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赵-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了不少荒废了土地的灾民的生计问题,两方面的互动效果不但让商贾们再次增加了赚钱的门路,更加稳定了民心,更多的河间游民纷纷回到了家园。

    然而河间毕竟是近三十万人口的大郡,在骑劫军队的洗劫之下颗粒无存的灾民超过了十万,就算赵国倾尽全力也不可能单单在河间解决所有灾民的生计问题,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那次宴席上赵胜提出来的集缁缕问题很快便被河间豪右们领会消化,没用赵胜专门提醒,很快的便有人一方面自发的出钱出粮帮助官府安置灾民,另一方面在做了善事之后心安理得的通过向赵国朝廷交纳“缁缕”获得了在云中、雁门、代郡的土地开发权。

    河间豪右集缁缕的行为达到了多方面的效果,其一,他们的行为刺激了赵国豪右们的神经,不管是原先已经取得了土地还是持币观望的富豪们都行动了起来,更多的人参加进了这项北进运动中,再一次推动了北三郡开发的热潮。

    其二,虽然此时已经错过了开耕的时机,但要想在明年顺利撒下良种,前面的准备工作还很多,于是河间富豪们组织了大量已经身处绝境,即便不想背井离乡也得背井离乡的灾民奔赴了北三郡,既增加了开发北三郡的人口,同时也减轻了河间方面的压力。

    其三,赵国朝廷通过再一次集缁缕热潮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金,除了用来加强暗中的军备,也可以拿出大量钱财从韩魏甚至燕秦各国购买粮食,再一次推动了对河间的救济。

    四两拨千斤,一子活全盘,这恰恰是赵胜理想中的效果,就算他自己也没想到打败了一帮胡人稳定北疆以后,不但搅乱了秦国东进的步伐,同时还使北三郡那片曾经人烟稀少的土地变成了他解决各项问题的风水宝地。

    一切看似互不牵连的行动都在相互促进着向前顺利发展,就在赵王何巡幸完河间各地登上返回邯郸的楼船上时,冯夷的密信恰到好处的到了赵胜的手里。

    说它来的恰到好处是因为此时河间郡已经露出了完全稳定的迹象,赵胜已经有充分的时间和经历处理燕齐之间的问题,于是蔺相如这个古今名嘴终于派上了他最应该起到的作用。

    蔺相如此时已经在触龙的举荐下担任了司士署佐贰下卿,司士署是主管人事的,其实并不适合蔺相如,但这个时代又没有专门的外交部,一个刚刚入仕便凭借功劳当上下卿的人怎么也不可能接着跑到大王身边担任咨议参政,拥有随时为国出使的权力。不过这难不住赵胜,一道奏章送到大船上的赵何那里,蔺相如便屁颠屁颠的跑到河间来帮助赵胜处理河间郡各衙各县官员安排的事务来了。

    安排任命官员差吏的工作正归司士署管理,不过蔺相如此来也就是顶个虚名,真正的任务则是替赵胜写那些叫板燕王的书信。蔺相如这人文思汹涌,嘴头厉害,笔头自然也不弱,干着活恰恰是不二人选。

    第一份外交书信很快便送去了燕国蓟都,用辞很是客气,以赵王的名义向燕王提议,如今齐国国土尽没,特别是占领的宋国土地全数吐出,而且齐王也已招天谴,希望燕国到此为止,按照盟约将军队退出济东地区。

    燕王得到这份书信看了一遍之后便笑微微的扔到了一边,一方面回信说军马调动绝非说进便进,说退便退那么简单的,而且齐王虽然已死,但齐国依然没有丝毫投降的意思,还需继续逼迫齐国投降,使之否手称臣,立下放弃济西各国所占土地的明誓才行。另一方面又命人将“赵王”书信一字不漏的誊写了一遍,并附加燕国愿与楚国并分齐地的意思传给了楚王。

    燕王这一手叫做拖延加搅局,楚国派淖齿攻到莒邑城下时用的名义是救齐,可淖齿那个混蛋居然把齐王给虐杀死了,单单这一点就让楚王很是没有面子,根本没法对各国交代,此时赵国突然要求燕国退兵,燕国如果当真听话退了兵,那楚国便没有理由继续将军队压在莒邑南边,除了本来就该占的江淮一带以外一点好处都捞不着。

    不占便宜不是楚国人的性格,杀齐王的恶名更会让楚国在今后的各国交往中处于下风,楚王当然不会同意赵国的要求,即刻密信燕王,便是愿与燕国以沂水中游东起大海莒邑,西到鲁国费邑为界并分齐国,并直接定下盟约表示两国共进共退,要帮燕国分担压力。

    有利益牵扯的盟约才是能起到作用的盟约,燕王得到了楚王的书信便完全放下了心来准备不去理会赵国的唠叨,谁曾想事儿就这么凑巧,就在楚王书信到达蓟都的第二天,赵国的回信也到了。

    这封回信并没有长篇大论的讲什么大道理,而是附带了新任齐王田法章压印的投降国书,蔺相如在至燕王的书信中说的很清楚,田法章已表示愿遵守外黄盟约放弃济西及江淮土地,并向六国称臣。合纵伐齐目的已经圆满达到,请燕国即刻从济东地带撤军,并遣使与各国盟誓天地,并备书明确秦国对陶郡九城,赵国对河间、灵丘、阳晋,楚国对江淮,燕国对济北饶安、狄邑、千乘,魏国对睢阳、彭城的占有权力,以及韩国对原宋国淮水以南地区五年税权。

    除此以外蔺相如说的也很清楚,合纵目的已达到,虽然燕国才是合纵长,但为了尽快结束济东地区生灵涂炭的局面,赵国已代燕国将齐国降书传发秦楚韩魏各国,此次书信正是向燕国汇报情况,并请燕国安排下一步活动的具体仪程。

    赵国这份书信很是谦恭,很是尊重合纵“领导”,但是当燕王看到赵国已经将田法章的投降书同时送给了秦齐韩魏各国时,却顿时傻眼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退,还可退么?
    燕王明白赵国不会同意自己吞并齐国,燕齐两国的国土和人口如果整合在一起,不但实力将远远大于原先的齐国,将来甚至还会具有与秦国一争天下的实力,势必会使夹在中间的三晋,特别是与燕齐两国都有绵长边境线的赵国更处困境。(nilongdao。)所以燕王理解赵胜在外黄之会上提出来,并且得到了韩魏两国无保留支持的那些条件。

    不过燕王却也并非只是想报仇那么简单,如果说在济西之战胜利之前他大半的心思还在这上头,但当齐国主力在历下一触而溃之后,燕王却已经有了吞并齐国,进而争鼎天下的野心。

    野心会使无知匹夫疯狂,却会使枭雄冷静,就在屈庸和骑劫两路大军在济东大地驰骋纵横、所向无敌的时候,燕王已经意识到了三晋特别是赵国的干涉可能,为此他在极力破坏赵国依约该占领的河间之外,又在济西大胜,齐军太半覆没已经无力形成规模抵抗的情况下从屈庸和骑劫手里尽可能的抽回了五万余人马,并且在春耕之后再次在各郡县征召二十余万下至十五岁,上至六十岁的丁男加紧训练,补充到燕赵边境线上,使备赵的军队达到了四十万,再加上攻齐的四十万人马和北边防备东胡的近十万军队,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燕国可以承受的军队人数上限。

    战国时代的国家就是这样疯狂,秦国号称六民养一丁还算是正常状态,但是当迫不得已突破了正常状态以后,五民一丁,甚至变态的四民一丁也不是没有可能,此时的燕国正是如此。

    然而这还不够,燕王身为枭雄。深切明白单凭自己一国之力并没有抵抗三晋压力。直到完全消化齐国国土百姓,使之成为燕国战争力量的能力,所以在伐齐和备边的同时,燕国还积极与秦楚两国互动,许以厚利使之支持自己。

    燕王并没有能力给予远隔关山的秦国过多好处。也只能厚币贿之,暗中承诺支持秦国对定陶这块飞地的占有利益,并且依靠原有的良好关系尽力将他们拉在自己一边。不过这样做也不是完全靠谱,毕竟秦国也有自己的考虑,他们原先便有些忌惮强大的齐国。现在更没有理由不忌惮有可能比齐国更加强大的燕国。

    秦国也只能由他们去了,只要他们不在关键时候捣乱就行,此时燕王最大的寄托还是在楚国身上,楚国与韩魏都接壤,只要用齐国莒邑以南的土地紧紧拉住他们,并且许以魏国所占淮南宋地,便不愁楚国不会在关键时候牵制韩魏。再加上韩魏对秦国一向的戒备。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必然无力支持赵国。这样一来三晋去二,赵国前有河间乱局,后有秦国牵制,就算有心与燕国为敌,在燕国全力防备的情况之下又能有多大作为?

    燕王考虑的很周全,然而他终究还是忽略了一个看似几乎没有可能。却又是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赵国那个不满十八岁便执政朝纲的小相邦在关键时候到底会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赵胜的表现确实有些出乎燕王的预料,第一件让他吃惊的事便是河间远远在他预计可以安稳之前得到了稳定,虽然通过细作探听得到的那些关于赵胜如何运作的消息让燕王大感钦佩,虚心好学之下已经暗自下定决心今后也要有样学样用于自己的治国,但单单只是这一点还不至于让他乱了阵脚,毕竟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燕王早在赵胜手忙脚乱地忙着河间事务的时候就已经布好了局。那么河间乱局这个拖延赵国脚步的棋子有没有也就是那么回事了。

    真正让燕王手哆嗦的还是赵胜在安稳河间以后对迅速燕国使出的连环手段,这个小东西应该是早就计划好了。居然跑到河间这个距离蓟都只有不足四百里的地方就近对燕王喊起了话,虽说他依然保持着“五讲四美三热爱”,但单凭一个未与燕国商量便将田法章投降国书传给秦楚韩魏各国便已经让燕王不知所措了。

    齐国愿不愿意投降其实各国都心知肚明,但心知肚明并不等于大家愿意挑破,秦楚两国自然是如此,按说韩赵魏三国也应该是如此,虽然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燕国吞并齐国,但在各自均未在所占齐地确定完全统治地位的时候挑破这一点,以至于引发六国矛盾,显然有些得不偿失。然而赵胜终究还是这样做了,那么剩下的四国就必须被迫表明立场,显然会对燕国不利。

    此时已经到了针尖对麦芒的时候,燕王在哆嗦了片刻以后迅速稳下阵来,跟邹衍等人细细商议之后,一方面继续对赵国虚以委蛇,另一方面迅速遣使前往楚国,暗示楚国将来若是想吞并鲁邹等国,燕国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并分齐国的基础上再一次扩大了给楚国的利益,当然楚国也必须完全站到燕国一边才行。与此同时又遣派使臣暗中分赴秦韩魏各国,用不同的方式希望能将他们拉到燕国一边,以使赵国处于孤立,最终只能忍气吞声。

    秦国还好说,毕竟燕王已经打探到义渠政变之中很有可能有赵国的推手,那么秦赵两家的仇早就结下了,秦国就算不肯站在燕国一边,也必然会保持中立,到了关键时候更免不了从背后插赵国一刀,那么这一分燕国算是拿下了。韩魏两国倒是颇让燕王有些头疼,但是只要有秦楚两国的牵制作用,韩魏也必然会态度暧昧,这样一来,燕国至少能拿半分。

    六国各算一分,燕国有自己和楚国的两分,又有韩魏的一分,再加上秦国的将近一整分,四比二完全占据上风,燕王就不信赵国在摆不平各国的情况下还能翻下天来。

    路还长着呢,天下事不同于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