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唐朝当皇帝-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道观中耐不住寂寞的史敬忠最后选择了出去自己云游修行,其实说是云游修行,其实就是出去找门口,接着道士的身份开始招摇撞骗。

起初,史敬忠还真是有那么一回事,也拦下了不少行事,做做法事,驱鬼辟邪之类的,但是后来,也能勉强活下去。

但是,史敬忠心中一直想着过上好日子里,不是这种天天和一群布衣百姓混在一起的生活,于是史敬忠开始投奔一些府院之下过活。

大唐的权贵们好门面,经常会在家中供养一些文士或者道人之类的,以此来凸显自己的文雅和敬畏之心。

于是史敬忠也渐渐地投奔了一些府院之下,生活也开好i得到该变,但是**就是**,不久就传出史敬忠对某个府院中的小姐或者女眷之类的图谋不轨,最后史敬忠在长安城也混不下去了。

然后史敬忠为了躲避追杀,毕竟得罪了不少人,让那些府院之人的名声很是难堪。然后史敬忠就来到了扬州城,但是也不知道史敬忠是走了什么****运,就和当时人淮南道转运使的杜有邻结实了。

杜有邻对史敬忠大为欣赏,于是就在扬州城为史敬忠建了一处道观,让史敬忠留在扬州城,史敬忠自然是心中欢喜的很,于是就开始报上杜有邻的大腿,也就是太子的大腿。

渐渐地,史敬忠也明白了杜有邻他们的心意了,其实并不是真心欣赏他,而是出于遮掩他们暗中见不得人的勾当,于是杜有邻就广结友人,尤其是道人和和尚,都是杜有邻的最爱,因为杜有邻坚信和这些出家人交往,会让保佑他事事顺利。

但是,渐渐地,史敬忠和杜有邻的关系也开始好了起来,最后也成为好友了。杜有邻经常找史敬忠出来下棋,史敬忠也渐渐地开始适应这些的生活了。

在扬州城带的久了,史敬忠虽然已经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了,但是心中的好动还是让他是不是地就折腾一下,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史敬忠就以道士的身份结实了李复他们。

其实李复接近史敬忠也是为了接近杜有邻,但是事情没有成功,杜有邻心中只有太子李享,对于外人提防之心非常重,虽然杜有邻在贩卖私盐,但是他依然认定自己是正人君子,从来不和私盐一道上的人往来,并且心中认定这些人都是肮脏不堪的大盗。

李复在杜有邻那里没有得到突破,但是倒是对史敬忠另眼相看,史敬忠当时已经是一个名声极大的道长了,在扬州城的道观中修行了数年之久了,于是李复就将史敬忠收入了麾下。

那时的李复已经说服南邵王归义反叛大唐了,所以急着扩大力量,之前李复从来都不会招揽陌生人进来的,但是那时已经是迫在眉睫了,李复虽然暗中积攒了不少的力量,但是这些力量和大唐相比还只是沧海一粟。

于是李复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召集了不少人加入他的大业中,这些人都是一些像史敬忠一般有一些身份的人,他们如果能够加入,就可以号召跟多的人加入。

但是李复还是留了一手的,他自然清楚这些人不都是真心拥护他的大业的,很多人都是抱着自己的野心去的,于是李复也没有将自己的底细全部拖出,这些人也只知道李复是一个反唐的阴谋者。

李复知道最后起事的时候,人越多越好,这些人可以将大唐搅乱,然后他只需要牢牢地控制住自己的基业就好了,至于其他人的死活,他们只是起到在壮大声势的作用而已,死活对于李复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

但是,史敬忠还是不同的,因为史敬忠手中有一种宝物,这就让李复不得不最后选择将更多的事情告知了史敬忠,以此来换取史敬忠手中的宝物。

这个宝物就是鸦片,这是史敬忠在炼制所为的长生不老丹的时候无意中炼制出来的,并且史敬忠很快就发现了鸦片的用处,并且告知了李复。

李复也很快意识到了这种毒药的好处,他可以让人上瘾,并且渐渐地摧毁一个人的灵魂,于是为了得到这种鸦片的提炼方式,李复最对史敬忠交代了更多的事情,并且将他收为自己的心腹,开始暗中在各地的门阀士族中活动,然后让鸦片渐渐地渗透到这些士族门阀之中,然后控制这些士族门阀,最后迫使他们和李复一起举事。

李复和史敬忠知道鸦片是一种可以摧毁人灵魂的东西,于是他们一直都没有沾染,但是他们将鸦片当做征服那些士族门阀的武器使用,并且非常有效。

随后,史敬忠就开始了李复的使命,离开扬州城,然后来到洛阳城,开始对独孤氏暗中动手。

当史敬忠离开扬州的时候,那时杨成也已经到了扬州城了,最后就让史敬忠逃出了一节,暂时躲过了扬州城的血屠,但是就是史敬忠的离开,也让杨成识破了独孤辰的病态原因,也对独孤氏产生了怀疑,最后也是促使杨成对独孤氏下手的原因。

洛阳的独孤氏其实和李唐完全不是一条心的,并且李复也和独孤氏暗中联系过,虽然没有说服独孤氏倒向自己,但是独孤氏的族长,独孤长清也已经东西了。

在李复看来,这是一件非常真长的事情,毕竟独孤长清要为一个家族考虑,就是他有心站出来反抗李唐,但是也绝对不会当着李复的面说出来,他要给自己的留一条退路,也就是给家族留一条退路。

但是李复知道,独孤氏已经动心了,他们需要看到事情的发展才会做出决定,只要李复他们在初期站住了脚,并且给大唐制造了众多的麻烦,南邵反唐,吐蕃入侵等等,那就足够迫使天下不安分的士族站出来反对李唐的统治。

但是,阴差阳错,事情最后竟然全部都被杨成给搅合了,尤其是在洛阳城,本来被李复认定是一个重要一步的独孤氏,竟然被杨成给灭族了,这对于李复来说是绝对不已接受的。

独孤氏要是能够在洛阳自立,那对于李唐的统治的绝对是致命打击,洛阳城自立了,那就等于是李唐丧失了中原的统治了,但是这些都被杨成給破坏了,最后所有人的全部都被杨成杀了,甚至知道李复众多秘密的史敬忠也落到了杨成手中。

此时,杨成心中已经是深深地震撼了,他手中握着从独孤氏府中找到的鸦片,联想到李复尽然使用着这些鸦片控制大唐的士族门阀,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毕竟独孤辰就是一个好例子,独孤长清的警觉性要高一些,但是独孤辰这样的贵公子对于这些鸦片是毫无防备的,甚至带着一些向往的心态。

即使在后世中,吸毒的人中也是少青年居多,毕竟年轻人心中更加叛逆一些。

杨成心中也是深深地震撼,通过对史敬忠的审问,杨成对李复已经有了一个差不多的了解,他此时也知道李复为什么要将和他的一切联系全部断绝了,就是因为杨成已经触及到了他们的身份和秘密了。

李复的行为准则就是制造众多像杨成一般的人,并且绝对不会暴漏他们的身份,然后在最后的起事之时使用,但是史敬忠是一个例外,杨成也是一个例外。

杨成知道他的突然出现已经将李复的计划大乱,尤其是这个史敬忠,李复心中使用鸦片控制士族门阀的打算是好的,但是第一站洛阳城还没有成功,就被杨成给搅和了,然后关键的史敬忠就落到了杨成的手中。

此时,杨成对李复已经了解差不多了,但是杨成知道李复的手段绝对不仅仅只有这些,这些只是李复临时想出来的,杨成更关心的还是李复真正的手段和家底,这些才是李复决定胜负的关键。但是对于这些,史敬忠却是一无所知。

第301章没有人

长安城外的杨家别院,这处占地五十亩的别院,在外人眼中的名字依然是杨家别院,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处别院已经更换主人了。

之前的主人是长安城中权势熏天的杨家,这个杨家是指以贵妃杨玉环和杨銛为首的杨家,在长安城中权势熏天,无人能及。

但是,此时的这处别院已经是杨成的了,这是杨銛送给杨成的,在外人的眼中认定这是杨銛讨好高力士的手段,杨成深得高力士的青睐,于是杨銛就乘机送上一处别院,暗中对高力士示好。

此时,这处别院的主人已经是杨成了,但是外人依然称呼它为杨家别院,对于一般的路人来说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于很多杨家的佃户来说这是上苍送给他们的恩赐。

自从杨成来了之后,这些杨家之前的佃户的赋税降低了,而且东家也宽厚了很多,庄子上有谁得了什么病的,都可以在杨家的别院看,并且药费都是免费的。并且庄户人家的子女都可以在别院中免费的读书学习。

因为杨家的大管家柳仁清先生是一个大善人,收养了众多孤孩,然后将这些孩子都集中到这处别院中学习,所以庄户人家的孩子也跟着进来了。

这样好的东家,在其他的佃户看来简直就无法相信,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于是杨家的佃户就可以昂着头走路了,他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他们心中的唯一愿望就是杨成能够长命百岁,这样的大善人,一定要长命百岁,甚至一些庄户人家还将杨成的画像挂在家中供奉起来,每天都要回来起伏上香的。

宁静的夜晚渐渐将领了,随着入秋之后,庄稼渐渐成熟了,杨家的佃户心中美滋滋的,去掉杨家不多的赋税,他们能够剩下一大半的粮食,出去吃饭的口粮,还可以买一些,这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来说,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

这个时代人就是如此,他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够吃饱,仅此而已,但是往往这样简单的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这个时代的生产力非常低,天灾**,还有生产技术的落后,都是导致粮食不够吃的主要原因。

宁静的夜晚来临了,佃户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们吃上一顿饱饭,然后就早早入睡了,他们要养好精神,明天早早地起来,准备好好地照看着眼线的庄稼,等着一个丰硕的秋天。

此时,一个清冷的身影站在一个村庄的外面,看着眼前宁静的村庄,眼神中满是敬服之意。

大武元看着眼前成片的麦田,麦子的长势非常好,他一路过来,这是他看到的最好的一处麦田,而且看着村落中整齐干净的房屋,就知道这座村落中的佃户生活过的很好,应该是一个殷实的村落。

此时,大武元心中也对杨成敬服了起来,因为大武元知道这处村落是杨成的佃户,看到杨成能够将一个简单的佃户都管理的这么好,心中也不由地对杨成更加刮目相看了。

大武元随后就想到了渤海国,在渤海国有万里的疆域,并且土地非常肥沃,只是缺少中原地区这样的官吏和地主,能够指导粮食是种植,于是渤海国每年的粮食都欠收,依然保持着游牧部落以牛羊肉为食的习俗。

但是,大武元知道种粮才是王道,渤海国虽然地域庞大,但是力量不及大唐的十分之一,就是因为没有农业。

虽然渤海国这些年从引入了大量的汉人耕种,但是统治接着,那些部族的酋长和皇室权贵对于耕种都不在行,甚至反对耕种,他们依然过游牧部落的生活,但是奢靡之风丝毫不逊色于中原的地主权贵。

于是就造成了渤海国力量不及大唐的十分之一,一场战争都输不起,渤海国没有家底可以维持这样消耗。

看了看眼前整齐的麦田,大武元嘴角上闪过一丝遗憾,他心中对杨成非常敬服,其实更是对汉人心中这种勤劳耕种习俗的赞赏。

无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