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第1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国向中东地区派遣了4个战斗单位的补充兵力,只是这些部队被李东石打散,用来补充与加强个战斗单位),提供协助与配合的是两伊军队与流亡到伊拉克的叙利亚军队,而库尔德斯坦的武装力量则负责敌后游击战。看上去,反击在整条战线上展开,没有重点可言。事实上,李东石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重点反击方向,而且共和**队所在的地方就是主战场。

    当时,共和**队的主要反击方向为叙利亚的代尔祖尔与伊拉克的摩苏尔。

    选择这两处反击地点的原因也很简单,反击开始前,战线基本保持在从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迫亚巴克尔到哈布尔河(幼发拉底河的支流)上游的卡米什利,再到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底格里斯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然后到哈布尔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交汇处,沿幼发拉底河到达海格莱尼耶,最终向西到达伊约边境线。由此可见,这条战线非常曲折。至少形成了两个。突出部,即以摩苏尔为定点的北方突出部、以及以哈布尔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处为顶点的中央突出部。再来看李东石安排的反击行动就能明白,针对摩苏尔的反击行动是要守住伊拉克北部地区。阻止敌人沿底格里斯河南下攻打巴格达,而针对代尔祖尔的反击行动则是要解除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危险,迫使敌人将战线撤退到叙伊边境。减缓又西面对巴格达形成的压力。

    问题是,这样的反击更像是进攻。

    换个角度看就能发现李东石很有可能有另外一个目的,即利用摩苏尔方向上的反击行动,引诱西约集团联军向伊拉克北部地区增兵,再通过代尔祖尔方向上的反着行动,切断伊拉克北部地区西约集团联军的补给通道,甚至在反击成功之后,北上攻打卡米什利,切断冒进的西约集团联军的退路,达到合围北方战线上西约集团联军的目的。果真如此的话,这次反击必然成为中东战争的转折点。

    从战术层再分析,李东石这么做的理由非常充分。

    虽然在西约集团联军打到摩苏尔之前,伊拉克军队就破坏了北部地区的所有桥梁与隘道,甚至在摩苏尔到提克里特的长达数百千米的底格里斯河段埋设了数以万计的水雷。阻止西约集团联军顺流而下。事实上。伊拉克北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本来就很崎岖,不然当年共和国也不会选择从伊朗与叙利亚进军库尔德斯坦。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经过数十年的大规模建设,伊拉克拥有中东地区最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与铁路的平均密度不但超过了伊朗与叙利亚,还超过了埃及,成为中东地区交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受此影响,只要西约集团联军能够解决向摩苏尔运送兵力与作战物资的问题。就能沿着底格里斯河南下,一举拿下巴格达。在大马士革已经沦陷了的情况下,再丢掉巴格达,等于共和国的中东战略正式宣告破产。暂且不说这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仅从战场形势来看,集约集团联军肯定会全力守卫巴格达,西约集团联军则会拼命攻打巴格达。从时间上看。最迟田年初,也就是美军与以军主力部队休整到位之后,西约集团联军就会进军巴格达。如此一来,李东石别无选择,只能在此之前发起反击,消耗敌人的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要想把敌人打痛,也就是让敌人失去进军巴格达的能力,就不能把战斗局限在某一个的方、更不能局限在某一场战斗上,而是应该从整个战局考虑,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如此一来,就得在反击规模上做文章,也就得充分利用战场上的有利局面,以对集约集团联军有利的方式,打一场歼灭战。

    再来看李东石的反击部署,也就不难明白他的意图了。

    凹年6月口日,共和国陆军率先在摩苏尔方向上发起进攻。

    为了制造出足够高的轰动效应。李东石在该方向上集中了2个战斗单位的5万大军,还让伊朗与伊拉克各投入了规模相当的地面部队。也就是说,攻打摩苏尔的集约集团联军总兵力在旧万左右,而当凹8曰况姗旬书晒)小说齐伞刚”摩苏尔的西约集团联军的兵力怀不到。战斗从一开始就打得非常激烈。西约集团联军的奋力抵抗与集约集团联军的凶猛进攻使战斗伤亡急剧攀升。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西约集团联军司令阿尔梅尔上将非常清楚李东石的意图,即攻打摩苏尔是假。利用摩苏尔把西约集团联军的主力吸引过去、为代尔祖尔方向上的反击创造机会才是真,所以直到6月旧具。阿尔梅尔都没有向摩苏尔增兵。而是一再要求守卫摩苏尔的部队奋力抵抗。

    问题是,明白情况,却不等于可以见死不救。

    虽然从整个战场局势的高度出发。如果能够用5万官兵稳住整条战线,还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以当时的情况,就算牺牲了摩苏尔的5万官兵,也不见得能够稳住整条战线。原因很简单,摩苏尔是西约集团联军在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唯一军事重镇。丢掉摩苏尔的话,就只能退守叙利亚东北的卡米什利。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卡米什利也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而且以集约集团联军的兵力,很难在打下摩苏尔之后继续攻打卡米什利。关键的是,丢掉摩苏尔之后将使土耳其东南地区,也就是库尔德斯坦的东部地区完全暴露在集约集团联军面前,也就给李东石创造了更多的反击机会。到时候,李东石不见得会集中兵力攻打卡米什利,反而有可能仿照旧年前的那场战争,从伊朗西北地区出兵,从凡湖东面的亚美尼亚走廊向西推进。真要发展到这一步,等于西约集团联军的左翼防线完全崩溃,也等于战线再次被拉长。到时候。就算美军与以军的主力部队完成了休整,恢复了战斗力。也得首先堵住北方战线上的漏洞。然后才有可能进军巴格达。

    毫无疑问,这样的结果,对西约集团联军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也就是说,面对摩苏尔方向上的战斗,美军不得不救,而且得尽快派出援军。

    6月占日,在摩苏尔守军数次发出增援请求,而且外围防线已经被集约集团联军攻破的情况下,阿尔梅尔不得不命令驻守在卡米什利的土耳其国民军第7集团军向摩苏尔方向运送。

    很明显,阿尔梅尔这个时候仍然有点犹豫。

    虽然土军第7集团军的总兵力超过旧万,辖个坦克师”个装甲师、;个机步师与3个步兵师,另外还有2个独立防空旅与3个独立炮兵旅,但是不管是从装备性能、还是从官兵素质来看,第7集团军都不是主力部队。甚至与主力部队沾不上边。根据战后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在阿尔梅尔下达进军命令的时候,第7集团军的满员率只有7成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战争爆发后征召的新兵,老兵数量不到;万人。这样一支军队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几乎是不用考虑的事情。

    当然,对支有7万兵力的军队。李东石肯定不会掉以轻心。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阿尔梅尔让土军第7集团军驰援摩苏尔,并不是指望这群乌合之众能够替摩苏尔解围。而是想借此试探李东石的反击决心。即集约集团联军在摩苏尔方向上投入了多少主力部队。阿尔梅尔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要是让2个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单位去攻打摩苏尔的话,战斗肯定早就结束了,不会拖到6月旧日。更重要的是,摩苏尔的守军也在报告中提到,进攻的主力是两伊军队,共和国陆军只负责为两伊军队提供远程炮火支援与空中支援,2个战斗单位的作战部队还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只不过。阿尔梅尔没有想到的是,等到2个战斗单位出现的时候,他的试探行动就变成了灾难的开始。

    围歼土军第7集团军的战斗只打了据小时,7万土军就灰飞烟灭了。

    这场发生在底格里斯河左岸。被称为“泰勒科切克歼灭战”的战斗作战记录,在这好小时的战斗中,第7集团军做出了顽强而且猛烈的抵抗。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当时,土军第7集团军发出的战报中也提到,遭到多个共和国陆军战斗单位围攻。显然,这里的“多个”最多也就2个。

    不管怎么说,这场歼灭战让阿尔梅尔万分震惊,也让他别无选择。

    局面明摆着,如果西约集团联军不救援摩苏尔,集约集团联军就会按部就班的、即由两伊军队打下摩苏尔。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单位则能得到充分休整,然后以摩苏尔为基地。北上进军土耳其东南地区。问题是,如果西约集团联军出兵救援摩苏尔,肯定会遭到共和国陆军的阻击。如此一来,只能扩大援军规模。不但要突破共和国陆军的阻击,还要争取打垮共和国陆军的主力部队。

    毫无疑问,只能投入主力部队。而且最好是战斗力强大的主力部队。

    6月心日,也就是土军第二集团军全军覆没之后,阿尔梅尔就向撤退到伊斯肯德伦湾与以色列、准备进行卸装休整的4个美军师与2个以军旅下达了动员命令,在取消休整计划的同时,要求6支部队带着周的战斗给养在落小时内到达卡米什利。

    对这6支部队的大约占万美以军人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从兵力投入来看,阿尔梅尔不但没有掉以轻心,反而决定将计就计。即利用集约集团联军在摩苏尔的反击行动,提前发起攻打巴格达的作战行动。当然,西约集团联军要想进军巴格达,首先就得守住摩苏尔,最好能够围歼攻打摩苏尔的集约集团军队。为此,阿尔梅尔投入的就不是用来守住摩苏尔的兵力,而是用来围歼对手,并且从摩苏尔沿底格里斯河南下攻打巴格达的兵力。

    耸然,从叭小法面出发的话。还有理由相信。阿尔梅尔打算在伊拉克晓渊叫叙利亚东北地区打一场运动战,并且在运动战中歼灭共和国陆军的2个战斗单位。从实际效果、也就是影响来看。歼灭共和国陆军2个战斗单位要比围歼旧万两伊军队、甚至要比守住摩苏尔还要重大。原因很简单,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李东石就得调整防御部署,甚至得请求战略支援。从而对共和国陆军的战略部署造成影响,最终对大陆战场与中东战场上的战斗造成影响。

    从这一决策看得出来。阿尔梅尔是个很有魄力的指挥官。

    在非打不可的情况下,他没有选择回避,而是主动迎接挑战,并且把击败敌人的挑战当成胜利的开端。

    从性格上讲,阿尔梅尔确实与当年的杜奇威非常相似。

    问题是,阿尔梅尔遇到的不是裴承毅,而是李东石。

    事实上,以中东战场上的局势来看,裴承毅不一定比李东石更厉害。原因很简单。裴承毅是那种擅长打大兵团会战的指挥官,如果给他足够的兵力与广阔的战场空间,他能够击败任何敌人。很明显,幼年的中东战场上。共和国陆军还不具备这2个先决条件,也就没有办法用裴承毅擅长的方式来打败对手。与之相比,李东石这种来自空降部队。擅长在兵力与战场空间都有限的情况下作战的将军,反而更能充分利用战场上的作战力量,给予敌人足够的损伤。

    再来看李东石的战役企图,也就不难发现,阿尔梅尔向摩苏尔增兵。打算在这边决战的想法,正好对上了李东石的胃口。

    6月旧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