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黄埔军校(全)-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6年8月在北京逝世。
  袁仲贤1904年生,湖南长沙人。1924年入党。参加南昌起义前,在黄埔军校工作。解放后,曾任驻印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1957年2月在北京病逝。
  徐向前1901年生,山西五台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78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黄埔同学会会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
  徐百川1901年生,原名张开太,又名张泉,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28年入党。皖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1931年10月在“肃反”中被错杀于河南光山县。
  校庆60周年时,郭化若的题词。徐成章1892年生,广东琼山人。1923年入党,黄埔军校特别官佐。曾任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中共琼崖军委委员。1928年2月在海南岛万宁县牺牲。
  徐彦刚1907年生,四川开江人。大革命时期入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曾任红3军军长、第1军团参谋长。1935年9月在湖南永修就义。
  唐澍1903年生,河北易县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第1支队总指挥等职。1928年4月在陕西渭华起义作战中牺牲。
  阎揆要1904年生,陕西佳县人。曾用名阎奎耀。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6年入党。曾任解放军第1野战军参谋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3月在北京逝世。
  倪志亮1900年生,北京市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1934年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兼红军大学校长,右路纵队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1952年起任后勤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5年12月在北京逝世。
  郭天民1905年生,湖北黄安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军事出版部部长、院校部部长等职。1970年5月在北京逝世。
  郭化若原名郭俊英,1904年生,福建闽侯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1925年入党。曾任红军教导师参谋长,解放军第3野战军第9兵团政委,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5年11月在北京逝世。
  陶铸与夫人曾志1960年在广州陶铸1908年生,湖北祁阳人。1926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解放后,历任广州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69年11月在合肥逝世。

  中国共产党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7)

  聂荣臻1899年生,四川江津人。1923年入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历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
  袁国平1905年生,湖南邵东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高君宇又名高尚德,1896年生,山西静乐人。党的创始人之一。1924年曾在黄埔军校任教,任孙中山的秘书,中共中央委员。1925年3月在北京病逝。
  曹渊1902年生,安徽寿县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6年任叶挺独立团第1营营长,在攻占武昌战役中,任奋勇队队长,夺城牺牲。
  梁桂华1893年生,广东云浮人。1922年入党。1924年7月入第1届广东农民讲习所学习,8月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结业。农民领袖。1927年12月在广州起义中负伤被捕后就义。
  黄公略1898年生,湖南湘乡人。1927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曾任红3军军长等职。1931年9月在江西吉安牺牲。
  常乾坤1904年生,山西垣曲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曾任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1973年5月在北京逝世。
  萧楚女1893年生,湖北汉阳人。1922年入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曾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干事。1927年4月在广州就义。
  鲁易湖南常德人,1922年入党。1925年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秘书、副主任、代主任。后任中共洪湖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8月在洪湖作战中负伤被捕就义。
  游曦1908年生,四川巴县人。大革命时期入党,1926年底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1927年12月在广州起义中率女兵班参加战斗牺牲。
  彭明治1905年生,湖南常宁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军士教导队学习(彭入黄埔,还有第1期之说等,此“军士教导队”之说是本书作者查阅彭档案为依据),1925年入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1师参1964年,许光达陪同毛泽东观看坦克表演。谋长,八路军第685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在北京逝世。
  程子华1905年生,山西解县人。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学习,1926年入党。曾参加广州起义,历任红25军军长,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员,国家民政部部长等职。1991年3月在北京逝世。
  蒋先云1902年生,湖南新田人。1921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军校中共党团组织负责人。北伐中任团长兼党代表。1927年5月在河南临颍作战中牺牲。
  曾中生1900年生,湖南资兴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红4军政委、参谋长等职。1935年8月,因反对张国焘“左”倾路线,在川西卓克基被错杀。
  曾希圣1904年生,湖南资兴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解放后,曾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等职。1968年7月在北京逝世。
  蔡升熙1906年生,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红15、红25军军长,彭杨军政学校校长等职。1932年10月在湖北黄陂县牺牲。
  雷经天1904年生,广西南宁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解放后,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1959年8月在上海病逝。
  熊锐广东人。1919年前后曾留学日本、法国、德国,并获德国博士学位,是中共旅德小组成员。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官。1927年4月在广州就义。

  中国共产党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8)

  熊雄1892年生,江西宜丰人。1922年入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政治部主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秘书。1927年5月在广州就义。
  谭希林1908年生,湖南长沙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70年2月在北京逝世。
  由于国共两党分裂后,黄埔军校成为国民党一党独办的军校,绝大多数黄埔出身的共产党将领毕业于前5期。将帅如此密集程度,在世界军事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由以上所举即可见,在历数国民党军中“黄埔系”时,黄埔军校中还有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堂堂阵容。正是他们,用身体力行的革命斗志,在早年为奠基军校注入了永不衰竭的革命、奋斗、牺牲、爱国精神。黄埔军校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堂堂阵容,成为“黄埔”显世流芳的灵魂所在。


  中国黄埔军校 第二部分

  第四章 政治教育开先河

  中国黄埔军校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年代,国共两党革命先辈们在黄埔军校同窗共砚,谈兵习武。在战场上生死同赴、浴血奋战,为军校,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黄埔军校从1924年国共合作建校,到1927年国共分道扬镳,凡是在这短短3年时间内由此校门进出过的教职员生,转眼间大部分都成了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黄埔生一度闻名天下。
  黄埔军校成功的奥秘何在呢?追本溯源,不难发现,黄埔军校在办学方针上与以往旧军阀办校的一个根本不同点是“军事与政治并重”,独具特色的黄埔军校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了枪口为什么对准谁,为谁而扛枪打仗。由此,黄埔生在东征、北伐等战火中所向披靡,显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他们以崭新的军人风姿,昭示着黄埔精神,一颗颗将星从这方教坛上冉冉升起。

  课堂开在当代思想潮流峰巅上(1)

  黄埔军校学习苏联红军学校的教育经验,重视政治教育,其教育的内容充满着时代的浓厚革命气息,与世界潮流的脉搏谐动,代表着时代的先进文化,代表着时代的先进方向。这是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孙中山在开学典礼的演说中指出:“军队之能不能够革命,是在乎各位将士之有没有革命志气,不是在乎武器之精良不精良,如果没有革命志气,不研究革命道理总不能发扬革命事业。”因此,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一反过去中外旧式军官学校的弊端,不以纯军事技术训练为主,而采取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而且不但是并重,政治教育更有超过于军事教育之特点。
  在旧中国的军阀军队中,是无所谓政治工作可言的,中国的军队政治教育制度和政治工作,即从黄埔军校开始创立。中国共产党人参加了黄埔军校的领导工作,一大批优秀的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军校的骨干力量。大批矢志革命、不怕牺牲的热血青年投奔黄埔,后来发展成为两个不同阵营军队里的高级将领,他们这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军事生涯,其起点就在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里,他们所学的典、范、令是一致的,但决定他们未来的是在军校接受政治教育的不同性质及层次,是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或是接受了国民党右派的教育,两党的政治工作感染教育在学生身上又各占有多大的比重。两种政治教育,同在军校争夺未来一代的新型军官,争夺未来的军队,突出地表现在军校政治工作上,这是军校初期政治工作的一条主线。相对来讲,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校中的政治工作开展得尤为出色,中共党员是军校政治工作的奠基人和主力军。黄埔军校以这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坚力量,在国民革命军中创建了崭新的中国革命军队政治工作体系,初步奠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政治工作基础。
  学生在上政治课
  建立中国革命军队的正规学校,是国共两党的初衷,它的革命性就在于这所学校有着政治教育一环,使官兵懂得枪口应该对向谁。孙中山先生在开学讲演中明确地指出:“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就是要从恽代英编写的讲义《政治学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