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黄埔军校(全)-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敞明亮的满洲窗。二楼的房间为隔扇窗,每间4扇。四方形的院子,和校门同样朴素。这幢大房屋原是广东陆军小学的校舍,当年陈炯明叛军曾将这座陆军小学旧址墙壁击穿几个大洞。军校初建时,这里杂草丛生,房内空空。在物资和资金奇缺的情况下,军校艰苦创建,经过修葺,添置简单的办公和生活用品之后,才能勉强使用。
  其实,这些校舍算是黄埔军校学生当初最好的住处了,实际居住情况差得多。黄埔军校初创时接手的民初广东陆军小学每期招生不超过100名,而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入校时将近500名,当时军校经费短缺,学生的教室、宿舍只好使用临时搭建的葵棚(用蒲葵、毛竹和芦席搭成的棚子),一直到第4期学生入校时住的仍是这种棚子。这些棚子经不起风雨的侵蚀,早已无影无踪。即使是当时陆军小学的一些像样的主要建筑,也仅是一些简陋的砖瓦结构,几十年后只留下了一些残砖碎瓦的痕迹。军校旧址上的建筑,基本上都是黄埔军校成立后所建。
  黄埔军校后期学生宿舍后修建的走马楼是黄埔军校最高统率机关校本部各大单位所在地。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6部,机构总数约40个,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森严王国。建校后,楼底层改为大厅,供会议和娱乐使用,二楼有校长室及军校各部领导的办公室,后进则以学生课室和宿舍为主。平面图分布如下:楼下第二进门前左右两边分别是卫兵室、管理部和卫兵长室。第一进从左到右依次是政治部、大讲堂之一、大讲堂之二、课堂之一。过天井后进入第二进,从左到右依次是职员宿舍之一、学生宿舍之一、学生宿舍之二、课堂之二。又过天井后进入第三进,从左到右依次是职员宿舍之二、学生宿舍之三、学生宿舍之四、课堂之三。再过天井后进入第四进,从左到右依次是饭堂之一、饭堂之二、饭堂之三、军械室。楼上第一进从左到右依次是校长办公室、秘书室、校长办公会议厅、总理室、大会议厅(官长饭厅)、校长会客厅(官长会议室)、教授部。第二进从左到右依次是教练部、学生宿舍之五、学生宿舍之六、入伍生总部。第三进从左到右依次是军需部、学生宿舍之七、学生宿舍之八、自习室之一。第四进从左到右依次是储藏室之一、储藏室之二、军医部、自习室之二。
  黄埔军校饭堂一角
  走马楼在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广州沦陷后,日军进驻,又加破坏。此后,岁月沧桑,环境日变,走马楼仅存地名,建筑荡然无存。现在游人所看到的是20世纪末按考古发掘出来的地基在原位置上按原貌新建的。1996年,广州市政府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复建校本部。6月16日奠基,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寸、原面貌”的原则重建,面积10600平方米,耗资2000余万元,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校本部内部复原了孙中山、蒋中正、廖仲恺的办公室以及周恩来的政治部办公室和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堂(教室)、饭堂、寝室等。
  校本部现在的陈列布局,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和“一轴三进”的展览格局。一进曾设为蜡像馆和会议室,后又设为“黄埔军校校史展”,全面介绍了黄埔军校创立、发展、变迁的历史,使观众对黄埔军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二进原为学生宿舍,后曾作为临时展厅和“黄埔军校名人馆”,本纪念馆与广东省美术协会合作,邀请国内著名画家集中创作了70多幅以黄埔军校人物和历史故事为主题的油画作品,通过油画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孙中山、廖仲恺、蒋介石等中国现代史上与黄埔军校有着深厚渊源的著名人物的故事,展示了黄埔军校名人的风采;三进为本纪念馆与新加坡的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合作,引进的“孙中山在南洋”展览,展示了孙中山于1899年至1911年间流亡海外,在东南亚地区宣传革命,依靠华侨进行革命活动的历史。在第二进的东西两侧,布置了“世界著名军校”等展览,将黄埔军校与英、美、苏俄等先进国家的著名军校进行了横向的排比展示,显现了“世界视野下的黄埔军校”形象,使观众站在世界的高度,把对黄埔军校的了解提高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层面。“情系黄埔,魂系中华”展览,集中反映了黄埔军校同学会1984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及黄埔老人的活动、现状。这种先面后点、从整体到专题的参观路线,符合观众的参观心理和认知特点,让观众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有了全面、正确的定位和认识。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5)

  现在纪念馆所复原的校本部各个办公室、教室、会议室都是根据一些当年的资料图片重新布置的,现代人看起来真的是太简单了,学生宿舍里只有一排排铁架床,教室里也只有简单的长桌椅,甚至连一些校领导黄埔军校校长会客厅人的办公室,都是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木椅,同样是那么简朴。
  在走马楼二楼西向的一个角落里是蒋校长办公室,室内木门木地板,约20多平方米。清一色的满洲木棱窗格就像那段历史一样,被风雨剥去了原色,又被岁月染成了灰白色。木门里面是木地板,一个木书柜、一条长沙发、一个挂衣架、一个大写字台后面有一个木圈椅,比较显眼的是木地板上有一块织花地毯,显示出房间主人有相当级别。圈椅后面的墙上挂着蒋介石自撰的联句字幅:“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从容于疆场之上,沉潜于仁义之中。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己于心意初动之时。”环视室内简陋的设施,显得挂着这间房子主人照片的墙壁更加空旷。照片上身着戎装的蒋介石,眉宇间英气逼人,但毫无表情,谁也别想从这张脸上看出他的内心。
  有黄埔毕业生回忆说,建校初期的蒋介石励精图治,每日清晨起床号一响,就开始巡视全校寝室。他亲自教唱校歌,狠抓军纪,为军校题“亲爱精诚”校训,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和不怕牺牲,平日视《三民主义》、《曾国藩家书》、《俾斯麦传》为至宝,这3本书现即陈列在房间一侧的书架上,当然并非原物。蒋介石很重视考查学生,在校长办公室的一侧墙上贴着军校第1期学生名录,在陈赓的评语栏上写着:“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带兵。”可正是这个校长眼中“外形文弱”的学生,在第二次东征时,背着兵败被围、绝望之时欲“杀身成仁”的蒋介石逃出险境,救了他一命。
  校政治部在走马楼第一进首层西侧,室内陈设简单,仅有工作簿、文件筐、水杯等物品。在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主持下,军校参照苏联红军经验,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制定了一整套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制度。建校初期,军校允许不同党派和学派的理论传播,既讲三民主义,也讲共产主义。政治课最多时达43门,包括《中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概论》、《政治学》、《苏联研究》等。除了必修课,政治部还采用演讲会、研讨会、文艺演出、出版刊物等方式,进行政治教育。刘少奇、何香凝、鲁迅等曾应政治部邀请来校演讲,毛泽东应邀作过农民运动报告。
  整洁的教室内,浅灰色的军帽全部放在课桌左上方;大仓库一般的学生宿舍里,是一排排的大通铺,木板床上的白布单、军毯叠得方正如整齐的豆腐干;木隔板上的制服、脸盆、口盅、草鞋等物品摆放有条不紊。来
  黄埔军校大讲堂
  这里参观的游客,立即被当年黄埔学生的生活环境所吸引,刚才还叽叽喳喳的成群小学生顿时安静下来,隔窗凝神细看。由黄埔健儿创造、流传下来的战斗故事,留给今天怀揣戎装梦的青少年无限遐想。
  在校本部旧址及其他一些馆室中,现主要举办有“军校校史”等图片展览,纪念馆收藏的大部分文物、文献、照片等陈列在这里。一把佩剑、一床军毯、一封家书无不隔着历史的长河向参观者诉说着黄埔志士的豪情,反映着黄埔军校从创办到发展的历史,再现了大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师生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战斗场面。
  校本部内,现在还设立了青少年训练基地、职员学生军训营,开设野战项目,学习军事文化。军校旧址纪念馆每年都要接待大批参观、军训的学生和公司职员,尤其是每年夏天,一批又一批来此受训的“黄埔军人”来往穿梭于校本部的教室、宿舍、操场。他们穿当年的旧军服,吃当年的杂粮饭,睡一人宽的木板床,在黄埔长洲岛这块跃马谈兵之地上进行军训操练。受训者在这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上,重温当年革命的烈火雄风,感怀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自然别有一番壮志豪情,队列整齐,神情激昂,口号嘹亮。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6)

  孙中山故居——最早对外开放的重要景点孙中山故居,旧称学海楼。原是清代广东海关黄埔分关旧址,故又称海关楼。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建校后每次来黄埔岛都是在这里办公和休息,因此这里被岛上的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山故居”,或称孙总理纪念孙中山故居学海楼室,现楼名“孙中山先生故居”是黄埔第1期学生、首任黄埔同学会会长徐向前于1952年题写的,故居是黄埔军校旧址最早对外开放的重要景点,曾作为黄埔军校史迹陈列室。
  这是一座砖瓦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小楼,建筑风格处处透露出西洋的别墅风韵。仅如房间内的壁炉,这是西方国家常用的取暖设备,然而广州温暖潮湿的气候是用不着烧火取暖的,建房设置壁炉显然没有多大实用价值,只是当时的主人在建筑时尚上的一种刻意追求。小楼紧靠江边,院内芳草翠竹,绿叶红花,清新幽雅。1917年,孙中山先生南下护法和1924年创办军校时,曾多次在此办公、休息和居住。军校开学后曾作为教职员工的办公处,1926年3月该楼改作军校校舍,著名共产党人萧楚女、恽代英等政治教官曾在这里居住。1926年11月,黄埔军校政治部先后决定在这里设立总理革命博物馆和总理纪念室。1928年11月,军校陈列馆在这里布展,军校创建以来的文件档案、先烈遗物以及军校纪念物集中到这里保管陈列。军校第7期时,曾在这里开设临时医务所,楼下为医务室、门诊部,楼上为病房。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黄埔岛,此地也难逃战火。1949年秋,广州临近解放,蒋介石曾到此地小住,在楼上召开有军政要人参加的重要军事会议。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岛海军部队对小楼进行重修,将楼板改为钢筋混凝土,楼梯则从西侧改在室内,外貌基本未变。1956年,在此黄埔军校校总理室地开始开办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主要展示孙中山当年的生活环境和遗留下来的一些书画文物。1984年初,正式建立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曾暂时设在此处办公,徐向前元帅题写了馆名。孙中山故居的陈列安排,主要是围绕故居历史上的两个辉煌时期做文章:在故居1楼原办公室及仓库,陈列的是“小楼昨日——粤海关黄埔分关及其旧址变迁”展览及原黄埔分关办公室的复原陈列,勾画出了19世纪黄埔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