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雄天下-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啦。”

李翠仙眨了眨眼睛,“陈郎,光是琳儿、婆儿和月儿吗?影娘呢?她可一直在等着你呢。这么漂亮的人儿,你就一点不动心思?”

“墨影娘?那个女人一天到晚都是不近烟火的模样……”

陈德兴说着话,用古怪的眼神看了李翠仙一眼。这个妖女虽然有点小霸道,颇有女强人的作风,但是男尊女卑的思维还是入了骨髓。是很不介意和别的女人分享丈夫的,甚至还不一次鼓励陈德兴纳妾。能遇到这样的女人,大概是穿越到这南宋末世最大的福利吧?

想到这里,陈德兴又点了点头,道:“影娘的确得跟我一起南下,泉州的事情还用得上她。”

第523章天道和天方

一艘看起来有些破旧的福船抵达了泉州刺桐港的码头,这里正是一年来商业最为繁荣的时候。云水蔚蓝,从南面海上吹来的季风扑面。码头上面熙熙攘攘的全是等着装卸货物的苦力。接送客商运输货物的马车和独轮车在码头入口拥挤成一团。南腔北调的招呼声呼喊声响成了一片。看起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宋第一商港的清晨了。

南宋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和尚未完全结束的迟约风波,对泉州这片土地的影响并不特别大。这里并不是政治中心城市,甚至不是福建路安抚使驻地。

因此政治上的风波对泉州的影响不大,而泉州的经济基础是海外贸易和极其发达的手工业,这几年虽然海贸中心日趋北移,但是两三百年来奠定的天下第一商港的根基,也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而且泉州虽然号称地处江南,但是离开江南核心地盘,两浙路和两江路非常遥远。所以泉州百万民众消费的粮食也不是从两淮、京湖、四川输入的,而是来自广东和安南。所以泉州米商根本不会订立镇江交货的大米迟约,要放盘也是放出广东(广南东路)米和南番米的盘子。这米价真要涨到了五贯六贯,南番那里的大米还不如潮水一样涌来——自打去年普陀山辩法以来,南番诸国的形势就很不安定,各国都在扩军备战,而且还不惜代价从北明输入武器。为此都加大了米粮种植和出口的力度。

所以,哪怕在米价和迟约价格上涨最疯狂的时候,泉州米价的上涨幅度也不是很大,完全在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也没有多少泉州商人去投机米粮迟约而倾家荡产。

在这个南番商船如潮而来的夏季,泉州城仍然完全沉浸在繁荣和富庶当中,除了城中两大教派——天道教和天方教之间明争暗斗愈演愈烈……

一辆没有任何标记的四轮马车停在码头一个偏僻的角落。马车周围站着几个人,虽然都穿着汉人的衣裳,但是看那几张白皮肤高鼻梁的面孔和那个久经训练的姿态,谁都一眼看得出来那些是白番武士。他们一个个脸色都非常地严肃,目光神经质的看着周围匆匆忙忙经过的人流。有的人腰间还挂着乌兹钢的弯刀,稍微对泉州当下的情形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些家伙都是信奉天方教的白番豪商豢养的打手,叫什么马木鲁克人……据说都是从小就被卖给西方的白番君主或豪门,然后接受严格训练而成为战士的。对主人忠心耿耿,打起架来悍不畏死。在大食国被蒙古人攻灭后,不少马木鲁克失去了主人,沦为了佣兵。

不过在几年前,泉州蒲家衰败之前,豢养马木鲁克打手的白番商人并不多见。但是这两年,随着北明不断兴起和泉州天道教势力日益庞大,不少白番豪商都从大食雇佣了马木鲁克人来充当护卫。马木鲁克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在和天道教信徒的冲突中屡屡占据上风,倒是让泉州天方教徒的士气大涨。

这些武艺高强的马木鲁克打手也名声鹊起。现在看到那么多马木鲁克聚集在一起。路过的行人谁也不敢多在旁边停留观察一下,都慌忙加快了脚步,刻意地离这些人远远的。

两个到刚刚抵港的破烂福船上接人的马木鲁克武士,夹着一个中等个子,一顶浅露(一种带面纱的帽子)将头脸深深遮盖起来的人。快步走到了马车前面,领头的那个马木鲁克就一下子将车门打开,将那个神秘来客请进了马车后座。早就等待着的车夫立即挥动马鞭,一溜烟的就把马车开了出去。这时坐在马车前座的一名儒服男子才欢然地对着刚刚上车的人笑道:“海云,可把你等来了!”

那位来客拿下浅露,苦笑着左右看看。浅露下面是一张白皙而又略有些阴沉地中年人的脸,他就是蒲寿庚。而和他对面而坐的则是他的兄长蒲寿晟。理论上说,这两兄弟现在已经倾家荡产,根本不应该雇佣得起那么多马木鲁克。但是理论归理论,实际情况完全不是如此。

蒲家虽然因为迟约投机欠下了巨债,但是欠债可以赖账,他们手中可以支配的现金还是有一些的——从吕宋岛开来的蒲家船队装了不少香料和干果,变卖出去后,也有数百万贯的巨资。另外,蒲家的四十二艘大三角帆船的价值也不下二百万贯!

作为昔日的世界首富和天下第一海商,蒲家再怎么沦落,也是一匹瘦骆驼!除了这四十二艘大三角帆船之外,蒲家在吕宋、三佛齐、爪哇岛、锡兰岛和天竺国内,都有不少产业。所谓狡兔三窟,用在蒲大首富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失去了中土这块宝地,又遭到北明海上力量的打压和搜刮,蒲家的家业也已经是山河日下。

而且,北明和天道教还流露出了极强的向南番扩张的倾向!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南番国家的君王,皈依了天道教,并且还打算将天道教立为国教!

考虑到天道教和天方教的恶劣关系,天方教商人被排挤出中土和南番的日子,已经不大遥远了。

到那时,蒲家海商的日子可就真正难过了!

想到这些,蒲寿庚的外表虽然还微笑着表示平静。可是内心却在翻江倒海。一时竟然连话都说不出来。

蒲寿晟看蒲寿庚略微有点失神的样子,勉强笑了笑,宽慰道:“海云……只要人没事就好了。欠了多少债都不必放在心上,大不了一走了之,他们还能追去西方索债?”

蒲寿庚终于从自己的心思里面挣脱了出来,朝兄长笑了笑,悠悠地道:“走是肯定要走的,但是能不能了之就难说了,临安的那些债主追不到西方,但是陈德兴的舰队下南番入西洋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南番?西洋……”蒲寿晟深吸口气,“可又能如何?我们兄弟毕竟是商人!”

蒲寿庚苦笑,“商人?我们蒲家不是寻常的商人,而是海商!海商从来就是亦商亦盗,皆有武力。若天道教主宰了南番、西洋,还会允许天方教拥有海上的武力吗?”

“主宰南番、西洋?”蒲寿晟哈哈大笑,“海云,哪有那么容易!婆罗门和佛教在南番根基深厚,我们的天方教到达三佛齐已经几百年,现在往来三佛齐的商人大多是奉天方教的大食人,可三佛齐人有几个相信?他们不还是顽固的以佛教为国教?”

蒲寿庚却重重地摇头,“不,天道教会很快征服南番的……因为天道教是逆明国家的一部分,又是奉一神的教门,而且以将真理传播到全世界为己任。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和基督教、天方教非常相似。但是他们的背后却有一个新兴的帝国,犹如罗马和哈里发帝国的强盛时代。

如果纵横西洋和天竺的天方教徒不能联合起来,我们就会失去三佛齐的航道,然后会失去天竺和西洋!永远失去!”

……

辽东,明都府,天道教总坛。

高高耸立望海楼中,两个优美的身影静静跪伏,都是白色道装。一个形态丰腴,皮肤白皙,处处散发着雌性的魅力,匍匐而跪,犹如一只雌兽臣服于下。一个身材窈窕,跪得端正,素白的纤手按在地板上面,乌亮发丝黑瀑般披在颈后,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宝相庄严。

她们二人,一个是将要远行的宝音,一个则是女神棍墨影娘。

对面的一张蒲团上,盘腿坐着的,是穿着宽松道袍的陈德兴。

“影娘,这些日子多亏你调教宝音了,总算能让她熟记住一些天道教的道理了。”

陈德兴微笑着对面前的两个女人道:“宝音,你也不错,本来以为你是胸大无脑,现在看来竟也冰雪聪明。”

“奴奴情愿笨一些,那样就不用离开大王了。”宝音的声音有些幽怨。在陈德兴的身边,她本是极其得宠的女人。可是现在,却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被陈大明王享用了——倒不是陈德兴对她的身子没有了兴趣,而是怕她怀上身孕,误了行程。

陈德兴淡淡地道:“宝音,其实孤王也不舍得你,但是此去西域非你不可!不过你也不必长留西方,只要打开局面,说服海都改宗天道,进军和林,你就可以同海都的大军一起返回了。”

“奴奴知道轻重,此去必不辱命。”宝音娇声道,“不过等奴奴回来后,大王可要好好宠爱奴奴……”

陈德兴嗤的一笑:“孤王什么时候不宠你了?快去快回吧,今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宝音乖巧地嗯了一声,直起身子,只是跪坐着不说话了。

陈德兴扭过头,看着冰清玉洁的墨影娘:“影娘,明日就随孤王动身,南下澎湖!”

墨影娘微微一愣,“大王,您是说去澎湖么?”

“是的,去澎湖!”陈德兴笑呵呵道,“影娘,这次你要为孤王拿下泉州!”

第524章泉州只是开始

墨影娘秀丽的面容上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表情,不过很快就正容道:“臣不明白大王的意思,臣不是军将,如何能替大王攻城略地?”

陈德兴仿佛没有注意到墨影娘的表情变化,只是柔声笑道:“影娘你过谦了,你虽非军将,但是却胜过十万大军,因为这一次取泉州不用大军,只用天道教!”

墨影娘一怔,“要让泉州的天道教徒举事起义?”

陈德兴站起身,在铺满筵席的高阁内缓缓踱步,却没有正面回答墨影娘的提问。

“……天道教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教,和佛教、道教是不一样的。佛、道二教的神仙不少,但是却没有真正的首领。而且组织松散,目标不明,因而没有什么力量。他们一个根本出不了中土,一个已经丢了天竺的老巢,被天方教打得落花流水。至于儒学……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和道家一样,很难走出中土。

而天方教自创立之日起,便锐意扩张,如今虽然失了他们的大帝国,但是却已经和蒙古西道的术赤兀鲁斯结合在了一起。还在察合台、窝阔台的兀鲁斯中广泛传播。甚至在忽必烈身边,信奉天方教的色目人也深受信用。”

他抱着胳膊,站在靠近大海的窗口,望着远方海浪起伏,淡淡地道:“种种迹象都表明,蒙古人正在接受天方教……天方教和蒙古,极有可能成为一体!这样我们同蒙古的战争,同时也会是天道教和天方教的争斗!而泉州,就是两教争斗开始的地方。”

天方教和天道教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毕竟不是宗教自由的21世纪,而是教为政用,政教联合的13世纪。不仅北明有国教,南宋、东唐、西元都有各自的国教。至于中原以外的各国,更多是政教合一,神佑君王。对上这种国家,对上这种宗教,大明自然要有自己的宗教武器,就是天道教!

可以这么说,这天道教与其说是一个宗教,还不如说是国家的武器,专门用来对付他国教派的,是大明对外扩张的急先锋。所以,天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