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雄天下-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说话的时候,脸上的笑意是怎么都遮掩不了啦。原来的蒙古汉侯当中,就数史天泽和刘黑马两人最能打。而史天泽允文允武,才干犹在刘黑马之上。现在刘黑马已经死了,史天泽又投靠大唐。看来中原已经非唐莫属了!

听到这话儿,下面的众将也都笑逐颜开。史天泽一旦完全倒向大唐,那么邓州董家,顺天张家也看到跟着一块儿倒戈。而史、董、张三家都是能打的汉侯,三家拥有的总兵力不下六七万。加上李璮目前兵马,二十万唐军已经有了。而且还得到了史天泽、张柔和董文蔚这样的将帅!

李璮笑吟吟的看着大家,“太后昨日也回宫了,她老人家在普陀山和明王谈妥了……宋国由明王牵制,明王的水师在十天前已经占领庆元府所属的舟山岛了!

此外,明王还答应在今秋出兵扫荡辽西、漠南和辽中,替咱们大唐牵制住蒙古东道四王!”

“儿臣替父皇贺!儿臣请战!”

“有陈明王牵制蒙古东道诸王,我大唐此战必胜无疑!儿臣替父皇贺!儿臣愿为前驱!”

“父皇,儿臣愿为前驱,率兵直捣京兆府!”

李璮的话音方落,三位李公子就几乎同时跳起来请战,声音极大,仿佛互不相让。

李璮微微苦笑,他有许多儿子,比较有本事的就有三个,可是皇帝宝座就一张。

不过苦笑只是一闪而过,换上的又是一张信心十足的笑脸,李璮道:“长安、洛阳乃是吾大唐帝都,益都只是行在。如今史天泽已经实心归附,朕当先还都洛邑,再与蒙古会战与崤函之地!”

底下嗡的一声,虽然洛阳是大唐故都,但是早已经破败了几百年,昔日大宋端平入洛时,洛阳几乎是空城,远远没有李璮经营多年的益都繁华。而且洛阳虽然地势险要,依河傍山,但是距离忽必烈的大本营京兆府毕竟太近。洛阳以东又是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万一塔察儿等蒙古东道四王弃了辽北和辽西的老巢,走漠南、燕云南下,那就有可能会切断洛阳和益都的联络!

李璮当然知道属下在担心什么,他缓缓一抬手,慢慢儿地道:“北面事尔等不用担心,朕会遣使明都,请明王尽速攻拔开平。开平控扼金莲川草原,乃是统御漠南草原之根本,是忽必烈、塔察儿所必救!若明王想成为塞外之主,取大辽昔日之势,那开平便是大明夏捺钵的所在了。”

“捺钵”是契丹语行在所的音译。虽然陈德兴不会学契丹人搞四个捺钵,春夏秋冬按时轮回,但是建立一个统御漠南草原的大据点还是很有必要的。而开平城就是这么个所在,只要拿下开平,大半个漠南草原就都在陈德兴兵锋之下。这样肥沃的漠南草原东部就不能成为蒙古人的冬季操场了。同时,陈德兴在辽东的据点沈阳又能成为扫荡大兴安岭以东草原的根据地,那里同样是东道四王的冬季操场。

失去了两大冬季草场,蒙古人在蒙古草原东部就难以立足。要么西迁,要么在开平——沈阳一带和陈德兴会战!

无论蒙古人如何选择,对陈德兴都是非常有利的。

听老李这么一说,众将都是一笑。想想塔察儿等四王也不会不管自己的冬季操场被陈德兴控制,而出兵中原的。眼下已经近秋季了,冬天可是眨眼就到的。要是没有个草场安顿,他们的牛羊马匹能挺过一冬?

李璮笑吟吟的看着大家,伸手点着自己的爱子李彦国:“南山……”

李彦国早就跃跃欲试了,站起来躬身行礼,声音极大:“儿臣在!”

李璮笑道:“你妹妹翠仙如今的明王正妻,明都府就你说去吧。待从明都回来,你便和你奶奶一起留守益都。”

“儿……儿臣遵旨!”李彦国自然不情愿,可是父命难为。而且他也知道,他老爹是有意支开他,不让他参战立功,省得变成个“李世民”。

李璮缓缓道:“咱们现在已经改行府兵制,有八卫百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算算额子,10万多差不离。再加上依附咱们的济南兵、徐邳兵、河南兵、顺天兵、邓州兵。就是不下20万众!这次府兵动用一半,金吾卫、左武卫、右武卫,领军卫全都出动。加起来就是马步五十来个军府(李璮的府兵和唐朝也不大一样,并不是兵将分离的,军府都尉也要领兵出征,不过军府出征时一分为二,在驻防之地还会留下部分官兵,保持军府建制,以便继续训练和征招后备军),每府的长征健儿都补到1000,有缺额的抽调另外四卫的府兵补齐。5万精锐,就全部交在你们手上了!”

随着李璮不紧不慢地说话,兼领金吾卫上将军李彦简,左武卫上将军李雄,右武卫上将军历元帅,领军卫上将军田师都都肃然起立,大声应诺。四人出列排成一排,一齐躬身:“臣等愿为陛下扫荡胡虏,兴我大唐!”

……

“二位到了临安,一定要小心行事。锦衣卫给你们单独布了个联络点,临安纪家巷的齐福客栈,掌柜莫寡妇和跑堂吕小猴都是我们的人。”

锦衣卫头子刘阳这个时候正在送客,在舟山岛上一处不起眼的渔村码头上送客。被送走的是正在遭受锦衣卫“追杀”的昌国名士邓秋忠和他的弟子白展基。

昌国邓表面上看是垮了,超过10万亩土地被没收——就是因为邓家上下铁骨铮铮,誓死不愿附贼!而邓家的要人,不是“流放”辽东去开矿,就是软禁昌国,闭门不出。只有邓秋忠在他的弟子白展基的帮助下逃亡……还好,他们不是空手逃亡,邓家在大陆上还有产业,还在某处产业中藏了10万贯铜——藏铜是这个时代流行的,士大夫们有了钱就喜欢在家挖个坑埋了,所以邓家在大陆上的庄子里藏铜是不奇怪的。

有了身份,有了铜,还有了和组织单线联系的渠道。邓秋忠和白展基的特务活动就可以开展了。

而两个特务在临安的主要任务其实也不危险,并不是刺探大宋的机密情报,而是唱高调呼吁变法复礼,给大奸臣贾似道不断的找麻烦。

“下官一定牢记判官嘱咐,到了临安定会小心行事的。”邓秋忠躬身行礼。

刘阳点点头,又道:“好的,那某就送你们到此了,再要见面当事吾大明入主江南之时!到时候二位就是开国功臣,明王殿下的赏罚素来公平,凡是立功必然有赏,二位伯爵子爵的前途肯定是有的!”

第425章过太平洋(一)

大宋咸淳二年的六月、七月,对唐宋元明四家来说,似乎是大战前的准备期。轰轰烈烈的普陀山辩法之后,唐宋元明四国已经分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

东唐北明已经走在了一起,准备在这一年秋天对西元(蒙古)发动进攻!之所以是秋天,那是因为唐明两国都需要秋天收获的粮食吃饭——现在的东唐是一个只有300万直辖人口的国家,而北明的人口在夺取了舟山群岛后,也不到80万。大规模的兴兵需要动员大量的士兵和民夫,会给这两国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只能在秋收以后出兵,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今秋的丰收。

而南宋西元显然也勾连在了一起。贾似道执政的南宋朝廷开始秘密向西元提供火药武器——西元并不是没有生产火药的能力,虽然他们和南宋还有东唐都搞不清颗粒火药是怎么回事儿,但是普通火药是难不住他们的。蒙古人在扩张征服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不少全世界一流的工匠,在燕京、开平、和林和京兆府,都有成千上万手艺精湛的工匠。但是在南宋的临安、明州、泉州,工匠的人数却是以十万计的!

这个时代的南宋,就是世界工厂!而且工业(手工业)产值肯定比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业(手工业)产值总和还要多的多!此外,南宋还通过国际贸易和天竺、日本、高丽、南洋、大食甚至是欧洲联系在了一起。凡是旧大陆上存在的商品,在南宋的土地上就能够大量的买到。其中也包括生产火药的两种重要原材料硝石和硫磺。前者主要从天竺进口,后者是日本出产的。

所以蒙古人在得到南宋供应的火药之前,火药武器在蒙古军中相当珍贵——这也是为什么郭守敬没有做足够的实验就拿飞天火箭来射陈德兴的原因。

现在有了大宋提供的火药,忽必烈的军队终于可以进入热兵器时代了!而作为回报,西元也向大宋提供了战马。而在咸淳二年六、七月间,蒙古人还没有积攒起足够应付一场战争的火药。同样的,南宋的团练也在草创之中,远远没有到达可以北明或东唐开战的地步。

因而,唐宋元明四方,在这两个月中都选择了等待。时间仿佛要在无聊的等待中,静静的流逝了。

不过,在后世的历史书中,咸淳二年六月、七月却是相当浓墨重彩的两个月。因为著名的“文天祥发现新大陆”便发生在这两个月中。

……

“好了,太好了,脚终于踩在地面上了……”

晕晕乎乎,胃里面还在不停泛着酸水的文天祥的双脚终于踏上了坚实的大地——不过不是明洲大陆的大地。而是日本国镰仓城外的大地。

镰仓是文天祥发现新大陆旅程的第一站。在过去的几天中,伟大的地理发现家晕了几天的船,除了难喝的烧酒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实际上船上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主食是一种烤面饼,有点像后世维族人的馕。是用面粉和上水还有猪油烘烤而成的。烤的很干,可以存放很久,是长途旅行的最佳干粮。陈德兴的军中也拿它做行军粮。配属给明洲号的干粮也是这玩意儿。

除了馕,船上还供应很咸很硬的腌肉,文天祥晕船晕得没胃口,一点都没有吃。和他同舱的九灯和尚不吃荤,所以也没有吃,全都归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记的永心大和尚——据大和尚说,这个腌肉味道不错,比在河南吃到的要好……

馕和腌肉之外,船上还供应茶叶和柠檬——茶叶是烘干后用开水泡开的,因为船上的淡水非常珍贵,所以茶水也不是敞开供应,更多的是以酒代水。而文天祥则把自己的那一份茶水都给了九灯和尚,他是出家人嘛,不喝酒的。至于永心和尚那是海量啊!

而柠檬是一种非常酸的水果,每人每天都能领到一小片,根本难以下咽。但是根据北明的海军航海条例,这是必须要吃下去的!据说要不吃的话,就会得坏血病,听着很可怕!所以文天祥只能咬着牙天天吃……

在久违的大地之上站了一会儿之后,文大状元才开始观察自己周围的情况。

这是一个很冷清的码头,没有看见货物栈房而且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御——这可是紧紧挨着镰仓幕府老巢镰仓的港口啊!文天祥一抬眼就能看到建在海边的镰仓城堡,周围还有许多的深宅大院和寺庙。

在来日本的途中,他曾经听同行的周小七说过一些日本的内情,知道日本国内实行的制度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战国,和北明也稍微有点相似。是分封制的,而且他们的皇上没有权,掌握国家的是一个叫镰仓幕府的衙门,镰仓幕府也不在平安京,而是在东日本的关东平原……

也就是眼前那个城堡!日本国权力最大的衙门就在那里,可是紧靠的港口却无人防守,还让四艘装备了大炮的北明战船大摇大摆开了进来!

码头上面除了四艘“明洲”级外也没有什么日本的战船。海面上倒是有些渔船,都是小小的好像舢板似的。

在北明海军中算是中小型舰船的明洲级,在这里绝对是巨无霸。高大的船桅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