的人,而且还取得了杀敌、俘敌近两万人的辉煌战绩,按照明军的定制这是最高等级的战功。

明太祖定下了以战功晋爵的祖制,依照韩卫这次所立下的战功,即使不能封爵,至少也能被晋升为都指挥使,他的世袭军职也会随之被提升一个等级,由世袭卫指挥同知升为最高的世袭军职――世袭卫指挥使。

只要再立上一个大功,那么韩卫就可能跨进勋贵的行列,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新晋的伯爵,这在以前他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说实话,韩卫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在落叶坡立此大功完全是运气使然,平叛大军中官职比他高的梁少杰和秦昆都在交趾,按理说两人最有资格指挥此次战斗但被李云天派去执行其他的任务,故而这个机会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而且,参与落叶坡一战的明军都是李云天手下那些骁武军军士整编而来的,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

最为重要的是,在落叶坡一战开始前,李云天手下的那些骁武军的作战参谋官已经制订了一套详细完善的作战方案,而落叶坡一战的走势完全按照那套作战方案的推测在走,他的任务只是按照作战方案发号施令而已。

按理说,按照大明军队的“赏功”体系,韩卫完全可以凭借落叶坡的大捷晋升为大明的伯爵。

不过,李云天并没有将落叶波大捷的功劳全部都归于韩卫,韩卫作为此战的指挥官占了首功,梁少杰和秦昆因为尽职尽责地执行了李云天任务,故而两人虽然没有参与落叶坡一战,但李云天给了两人次功。

如此一来的话,落叶波大捷的功劳就被韩卫、梁少杰和秦昆三人所分,使得三人皆大欢喜。

对于李云天的这个做法,韩卫并没有怨言,因为早在离开京城的时候,李云天就已经向平叛大军的将领宣布了骁武军军功认定的标准,与大明军功的赏功体系不同。

在李云天所制定的骁武军军功体系中,由于高级军官、中级军官与基层军官、士兵在战争中的职责不同,故而他又细分为中高级军官军功体系和基层军官、士兵军功体系两大类。

所谓的中高级军官,在平叛大军中指的是游击将军以上的武官,骁武军与之相对应的是团级以上武官。

而基层军官指的就是营级以下的武官。

李云天之所以这样做是经过慎重细致的考虑,中高级军官在战争中主要负责指挥作战,而基层军官和士兵主要是冲锋陷阵,故而双方评定军功的标准自然也就不同。

对于中高级军官,李云天将作战的军功分为两部分,首攻归指挥作战的军官,次功归牵制敌军和保障后勤的军官,以及负责情报工作的军官。

梁少杰和秦昆虽然没有参加落叶坡一战,但两人一个在三江城保障了明军的后勤运转,一个在安梁县城牵制了黎利,故而都分得了军功。

而且,在李云天所制定的中高级军官军功体系中,如果作战将领完成了李云天所布置的军事任务,那么即使战败或者丢失城池,李云天也会给其军功。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李云天作为统帅,着眼的是整个战局,而不是一城一战的得失,从全局来筹划他的战略方针。

如此一来,既增强了骁武军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会使得各个将领安心于本身的职责。

对于基层军官和士兵的军功,李云天认定的标准主要有三点,一点是作战是否勇武;一点是战绩的大小;一点是是否完成战略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中高级军官还是基层军官,李云天都实行各级主官负责制,即战斗的成败皆由各级主官负责,既立功受奖也承担罪责。

与骁武军的军功体系相对应的自然就是大明实行的“赏功体系”,永乐十二年,永乐帝参酌洪武、建文两朝的升赏旧例,确定了将士的两种赏功方式,自此以后明朝基本沿用这两种不同的标准来制订将士赏功的细则。

一种标准是从战争胜败的整体出发,以士兵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勇武来确定功绩,简称“战功制”。

另外一种标准是以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来评定赏格等次,简称“首功制”,这里的“首”指的是被杀敌军的头颅。

通常来说,大明以首功四等、战功二等来确定参与作战将士的战功。

所谓“首功四等”应指明廷按立功地区、擒斩对象不同划分为“北边”、“东北边”、“西番苗蛮”、“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