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朝那些事儿-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道子听了很不高兴,回去跟王国宝说:“王恭这个人太可恶了。每回和我谈及国家大事,总是板起脸来教训我,我实在是受不了!不除此人,我心里不舒服。”
  王国宝便和堂弟王绪带禁军去追杀王恭。王恭正往回走呢,忽听得后面人喊马嘶,尘烟四起的,知道这是有人要杀自己,急忙从小路逃走。他一回到京口,便整顿兵马,并派人去江陵邀殷仲堪一起起兵征讨王国宝。
  殷仲堪对这件事很犹豫。桓温的小儿子桓玄来访殷仲堪,他极力鼓动殷仲堪起兵。桓玄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原本想在朝中混个出身,但一方面他父亲的声名不好,影响他的仕途,另一方面司马道子很看不起他,处处压制他。虽然官场上有很多人帮桓玄的忙,但桓玄最终郁郁不得志,只做一些中下级官职。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回到江陵。桓家在江陵的根基还是很深的,颇得人望,因此桓玄在这个地方做地头蛇还是很吃得开。就是殷仲堪也得让他五六分。桓玄听说要反司马道子,当然很高兴,极力怂恿道:“王国宝等人和你是死对头,早就想除去你。现在你不反他,将来他把你调回朝中,你不是束手就擒,白白让人家除去你么?如果你同意和王恭东西两路齐攻京城,我愿率我的手下为你做先锋!”殷仲堪遂下决心起兵。
  王恭和殷仲堪以讨伐王国宝的名义进军京城。王国宝派王绪去竹里拒敌,但很快被王恭的前锋军刘牢之的部队打败,王绪逃回京城。王恭进逼京城,司马道子非常害怕,于是把自己的两个卖命心腹王国宝和王绪都杀了,然后写了一份极为深刻的检查,派人送给王恭,请他退兵。
  王恭一看这两个仇人都死掉了,司马道子也服软了,于是收兵回到京口。殷仲堪这时带兵刚刚到了巴陵,得知王恭已经把事情搞定了,也带兵回江陵。
  经历过这件事以后,司马道子深深地感觉到手中掌握几千名禁军是干不成什么事的。要想大权在握,必须手握重兵。于是他听从司马尚之、司马休之兄弟的建议,又任命王国宝的异母兄王愉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等四郡军事。司马道子此举让豫州刺史庾楷很不高兴,他见司马道子要夺自己兵权,便派人向王恭诉苦说:“司马道子这是要削弱藩镇的权力,现在当趁着还没有对你下手,赶紧想办法对付他。”
  王恭于是又约殷仲堪、桓玄出兵。刘牢之则劝王恭道:“司马道子的这个任命,虽说是有失公允,也不算大过错。而且削的是庾楷的兵权,与你并没有损害,你何必再次起兵。”
  王恭没听刘牢之的,再次起兵。这次声讨对象是王愉、司马尚之、司马休之。
  司马道子听说王恭和殷仲堪又带兵来了,又急又怕,嘴里不住说:“看来这回只有等死啦。”
  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表示愿意出战。司马元显当时只有十七岁。司马道子问他道:“北府兵天下闻名,刘牢之又是名将,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也敢说大话?”
  司马元显道:“王恭这个人恃才傲物,而且并不重用刘牢之。以刘牢之之才,怎甘屈居其下?两人必有矛盾。父亲只要给刘牢之写一封亲笔信,向他许诺:如果阵前反戈,除去王恭,便把王恭的官职爵号全给他。我再派一个能言会道的人送这封信,不信刘牢之不反。只要刘牢之反了,王恭必败。”
  司马道子觉得这个计策相当不错,于是派司马元显为征讨大都督,率军去竹里拒敌;任命司马尚之为豫州刺史,去守石头城,对付庾楷。
  司马元显到竹里后,立刻派庐江太守高素拿着司马道子的亲笔信去劝降刘牢之。高素原来也是北府军旧将,和刘牢之是战友,他来到营中先不说劝降的事,却对刘牢之说:“现在朝廷虽然算不上好朝廷,但也没到周幽王、周厉王的地步吧。王恭是受过先帝大恩的,又是当今皇帝的舅舅。他两次带兵来京,这是对皇室的侮辱和轻慢。我看此人将来必有称帝之心,你要是继续跟着他混,那你将来就是附逆之臣。想将军当年赫赫有名,为天下名将。连史册都把你记在功臣传中,而今却要毁于一旦,真让我痛心啊。”
  这些话正说中刘牢之的心事,他也叹气道:“我哪里是心甘情愿啊,只是我屡次劝谏王恭,他不听我的,你说怎么办?”
  高素道:“你劝他,他不听,你就当讨伐他。你这叫做讨逆,是不世之功啊!”
  刘牢之想了想道:“我不忍心去讨伐我的老上级,这么办吧,我离开他总行吧。”
  高素听刘牢之说到这个地步,知道时机到了,把司马道子的信拿出来给他看。
  刘牢之一看有点儿动心了,又说:“恐天下人说我无情无义。”
  高素知道刘牢之已经同意反攻王恭,只是怕人说闲话,又道:“你和他是亲生骨肉么?你和他是君臣么?不过一起共过事罢了。既然人各有志,今天讨伐他又有何不可?”
  刘牢之听罢,奋然而起道:“好!我今天就去讨逆!”
  刘牢之当即率部众投降司马元显,然后以他的儿子刘敬宣为前锋,率众杀回京口。
  王恭这时刚从京口城内出发,迎面刘敬宣杀来,不及防备,被刘敬宣杀得大败。王恭想回城固守,守城的却是刘牢之的女婿,东莞太守高雅之,高雅之早把城门关闭,不让王恭进城。王恭于是绕城而逃,手下部队全都叫刘敬宣杀散,最后王恭一个人逃到曲阿。在老部下殷确的帮助下乘船逃奔桓玄。但行至长塘湖的时候,被巡逻兵所擒获,押送到京师被斩,王恭的所有家族及党羽全部被处死。司马道子把王恭的所有职位和封号全封给了刘牢之,又命刘牢之进攻殷仲堪的部队。
  这时殷仲堪、桓玄和殷仲堪的司马、堂邑太守杨佺期率军在湓口(湓水入江之处,在江西九江县西)击败江州刺史王愉,王愉逃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殷仲堪继续进军到牛渚(今安徽省马鞍山采石矶),正遇到庾楷和司马尚之大战,殷军助战,司马尚之大败,逃回石头城。
  殷军和庾军联兵来到石头城下。这时传来消息,刘牢之阵前反戈,已经击败王恭军队。司马元显也带兵回到石头城,刘牢之正率北府兵驰援京师,已经进军到新亭(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南)。桓玄和杨佺期都有些担心。这时桓冲的儿子,左卫将军桓修向司马道子献计,请司马道子再封赏桓玄和杨佺期二人,让二人退兵。司马道子于是上表后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两个人一下子成了封疆大吏,都很高兴,不愿意再冒风险,于是劝说殷仲堪罢兵。殷仲堪见王恭败了,桓、杨二军也要回去,他也只得带兵退回江陵。桓玄、杨佺期则分别带兵分赴武昌、襄阳上任。庾楷则被降为武昌太守。庾楷虽然心里很不服气,但现在只剩下了自己一支队伍,如果继续打下去肯定会败,也只得罢兵,听任安排。
  司马元显因军功被升为中领军(掌管所有的禁卫军,算是京城卫戍部队总司令)。司马道子身体有病,又不愿意管理朝政,而且两次兵变都是由他而起,加上这个人贪污腐化,所以很不得人心。司马元显趁此机会向白痴皇上的亲弟弟司马德文请求接替父亲,并向朝臣们施加压力,最终如愿得到了父亲司马道子的职务,并担任扬州刺史,司马德文为司徒。司马道子虽然很恋权,但由于政声太坏,没有威望,权力尽失,也只好由儿子去了。
  司马元显在朝廷中安插亲信,并重用会稽张法顺。张法顺向司马元显建议说:“现在荆州兵、北府兵都很厉害,人家只要来打,凭京师这点儿禁军肯定打不过人家。一旦再有王恭这样的人反叛,我们还是要吃亏。应当招募新军,扩大你手中的兵力。”司马元显于是在三吴八郡强制征兵。
  在王恭第二次进军京师的时候,“五斗米道”创始人杜子恭的徒弟孙泰,以替朝廷征讨王恭为名,私下里招兵买马,储备钱粮,准备造反。司马元显后来将计就计,以征讨王恭有功要封赏孙泰的名义把孙泰诱入京中,斩首示众,并把孙泰的六个儿子全杀掉。孙泰的徒弟孙恩、卢循率一百多个死党东逃入海,藏在海岛中。等司马元显在三吴征兵的时候,孙恩和卢循趁着人心骚动,对征兵不满,上岸后招集了五斗米道的八千信徒,攻入上虞,杀死上虞令,然后声讨司马元显父子的罪行。这一号召颇得人心,一心投奔来的老百姓达到十多万。
  孙恩又带兵攻打会稽。会稽内史是王凝之,他是王羲之的二儿子,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孙恩来攻的时候,他竟然作法请天兵天将。结果会稽很快被攻破,王凝之连逃都来不及,被孙恩的士兵杀死在法坛之上。很快孙恩占领了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等三吴八郡,聚兵二十多万,官军望风而逃。孙恩遂于会稽自称征东将军,号义军为“长生人”。
  孙恩的势力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他得到了大量士族豪强的私下支持。朝廷征“免奴为客”者(指本身或父祖是奴隶,但已放免为佃客的壮丁)当兵,这些人很不愿意应征当兵。而征这部分人,对其佃主也是损失,从而引起世家大族对政府的不满。所以一时“东土嚣然,人不堪命”。豪强士族们都想给朝廷一个狠狠的教训,所以孙恩率五斗米道众取得一两次小胜利后,便立刻在经济上和兵源上得到迅速补充。
  司马元显急忙派卫将军谢琰、镇北将军刘牢之率兵镇压。刘牢之的北府兵战斗力极强,一路连胜,一直杀到钱塘。在钱塘为寻找敌军主力,刘牢之派参军刘裕率几十名骑兵去侦察敌情。刘裕在侦察完毕回来时和孙恩的三千军队遭遇。再逃已经是来不及了,刘裕干脆大喝道:“贼众我寡,逃是逃不走了,不如死战!”遂第一个举起长刀,杀入敌阵,随行骑兵一齐冲杀,大多战死。刘裕在战斗中跌到河中,孙恩的士兵下河去捉,刘裕站在河中举刀反抗,竟然又力劈数人,敌人不能走近。这时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带兵赶来,见刘裕一人独斗千军,不由赞叹道:“真是神将啊。”刘敬宣带兵击败敌军,将刘裕救回。刘裕把敌方的情报讲得清清楚楚,又听儿子刘敬宣叙述刘裕刚才的英勇,刘牢之不由对此人刮目相看。
  刘裕,字德舆,小名叫做寄奴。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第二十一世孙。刘交被刘邦封为楚王后,以彭城为都,因此刘交的子孙后裔都在彭城及周围繁衍生息。到刘裕曾祖刘混的时候,因为西晋永嘉之乱(即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汉国匈奴兵攻陷西晋京师洛阳,俘虏晋怀帝,烧洛阳城,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刘混带全家人南迁至丹徒京口里。刘裕的祖父刘靖曾做过东安太守,他的父亲刘翘只做到郡功曹(就是郡守手下的办事人员)。刘裕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而死,刘翘认为此儿不祥,又因为家里穷得叮当响,便想把刘裕给扔了,但刘裕的姨母断了儿子刘怀敬的奶,收养了刘裕,刘裕才活下来。刘翘后来娶兰陵萧氏为继室,又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刘道规与刘道怜。不久,刘翘病死,家里更穷,三兄弟全部由萧氏拉扯大。刘裕长大后不喜欢读书,随便认识几个字,却十分喜欢武艺,骑马射箭使刀都玩得很好,力气也很大,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